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6415U - 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6415U
CN210016415U CN201921007583.5U CN201921007583U CN210016415U CN 210016415 U CN210016415 U CN 210016415U CN 201921007583 U CN201921007583 U CN 201921007583U CN 210016415 U CN210016415 U CN 210016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diode
capacitor
circuit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75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伯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chuan Electric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chuan Electric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chuan Electric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chuan Electric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75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6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6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6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涉及变频器电源技术领域,控制电源电路包含主干路,变压器T;主干路为三相电源主干路,变压器T的两个输入端连接在所述主干路的两相上,变压器T的输出端为双绕组输出型变压器,变压器T的输出端的绕组的公共端接地,其中一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的正极,另一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互连接后通过电容C1与电容C2的并联接地。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源电路解决了逆变器主整流回路中因电容器具有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会形成极大的浪涌充电电流,易损坏整流模块和引起电源开关跳闸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逆变器整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在变频器升压电路中,常规手段是,三相电压经过桥式整流模块和由充电电容和功率电阻构成的滤波充电回路构成,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在设备商店瞬间,由于滤波充电回路供后级逆变器,但由于电容器具有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上电瞬间形同“短路”,会形成极大的浪涌充电电流,易损坏整流模块和引起电源开关跳闸,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对变频器的升压电路进行控制的电源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用于解决浪涌充电电流损坏整流模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所述控制电源电路包含主干路,变压器T;
所述主干路为三相电源主干路,所述变压器T的两个输入端连接在所述主干路的两相上,所述变压器T的输出端为双绕组输出型变压器,所述变压器T的输出端的绕组的公共端接地,其中一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的正极,另一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互连接后通过电容C1与电容C2的并联接地;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作为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电容C3和电容C4的并联接地;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还连接至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至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作为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通过电容C5接地,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6和电容C7的并联接地。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源电路还包含第三电源电路,所述第三电源电路包含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通过电容C8和电容C10的并联接地,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还通过电阻R2与电容C9的串联接地,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作为第三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还通过继电器KA1的线圈接地;
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还连接至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3的负极;
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还连接至MOS管VT1的漏极,所述MOS管VT1的源极通过电阻R5和电阻R6的并联接地,所述MOS管VT1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3连接至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流检测输入端,所述MOS管VT1的栅极通过电子R4连接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输出端,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压反馈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7连接至三极管VT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至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参考电压端,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还通过电阻R8连接至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11接地;
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源接入端通过电容C12接地,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压输入补偿端通过电容C13与电阻R9的并联连接至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压反馈输入端,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压反馈输入端通过电阻R10和电阻R12的串联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
所述电阻R10与电阻R12之间还通过电阻R11与电容C14的并联接地。
可选的,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为L7805型号三端稳压器。
可选的,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为L7812型号三端稳压器。
可选的,所述二极管D5为D92M-02整流二极管。
可选的,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为KA3843型电源振荡芯片。
可选的,所述继电器KA1的主开关节点设置在主干路的整流回路中。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源电路解决了逆变器主整流回路中因电容器具有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上电瞬间形同“短路”,会形成极大的浪涌充电电流,易损坏整流模块和引起电源开关跳闸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逆变器整体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控制电源电路包含主干路,变压器T;
所述主干路为三相电源主干路,所述变压器T的两个输入端连接在所述主干路的两相上,所述变压器T的输出端为双绕组输出型变压器,所述变压器T的输出端的绕组的公共端接地,其中一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的正极,另一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互连接后通过电容C1与电容C2的并联接地;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作为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电容C3和电容C4的并联接地;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还连接至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至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作为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通过电容C5接地,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6和电容C7的并联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为L7805型号三端稳压器,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为L7812型号三端稳压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他的三端稳压器。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源电路还包含第三电源电路,所述第三电源电路包含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通过电容C8和电容C10的并联接地,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还通过电阻R2与电容C9的串联接地,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作为第三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还通过继电器KA1的线圈接地,所述继电器KA1的主开关节点设置在主干路的整流回路中。
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还连接至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3的负极;
