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8576U -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8576U
CN210018576U CN201920760583.6U CN201920760583U CN210018576U CN 210018576 U CN210018576 U CN 210018576U CN 201920760583 U CN201920760583 U CN 201920760583U CN 210018576 U CN210018576 U CN 210018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arm
supporting beam
sliding guide
seat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05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bl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bl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bl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bl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05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8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8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8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包括滑动导轨、驱动滑块、支撑横梁和翻转机构,所述驱动滑块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滑动导轨上,所述支撑横梁上设有翻转部,所述翻转部与所述驱动滑块铰接,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驱动滑块在所述滑动导轨上的滑动,驱动所述支撑横梁发生位移,并同时使所述支撑横梁产生一定程度的翻转,从而驱动翻转机构发生翻转运动,实现靠背角度调整,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生产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沙发等座椅,实现靠背/头枕角度可调整,由于可以大大提升座椅的舒适性,已经成了行业内产品发展的趋势所在,现有的调整装置一直在更迭,虽然结构一直在不断地简化,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由于既要顾虑到结构强度,又要考虑到生产成本,现有产品的结构虽然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依然存在进一步简化的改进空间,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座椅调整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包括滑动导轨、驱动滑块、支撑横梁和翻转机构,所述驱动滑块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滑动导轨上,所述支撑横梁上设有翻转部,所述翻转部与所述驱动滑块铰接,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座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装设于所述固定座上、且与支撑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翻转臂和连接臂,所述翻转臂的第一位置与所述固定座可滑动地、且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翻转臂的第二位置与所述连接臂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翻转臂的第一位置设有滑动柱,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滑孔,所述滑动柱装设于所述滑孔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用于使翻转臂复位的复位弹性构件,所述复位弹性构件装设于所述翻转臂上。
具体的,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复位弹性构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翻转臂固定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驱动滑块在滑动导轨上运动的电机,所述电机装设于所述滑动导轨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滑动导轨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电机为多轴电机,以同时控制所述驱动滑块在滑动导轨上的上下滑动及所述滑动导轨与底座之间的相对转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翻转部设于支撑横梁的中部、且与所述驱动滑块的两端均铰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包括滑动导轨、驱动滑块、支撑横梁和翻转机构,所述驱动滑块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滑动导轨上,所述支撑横梁上设有翻转部,所述翻转部与所述驱动滑块铰接,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驱动滑块在所述滑动导轨上的滑动,驱动所述支撑横梁发生位移,并同时使所述支撑横梁产生一定程度的翻转,从而驱动翻转机构发生翻转运动,实现靠背角度调整,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包括滑动导轨10、驱动滑块20、支撑横梁30和翻转机构40,所述驱动滑块20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滑动导轨10上,所述支撑横梁30上设有翻转部31,所述翻转部31与所述驱动滑块20铰接,所述支撑横梁30与所述翻转机构40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驱动滑块20在所述滑动导轨10上的滑动,驱动所述支撑横梁30发生位移,并同时使所述支撑横梁30产生一定程度的翻转,从而驱动翻转机构40发生翻转运动,实现靠背角度调整,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生产成本较低。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翻转机构40包括固定座42和连杆组件41,所述连杆组件41装设于所述固定座42上、且与支撑横梁3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42固定于座椅的固定位置,所述连杆组件41受所述支撑横梁30驱动,驱使座椅靠背发生翻转。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连杆组件41包括翻转臂411和连接臂412,所述翻转臂411的第一位置4111与所述固定座42可滑动地、且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翻转臂411的第二位置4112与所述连接臂412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臂41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42铰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翻转臂411的第一位置4111设有滑动柱43,所述固定座42上设有滑孔421,所述滑动柱43装设于所述滑孔421内。
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外部设置操作手柄(比如手轮),控制驱动所述驱动滑块20在所述滑动导轨10上的上下运动,当所述驱动滑块20向上运动时,所述驱动滑块20带动所述支撑横梁30向上运动,所述支撑横梁30的一端与所述翻转臂411固定,驱动所述翻转臂411的第一位置4111沿着所述滑孔421向上运动,同时,所述翻转臂411的第二位置4112开始向后方运动,拉动所述连接臂412于图示方向顺时针转动,并使所述翻转臂411逆时针转动,即所述翻转臂411向后翻转,翻转臂411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此时座椅靠背随之向后转动,实现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连杆组件41还包括用于使翻转臂411复位的复位弹性构件44,所述复位弹性构件44装设于所述翻转臂411上。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复位弹性构件44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座4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翻转臂411固定连接。弹簧的设置用于辅助翻转机构40的复位,对于翻转机构40的翻转运动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驱动滑块20在滑动导轨10上运动的电机50,所述电机50装设于所述滑动导轨10上。