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0560U - 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座椅 - Google Patents

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0560U
CN220800560U CN202322801602.4U CN202322801602U CN220800560U CN 220800560 U CN220800560 U CN 220800560U CN 202322801602 U CN202322801602 U CN 202322801602U CN 220800560 U CN220800560 U CN 220800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inged
footrest
assembly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016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炜尧
杨利明
叶琦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wertok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wertok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wertok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wertok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0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0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座椅,座椅支架包括:联动机构,包括脚凳组件和联动组件,脚凳组件包括第一脚凳板组和第二脚凳板组,第一脚凳板组和第二脚凳板组相铰接,第一脚凳板组和第二脚凳板组均与联动组件相铰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脚凳传动组件,驱动件分别与脚凳传动组件和联动组件铰接连接,脚凳传动组件的前端与脚凳组件相铰接,脚凳传动组件的后端与联动组件相铰接;脚凳组件具有第一脚凳板组和第二脚凳板组相对回收的收拢位置以及相对打开的伸展位置,驱动件驱动脚凳组件在收拢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切换。通过本方案,能够解决腿部结构在收拢和伸展切换时,其动作过程不够顺畅的问题。

Description

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座椅
本申请要求于2023年6月20日提交至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321586053.7、发明名称为“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座椅”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座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座椅。
背景技术
电动座椅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家具,使人们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姿态。电动座椅通常包括三种坐姿:躺姿、TV姿以及坐姿。其中,电动座椅包括腿部、座部以及靠背。在坐姿时,腿部未打开,座部处于水平状态,同时靠背处于接近直立的状态。在TV姿时,也称作电视姿势,腿部向前打开,靠背基本保持不变。在躺姿时,靠背后倾,腿部基本保持不变,以供人们休息。
在相关技术中,电动座椅设置有复杂的机械结构以实现其三种姿态的切换。其中,电动座椅中设置有驱动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腿部结构以及靠背结构均驱动连接,通过驱动件驱动传动组件运动,以实现腿部结构的收拢、伸展及靠背结构的后仰、回收。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电动座椅,腿部结构在收拢和伸展切换时,其动作过程不够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座椅,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腿部结构在收拢和伸展切换时,其动作过程不够顺畅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支架,座椅支架包括:联动机构,包括脚凳组件和联动组件,脚凳组件包括第一脚凳板组和第二脚凳板组,第一脚凳板组的中部和第二脚凳板组的中部相铰接,第一脚凳板组的后端和第二脚凳板组的后端均与联动组件相铰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脚凳传动组件,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脚凳传动组件和联动组件连接,脚凳传动组件的前端与脚凳组件相铰接,脚凳传动组件的后端与联动组件相铰接;其中,脚凳组件具有第一脚凳板组和第二脚凳板组相对回收的收拢位置以及相对打开的伸展位置,驱动件通过脚凳传动组件驱动脚凳组件在收拢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脚凳传动组件包括脚凳提升板和脚凳驱动板,脚凳提升板的前端与脚凳组件相铰接,脚凳提升板的后端与脚凳驱动板的前端相铰接,脚凳驱动板的后端与联动组件相铰接。
进一步地,脚凳传动组件还包括传动板,传动板的前端与驱动件相连接,传动板的后端与脚凳提升板或者脚凳驱动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驱动本体、前驱动管以及后驱动管,前驱动管和后驱动管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前驱动管铰接设置在驱动本体的前端,后驱动管铰接设置在驱动本体的后端,传动板与前驱动管相连接,后驱动管与联动组件相铰接,驱动本体能够驱动前驱动管转动和/或移动,驱动本体能够驱动后驱动管转动和/或移动。
进一步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板、座部板以及座部提升板,联动机构还包括靠背组件,第一脚凳板组的后端和第二脚凳板组的后端均与座部板的前端相铰接,座部板的后端与靠背组件的中部相铰接,脚凳驱动板的后端与联动板的前端相铰接,靠背组件的后端与联动板的后端均相铰接,座部提升板的后端与靠背组件的前端相铰接,座部提升板的前端与座部板相铰接,座部提升板的中部与座部板相铰接,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脚凳传动组件和座部提升板相铰接。
进一步地,座部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在脚凳组件位于收拢位置时,第一脚凳板组与第一限位柱限位贴合,在脚凳组件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时,第一脚凳板组与第一限位柱由抵接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曲杆和提升连杆,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脚凳驱动板以及驱动曲杆的下端相铰接,驱动曲杆的中部与座部提升板相铰接,驱动曲杆的上端与提升连杆的上端相铰接,提升连杆的下端与联动板相铰接;靠背组件包括靠背安装板、靠背转动板以及靠背铰接板,靠背安装板的前端与座部提升板相铰接,靠背安装板的中部与座部板的后端相铰接,靠背转动板的上端与靠背安装板的后端相铰接,靠背转动板的中部与靠背铰接板的上端相铰接,靠背铰接板的下端与联动板相铰接,靠背组件具有靠背安装板相对座部板向后倾斜的后仰位置以及相对座部板回收的回收位置,驱动件能够通过驱动曲杆驱动靠背组件在后仰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联动组件还包括顺序连杆、脚凳连杆以及铰接轴,靠背转动板的下端通过铰接轴与脚凳连杆的后端相铰接,脚凳连杆的前端与第二脚凳板组相铰接,顺序连杆的上端与靠背安装板相铰接,顺序连杆的下端设置有引导槽,铰接轴可滑动地穿设在引导槽内;在脚凳组件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时,脚凳连杆的后端由引导槽的下端滑动至引导槽的上端,在靠背组件由回收位置切换至后仰位置时,脚凳提升板的后端由引导槽的上端滑动至引导槽的下端。
进一步地,座椅支架还包括摆动支撑座和摆动机构,摆动机构包括前摆动板和后摆动板,前摆动板的上端与摆动支撑座相铰接,前摆动板的下端与联动板的前端相铰接,后摆动板的上端与摆动支撑座相铰接,后摆动板的下端与联动板的后端相铰接;摆动机构还包括摆动限位板和转接板,摆动限位板的前端与联动板相铰接,摆动限位板的后端与转接板的下端相铰接,转接板的上端与脚凳连杆相铰接,摆动限位板上设置有限位槽,后摆动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柱,在座椅支架由收拢位置移动至伸展位置时,第二限位柱卡设在限位槽内以限制前摆动板和后摆动板摆动;摆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第一引导板的上端与脚凳连杆相铰接,第一引导板的下端与第二引导板的下端相铰接,第二引导板的上端设置有引导凸起,引导凸起能够与前摆动板相贴合,以使第二限位柱卡设在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第一脚凳板组包括前凳板和内凳板,第二脚凳板组包括后凳板和外凳板,脚凳组件还包括前脚凳和后脚凳,前凳板的后端与联动组件相铰接,前凳板的前端与内凳板相铰接,后凳板的后端与联动组件相铰接,后凳板的前端与外凳板相铰接,前脚凳与内凳板的前端以及外凳板的前端均铰接,后脚凳与内凳板的中部以及外凳板的中部均铰接,脚凳提升板的前端与前凳板相铰接。
