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1603U - 副仪表板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副仪表板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1603U
CN210011603U CN201920820503.1U CN201920820503U CN210011603U CN 210011603 U CN210011603 U CN 210011603U CN 201920820503 U CN201920820503 U CN 201920820503U CN 210011603 U CN210011603 U CN 210011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instrument
passing hole
instrument board
console
wire pa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205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东辉
司艳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205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1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1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1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副仪表板及车辆,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车内为电子设备充电时,数据线为柔性线材,在充电过程中,数据线卷曲缠绕在副仪表板表面,杂乱无章且影响换挡操作,在驾车中埋下了安全隐患的问题;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副仪表板,其包括副仪表板本体,副仪表板本体的顶部设有容纳槽;副仪表板本体还具有位于容纳槽下方且与容纳槽间隔开的收纳腔室,副仪表板本体还具有设于收纳腔室内的充电接口,收纳腔室与容纳槽通过设置在副仪表板本体内的过线筒相连通;过线筒用于在给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对数据线进行走向约束,防止数据线在副仪表板上缠绕或错乱的放置对换挡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方便且设计感强。

Description

副仪表板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副仪表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乘用车一般在副仪表板模块上布置USB、12V电源、点烟器等取电接口,作为车载电器供电端;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在实际使用场景中手机充电为最常见的场景,通常为在副仪表上设置手机充电接口,可以灵活插拔数据线,进而实现对手机的充电,但是传统电源接口多以布置在副仪表板上表面的前端杂物盒、后端扶手箱内等方案最为常见。
但是,数据线为柔性线材,在充电过程中,数据线卷曲缠绕在副仪表板表面,杂乱无章且影响换挡操作,在驾车中埋下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仪表板及车辆,主要目的在于解决车内为电子设备充电时,数据线为柔性线材,在充电过程中,数据线卷曲缠绕在副仪表表面,杂乱无章且影响换挡操作,在驾车中埋下了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副仪表板,其包括:
副仪表板本体,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顶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还具有位于所述容纳槽下方且与所述容纳槽间隔开的收纳腔室,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还具有设于所述收纳腔室内的充电接口,所述收纳腔室与所述容纳槽通过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内的过线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其中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包括副仪表板面罩和副仪表板骨架;
所述容纳槽形成在所述副仪表板面罩的上表面,所述收纳腔室形成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内部;
其中,所述副仪表板面罩向下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副仪表板骨架向上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第二过线孔相连通以形成所述过线孔。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其中所述容纳槽靠近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前侧设置且在左右方向上倾斜设置。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其中所述容纳槽的倾斜角度为15度-25度。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其中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具有与所述收纳腔室相互连通的敞开口。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其中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收纳腔室内的前侧壁上,所述充电接口处设有可翻转的盖板。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其中所述收纳腔室的底壁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收纳腔室分隔为多个子收纳腔室。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其中多个所述子收纳腔室的底壁具有高度差。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其中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铺设有阻尼垫。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其中所述阻尼垫的下表面具有插入所述过线孔内的定位凸缘。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其中所述阻尼垫位于所述定位凸缘内圈的区域开设有供线穿过的十字开口。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其中所述过线孔由所述第二过线孔向所述第一过线孔逐渐收缩。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前述的任一副仪表板;
所述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本体,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顶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还具有位于所述容纳槽下方且与所述容纳槽间隔开的收纳腔室,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还具有设于所述收纳腔室内的充电接口,所述收纳腔室与所述容纳槽通过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内的过线孔相连通。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副仪表板及车辆至少具有下列优点:通过在副仪表板本体顶部设置容纳槽用于放置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容纳槽下方设置带有充电接口的收纳腔室,且容纳槽与收纳腔室之间设有过线孔,用于在给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能够对数据线进行走向约束,防止数据线在副仪表板上缠绕或错乱的放置对换挡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方便且设计感强。