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5734U - 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5734U
CN210005734U CN201920566391.1U CN201920566391U CN210005734U CN 210005734 U CN210005734 U CN 210005734U CN 201920566391 U CN201920566391 U CN 201920566391U CN 210005734 U CN210005734 U CN 210005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seat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663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明琪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663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5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5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5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连接器组件,包括相配合的公座和母座,公座上设有第一导电件,母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相配合的第二导电件,所述公座上还设有第一光纤传导组件,所述母座上还设有第二光纤传导组件,所述第一光纤传导组件与所述第二光纤传导组件对齐且贴合设置。将光传输单元独立出来,使连接器组件不需要光到电、电到光两次信号转换,同时达到了信号与电源分开的效果,从而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及效率,另外,消除了不同电信号之间的串扰,进而提高了连接器信号传输效果;此外,该连接器组件可实现大通道光电转换,满足超高频率的传输要求;结构简单、稳定,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端子式连接器在进行电信号传输时,存在信号传输速度慢以及电信号干扰、串扰等问题。
而现有的光纤式连接器在进行电信号传输时,需要经过光-电信号两次转换,效率较低。
综上,现有的连接器信号传输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效果好的连接器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连接器组件,包括相配合的公座和母座,公座上设有第一导电件,母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相配合的第二导电件,所述公座上还设有第一光纤传导组件,所述母座上还设有第二光纤传导组件,所述第一光纤传导组件与所述第二光纤传导组件对齐且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纤传导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和多个第一光纤,所述第一光纤的一端头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光纤传导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和多个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一端头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或第二固定座上设有透镜,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相配合的定位柱与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或者,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公座包括第一线路板和插头,所述插头上设有第一容置孔,所述第一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孔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固定在所述插头上并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所述母座包括第二线路板和插座,所述插座上设有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二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置孔中,所述第二导电件固定在所述插座上并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件为探针组件或导电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公座包括第一外壳,所述插头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线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供所述插头外露的第一孔槽;所述母座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线路板及所述插座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供所述插头插入的第二孔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配合的第二磁吸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第一密封体,所述第一密封体包覆所述第一线路板的至少一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屏蔽罩,所述插头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线路板均罩设于所述屏蔽罩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光传输单元独立出来,使连接器组件不需要光到电、电到光两次信号转换,同时达到了信号与电源分开的效果,从而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及效率,另外,消除了不同电信号之间的串扰,进而提高了连接器信号传输效果;此外,该连接器组件可实现大通道光电转换,满足超高频率的传输要求。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无需使用昂贵的光-电信号转换元件,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连接器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细节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连接器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细节B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公座;2、母座;3、第一导电件;4、第二导电件;5、第一光纤传导组件;6、第二光纤传导组件;7、第一固定座;8、第一光纤;9、第二固定座;10、第二光纤;11、定位柱;12、定位孔;13、第一线路板;14、插头;
15、第一容置孔;16、第二线路板;17、插座;18、第二容置孔;19、线缆;20、第一外壳;21、第一孔槽;22、第二外壳;23、第二孔槽;24、定位块;25、定位槽;26、第一磁吸件;27、第二磁吸件;28、第一密封体;
29、屏蔽罩;30、固定块;3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光传输单元独立出来,使连接器组件不需要光到电、电到光两次信号转换,同时达到了信号与电源分开的效果,从而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及效率,另外,消除了不同电信号之间的串扰,进而提高了连接器信号传输效果。
请参照图1至图4,连接器组件,包括相配合的公座1和母座2,公座1上设有第一导电件3,母座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件3相配合的第二导电件4,所述公座1上还设有第一光纤8传导组件5,所述母座2上还设有第二光纤10传导组件6,所述第一光纤8传导组件5与所述第二光纤10传导组件6对齐且贴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简述如下:将光传输单元独立出来,让光信号在第一光纤8传导组件5和第二光纤10传导组件6间传输,无需光到电、电到光信号转换。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光传输单元独立出来,使连接器组件不需要光到电、电到光两次信号转换,同时达到了信号与电源分开的效果,从而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及效率,另外,消除了不同电信号之间的串扰,进而提高了连接器信号传输效果;此外,该连接器组件可实现大通道光电转换,满足超高频率的传输要求。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纤8传导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座7和多个第一光纤8,所述第一光纤8的一端头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7上,所述第二光纤10传导组件6包括第二固定座9和多个第二光纤10,所述第二光纤10的一端头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9上,所述第一光纤8与所述第二光纤10一一对应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光信号能够直接从第一光纤8进入到第二光纤10(或从第二光纤10进入第一光纤8),无需信号转换,利于提高信号传输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座7和/或第二固定座9上设有透镜,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光纤8与所述第二光纤10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透镜可以对光信号进行折射,避免出现信号泄露。