进一步地,外凳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柱,在脚凳组件位于伸展位置时,第三限位柱与前凳板相抵接。
进一步地,联动组件包括摇动板、座位板、座位提升板以及提升转接板,联动机构还包括背部组件,第一脚凳板组的后端和第二脚凳板组的后端均与座位板的前端相铰接,座位板的后端与背部组件的中部相铰接,脚凳驱动板的后端与座位板的中部相铰接,座位提升板的前端与提升转接板的上端相铰接,提升转接板的下端与摇动板的前端相铰接,座位提升板的后端与背部组件的前端相铰接,背部组件的后端与摇动板的后端相铰接,座位提升板的中部与座位板相铰接,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脚凳传动组件以及座位提升板相铰接。
进一步地,座椅支架还包括基座,基座包括座体和摇动座,摇动板的下端与摇动座的上端相连接,摇动座的下表面具有弧面结构,摇动座的下表面可摇动地与座体相抵接;基座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传力杆以及第二传力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沿摇动座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沿竖向延伸,第一传力杆和第二传力杆沿摇动座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一传力杆和第二传力杆均沿横向延伸,摇动座为两个,两个摇动座的下表面均可摇动地与座体相抵接,第一传力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摇动座的侧部相连接,第二传力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摇动座的侧部相连接,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力杆的下表面以及座体的上表面连接,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传力杆的下表面以及座体的上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传力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段、第一倾斜段、第二水平段、第二倾斜段以及第三水平段,第二水平段位于第一水平段和第三水平段的下方,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之间具有夹角,第一水平段和第三水平段分别与对应的摇动座相连接;第二传力杆与第一传力杆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座体上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重心调节孔和条形孔,重心调节孔和条形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座椅支架还包括第一调节轴和第二调节轴,第一调节轴的一端与摇动板的前端相连接,第一调节轴的另一端位置可调地位于重心调节孔内,第二调节轴的一端与摇动板的后端相连接,第二调节轴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条形孔内;重心调节孔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布并相连通的多个弧形孔,第一调节轴能够位置可调地位于其中一个弧形孔内。
进一步地,背部组件包括背部板和背部转接板,背部板的前端与座位提升板相铰接,背部板的中部与座位板的后端相铰接,背部转接板的上端与背部板的后端相铰接,背部转接板的中部与摇动板相铰接,背部组件具有背部板相对座位板向后倾斜的后仰位置以及相对座位板回收的回收位置,驱动件能够驱动背部组件在后仰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切换;座椅支架还包括止摇板和止摇连杆,止摇连杆的前端与摇动板相铰接,止摇连杆的后端与止摇板的中部相铰接,止摇板的上端与背部转接板相铰接,止摇板的下端设置有止摇凸起;在脚凳组件位于收拢位置且背部组件位于后仰位置时,止摇凸起与座体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在65mm至79mm之间;在脚凳组件位于伸展位置时,止摇凸起与座体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在24mm至30mm之间。
进一步地,联动组件还包括顺序杆、脚凳限位杆以及顺序轴,背部转接板的下端通过顺序轴与脚凳限位杆的后端相铰接,脚凳限位杆的前端与第二脚凳板组相铰接,顺序杆的上端与背部板相铰接,顺序杆的下端设置有顺序槽,顺序轴可滑动地穿设在顺序槽内;在脚凳组件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时,脚凳限位杆的后端由顺序槽的下端滑动至顺序槽的上端,在背部组件由回收位置切换至后仰位置时,脚凳限位杆的后端由顺序槽的上端滑动至顺序槽的下端。
进一步地,座位板上设置有第四限位柱,在脚凳组件位于收拢位置时,第一脚凳板组与第四限位柱限位贴合,在脚凳组件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时,第一脚凳板组与第四限位柱由抵接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和/或,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弯杆和提升转杆,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脚凳驱动板以及驱动弯杆的下端相铰接,驱动弯杆的中部与座位提升板相铰接,驱动弯杆的上端与提升转杆的上端相铰接,提升转杆的下端与摇动板相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座椅,电动座椅包括上述提供的座椅支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座椅支架包括联动机构以及驱动机构,在调节座椅支架时,利用驱动件带动脚凳传动组件动作,通过脚凳传动组件驱动脚凳组件的第一脚凳板组和第二脚凳板组相对回收或者打开,进而实现脚凳组件在伸展位置和收拢位置之间的切换。由于脚凳组件在伸展位置和收拢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驱动件通过单独设置的脚凳传动组件完成,脚凳组件的动作过程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位于TV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位于座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的驱动机构和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的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位于躺姿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的摆动机构和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的摆动机构和联动机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位于座姿的侧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位于TV姿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位于躺姿的侧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位于座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位于TV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位于躺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位于躺姿的侧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位于TV姿的侧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位于座姿的侧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的联动结构和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架的联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摆动支撑座;