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副仪表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副仪表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副仪表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副仪表板本体、11副仪表板面罩、12副仪表板骨架、2收纳腔室、21子收纳腔室、22隔板、23敞开口、3过线孔、31第一过线孔、32第二过线孔、4容纳槽、41阻尼垫、43十字开口、44定位凸缘、5充电接口、51盖板、6副仪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副仪表板及车辆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参考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副仪表板,其包括副仪表板本体1、收纳腔室2以及过线孔3,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的顶部设有容纳槽4;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还具有位于所述容纳槽4下方且与所述容纳槽4间隔开的所述收纳腔室2,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还具有设于所述收纳腔室2内的所述充电接口5,所述收纳腔室2与所述容纳槽通过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内的过线孔3相连通。
具体的,为了解决车内为电子设备充电时,数据线为柔性线材,在充电过程中,数据线卷曲缠绕在副仪表板表面,杂乱无章且影响换挡操作,在驾车中埋下了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本体1、收纳腔室2、过线孔3以及容纳槽4;其中所述容纳槽4为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的上表面上向下凹陷的槽体,用于容纳或放置手机等待充电的电子设备,其大小与手机或电子设备相适配或稍稍大于手机或电子设备的大小,其长度优选为≥210mm;所述收纳腔室2为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侧面的且与所述容纳槽4上下相对的腔室,可以进行放置和收纳其他物品,当然所述收纳腔室2可以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的任一侧面,比如驾驶位的一侧侧面或副驾驶位的一侧侧面,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设置在驾驶位一侧的侧面,其中驾驶员为在右侧则设置在右侧,驾驶员位在左侧则设置在左侧;并且所述收纳腔室2的内壁上设有充电接口5,所述充电接口5与车载电源电连接,用于为手机等电子设备提供充电电源;所述过线孔3优选为管状或筒状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4和所述收纳腔室2之间连通二者,并且在手机等电子设备充电时进行容纳充电的数据线。
根据上述所列,本实用新型副仪表板及车辆至少具有下列优点:通过在副仪表板本体1顶部设置容纳槽4用于放置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容纳槽4下方设置带有充电接口5的收纳腔室2,且容纳槽4与收纳腔室2之间设有过线孔3,用于在给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能够对数据线进行走向约束,防止数据线在副仪表板上缠绕或错乱的放置对换挡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方便且设计感强。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的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中情况。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副仪表板,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包括副仪表板面罩11和副仪表板骨架12;
所述容纳槽4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面罩11的上表面,所述收纳腔室2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12内部;
其中,所述副仪表板面罩11向下设有第一过线孔31,所述副仪表板骨架12向上设有第二过线孔32,所述第一过线孔31与所述第二过线孔32相连通以形成所述过线孔3。
具体的,为了增强副仪表板的可安装性以及便于生产的特性,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设置为由所述副仪表板面罩11和所述副仪表板骨架12上下相对连接或扣合所组成的,具体的,所述容纳槽4则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面罩11的上表面,所述收纳腔室2则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12内部与所述容纳槽4相对的位置上,此处,因为所述容纳槽4和所述收纳腔室2之间依靠所述过线孔3进行连通,所以所述容纳槽4与所述收纳腔室2之间可以是部分对应也可以是完全对应;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副仪表板本体1由所述副仪表板面罩11和所述副仪表板骨架12通过卡扣上下连接或扣合而成,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过线孔3设置为由所述第一过线孔31和所述第二过线孔32上下相接而成,即所述第一过线孔31由所述副仪表板面罩11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过线孔32由所述副仪表板骨架12的上表面向上设置,直至二者相接且连通,其中所述卡扣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一一种起到连接功能的卡扣即可;其中所述第一过线孔31和所述第二过线孔32均可以设置为管状或筒状结构,当二者均设置为管状或筒状结构时,所述第一过线孔31与所述副仪表板面罩11上表面相接触处为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过线孔32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12的上表面相接触处为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构成了所述过线孔3的上下两连通孔。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副仪表板,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容纳槽4靠近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的前侧设置且在左右方向上倾斜设置。
具体的,为了便于驾乘人员拿取充电的手机或电子设备且增强手机或电子设备放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容纳槽4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的前侧,实际安装中为副仪表板本体1靠近车头的一侧,能够较舒适的对应前排驾乘人员手的放置位置;同时将所述容纳槽4设置为在左右方向上是倾斜的,即由所述副仪表板面罩11的上表面向所述收纳腔室2的方向或向与所述收纳腔室2相反的方向倾斜,参考附图2,以所述收纳腔室2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12的朝向驾驶位一侧的侧面为例,所述容纳槽4的倾斜方向为图2中副仪表板面罩11的上表面向图中的左下方,即实际安装中所述容纳槽4向驾驶位的车门方向进行倾斜,当然,所述收纳腔室2设置在副驾驶为一侧时,则倾斜方向相反,使得驾乘人员能够轻易的拿取,避免了平面槽底不便于拿取,容易发生打滑的问题。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副仪表板,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容纳槽4的倾斜角度为15度-25度。
具体的,为了美化所述容纳槽4的外观且将其拿取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简易程度最大化,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容纳槽4的倾斜角度优选的设置为15度到25度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调整,比如17度、20度或22度等。
