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2231U - 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2231U
CN219172231U CN202223239147.5U CN202223239147U CN219172231U CN 219172231 U CN219172231 U CN 219172231U CN 202223239147 U CN202223239147 U CN 202223239147U CN 219172231 U CN219172231 U CN 219172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limiting
skeleton
switching
sl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391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志强
郭文庚
王长慧
钟志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Compon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Compon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Compon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Compon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391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2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2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2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包括靠背骨架和座框骨架,靠背骨架与所述座框骨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座框骨架下方设有侧滑装置,侧滑装置包括可相对滑动地装配到一起的上滑轨和下滑轨,上滑轨与下滑轨沿座椅横向方向水平设置,座框骨架上枢接有限位摇臂,靠背骨架上设有能与限位摇臂接触限位的限位支架,上滑轨上设有摆动组件,下滑轨上设有能促使摆动组件以第一轴线进行摆动的接触结构,摆动组件与限位摇臂之间通过拉索进行连接,以使摆动组件与限位摇臂产生联动。实现了座椅骨架在侧向滑动的同时对靠背骨架的锁定状态进行联动解除,实现成本低,联动的解锁方式使得操作更加简单和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中排座椅较少有侧向滑动功能,且侧滑调节时几乎没有很少具有靠背后极限角度跟随自动调节功能,极大地影响了乘坐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实现座椅侧滑时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调节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包括靠背骨架和座框骨架,所述靠背骨架与所述座框骨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所述座框骨架下方设有侧滑装置,所述侧滑装置包括可相对滑动地装配到一起的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上滑轨与所述下滑轨沿座椅横向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座框骨架上枢接有限位摇臂,所述靠背骨架上设有能与所述限位摇臂接触限位的限位支架,所述上滑轨上设有摆动组件,所述下滑轨上设有能促使所述摆动组件以第一轴线进行摆动的接触结构,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限位摇臂之间通过拉索进行连接,以使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限位摇臂产生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臂、第一固定轴及设置在第一固定轴上的复位扭簧,所述上滑轨上设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轴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所述摆臂的一端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轴上,另一端能与接触结构接触;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相抵,另一端与摆臂端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摆臂的摆动末端设有弹性触碰部,所述弹性触碰部能与所述接触结构接触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触碰部呈滚筒状。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结构为L型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设置在下滑轨的侧部。
进一步地,所述座框骨架上设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有第二固定轴,所述限位摇臂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摇臂包括用于与限位支架接触限位的限位部及用于与拉索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拉杆,所述座框骨架的侧板设有弧形孔,所述拉杆穿过所述弧形孔后与所述拉索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座框骨架连接,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联动机构通过上滑轨、下滑轨、摆动组件、接触结构、拉索、限位摇臂等结构相互配合,实现了座椅骨架在侧向滑动的同时对靠背骨架的锁定状态进行联动解除,便于快速对靠背骨架的角度进行调节,实现成本低,联动的解锁方式使得操作更加简单和方便,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的靠背骨架位于设计位置的状态图之一,此时座椅位于外侧;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的靠背骨架位于设计位置的状态图之二,此时座椅位于外侧;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的靠背骨架位于设计位置的状态图之三,此时座椅位于外侧;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的靠背骨架向后运动至后极限位置时的状态图之一,此时座椅位于外侧;