20、联动机构;21、脚凳组件;211、第一脚凳板组;2111、前凳板;2112、内凳板;212、第二脚凳板组;2121、后凳板;2122、外凳板;2123、第三限位柱;213、前脚凳;214、后脚凳;22、联动组件;221、联动板;222、座部板;2221、第一限位柱;223、座部提升板;224、顺序连杆;2241、引导槽;225、脚凳连杆;226、摇动板;227、座位板;2271、第四限位柱;228、座位提升板;229、提升转接板;23、靠背组件;231、靠背安装板;232、靠背转动板;233、靠背铰接板;24、背部组件;241、背部板;242、背部转接板;251、顺序杆;252、脚凳限位杆;253、顺序槽;
30、驱动机构;31、驱动件;311、驱动本体;312、前驱动管;313、后驱动管;32、脚凳传动组件;321、脚凳提升板;322、脚凳驱动板;323、传动板;33、驱动曲杆;34、提升连杆;35、驱动弯杆;36、提升转杆;
40、摆动机构;41、前摆动板;42、后摆动板;421、第二限位柱;43、摆动限位板;431、限位槽;44、转接板;45、第一引导板;46、第二引导板;461、引导凸起;
50、基座;51、座体;511、重心调节孔;5111、弧形孔;512、条形孔;52、摇动座;521、弧面结构;53、第一弹簧;54、第二弹簧;55、第一传力杆;551、第一水平段;552、第一倾斜段;553、第二水平段;554、第二倾斜段;555、第三水平段;56、第二传力杆;
60、止摇板;61、止摇连杆;62、止摇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支架,座椅支架包括联动机构20以及驱动机构30,联动机构20包括脚凳组件21和联动组件22,脚凳组件21包括第一脚凳板组211和第二脚凳板组212,第一脚凳板组211的中部和第二脚凳板组212的中部相铰接,第一脚凳板组211的后端和第二脚凳板组212的后端均与联动组件22相铰接;驱动机构30包括驱动件31和脚凳传动组件32,驱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脚凳传动组件32以及联动组件22连接,脚凳传动组件32的前端与脚凳组件21相铰接,脚凳传动组件32的后端与联动组件22相铰接;其中,脚凳组件21具有第一脚凳板组211和第二脚凳板组212相对回收的收拢位置以及相对打开的伸展位置,驱动件31通过脚凳传动组件32驱动脚凳组件21在收拢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切换。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座椅支架包括联动机构20以及驱动机构30,在调节座椅支架时,利用驱动件31带动脚凳传动组件32动作,通过脚凳传动组件32驱动脚凳组件21的第一脚凳板组211和第二脚凳板组212相对回收或者打开,进而实现脚凳组件21在伸展位置和收拢位置之间的切换。由于脚凳组件21在伸展位置和收拢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驱动件31通过单独设置的脚凳传动组件32完成,脚凳组件的动作过程更加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脚凳传动组件32包括脚凳提升板321和脚凳驱动板322,脚凳提升板321的前端与脚凳组件21相铰接,脚凳提升板321的后端与脚凳驱动板322的前端相铰接,脚凳驱动板322的后端与联动组件22相铰接。采用上述的脚凳传动组件32,具有结构简单,传动顺畅的优点。
具体地,在利用驱动件31带动脚凳传动组件32动作时,脚凳驱动板322相对联动组件22逆时针转动,同时脚凳驱动板322带动脚凳提升板321逆时针转动,脚凳提升板321带动与其相铰接的脚凳组件21动作,脚凳组件21的第一脚凳板组211和第二脚凳板组212均相对联动组件22逆时针转动,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移动至伸展位置。脚凳组件21由伸展位置移动至收拢位置,具体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铰接方式包括直接铰接和间接铰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1的后端与联动组件22间接铰接,驱动件31的前端通过脚凳传动组件32与脚凳组件21直接铰接。
具体地,驱动件31的前端与第一脚凳板组211相铰接。
如图3和图6所示,脚凳传动组件32还包括传动板323,传动板323的前端与驱动件31相连接,传动板323的后端与脚凳提升板321或者脚凳驱动板322相连接。通过传动板323将驱动件31的动力传输至脚凳提升板321或者脚凳驱动板322,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设置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板323的后端与脚凳驱动板322相连接。
如图1和图5所示,驱动件31包括驱动本体311、前驱动管312以及后驱动管313,前驱动管312和后驱动管313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前驱动管312铰接设置在驱动本体311的前端,后驱动管313铰接设置在驱动本体311的后端,传动板323与前驱动管312相连接,后驱动管313与联动组件22相铰接,驱动本体311能够驱动前驱动管312转动以及移动,驱动本体311能够驱动后驱动管313转动以及移动。采用上述结构的驱动件31,通过驱动本体311带动前驱动管312转动以及移动,可以实现脚凳驱动板322的逆时针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前驱动管312和后驱动管313均转动以及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后驱动管313只相对驱动本体311移动,同时,前驱动管312相对驱动本体311转动。
其中,驱动本体311可以为电动推杆或者滑块电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本体311为滑块电机。
具体地,在滑块电机的滑块向后移动时,前驱动管312和后驱动管313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前驱动管312发生顺时针转动,前驱动管312带动传动板323相对脚凳驱动板322顺时针转动,传动板323带动脚凳驱动板322相对联动组件22顺时针转动,脚凳驱动板322带动脚凳提升板321顺时针转动,进而实现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移动至伸展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后驱动管313与联动组件22间接铰接。
如图2和图3所示,联动组件22包括联动板221、座部板222以及座部提升板223,联动机构20还包括靠背组件23,第一脚凳板组211的后端和第二脚凳板组212的后端均与座部板222的前端相铰接,座部板222的后端与靠背组件23的中部相铰接,脚凳驱动板322的后端与联动板221的前端相铰接,靠背组件23的后端与联动板221的后端相铰接,座部提升板223的后端与靠背组件23的前端相铰接,座部提升板223的前端与座部板222相铰接,座部提升板223的中部与座部板222相铰接,驱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脚凳传动组件32以及座部提升板223铰接。采用上述结构的联动组件22,利用联动板221和座部板222能够将脚凳组件21和靠背组件23连接为一体,从而实现二者的联动。利用座部提升板223能够实现座部板222的提升,以配合脚凳组件21和靠背组件23的联动。
具体地,在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后,利用座部提升板223能够带动座部板222向上提升,并通过座部提升板223实现靠背组件23的动作。
如图2所示,座部板22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2221,在脚凳组件21位于收拢位置时,第一脚凳板组211与第一限位柱2221限位贴合,在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时,第一脚凳板组211与第一限位柱2221由抵接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在脚凳组件21位于收拢位置时,利用第一限位柱2221,能够防止脚凳组件21过度收拢,并能够防止由于制造公差引起的座椅左右两侧脚凳组件21回收不一致的问题,使座椅左右两侧的一致性更好。
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30还包括驱动曲杆33和提升连杆34,驱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脚凳驱动板322以及驱动曲杆33的下端相铰接,驱动曲杆33的中部与座部提升板223相铰接,驱动曲杆33的上端与提升连杆34的上端相铰接,提升连杆34的下端与联动板221相铰接。采用驱动曲杆33和提升连杆34实现座部提升板223的提升,并通过座部提升板223带动靠背组件23动作,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具体地,在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移动至伸展位置后,滑块电机的滑块继续向后移动,前驱动管312和后驱动管313之间的距离继续增大,后驱动管313带动座部提升板223向上移动,座部提升板223带动座部板222上升。同时,后驱动管313发生逆时针转动,后驱动管313带动驱动曲杆33相对座部提升板223逆时针转动,座部提升板223相对座部板222逆时针转动,进而实现靠背组件23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提升连杆34,在驱动曲杆33通过座部提升板223带动座部板222动作的过程中,利用提升连杆34,能够实现座部板222和联动板221二者之间的联动,保证座椅支架的运行平稳。