实施例2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副仪表板,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具有与所述收纳腔室2相互连通的敞开口23。
具体的,为了方便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充电操作,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收纳腔室2设置为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左侧面或右侧面(即实际安装中朝向驾驶室车门的一侧和朝向副驾驶室车门的一侧)、左侧面和右侧面的敞开口23相互连通的,也就是说所述收纳腔室2为由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侧面表面向其内部挖设的腔室,用于容纳或放置其他物品,同时能够方便驾乘人员在身侧的插接数据线的操作;同时所述充电接口5设置在所述收纳腔室2内的侧壁上,可以为除了设置所述过线孔3的侧壁外的其他侧壁,具体的优选为靠近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前侧的侧壁,即实际安装中靠近车头方向的侧壁,该设置方式有利于驾乘人员进行数据线的插接,无需转动腰身即可完成数据线的插接。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副仪表板,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充电接口5设置在所述收纳腔室2内的前侧壁上,所述充电接口5处设有可翻转的盖板51。
具体的,为了保持所述充电接口5的整洁且防止所述充电接口5被外物损坏,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收纳腔室2内的前侧壁上,即实际安装中靠近车头的前侧壁上在其外设置所述盖板51,使用时将所述盖板51翻转开启露出所述充电接口5,不用时在反向翻转关闭所述盖板51,对所述充电接口5进行遮挡。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副仪表板,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收纳腔室2的底壁设有隔板22,所述隔板22将所述收纳腔室2分隔为多个子收纳腔室21。
具体的,为了增加美观性和设计感且便于分类存放物品,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收纳腔室2的底壁上设置所述隔板22隔出多个子收纳腔室21,具体的,参考附图2,所述隔板22设置在所述收纳腔室2下方的侧壁上即底壁上,即实际安装中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靠近车底方向的收纳腔室2的侧壁上;所述隔板22可以沿附图2中所述横向设置也可以是与图中方向相互垂直的竖向设置;其中为了方便拿取物品且分类明确,多个所述子收纳腔室21的底壁具有高度差,即将多个子收纳腔室21的底壁设置在高度不同的位置处。
实施例3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副仪表板,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容纳槽4的槽底铺设有阻尼垫41;所述阻尼垫41的下表面具有插入所述过线孔3内的定位凸缘44,所述阻尼垫41上位于所述定位凸缘44内圈的区域开设有供线穿过的十字开口43。
具体的,为了提高提高所述容纳槽4与手机等电子设备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机等电子设备因为震动脱出所述容纳槽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容纳槽4的槽底设置阻尼垫41,所述阻尼垫41为能够增加摩擦力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比如表面带有很多凸楞的橡胶垫片;在所述容纳槽4的槽底设置所述阻尼垫41既能够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又能够提高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保护系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震动或晃动进行吸收,防止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外观造成损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容纳槽4的所有内壁上同理也可以设置所述阻尼垫41,用于保护手机等电子设备,因而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增加弹性阻尼材质来保护手机等电子设备或增加摩擦力的方式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所述阻尼垫41在所述第一过孔31对应的位置向下延伸有插入所述第一过线孔31的定位凸缘44,使得所述阻尼垫41能够在容纳槽4内定位稳定,防止其蹿位或移动,其中所述定位凸缘44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过线孔31的内表面相适配贴合,所述定位凸缘44可以与所述过线孔3相似的设置为筒状过管状;进一步的,在所述阻尼垫41上与所述第一过线孔31中心即所述定位凸缘44内圈的对应位置上开设有所述十字开口43,在穿设数据线的同时还能够遮挡所述第一过孔31以及过线孔3整体和数据线,增加美观性,且能够阻挡灰尘进入,降低清理的难度;其中所述阻尼垫41上与所述定位凸缘44相对应的位置的厚度小于所述阻尼垫41其他位置的厚度。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副仪表板,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过线孔3由所述第二过线孔32向所述第一过线孔31逐渐收缩。
具体的,为了配合电子设备的充电数据线且简化生产工序,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过线孔3设置为锥状,其与所述容纳槽4连通的一端即所述第一过线孔31端细,与所述收纳腔室2连通的一端即所述第二过线孔32的一端粗,目的是为了配合电子设备充电数据线的USB接口的大小,优选所述第二过线孔32的直径≥20mm;当然,所述过线孔3也可以设置为统一粗细的,过线孔3的有效直径要与电子设备充电数据线的USB接口的大小相适配;需要说明的是:参考附图3,所述过线孔3在所述容纳槽4和所述收纳腔室2之间可以竖直的进行设置,也可以倾斜的进行设置,只要能够将二者相互连通即可。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其包括前述的任一副仪表板6;所述副仪表板6包括副仪表板本体1、收纳腔室2以及过线孔3,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的顶部设有容纳槽4;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还具有位于所述容纳槽4下方且与所述容纳槽4间隔开的所述收纳腔室2,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还具有设于所述收纳腔室2内的所述充电接口5,所述收纳腔室2与所述容纳槽通过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内的过线孔3相连通;
其中,所述副仪表板6对于常规的车辆(即具有正副驾驶位),其设置在所述驾驶位与副驾驶位之间;对于非常规的车辆(即仅仅具有驾驶位而没有副驾驶位),所述副仪表板6设置在驾驶位的侧边。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副仪表板可直接采用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中提供的或互相组合得到的所述副仪表板6,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副仪表板本体,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顶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还具有位于所述容纳槽下方且与所述容纳槽间隔开的收纳腔室,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还具有设于所述收纳腔室内的充电接口,所述收纳腔室与所述容纳槽通过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内的过线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包括副仪表板面罩和副仪表板骨架;
所述容纳槽形成在所述副仪表板面罩的上表面,所述收纳腔室形成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内部;