电机50的设置可以实现座椅调整装置的自动翻转,可以省去手动驱动的麻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还包括底座60,所述滑动导轨10与所述底座60可转动地连接,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扩大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的范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电机50为多轴电机,可以同时控制所述驱动滑块20在滑动导轨10上的上下滑动及所述滑动导轨10与底座60之间的相对转动。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调整装置可以自动控制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所述电机50在控制所述驱动滑块20运动使翻转机构40翻转从而驱动座椅靠背角度调整的同时,又可以直接控制座椅靠背相对于底座60的转动,既增加了座椅靠背角度调整的范围,又可以利用上下两个部分的翻转角度的同时调整实现角度的高精度调节,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良好的用户体验。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所述翻转部31设于支撑横梁30的中部、且与所述驱动滑块20的两端均铰接,所述支撑横梁30的两端各装设有一个翻转机构40,以提高结构强度,保证受力平衡和部件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驱动滑块在所述滑动导轨上的滑动,驱动所述支撑横梁发生位移,并同时使所述支撑横梁产生一定程度的翻转,从而驱动翻转机构发生翻转运动,实现靠背角度调整,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生产成本较低。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外部设置操作手柄(比如手轮),控制驱动所述驱动滑块在所述滑动导轨上的上下运动,当所述驱动滑块向上运动时,所述驱动滑块带动所述支撑横梁向上运动,所述支撑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翻转臂固定,驱动所述翻转臂的第一位置沿着所述滑孔向上运动,同时,所述翻转臂的第二位置开始向后方运动,拉动所述连接臂于图示方向顺时针转动,并使所述翻转臂逆时针转动,即所述翻转臂向后翻转,翻转臂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此时座椅靠背随之向后转动,实现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
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驱动滑块在滑动导轨上运动的电机,所述电机装设于所述滑动导轨上。电机的设置可以实现座椅调整装置的自动翻转,可以省去手动驱动的麻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较佳的,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滑动导轨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连接,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扩大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的范围。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多轴电机,可以同时控制所述驱动滑块在滑动导轨上的上下滑动及所述滑动导轨与底座之间的相对转动。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调整装置可以自动控制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所述电机在控制所述驱动滑块运动使翻转机构翻转从而驱动座椅靠背角度调整的同时,又可以直接控制座椅靠背相对于底座的转动,既增加了座椅靠背角度调整的范围,又可以利用上下两个部分的翻转角度的同时调整实现角度的高精度调节,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良好的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导轨(10)、驱动滑块(20)、支撑横梁(30)和翻转机构(40),所述驱动滑块(20)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滑动导轨(10)上,所述支撑横梁(30)上设有翻转部(31),所述翻转部(31)与所述驱动滑块(20)铰接,所述支撑横梁(30)与所述翻转机构(4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40)包括固定座(42)和连杆组件(41),所述连杆组件(41)装设于所述固定座(42)上、且与支撑横梁(30)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41)包括翻转臂(411)和连接臂(412),所述翻转臂的第一位置(4111)与所述固定座(42)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翻转臂的第二位置(4112)与所述连接臂(412)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臂(41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4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臂的第一位置(4111)设有滑动柱(43),所述固定座(42)上设有滑孔(421),所述滑动柱(43)装设于所述滑孔(4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41)还包括用于使翻转臂复位的复位弹性构件(44),所述复位弹性构件(44)装设于所述翻转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构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翻转臂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驱动滑块(20)在滑动导轨(10)上运动的电机(50),所述电机(50)装设于所述滑动导轨(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60),所述滑动导轨(10)与所述底座(60)可转动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多轴电机,以同时控制所述驱动滑块在滑动导轨上的上下滑动及所述滑动导轨与底座之间的相对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部(31)设于支撑横梁(30)的中部、且与所述驱动滑块(20)的两端均铰接。
CN201920760583.6U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Active CN210018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0583.6U CN210018576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0583.6U CN210018576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8576U true CN210018576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4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0583.6U Active CN210018576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8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3889C (zh) 椅子
US5823621A (en) Reduced shear assembly for recline seat back of a wheelchair
JPH0793898B2 (ja) 椅子装置
JP2016222240A (ja)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アセンブリ
US5517706A (en) Sofa-bed
CN113287893B (zh) 一种低座高零靠背间隙的座椅支架及座椅
CN210018576U (zh)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JP2002529198A (ja) 診察用椅子
KR100457396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높이조절장치
JPH0576436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
CN111053390A (zh) 一种椅子
CN213501980U (zh) 汽车座椅的腿托联动机构
CN101623152A (zh) 一种靠背形状可调节的座椅
CN210018579U (zh) 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座椅调整装置
CN114009999A (zh) 一种滑动翻转机构、头枕调节装置及头枕支架
CN215126400U (zh) 一种靠背调整装置
CN211269580U (zh) 一种限位机构及沙发
JPS6223645Y2 (zh)
CN217448385U (zh) 一种按摩椅
CN219172231U (zh) 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
CN205234002U (zh) 一种带有新型靠枕连接件的休闲椅
CN210591505U (zh) 汽车座椅用主调角器
CN216675253U (zh) 一种靠背调整机构
CN211883078U (zh) 一种调整机构
CN210591506U (zh) 新型汽车座椅用调角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