如图1至图3所示,靠背组件23包括靠背安装板231、靠背转动板232以及靠背铰接板233,靠背安装板231的前端与座部提升板223相铰接,靠背安装板231的中部与靠背铰接板233的上端相铰接,靠背铰接板233的下端与联动板221相铰接,靠背组件23具有靠背安装板231相对座部板222向后倾斜的后仰位置以及相对座部板222回收的回收位置,驱动件31能够通过驱动曲杆33驱动靠背组件23在后仰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切换。
具体地,在座部提升板223相对座部板222逆时针转动时,座部提升板223带动靠背安装板231相对靠背转动板232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靠背组件23由回收位置移动至后仰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座椅的躺姿对应于靠背组件23位于后仰位置且脚凳组件21位于伸展位置。座椅的TV姿对应于靠背组件23位于回收位置且脚凳组件21位于伸展位置。座椅的坐姿对应于靠背组件23位于回收位置且脚凳组件21位于收拢位置。
如图4和图7所示,联动组件22还包括顺序连杆224、脚凳连杆225以及铰接轴,靠背转动板232的下端通过铰接轴与脚凳连杆225的后端相铰接,脚凳连杆225的前端与第二脚凳板组212相铰接,顺序连杆224的上端与靠背安装板231相铰接,顺序连杆224的下端设置有引导槽2241,铰接轴可滑动地穿设在引导槽2241内,在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时,脚凳连杆225的后端由引导槽2241的下端滑动至引导槽2241的上端,在靠背组件23由回收位置切换至后仰位置时,脚凳提升板321的后端由引导槽2241的上端滑动至引导槽2241的下端。利用脚凳连杆225的后端在引导槽2241内的滑动,可以对脚凳连杆225的后端产生引导作用,并且,在座椅位于坐姿时,可以利用脚凳连杆225位于引导槽2241的下端,将脚凳组件21限位在收拢位置,在座椅位于TV姿时,利用脚凳连杆225位于引导槽2241的上端,将脚凳组件21限位在伸展位置,在座椅位于躺姿时,利用脚凳连杆225位于引导槽2241的下端,将靠背组件23限位在后仰位置。
如图6和图7所示,座椅支架还包括摆动支撑座10和摆动机构40,摆动机构40包括前摆动板41和后摆动板42,前摆动板41的上端与摆动支撑座10相铰接,前摆动板41的下端与联动板221的前端相铰接,后摆动板42的上端与摆动支撑座10相铰接,后摆动板42的下端与联动板221的后端相铰接。采用摆动机构40,能够在座椅位于坐姿时,利用前摆动板41和后摆动板42带动联动板221相对于摆动支撑座10产生摆动,进而利用联动板221带动靠背组件23、座部板222以及脚凳组件21产生摆动,实现座椅的摆动功能。
其中,摆动支撑座10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采用五星脚。在本实施例中,摆动支撑座10为方形。在其它实施例中,摆动支撑座10可以设置为扶手落地铁架,也可以设置在扶手之间,用于支撑摆动机构40。
如图7所示,摆动机构40还包括摆动限位板43和转接板44,摆动限位板43的前端与联动板221相铰接,摆动限位板43的后端与转接板44的下端相铰接,转接板44的上端与脚凳连杆225相铰接,摆动限位板43上设置有限位槽431,后摆动板4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柱421,在座椅支架由收拢位置移动至伸展位置时,第二限位柱421卡设在限位槽431内以限制前摆动板41和后摆动板42摆动。利用摆动限位板43和第二限位柱421的限位配合,可以防止座椅由坐姿切换至TV姿后,以及在TV姿和躺姿,发生摆动,进而使座椅更加稳固。
具体地,在座椅位于坐姿时,用户在座部产生晃动,可以带动与前摆动板41和后摆动板42相铰接的联动板221相对于摆动支撑座10产生摆动,进而可以利用联动板221带动靠背组件23、座部板222以及脚凳组件21产生摆动。在座椅由坐姿移动至TV姿时,转接板44的上端跟随脚凳连杆225向前以及向下移动,进而转接板44的下端带动与其铰接的摆动限位板43向后以及向下移动。同时,脚凳驱动板322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联动板221向前移动,联动板221带动与其铰接的后摆动板42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二限位柱421和限位槽431相互靠近,并最终第二限位柱421卡设在限位槽431中,以限制座椅支架的摆动。
如图6和图7所示,摆动机构40还包括第一引导板45和第二引导板46,第一引导板45的上端与脚凳连杆225相铰接,第一引导板45的下端与第二引导板46的下端相铰接,第二引导板46的上端设置有引导凸起461,引导凸起461能够与前摆动板41相贴合,以使第二限位柱421卡设在限位槽431内。在坐姿到TV姿的变换过程中,引导凸起461能够与前摆动板41相贴合,防止前摆动板41因摆动幅度过大而使第二限位柱421不能顺利进入限位槽431内,进而使第二限位柱421卡设在限位槽431内。在前摆动板41和后摆动板42摆动的过程中,如果前摆动板41或者后摆动板42由于卡涩或者干涉等原因被限位在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可以利用引导凸起461与前摆动板41相贴合,以使前摆动板41能够再次移动,进而使前摆动板41和后摆动板42再次摆动,以使第二限位柱421和限位槽431能够相互靠近,进而卡设在限位槽431内。
如图3所示,第一脚凳板组211包括前凳板2111和内凳板2112,第二脚凳板组212包括后凳板2121和外凳板2122,脚凳组件21还包括前脚凳213和后脚凳214,前凳板2111的后端与联动组件22相铰接,前凳板2111的前端与内凳板2112相铰接,后凳板2121的后端与联动组件22相铰接,后凳板2121的前端与外凳板2122相铰接,前脚凳213与内凳板2112的前端以及外凳板2122的前端均铰接,后脚凳214与内凳板2112的中部以及外凳板2122的中部均铰接,脚凳提升板321的前端与前凳板2111相铰接。采用上述结构的脚凳组件21,在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时,能够利用脚凳提升板321带动前凳板2111相对座部板222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前凳板2111带动内凳板2112向前移动,同时前凳板2111带动与其铰接的后凳板2121向前移动,后凳板2121带动与其铰接的外凳板2122向前移动,以使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
如图2所示,外凳板2122的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柱2123,在脚凳组件21位于伸展位置时,第三限位柱2123与前凳板2111相抵接。利用第三限位柱2123,能够使脚凳组件21保持在伸展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座椅支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摆动支撑座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联动机构20和摆动机构40,同时,两侧的前摆动板41和后摆动板42设置有抗扭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移动至伸展位置时的移动方向为前,靠背组件23由回收位置移动至后仰位置的移动方向为后。
下面结合座椅支架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在座椅支架由坐姿切换至TV姿时,滑块电机的滑块向后移动,前驱动管312和后驱动管313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前驱动管312发生顺时针转动,前驱动管312带动传动板323相对脚凳驱动板322顺时针转动,传动板323带动脚凳驱动板322相对座部板222顺时针转动,脚凳驱动板322带动脚凳提升板321顺时针转动,脚凳提升板321带动前凳板相对座部板222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前凳板2111带动内凳板2112向前移动,同时前凳板2111带动与其铰接的后凳板2121向前移动,后凳板2121带动与其铰接的外凳板2122向前移动,以使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同时,后凳板2121向前移动时,带动脚凳连杆225的后端由引导槽2241的下端移动至上端,脚凳连杆225带动转接板44的上端向前以及向下移动,进而转接板44的下端带动与其铰接的摆动限位板43向后以及向下移动。同时,脚凳驱动板322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联动板221向前移动,联动板221带动与其铰接的后摆动板42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二限位柱421和限位槽431相互靠近,并最终第二限位柱421卡设在限位槽431中,以限制座椅支架的摆动。