进一步的,还包括相配合的定位柱11与定位孔12,所述定位柱11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7上,所述定位孔12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9上;或者,所述定位柱11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9上,所述定位孔12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7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定位柱11与定位孔12的设置能够确保公/母座2插接时第一、二光纤可以对齐,从而保证信号传输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公座1包括第一线路板13和插头14,所述插头14上设有第一容置孔15,所述第一固定座7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孔15中,所述第一导电件3固定在所述插头14上并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3电连接;所述母座2包括第二线路板16和插座17,所述插座17上设有第二容置孔18,所述第二固定座9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置孔18中,所述第二导电件4固定在所述插座17上并与所述第二线路板16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件3为探针组件或导电端子。
由上述描述可知,连接器组件多样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公座1包括第一外壳20,所述插头14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3设于所述第一外壳20内,所述第一外壳20上设有供所述插头14外露的第一孔槽21;所述母座2包括第二外壳22,所述第二线路板16及所述插座17设于所述第二外壳22内,所述第二外壳22上设有供所述插头14插入的第二孔槽2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20内设有第一磁吸件26,所述第二外壳22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26相配合的第二磁吸件27。
由上述描述可知,公母座2通过磁吸的方式加固,利于提高公母座2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20内设有第一密封体28,所述第一密封体28包覆所述第一线路板13的至少一部分。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密封体28能够将第一导电件3与第一线路板13的焊接处密封,利于提高第一导电件3与第一线路板13连接的稳定性;同时,第一密封体28能够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利于提高连接器组件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20内设有屏蔽罩29,所述插头14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线路板13均罩设于所述屏蔽罩29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屏蔽罩29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器组件信号传输效果。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连接器组件,尤其适用于线对线连接,其包括相配合的公座1和母座2,公座1上设有第一导电件3,母座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件3相配合的第二导电件4,所述公座1上还设有第一光纤8传导组件5,所述母座2上还设有第二光纤10传导组件6,所述第一光纤8传导组件5与所述第二光纤10传导组件6对齐且贴合设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光纤8传导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座7和多个第一光纤8,所述第一光纤8的一端头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7上,所述第二光纤10传导组件6包括第二固定座9和多个第二光纤10,所述第二光纤10的一端头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9上,所述第一光纤8与所述第二光纤10一一对应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7和/或第二固定座9上设有透镜,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光纤8与所述第二光纤10之间。
还包括相配合的定位柱11与定位孔12,所述定位柱11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7上,所述定位孔12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9上;或者,所述定位柱11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9上,所述定位孔12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7上。可选的,所述定位柱11为导向销。
本实施例中,所述公座1包括第一线路板13和插头14,所述插头14上设有第一容置孔15,所述第一固定座7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孔15中,所述第一导电件3固定在所述插头14上并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3电连接;所述母座2包括第二线路板16和插座17,所述插座17上设有第二容置孔18,所述第二固定座9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置孔18中,所述第二导电件4固定在所述插座17上并与所述第二线路板16电连接。详细的,所述第一固定座7与所述插头14胶粘连接和/或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座9与所述插座17胶粘连接和/或过盈配合。还包括线缆19,所述线缆19包括电源线和所述第一光纤8,所述电源线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3焊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件3为探针组件或导电端子。
所述公座1包括第一外壳20,所述插头14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3设于所述第一外壳20内,所述第一外壳20上设有供所述插头14外露的第一孔槽21;所述母座2包括第二外壳22,所述第二线路板16及所述插座17设于所述第二外壳22内,所述第二外壳22上设有供所述插头14插入的第二孔槽23。
为提高母座2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插座17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块24,所述第二线路板16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槽25;所述第二线路板16与所述第二外壳22螺钉连接,所述插座17远离所述第二线路板16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外壳22。
更详细的,所述第一外壳20包括超声波焊接在一起的罩体和端盖,所述第一孔槽21设于所述罩体上。同理,第二外壳22也可以采用类似结构。