其中,所述副仪表板面罩向下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副仪表板骨架向上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第二过线孔相连通以形成所述过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槽靠近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前侧设置且在左右方向上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槽的倾斜角度为15度-2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具有与所述收纳腔室相互连通的敞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收纳腔室内的前侧壁上,所述充电接口处设有可翻转的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腔室的底壁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收纳腔室分隔为多个子收纳腔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子收纳腔室的底壁具有高度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铺设有阻尼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垫的下表面具有插入所述过线孔内的定位凸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垫上位于所述定位凸缘内圈的区域开设有供线穿过的十字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线孔由所述第二过线孔向所述第一过线孔逐渐收缩。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所述副仪表板。
CN201920820503.1U 2019-06-03 2019-06-03 副仪表板及车辆 Active CN210011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20503.1U CN210011603U (zh) 2019-06-03 2019-06-03 副仪表板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20503.1U CN210011603U (zh) 2019-06-03 2019-06-03 副仪表板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1603U true CN210011603U (zh) 2020-02-04

Family

ID=69318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20503.1U Active CN210011603U (zh) 2019-06-03 2019-06-03 副仪表板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160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0809A (zh) * 2020-06-15 2020-09-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副仪表板组件及汽车
CN113525086A (zh) * 2020-04-21 2021-10-2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仪表板总成、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5139885A (zh) * 2022-07-11 2022-10-04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扶手结构和机动车
WO2023007069A1 (fr) * 2021-07-28 2023-02-02 Psa Automobiles Sa Élément de garniture de planche de bord avec des moyens de guidage d'un câbl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5086A (zh) * 2020-04-21 2021-10-2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仪表板总成、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3525086B (zh) * 2020-04-21 2024-04-1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仪表板总成、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1660809A (zh) * 2020-06-15 2020-09-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副仪表板组件及汽车
CN111660809B (zh) * 2020-06-15 2021-09-2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副仪表板组件及汽车
WO2023007069A1 (fr) * 2021-07-28 2023-02-02 Psa Automobiles Sa Élément de garniture de planche de bord avec des moyens de guidage d'un câble
FR3125755A1 (fr) * 2021-07-28 2023-02-03 Psa Automobiles Sa Élément de garniture de planche de bord avec des moyens de guidage d’un câble.
CN115139885A (zh) * 2022-07-11 2022-10-04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扶手结构和机动车
CN115139885B (zh) * 2022-07-11 2023-07-18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扶手结构和机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11603U (zh) 副仪表板及车辆
US9180803B2 (en) Rear pass through power outlet
US20040119308A1 (en) Vehicular cigarette lighter device
DE102013217846B4 (de) Kabelhandhabungsvorrichtung
US10906469B2 (en) Vehicle console assembly
JP5570583B2 (ja) 自動車用収納ボックス構造
CN205930538U (zh) 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US20150171542A1 (en) Tethered usb charger cap
JP5472532B2 (ja) 車両
DE112016007038T5 (de) Einrichtung zum aufbewahren einer mobilitätsvorrichtung in einer heckklappe eines fahrzeugs
CN205407358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114655123B (zh) 车辆的中央控制台结构
US20220194283A1 (en) Center console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209492462U (zh) 一种具备夹持卡片功能的车载储物盒
CN211892947U (zh) 座椅及车辆
CN206135552U (zh)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无线充电结构
CN111605491A (zh) 连接端子的配置结构
JP2012136165A (ja) 車載充電ケーブル収納構造
CN214929003U (zh) 副仪表板的后部面板和车辆
CN209987837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中控台连接桥
CN201380889Y (zh) 挂车及用于挂车的线束和气管保护装置
CN212991446U (zh) 车辆
CN214564823U (zh) 多功能汽车扶手箱
CN220826510U (zh) 副仪表板及车辆
CN205951832U (zh) 汽车隔物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