在座椅支架由TV姿切换至躺姿时,滑块电机的滑块继续向后移动,此时,由于第三限位柱2123与前凳板2111相抵接,脚凳组件21无法继续移动。前驱动管312和后驱动管313之间的距离增大,后驱动管313带动驱动曲杆33向上移动,驱动曲杆33带动与其铰接的座部提升板223向上移动,座部提升板223带动座部板222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座部的上移。同时,后驱动管313发生逆时针转动,后驱动管313带动驱动曲杆33相对座部提升板223逆时针转动,座部提升板223相对座部板222逆时针转动,此时,座部提升板223的后端带动靠背安装板231相对靠背转动板232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靠背组件23由回收位置移动至后仰位置。此时,靠背安装板231带动顺序连杆224向上移动,脚凳连杆225的后端由引导槽2241的上端移动至下端。
如图11至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摇椅,电动摇椅包括座椅支架,其中,联动组件22包括摇动板226、座位板227、座位提升板228以及提升转接板229,联动机构20还包括背部组件24,第一脚凳板组211的后端和第二脚凳板组212的后端均与座位板227的前端相铰接,座位板227的后端与背部组件24的中部相铰接,脚凳驱动板322的后端与座位板227的中部相铰接,座位提升板228的前端与提升转接板229的上端相铰接,提升转接板229的下端与摇动板226的前端相铰接,座位提升板228的后端与背部组件24的前端相铰接,背部组件24的后端与摇动板226的后端相铰接,座位提升板228的中部与座位板227相铰接,驱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脚凳传动组件32以及座位提升板228相铰接。采用上述结构的联动组件22,利用摇动板226、座位板227、提升转接板229能够将脚凳组件21和背部组件24连接为一体,从而实现二者的联动。利用座位提升板228能够实现座位板227的提升,以配合脚凳组件21和背部组件24的联动。
具体地,在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后,利用座位提升板228能够带动座位板227向上提升,并通过座位提升板228实现背部组件24的动作。
如图11至图13所示,座椅支架还包括基座50,基座50包括座体51和摇动座52,摇动板226的下端与摇动座52的上端相连接,摇动座52的下表面具有弧面结构521,摇动座52的下表面可摇动地与座体51相抵接,通过摇动座52的弧面结构521与座体51的接触,能够实现摇动座52相对座体51的摇动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50还包括第一弹簧53、第二弹簧54、第一传力杆55以及第二传力杆56,第一弹簧53和第二弹簧54沿摇动座52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弹簧53和第二弹簧54均沿竖向延伸,第一传力杆55和第二传力杆56沿摇动座52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一传力杆55和第二传力杆56均沿横向延伸,摇动座52为两个,两个摇动座52的下表面均可摇动地与座体51相抵接,第一传力杆5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摇动座52的侧部相连接,第二传力杆5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摇动座52的侧部相连接,第一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力杆55的下表面以及座体51的上表面连接,第二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传力杆56的下表面以及座体51的上表面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在摇动座52相对座体51摇动的过程中,利用第一传力杆55能够压缩或者拉伸第一弹簧53,利用第二传力杆56能够压缩或者拉伸第二弹簧54,进而利用第一弹簧53和第二弹簧54提供回弹力,使摇动座52能够自动复位。
其中,第一弹簧53的两端既可以直接与第一传力杆55的下表面以及座体51的上表面连接,也可以间接与第一传力杆55的下表面以及座体51的上表面连接。同理,第二弹簧54的两端既可以直接与第二传力杆56的下表面以及座体51的上表面连接,也可以间接与第二传力杆56的下表面以及座体51的上表面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50上还设置有上承载板和下承载板,上承载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力杆55的下表面以及第二传力杆56的下表面连接,下承载板设置在座体51上,第一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上承载板以及下承载板连接,第二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上承载板以及下承载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摇动座52摇动向前摇动时,摇动座52的前端与座体51接触时,摇动座52的前端下降且后端上升,第一传力杆55压缩第一弹簧53,第二传力杆56拉伸第二弹簧54,进而第一弹簧53压缩后产生回弹力,第二弹簧54拉伸后也产生回弹力,使摇动座52能够自动复位。摇动座52摇动向后摇动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不再赘述。
如图13所示,第一传力杆5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段551、第一倾斜段552、第二水平段553、第二倾斜段554以及第三水平段555,第二水平段553位于第一水平段551和第三水平段555的下方,第一倾斜段552和第二倾斜段554之间具有夹角,第一水平段551和第三水平段555分别与对应的摇动座52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的第一传力杆55,能够利用第一倾斜段552、第二水平段553、第二倾斜段554形成下凹结构,进而利用下凹结构对驱动件31进行避让,进而有利于驱动件31的设置和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力杆56与第一传力杆55的结构相同。采用上述设置,第二传力杆56与第一传力杆55均能够对驱动件31进行避让,进一步利于驱动件31的设置和运行。
如图16所示,座体51上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重心调节孔511和条形孔512,重心调节孔511和条形孔512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座椅支架还包括第一调节轴和第二调节轴,第一调节轴的一端与摇动板226的前端相连接,第一调节轴的另一端位置可调地位于重心调节孔511内,第二调节轴的一端与摇动板226的后端相连接,第二调节轴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条形孔512内,采用上述结构,在电动摇椅位于不同的姿态时,其座框具有不同的重心位置,从而联动组件22具有不同的重心位置,利用重心调节孔511和条形孔512,能够调节摇动板226与摇动座52的相对位置,使联动组件22能够稳定地位于摇动座52上。
其中,在电动摇椅位于躺姿、TV姿或者坐姿这三个不同位置时,第一调节轴分别位于重心调节孔511的不同位置,第二调节轴位于条形孔512的不同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条形孔512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在座体51具有多个条形孔512时,多个条形孔51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与座体51,第二调节轴同样为对应条形孔512设置的多个。
具体地,重心调节孔511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布并相连通的多个弧形孔5111,第一调节轴能够位置可调地位于其中一个弧形孔5111内。采用上述结构的重心调节孔,能够利用弧形孔5111对第一调节轴进行限位,使摇动座52能够与摇动板226形成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使电动摇椅更加稳定。
如图14所示,背部组件24包括背部板241和背部转接板242,背部板241的前端与座位提升板228相铰接,背部板241的中部与座位板227的后端相铰接,背部转接板242的上端与背部板241的后端相铰接,背部转接板242的中部与摇动板226相铰接,背部组件24具有背部板241相对座位板227向后倾斜的后仰位置以及相对座位板227回收的回收位置,驱动件31能够驱动背部组件24在后仰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切换。
具体地,在座位提升板228相对座位板227逆时针转动时,座位提升板228带动背部板241相对背部转接板242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背部组件24由回收位置移动至后仰位置。
如图14所示,座椅支架还包括止摇板60和止摇连杆61,止摇连杆61的前端与摇动板226相铰接,止摇连杆61的后端与止摇板60的中部相铰接,止摇板60的上端与背部转接板242相铰接,止摇板60的下端设置有止摇凸起62。利用止摇连杆61能够拉动止摇板60相对背部转接板242转动,利用止摇板60的止摇凸起62能够电动摇椅的限制摇动幅度。
