CN210021270U - 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1270U
CN210021270U CN201920458613.8U CN201920458613U CN210021270U CN 210021270 U CN210021270 U CN 210021270U CN 201920458613 U CN201920458613 U CN 201920458613U CN 210021270 U CN210021270 U CN 210021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water
overflow
pipe
absorption tow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586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念
赵清华
尹扬眉
杨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Guangg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Guangg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Guangg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Guangg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586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21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1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1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溢流管,废水溢流缓冲箱,所述溢流管的泡沫吸收口与吸收塔连接,所述溢流管的泡沫出口浸没在废水溢流缓冲箱内运行液面以下,所述废水溢流缓冲箱的中部设有废水出口,所述废水溢流缓冲箱的底部设有淤泥出口,所述废水出口与废水泵连接后通过废水输送管输送至废水系统处理,所述淤泥出口与淤泥输送泵连接后通过淤泥输送管输送至脱水皮带机处理。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处理后的脱硫废水原水的含固量明显降低,减轻后期废水处理系统的负担。

Description

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湿法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吸收塔内的循环浆液不断富集可溶性盐等杂质,导致浆液粘稠发泡,造成浆液品质恶化,需定期排放浆液废水维持浆液品质。传统的浆液废水处理工艺是从吸收塔底部抽出浆液,使用两级水力旋流器分离出上层清液处理排放,但是这种浆液废水处理工艺存在可靠性差,在实际运行中常出现废水原水含固量超标,造成废水系统搅拌器、脱泥机过载等问题,影响废水系统投运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下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能够减小废水原水的含固量,减轻后期废水处理系统的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溢流管,废水溢流缓冲箱,所述溢流管的泡沫吸收口与吸收塔连接,所述溢流管的泡沫出口浸没在废水溢流缓冲箱内运行液面以下,所述废水溢流缓冲箱的中部设有废水出口,所述废水溢流缓冲箱的底部设有淤泥出口,所述废水出口与废水泵连接后通过废水输送管输送至废水系统处理,所述淤泥出口与淤泥输送泵连接后通过淤泥输送管输送至脱水皮带机处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溢流管的泡沫吸收口设置在溢流管的上部且通过第一输送管与吸收塔连通,所述溢流管的下部设有浆液回流口且浆液回流口通过第二输送管与吸收塔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溢流管为有机玻璃透明材质的U型连通器,U型连通器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废水出口与废水溢流缓冲箱底端的距离为2.2~2.8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废水溢流缓冲箱的下部为锥斗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收塔的下部与石膏排出泵连接后通过回流管和过滤器与吸收塔的上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具有废水溢流缓冲箱,通过溢流管将脱硫吸收塔上部的粘稠浆液抽入至废水溢流缓冲箱中进行重力自然沉降分层,上层为泡沫层、中层为清液层、下层为淤泥层,将中层的清液层通过废水泵排出作为脱硫废水原水提升至废水系统处理,下层的淤泥通过淤泥输送泵提升至脱水皮带机处理。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处理后的脱硫废水原水的含固量明显降低,减轻后期废水处理系统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吸收塔1、溢流管2、废水溢流缓冲箱3、废水出口3.1、淤泥出口3.2、废水泵4、淤泥输送泵5、废水输送管6、淤泥输送管7、石膏排出泵8、过滤器9、回流管10、第一输送管11、第二输送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其具有废水溢流缓冲箱,通过溢流管将脱硫吸收塔上部的粘稠浆液抽入至废水溢流缓冲箱中进行重力自然沉降分层,上层为泡沫层、中层为清液层、下层为淤泥层,将中层的清液层通过废水泵排出作为脱硫废水原水提升至废水系统处理,下层的淤泥通过淤泥输送泵提升至脱水皮带机处理。经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处理后的脱硫废水原水的含固量明显降低,减轻后期废水处理系统的负担。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的优选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1、溢流管2,废水溢流缓冲箱3,溢流管2为有机玻璃透明材质的U型连通器,U型连通器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溢流管2倒置且开口端伸入水溢流缓冲箱3的运行液面以下,封闭端的一侧直管上从上至下设有泡沫吸收口和浆液回流口,泡沫吸收口通过第一输送管11与吸收塔1流通,浆液回流口通过第二输送管12与吸收塔1流通,且第一输送管11和第二输送管12上均设有阀门,在运行过程中,第一输送管11和第二输送管12上的阀门均打开,吸收塔1内的泡沫和浆液一起通过第一输送管11流入溢流管2中,由于泡沫较轻涌入溢流管2的开口端排入废水溢流缓冲箱3中,由于浆液较重,落入溢流管2的封闭端部并随着浆液的不断涌入液面向上升,上升至溢流管2的浆液回流口后通过第二输送管12回流至吸收塔1,通过第一输送管11和第二输送管12形成浆液循环通路,能为泡沫排出提供更大的动力,有助于泡沫更好的从吸收塔1中排出。溢流管2的有机玻璃透明材质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浆液发泡严重程度,通过调整吸收塔液位,及时排出液面上层泡沫。