图10为图9中D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的座椅骨架向车内侧滑动的状态图之一;
图12为图11中E处的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的座椅骨架向车内侧滑动的状态图之二;
图14为图13中F处的放大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的座椅骨架向车内侧滑动的状态图之三;
图16为图15中G处的放大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的座椅骨架向车内侧滑动后靠背骨架向后运动至后极限位置时的状态图;
图18为图17中H处的放大图;
图中:1、靠背骨架;11、限位支架;2、座框骨架;21、限位摇臂;210、限位部;211、连接部;22、拉杆;23、第二固定架;24、第二固定轴;25、弧形孔;26、拉伸弹簧;3、侧滑装置;31、上滑轨;32、下滑轨;33、第一固定架;34、第一固定轴;35、摆臂;36、复位扭簧;37、弹性触碰部;38、接触结构;4、拉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一个”、“另一个”等用于区分相似的元件,这些术语以及其它类似术语不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各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元件采用相应的附图标记(例如,以“1XX”和“2XX”标识的元件结构相同、功能类似)。
如图1-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包括靠背骨架1和座框骨架2,所述靠背骨架1与所述座框骨架2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所述座框骨架2下方设有侧滑装置3,所述侧滑装置3包括可相对滑动地装配到一起的上滑轨31和下滑轨32,所述上滑轨31与所述下滑轨32沿座椅横向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座框骨架2上枢接有限位摇臂21,所述靠背骨架1上设有能与所述限位摇臂21接触限位的限位支架11,所述上滑轨31上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有摆动组件,所述下滑轨32上设有能促使所述摆动组件以第一轴线进行摆动的接触结构38,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限位摇臂21之间通过拉索4进行连接,以使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限位摇臂21产生联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限位摇臂21与限位支架11接触限位时,靠背骨架1处于锁定状态,即靠背骨架1不能向后调节角度。当解除侧滑装置3的锁定后,座椅骨架向车内侧滑动的过程中,摆动组件随着上滑轨31进行滑动,当摆动组件与接触结构38接触后,在摆动组件受到接触结构38的限制作用时,摆动组件绕第一轴线进行摆动并在摆动的同时拉动拉索4,继而通过拉索4拉动限位摇臂21向着远离限位支架11的方向运动,达到限位摇臂21与限位支架11分离的目的,此时,靠背骨架1不再受到限位摇臂21的限制,即靠背骨架1的锁定状态被解除,靠背骨架1能同步进行角度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联动机构通过上滑轨31、下滑轨32、摆动组件、接触结构38、拉索4、限位摇臂21等结构相互配合,实现了座椅骨架在侧向滑动的同时对靠背骨架1的锁定状态进行联动解除,便于快速对靠背骨架1的角度进行调节,实现成本低,联动的解锁方式使得操作更加简单和方便,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需要说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侧滑装置3还包括锁止解锁组件,通过锁止解锁组件控制所述座椅骨架进入锁止状态或解锁状态,下滑轨32与上滑轨31在锁止状态下不能够相对滑动,在解锁状态下能够相对滑动。
优选地,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臂35、第一固定轴34及设置在第一固定轴34上的复位扭簧36,所述上滑轨31上设有第一固定架33,所述第一固定轴34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架33上,所述摆臂35的一端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轴34上,另一端能与接触结构38接触;所述复位扭簧3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33相抵,另一端与摆臂35端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滑轨31的滑动过程中,摆臂35的另一端与固定在下滑轨32上的接触结构38接触,受接触结构38的限制作用,摆臂35绕第一固定轴34旋转并带动拉索4牵引限位摇臂21,使得限位摇臂21向着远离限位支架11的方向摆动,从而实现限位摇臂21与限位支架11的分离。复位扭簧36用于使摆臂35自动复位。
优选地,所述摆臂35的摆动末端设有弹性触碰部37,所述弹性触碰部37能与所述接触结构38接触滑动。通过弹性触碰部37与接触结构38接触,避免产生较大的噪音。
优选地,所述弹性触碰部37呈滚筒状。如此可以减少与接触结构38接触的面积,进一步降低噪音。
优选地,所述接触结构38为L型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设置在下滑轨32的侧部。
优选地,所述座框骨架2的侧板上设有第二固定架23,所述第二固定架23上设有第二固定轴24,所述限位摇臂21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轴24上。当拉索4拉动限位摇臂21时,限位摇臂21绕第二固定轴24旋转,使得限位摇臂21与限位支架11分离。
优选地,所述限位摇臂21包括用于与限位支架11接触限位的限位部210及用于与拉索4连接的连接部211,所述连接部211设有拉杆22,所述座框骨架2的侧板设有弧形孔25,所述拉杆22穿过所述弧形孔25后与所述拉索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拉索4拉动拉杆22,拉杆22沿着弧形孔25滑动,继而带动限位摇臂21绕着第二固定轴24旋转,从而使限位部210与限位支架11分离。弧形孔25的设置,对限位摇臂21的旋转起到限制作用。