具体地,在脚凳组件21位于收拢位置且背部组件24位于后仰位置时,止摇凸起62与座体5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在65mm至79mm之间。在脚凳组件21位于伸展位置时,止摇凸起62与座体5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在24mm至30mm之间。采用上述尺寸设置,利用止摇凸起62与座体5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能够限制电动摇椅在坐姿时的摇动幅度。
在本实施例中,摇动座52在摇动时,止摇凸起62最低能够与座体51的上表面相贴合,以限制其摇动幅度。
其中,在脚凳组件21位于收拢位置且背部组件24位于后仰位置时,止摇凸起62与座体5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为65mm、68mm、70mm、72mm、79mm以及65mm至79mm之间的任意值。脚凳组件21位于伸展位置时,止摇凸起62与座体5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4mm、27mm、30mm以及24mm至30mm之间的任意值。
如图11和图18所示,联动组件22还包括顺序杆251、脚凳限位杆252以及顺序轴,背部转接板242的下端通过顺序轴与脚凳限位杆252的后端相铰接,脚凳限位杆252的前端与第二脚凳板组212相铰接,顺序杆251的上端与背部板241相铰接,顺序杆251的下端设置有顺序槽253,顺序轴可滑动地穿设在顺序槽253内。在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时,脚凳限位杆252的后端由顺序槽253的下端滑动至顺序槽253的上端,在背部组件24由回收位置切换至后仰位置时,脚凳限位杆252的后端由顺序槽253的上端滑动至顺序槽253的下端。利用脚凳限位杆252的后端在顺序槽253内的滑动,可以对脚凳限位杆252的后端产生引导作用,并且,在座椅位于坐姿时,可以利用脚凳限位杆252位于顺序槽253的下端,将脚凳组件21限位在收拢位置,在座椅位于TV姿时,利用脚凳限位杆252位于顺序槽253的上端,将脚凳组件21限位在伸展位置,在座椅位于躺姿时,利用脚凳限位杆252位于顺序槽253的下端,将背部组件24限位在后仰位置。
如图16所示,座位板227上设置有第四限位柱2271,在脚凳组件21位于收拢位置时,第一脚凳板组211与第四限位柱2271限位贴合,在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时,第一脚凳板组211与第四限位柱2271由抵接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利用第四限位柱2271,能够防止脚凳组件21过度收拢,并能够防止由于制造公差引起的座椅左右两侧脚凳组件21回收不一致的问题,使座椅左右两侧的一致性更好。
其中,驱动机构30还包括驱动弯杆35和提升转杆36,驱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脚凳驱动板322以及驱动弯杆35的下端相铰接,驱动弯杆35的中部与座位提升板228相铰接,驱动弯杆35的上端与提升转杆36的上端相铰接,提升转杆36的下端与摇动板226相铰接。采用驱动弯杆35和提升转杆36实现座位提升板228的提升,并通过座位提升板228带动背部组件24动作,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下面结合座椅支架的具体工作过程对电动摇椅进行说明:
在座椅支架由坐姿切换至TV姿时,滑块电机的滑块向后移动,前驱动管312和后驱动管313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前驱动管312发生顺时针转动,前驱动管312带动传动板323相对脚凳驱动板322顺时针转动,传动板323带动脚凳驱动板322相对座位板227顺时针转动,脚凳驱动板322带动脚凳提升板321顺时针转动,脚凳提升板321带动前凳板相对座位板227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前凳板2111带动内凳板2112向前移动,同时前凳板2111带动与其铰接的后凳板2121向前移动,后凳板2121带动与其铰接的外凳板2122向前移动,以使脚凳组件21由收拢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同时,后凳板2121向前移动时,带动脚凳限位杆252的后端由顺序槽253的下端移动至上端,同时,脚凳限位杆252带动背部转接板242发生顺时针转动,在止摇连杆61的限位下,止摇板60逆时针转动,止摇板60的下端与座体51之间的距离减小。
在座椅支架由TV姿切换至躺姿时,滑块电机的滑块继续向后移动,此时,由于第三限位柱2123与前凳板2111相抵接,脚凳组件21无法继续移动。前驱动管312和后驱动管313之间的距离增大,后驱动管313带动驱动弯杆35向上移动,驱动弯杆35带动与其铰接的座位提升板228向上移动,座位提升板228带动座位板227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座部的上移。同时,后驱动管313发生逆时针转动,后驱动管313带动驱动弯杆35相对座位提升板228逆时针转动,座位提升板228相对座位板227逆时针转动,此时,座位提升板228的后端带动背部板241相对靠背部转接板242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背部组件24由回收位置移动至后仰位置。此时,背部板241带动顺序杆251向上移动,脚凳限位杆252的后端由顺序槽253的上端移动至下端。
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座椅,电动座椅包括上述提供的座椅支架。利用驱动件31带动脚凳传动组件32动作,使脚凳驱动板322相对联动组件22逆时针转动,同时脚凳驱动板322带动脚凳提升板321逆时针转动,脚凳提升板321带动与其相铰接的脚凳组件21动作,脚凳组件21的第一脚凳板组211和第二脚凳板组212均相对联动组件22逆时针转动,脚凳组件21由第一脚凳板组211和第二脚凳板组212回收至摆动支撑座10的收拢位置移动至第一脚凳板组211和第二脚凳板组212的相对摆动支撑座10打开的伸展位置。由于脚凳组件21在伸展位置和收拢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驱动件31通过单独设置的脚凳传动组件32完成,脚凳组件21的动作过程更加顺畅,从而使电动座椅的体验感更佳。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架包括:
联动机构(20),包括脚凳组件(21)和联动组件(22),所述脚凳组件(21)包括第一脚凳板组(211)和第二脚凳板组(212),所述第一脚凳板组(211)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脚凳板组(212)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一脚凳板组(211)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脚凳板组(212)的后端均与所述联动组件(22)相铰接;
驱动机构(30),包括驱动件(31)和脚凳传动组件(32),所述驱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脚凳传动组件(32)以及所述联动组件(22)连接,所述脚凳传动组件(32)的前端与所述脚凳组件(21)相铰接,所述脚凳传动组件(32)的后端与所述联动组件(22)相铰接;
其中,所述脚凳组件(21)具有所述第一脚凳板组(211)和所述第二脚凳板组(212)相对回收的收拢位置以及相对打开的伸展位置,所述驱动件(31)通过所述脚凳传动组件(32)驱动所述脚凳组件(21)在所述收拢位置和所述伸展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凳传动组件(32)包括脚凳提升板(321)和脚凳驱动板(322),所述脚凳提升板(321)的前端与所述脚凳组件(21)相铰接,所述脚凳提升板(321)的后端与所述脚凳驱动板(322)的前端相铰接,所述脚凳驱动板(322)的后端与所述联动组件(22)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凳传动组件(32)还包括传动板(323),所述传动板(323)的前端与所述驱动件(31)相连接,所述传动板(323)的后端与所述脚凳提升板(321)或者所述脚凳驱动板(32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1)包括驱动本体(311)、前驱动管(312)以及后驱动管(313),所述前驱动管(312)和所述后驱动管(313)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前驱动管(312)铰接设置在所述驱动本体(311)的前端,所述后驱动管(313)铰接设置在所述驱动本体(311)的后端,所述传动板(323)与所述前驱动管(312)相连接,所述后驱动管(313)与所述联动组件(22)相铰接,所述驱动本体(311)能够驱动所述前驱动管(312)转动和/或移动,所述驱动本体(311)能够驱动所述后驱动管(313)转动和/或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22)包括联动板(221)、座部板(222)以及座部提升板(223),所述联动机构(20)还包括靠背组件(23),所述第一脚凳板组(211)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脚凳板组(212)的后端均与所述座部板(222)的前端相铰接,所述座