废水溢流缓冲箱3的下部为锥斗结构,废水溢流缓冲箱3的中部设有废水出口3.1,废水溢流缓冲箱3锥斗底部的底端设有淤泥出口3.2,废水出口3.1与废水泵4连接后通过废水输送管6输送至废水系统处理,淤泥出口3.2与淤泥输送泵5连接后通过淤泥输送管7输送至脱水皮带机处理。
将废水出口3.1的位置设置在距离废水溢流缓冲箱3底端2.5m处,废水出口3.1的位置位于液体分层线的附近,能够最大容量的将中层的清液放出。
为了进一步提升脱硫浆液的品质,在吸收塔1的下部与石膏排出泵8连接后通过回流管10和过滤器9与吸收塔1的上部连通。通过石膏排出泵8和回流管10将吸收塔1下部的浆液输送至过滤器9,过滤器9将浆液中衬胶和鳞片滤去后回流至吸收塔1的上部;由于吸收塔1的连续工作,吸收塔1系统劣化过程中易脱落的衬胶和鳞片,影响浆液的品质,因此,通过回流管10和过滤器9一方面能连续捕集吸收塔等系统劣化过程中脱落的衬胶和鳞片,清除吸收塔浆液内的悬浮杂质,提升浆液品质,另一方面能够将吸收塔下部的浆液输送至吸收塔的上部,对浆液进行由下至上循环搅动,使吸收塔更好地吸收烟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通过溢流缓冲箱的重力自然沉降分层处理,将中层的清液层通过废水泵排出作为脱硫废水原水提升至废水系统处理,能明显降低脱硫废水原水的含固量,减轻后期废水处理系统的负担。
(2)通过在吸收塔外设置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与溢流管相连,形成浆液循环通路,能为泡沫排出提供更大的动力,有助于泡沫更好的从吸收塔中排出。
(3)通过溢流缓冲箱的重力自然沉降分层处理,将底部的淤泥经脱水皮带机集中处理。
(4)通过吸收塔的回流管一方面能连续捕集吸收塔等系统劣化过程中脱落的衬胶和鳞片,清除吸收塔浆液内的悬浮杂质,提升浆液品质,另一方面能够将吸收塔下部的浆液输送至吸收塔的上部,对浆液进行由下至上循环搅动,使吸收塔更好地吸收烟气。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溢流管(2),废水溢流缓冲箱(3),所述溢流管(2)的泡沫吸收口与吸收塔(1)连接,所述溢流管(2)的泡沫出口浸没在废水溢流缓冲箱(3)内运行液面以下,所述废水溢流缓冲箱(3)的中部设有废水出口(3.1),所述废水溢流缓冲箱(3)的底部设有淤泥出口(3.2),所述废水出口(3.1)与废水泵(4)连接后通过废水输送管(6)输送至废水系统处理,所述淤泥出口(3.2)与淤泥输送泵(5)连接后通过淤泥输送管(7)输送至脱水皮带机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2)泡沫吸收口设置在溢流管(2)的上部且通过第一输送管(11)与吸收塔(1)连通,所述溢流管(2)的下部设有浆液回流口且浆液回流口通过第二输送管(12)与吸收塔(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2)为有机玻璃透明材质的U型连通器,U型连通器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出口(3.1)与废水溢流缓冲箱(3)底端的距离为2.2~2.8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溢流缓冲箱(3)的下部为锥斗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的下部与石膏排出泵(8)连接后通过回流管(10)和过滤器(9)与吸收塔(1)的上部连通。
CN201920458613.8U 2019-04-04 2019-04-04 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 Active CN210021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8613.8U CN210021270U (zh) 2019-04-04 2019-04-04 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8613.8U CN210021270U (zh) 2019-04-04 2019-04-04 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1270U true CN210021270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8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58613.8U Active CN210021270U (zh) 2019-04-04 2019-04-04 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21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7107B (zh) 钻井废弃泥浆一体化处理方法
CN103936255B (zh) 泥浆分离设备
CN202845157U (zh) 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转鼓分离设备
CN206692364U (zh) 一种污水气浮分离净化装置
CN102974450B (zh) 处理餐厨垃圾的转鼓分离系统
CN210021270U (zh) 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
CN207726877U (zh) 一种油田废液处理站
CN110668609A (zh) 一种盾构废浆浓缩处理装置和工艺
CN105498981B (zh) 一种具有稳泡特征的高炭粉煤灰浮选脱炭工艺
CN209317201U (zh) 砂石浆水分离系统
CN102765741A (zh)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法脱硫石膏浆液的分离除杂装置和方法
CN216236298U (zh) 一种含煤废水沉淀煤泥自动处理的装置
EA039383B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отделения кусков, имеющих вторую плотность, от гранулирован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111233201B (zh) 一种工作面矿井水除固装置及除固工艺
CN204051572U (zh) 全自动石灰加药装置
CN209287950U (zh) 一种餐厨垃圾厌氧处理预处理装置
CN209536994U (zh) 利用劣质原料盐制备卤水的系统
CN207726939U (zh) 一种油田沉降罐污泥处理装置
CN207537178U (zh) 一种曝气沉砂池栅渣收集输送系统
CN207324703U (zh) 固体除磷除硫剂用原料包生产系统
CN202415272U (zh) 污水浮渣和污泥处理装置
CN205253326U (zh) 混凝土砂石分离机
CN209576582U (zh) 一种重介质粉湿式投加系统
CN109454096A (zh) 一种餐厨垃圾厌氧处理预处理装置
RU2019713C1 (ru) Способ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ой закладки (хран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