优选地,还包括拉伸弹簧26,所述拉伸弹簧26的一端与所述座框骨架2连接,所述拉伸弹簧26的另一端与拉杆22连接。当拉索4拉动拉杆22时,拉伸弹簧26处于拉伸状态,当拉索4不拉动拉杆22时,拉杆22在拉伸弹簧26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以使限位摇臂21自动复位。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骨架(1)和座框骨架(2),所述靠背骨架(1)与所述座框骨架(2)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所述座框骨架(2)下方设有侧滑装置(3),所述侧滑装置(3)包括可相对滑动地装配到一起的上滑轨(31)和下滑轨(32),所述上滑轨(31)与所述下滑轨(32)沿座椅横向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座框骨架(2)上枢接有限位摇臂(21),所述靠背骨架(1)上设有能与所述限位摇臂(21)接触限位的限位支架(11),所述上滑轨(31)上设有摆动组件,所述下滑轨(32)上设有能促使所述摆动组件以第一轴线进行摆动的接触结构(38),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限位摇臂(21)之间通过拉索(4)进行连接,以使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限位摇臂(21)产生联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臂(35)、第一固定轴(34)及设置在第一固定轴(34)上的复位扭簧(36),所述上滑轨(31)上设有第一固定架(33),所述第一固定轴(34)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架(33)上,所述摆臂(35)的一端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轴(34)上,另一端能与接触结构(38)接触;所述复位扭簧(3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33)相抵,另一端与摆臂(35)端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5)的摆动末端设有弹性触碰部(37),所述弹性触碰部(37)能与所述接触结构(38)接触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碰部(37)呈滚筒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结构(38)为L型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设置在下滑轨(32)的侧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骨架(2)上设有第二固定架(23),所述第二固定架(23)上设有第二固定轴(24),所述限位摇臂(21)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轴(24)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摇臂(21)包括用于与限位支架(11)接触限位的限位部(210)及用于与拉索(4)连接的连接部(211),所述连接部(211)设有拉杆(22),所述座框骨架(2)的侧板设有弧形孔(25),所述拉杆(22)穿过所述弧形孔(25)后与所述拉索(4)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伸弹簧(26),所述拉伸弹簧(26)的一端与所述座框骨架(2)连接,所述拉伸弹簧(26)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22)连接。
CN202223239147.5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 Active CN219172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9147.5U CN21917223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9147.5U CN21917223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2231U true CN219172231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0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39147.5U Active CN21917223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2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24477A1 (zh) 座椅电动头枕和车辆座椅
CN219172231U (zh) 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
CA2064375C (en) Carriage mechanism for a glider/three-way recliner chair
CN113287893B (zh) 一种低座高零靠背间隙的座椅支架及座椅
CN116211093A (zh) 一种坐具及其联动装置
CN108634653B (zh) 多位姿调节座椅
CN214386840U (zh) 座椅翻转锁定机构
CN216508042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电动腿托
CN115848237A (zh) 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
KR200382313Y1 (ko) 의자의 각도조절장치
CN219172234U (zh) 一种可调节靠背位置的汽车座椅
CN211468233U (zh) 汽车座椅座靠联动结构
CN114009999A (zh) 一种滑动翻转机构、头枕调节装置及头枕支架
CN207916627U (zh) 具有便捷入座系统的车辆座椅
CN203555412U (zh) 用于椅背翘板锁定机构的扭簧驱动装置
CN220800560U (zh) 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座椅
CN214822741U (zh) 儿童座椅的举升机构和车辆座椅
CN219720215U (zh) 一种坐具及其联动装置
CN216969433U (zh) 一种座椅调节机构
CN213262078U (zh) 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角度无级调节机构
CN220403583U (zh) 一种具有头枕靠背联动调节功能的沙发
CN219813648U (zh) 姿态可调的沙发铁架
CN218966760U (zh) 一种腿托及汽车座椅
CN218791482U (zh) 一种摇椅
CN218141155U (zh) 座靠联动式汽车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