部板(222)的后端与所述靠背组件(23)的中部相铰接,所述脚凳驱动板(322)的后端与所述联动板(221)的前端相铰接,所述靠背组件(23)的后端与所述联动板(221)的后端相铰接,所述座部提升板(223)的后端与所述靠背组件(23)的前端相铰接,所述座部提升板(223)的前端与所述座部板(222)相铰接,所述座部提升板(223)的中部与所述座部板(222)相铰接,所述驱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脚凳传动组件(32)以及所述座部提升板(223)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部板(22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2221),在所述脚凳组件(21)位于所述收拢位置时,所述第一脚凳板组(211)与所述第一限位柱(2221)限位贴合,在所述脚凳组件(21)由所述收拢位置切换至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第一脚凳板组(211)与所述第一限位柱(2221)由抵接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30)还包括驱动曲杆(33)和提升连杆(34),所述驱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脚凳驱动板(322)以及所述驱动曲杆(33)的下端相铰接,所述驱动曲杆(33)的中部与所述座部提升板(223)相铰接,所述驱动曲杆(33)的上端与所述提升连杆(34)的上端相铰接,所述提升连杆(34)的下端与所述联动板(221)相铰接;
所述靠背组件(23)包括靠背安装板(231)、靠背转动板(232)以及靠背铰接板(233),所述靠背安装板(231)的前端与所述座部提升板(223)相铰接,所述靠背安装板(231)的中部与所述座部板(222)的后端相铰接,所述靠背转动板(232)的上端与所述靠背安装板(231)的后端相铰接,所述靠背转动板(232)的中部与所述靠背铰接板(233)的上端相铰接,所述靠背铰接板(233)的下端与所述联动板(221)相铰接,所述靠背组件(23)具有所述靠背安装板(231)相对所述座部板(222)向后倾斜的后仰位置以及相对所述座部板(222)回收的回收位置,所述驱动件(31)能够通过所述驱动曲杆(33)驱动所述靠背组件(23)在所述后仰位置和所述回收位置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组件(22)还包括顺序连杆(224)、脚凳连杆(225)以及铰接轴,所述靠背转动板(232)的下端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脚凳连杆(225)的后端相铰接,所述脚凳连杆(225)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脚凳板组(212)相铰接,所述顺序连杆(224)的上端与所述靠背安装板(231)相铰接,所述顺序连杆(224)的下端设置有引导槽(2241),所述铰接轴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引导槽(2241)内;
在所述脚凳组件(21)由所述收拢位置切换至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脚凳连杆(225)的后端由所述引导槽(2241)的下端滑动至所述引导槽(2241)的上端,在所述靠背组件(23)由所述回收位置切换至所述后仰位置时,所述脚凳提升板(321)的后端由所述引导槽(2241)的上端滑动至所述引导槽(2241)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架还包括摆动支撑座(10)和摆动机构(40),所述摆动机构(40)包括前摆动板(41)和后摆动板(42),所述前摆动板(41)的上端与所述摆动支撑座(10)相铰接,所述前摆动板(41)的下端与所述联动板(221)的前端相铰接,所述后摆动板(42)的上端与所述摆动支撑座(10)相铰接,所述后摆动板(42)的下端与所述联动板(221)的后端相铰接;
所述摆动机构(40)还包括摆动限位板(43)和转接板(44),所述摆动限位板(43)的前端与所述联动板(221)相铰接,所述摆动限位板(43)的后端与所述转接板(44)的下端相铰接,所述转接板(44)的上端与所述脚凳连杆(225)相铰接,所述摆动限位板(43)上设置有限位槽(431),所述后摆动板(4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柱(421),在所述座椅支架由所述收拢位置移动至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柱(421)卡设在所述限位槽(431)内以限制所述前摆动板(41)和所述后摆动板(42)摆动;
所述摆动机构(40)还包括第一引导板(45)和第二引导板(46),所述第一引导板(45)的上端与所述脚凳连杆(225)相铰接,所述第一引导板(4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引导板(46)的下端相铰接,所述第二引导板(46)的上端设置有引导凸起(461),所述引导凸起(461)能够与所述前摆动板(41)相贴合,以使所述第二限位柱(421)卡设在所述限位槽(43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凳板组(211)包括前凳板(2111)和内凳板(2112),所述第二脚凳板组(212)包括后凳板(2121)和外凳板(2122),所述脚凳组件(21)还包括前脚凳(213)和后脚凳(214),所述前凳板(2111)的后端与所述联动组件(22)相铰接,所述前凳板(2111)的前端与所述内凳板(2112)相铰接,所述后凳板(2121)的后端与所述联动组件(22)相铰接,所述后凳板(2121)的前端与所述外凳板(2122)相铰接,所述前脚凳(213)与所述内凳板(2112)的前端以及所述外凳板(2122)的前端均铰接,所述后脚凳(214)与所述内凳板(2112)的中部以及所述外凳板(2122)的中部均铰接,所述脚凳提升板(321)的前端与所述前凳板(2111)相铰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凳板(2122)的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柱(2123),在所述脚凳组件(21)位于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第三限位柱(2123)与所述前凳板(2111)相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22)包括摇动板(226)、座位板(227)、座位提升板(228)以及提升转接板(229),所述联动机构(20)还包括背部组件(24),所述第一脚凳板组(211)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脚凳板组(212)的后端均与所述座位板(227)的前端相铰接,所述座位板(227)的后端与所述背部组件(24)的中部相铰接,所述脚凳驱动板(322)的后端与所述座位板(227)的中部相铰接,所述座位提升板(228)的前端与所述提升转接板(229)的上端相铰接,所述提升转接板(229)的下端与所述摇动板(226)的前端相铰接,所述座位提升板(228)的后端与所述背部组件(24)的前端相铰接,所述背部组件(24)的后端与所述摇动板(226)的后端相铰接,所述座位提升板(228)的中部与所述座位板(227)相铰接,所述驱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脚凳传动组件(32)以及所述座位提升板(228)相铰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支架还包括基座(50),所述基座(50)包括座体(51)和摇动座(52),所述摇动板(226)的下端与所述摇动座(52)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摇动座(52)的下表面具有弧面结构(521),所述摇动座(52)的下表面可摇动地与所述座体(51)相抵接;
所述基座(50)还包括第一弹簧(53)、第二弹簧(54)、第一传力杆(55)以及第二传力杆(56),所述第一弹簧(53)和所述第二弹簧(54)沿所述摇动座(52)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弹簧(53)和所述第二弹簧(54)均沿竖向延伸,所述第一传力杆(55)和所述第二传力杆(56)沿所述摇动座(52)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力杆(55)和所述第二传力杆(56)均沿横向延伸,所述摇动座(52)为两个,两个所述摇动座(52)的下表面均可摇动地与所述座体(51)相抵接,所述第一传力杆(5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摇动座(52)的侧部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力杆(5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摇动座(52)的侧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力杆(55)的下表面以及所述座体(51)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传力杆(56)的下表面以及所述座体(51)的上表面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力杆(5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段(551)、第一倾斜段(552)、第二水平段(553)、第二倾斜段(554)以及第三水平段(555),所述第二水平段(553)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551)和所述第三水平段(555)的下方,所述第一倾斜段(552)和所述第二倾斜段(554)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水平段(551)和所述第三水平段(555)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摇动座(52)相连接;