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还连接至MOS管VT1的漏极,所述MOS管VT1的源极通过电阻R5和电阻R6的并联接地,所述MOS管VT1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3连接至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流检测输入端,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为KA3843型电源振荡芯片,所述MOS管VT1的栅极通过电子R4连接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输出端,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压反馈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7连接至三极管VT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至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参考电压端,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还通过电阻R8连接至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11接地;
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源接入端通过电容C12接地,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压输入补偿端通过电容C13与电阻R9的并联连接至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压反馈输入端,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压反馈输入端通过电阻R10和电阻R12的串联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
所述电阻R10与电阻R12之间还通过电阻R11与电容C14的并联接地。
可选的,所述二极管D5为D92M-02整流二极管。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源电路共分3路送入后级电源电路。第一路经电阻R1降压,稳压集成电路L7805稳压后,取出+5V供电,第二路经串接二极管输入稳压集成电路L7812,取得+12V稳压电源,供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KA3843的工作电源,同时作为后级控制电路的电源;第三路送入由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和电源开关管等器件构成的+24V升压电路,以形成+24V稳压电源,供充电继电器KA1的线圈供电,及后级驱动电路的供电。
由振荡芯片IC1、电感L1和开关管VT1等元件构成的+24V升压电路,电路工作过程为:+12V供电电源加到IC1的7脚以后,在8脚输出5V基准电压,经R8和VT2导通等效电阻的并阻电阻、C11定时电路和IC1内部振荡电路形成振荡信号,在6脚生成PWM脉冲,驱动开关管VT1。开关管VT1导通时,电感元件L1吸入电源电流,其自感电势上正下负,L1储存磁能,整流二极管D92M-02反偏截止;开关管VT1截止期间,因流入L1的电流不能突变,故L1产生下正上负的感应电势,形成经L1上下端、整流器D92M-02、+24V负载电路到地的磁能释放回路,此时,整流器D92M-02正偏导通,经电容滤波,为负载电路和提供电流。因L1的自感电势方向为上负下正,其负端接于18V整流电压的正端,L1的正端相对于18V整流电压来说,形成升压输出。
开关管源极的两只串联电流采样电阻R5、R6将电路工作电流转化为电压检测信号,输入IC1的3脚,在过载发生时,改变IC1的6脚输出脉冲的宽度或使其处于保护停振状态;+24V输出电压,又经R12、R11分压后,由R10引入到IC1的电压反馈信号输入端2脚,实施电压闭环控制,达到使输出电压稳定于+24V的目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源电路包含主干路,变压器T;
所述主干路为三相电源主干路,所述变压器T的两个输入端连接在所述主干路的两相上,所述变压器T的输出端为双绕组输出型变压器,所述变压器T的输出端的绕组的公共端接地,其中一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的正极,另一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互连接后通过电容C1与电容C2的并联接地;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作为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电容C3和电容C4的并联接地;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还连接至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至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作为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通过电容C5接地,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6和电容C7的并联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源电路还包含第三电源电路,所述第三电源电路包含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通过电容C8和电容C10的并联接地,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还通过电阻R2与电容C9的串联接地,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作为第三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还通过继电器KA1的线圈接地;
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还连接至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3的负极;
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还连接至MOS管VT1的漏极,所述MOS管VT1的源极通过电阻R5和电阻R6的并联接地,所述MOS管VT1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3连接至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流检测输入端,所述MOS管VT1的栅极通过电子R4连接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输出端,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压反馈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7连接至三极管VT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至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参考电压端,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还通过电阻R8连接至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11接地;
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源接入端通过电容C12接地,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压输入补偿端通过电容C13与电阻R9的并联连接至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压反馈输入端,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的电压反馈输入端通过电阻R10和电阻R12的串联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
所述电阻R10与电阻R12之间还通过电阻R11与电容C14的并联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为L7805型号三端稳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为L7812型号三端稳压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5为D92M-02整流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开关电源振荡芯片IC1为KA3843型电源振荡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KA1的主开关节点设置在主干路的整流回路中。
CN201921007583.5U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 Active CN210016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7583.5U CN210016415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7583.5U CN210016415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6415U true CN210016415U (zh) 2020-02-04

Family

ID=69319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7583.5U Active CN210016415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6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32921B2 (ja) 極低入力電圧で動作可能なフライバックコンバータ
CN107093951A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103474965A (zh) 低成本交流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06961094B (zh) 为电源变换器提供输入欠压和过压保护的系统
CN209860351U (zh) 一种负离子发生电路
CN102005806B (zh) 直流电源装置
CN207264977U (zh) 用于关断电感性负载的电路
CN212163157U (zh) 一种防开机输入浪涌电流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KR101847321B1 (ko) 플라이백 스위칭 전원회로 및 그 회로를 응용하는 백라이트 구동장치
CN101552452B (zh) 变频器开关电源的短路保护电路
CN210016415U (zh) 一种变频器升压电路的控制电源电路
CN1725613A (zh) 防止有源箝位直流/直流变换器关机后重启动的电路
CN218388013U (zh) 一种内置输出短路保护的升压恒流驱动电路
CN203445602U (zh) 反激过压保护电路
CN110880877A (zh) 用于通讯型断路器的集成隔离电源电路
CN207304400U (zh) 一种驱动电源
CN107733319B (zh)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及空调器
CN86105460A (zh) 有电源开关的开关式电源线路
CN203457054U (zh) 适用于直流电机驱动的宽输入电压反激式开关电源
CN106602537B (zh) 一种电压吸收电路
CN111843117A (zh) 一种用于焊机的多电压输入转换控制电路及装置
CN107658182B (zh) 一种低压直流控制交流接触器的电路和方法
CN2472406Y (zh) 一种恒压开关电源
JPS60194757A (ja) スイツチング電源装置
CN219086795U (zh) 一种开关电源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及开关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