所述第二传力杆(56)与所述第一传力杆(55)的结构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体(51)上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重心调节孔(511)和条形孔(512),所述重心调节孔(511)和所述条形孔(512)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座椅支架还包括第一调节轴和第二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轴的一端与所述摇动板(226)的前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轴的另一端位置可调地位于所述重心调节孔(511)内,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端与所述摇动板(226)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条形孔(512)内;
所述重心调节孔(511)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布并相连通的多个弧形孔(5111),所述第一调节轴能够位置可调地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弧形孔(5111)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部组件(24)包括背部板(241)和背部转接板(242),所述背部板(241)的前端与所述座位提升板(228)相铰接,所述背部板(241)的中部与所述座位板(227)的后端相铰接,所述背部转接板(242)的上端与所述背部板(241)的后端相铰接,所述背部转接板(242)的中部与所述摇动板(226)相铰接,所述背部组件(24)具有所述背部板(241)相对所述座位板(227)向后倾斜的后仰位置以及相对所述座位板(227)回收的回收位置,所述驱动件(31)能够驱动所述背部组件(24)在所述后仰位置和所述回收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座椅支架还包括止摇板(60)和止摇连杆(61),所述止摇连杆(61)的前端与所述摇动板(226)相铰接,所述止摇连杆(61)的后端与所述止摇板(60)的中部相铰接,所述止摇板(60)的上端与所述背部转接板(242)相铰接,所述止摇板(60)的下端设置有止摇凸起(62);
在所述脚凳组件(21)位于所述收拢位置且所述背部组件(24)位于所述后仰位置时,所述止摇凸起(62)与所述座体(5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在65mm至79mm之间;
在所述脚凳组件(21)位于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止摇凸起(62)与所述座体(5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在24mm至30mm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组件(22)还包括顺序杆(251)、脚凳限位杆(252)以及顺序轴,所述背部转接板(242)的下端通过所述顺序轴与所述脚凳限位杆(252)的后端相铰接,所述脚凳限位杆(252)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脚凳板组(212)相铰接,所述顺序杆(251)的上端与所述背部板(241)相铰接,所述顺序杆(251)的下端设置有顺序槽(253),所述顺序轴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顺序槽(253)内;
在所述脚凳组件(21)由所述收拢位置切换至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脚凳限位杆(252)的后端由所述顺序槽(253)的下端滑动至所述顺序槽(253)的上端,在所述背部组件(24)由所述回收位置切换至所述后仰位置时,所述脚凳限位杆(252)的后端由所述顺序槽(253)的上端滑动至所述顺序槽(253)的下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位板(227)上设置有第四限位柱(2271),在所述脚凳组件(21)位于所述收拢位置时,所述第一脚凳板组(211)与所述第四限位柱(2271)限位贴合,在所述脚凳组件(21)由所述收拢位置切换至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第一脚凳板组(211)与所述第四限位柱(2271)由抵接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和/或,
所述驱动机构(30)还包括驱动弯杆(35)和提升转杆(36),所述驱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脚凳驱动板(322)以及所述驱动弯杆(35)的下端相铰接,所述驱动弯杆(35)的中部与所述座位提升板(228)相铰接,所述驱动弯杆(35)的上端与所述提升转杆(36)的上端相铰接,所述提升转杆(36)的下端与所述摇动板(226)相铰接。
19.一种电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座椅包括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支架。
CN202322801602.4U 2023-06-20 2023-10-18 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座椅 Active CN22080056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6053 2023-06-20
CN2023215860537 2023-06-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0560U true CN220800560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1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01602.4U Active CN220800560U (zh) 2023-06-20 2023-10-18 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0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038680A1 (en) Reclining seating unit with headrest
CN105962667A (zh) 一种机械伸展装置及座椅单元
CN113317651A (zh) 座椅伸展支架、座椅伸展装置及座椅
CN201267314Y (zh) 带有连动靠头装置的活动座椅
CN220800560U (zh) 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座椅
CN101507555B (zh) 靠头装置及带该靠头装置的活动座椅
CN113768305A (zh) 一种多功能休闲椅框架结构及其支撑就坐方法
CN111759121A (zh) 一种机械伸展支架及沙发
CN108634653B (zh) 多位姿调节座椅
CN108523495B (zh) 一种多位姿调节座椅
CN116211093A (zh) 一种坐具及其联动装置
CN216907379U (zh) 座椅伸展支架、座椅伸展装置及座椅
CN209950818U (zh) 一种机械伸展支架及沙发
CN214156806U (zh) 一种舒适型的沙发伸展装置
CN113208336A (zh) 座面倾角调节结构以及休闲椅
CN219699439U (zh) 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座椅
CN112932143A (zh) 一种翻转阻尼调节装置
CN215304379U (zh) 座椅单元及座椅
CN220236444U (zh) 矮座高零靠墙的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矮座高零靠墙座椅
CN215502079U (zh) 座面倾角调节结构以及休闲椅
CN219537866U (zh) 用于座椅靠背的支撑机构及座椅
CN217337955U (zh) 一种零重力功能沙发的伸展装置
CN215913918U (zh) 沙发的双电机伸展装置
CN220778654U (zh) 一种复健医疗用椅的坐躺角度调整机构
CN210300246U (zh) 基于单电动顶杆的按摩椅坐姿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