为提高公母座2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外壳20内设有第一磁吸件26,所述第二外壳22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26相配合的第二磁吸件27。所述第一磁吸件26为磁铁或铁块。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连接器组件,尤其适用于线对线连接,其包括相配合的公座1和母座2,公座1上设有第一导电件3,母座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件3相配合的第二导电件4,所述公座1上还设有第一光纤8传导组件5,所述母座2上还设有第二光纤10传导组件6,所述第一光纤8传导组件5与所述第二光纤10传导组件6对齐且贴合设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光纤8传导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座7和多个第一光纤8,所述第一光纤8的一端头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7上,所述第二光纤10传导组件6包括第二固定座9和多个第二光纤10,所述第二光纤10的一端头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9上,所述第一光纤8与所述第二光纤10一一对应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7和/或第二固定座9上设有透镜,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光纤8与所述第二光纤10之间。
还包括相配合的定位柱11与定位孔12,所述定位柱11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7上,所述定位孔12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9上;或者,所述定位柱11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9上,所述定位孔12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7上。可选的,所述定位柱11为导向销。
本实施例中,所述公座1包括第一线路板13和插头14,所述插头14上设有第一容置孔15,所述第一固定座7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孔15中,所述第一导电件3固定在所述插头14上并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3电连接;所述母座2包括第二线路板16和插座17,所述插座17上设有第二容置孔18,所述第二固定座9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置孔18中,所述第二导电件4固定在所述插座17上并与所述第二线路板16电连接。详细的,所述第一固定座7与所述插头14胶粘连接和/或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座9与所述插座17胶粘连接和/或过盈配合。还包括线缆19,所述线缆19包括电源线和所述第一光纤8,所述电源线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3焊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件3为探针组件或导电端子。
所述公座1包括第一外壳20,所述插头14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3设于所述第一外壳20内,所述第一外壳20上设有供所述插头14外露的第一孔槽21;所述母座2包括第二外壳22,所述第二线路板16及所述插座17设于所述第二外壳22内,所述第二外壳22上设有供所述插头14插入的第二孔槽23。
为提高母座2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插座17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块24,所述第二线路板16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槽25;所述第二线路板16与所述第二外壳22螺钉连接。
更详细的,所述第一外壳20包括超声波焊接在一起的罩体和端盖,所述第一孔槽21设于所述罩体上。同理,第二外壳22也可以采用类似结构。
为提高公母座2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外壳20内设有第一磁吸件26,所述第二外壳22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26相配合的第二磁吸件27。所述第一磁吸件26为磁铁或铁块。
为提高连接器组件的工作稳定性,所述第一外壳20内设有第一密封体28,所述第一密封体28包覆所述第一线路板13的至少一部分。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体28注塑成型。所述第一密封体28将所述线缆19外露的电源线、第一光纤8、电源线与第一线路板13的连接处及第一导电件3与第一线路板13的连接处包覆。
可选的,所述第一外壳20内设有屏蔽罩29,所述插头14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线路板13均罩设于所述屏蔽罩29内。详细的,所述第一密封体28位于所述屏蔽罩29内。为进一步提高公座1结构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插头14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块30,所述屏蔽罩29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块30相配合的固定孔31。更具体的,所述屏蔽罩29包括相互扣合的两个壳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将光传输单元独立出来,使连接器组件不需要光到电、电到光两次信号转换,同时达到了信号与电源分开的效果,从而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及效率,另外,消除了不同电信号之间的串扰,进而提高了连接器信号传输效果;此外,该连接器组件可实现大通道光电转换,满足超高频率的传输要求;结构简单、稳定,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连接器组件,包括相配合的公座和母座,公座上设有第一导电件,母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相配合的第二导电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上还设有第一光纤传导组件,所述母座上还设有第二光纤传导组件,所述第一光纤传导组件与所述第二光纤传导组件对齐且贴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传导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和多个第一光纤,所述第一光纤的一端头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光纤传导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和多个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一端头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或第二固定座上设有透镜,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配合的定位柱与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或者,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包括第一线路板和插头,所述插头上设有第一容置孔,所述第一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孔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固定在所述插头上并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电连接;所述母座包括第二线路板和插座,所述插座上设有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二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置孔中,所述第二导电件固定在所述插座上并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为探针组件或导电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包括第一外壳,所述插头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线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供所述插头外露的第一孔槽;所述母座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线路板及所述插座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供所述插头插入的第二孔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配合的第二磁吸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第一密封体,所述第一密封体包覆所述第一线路板的至少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屏蔽罩,所述插头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线路板均罩设于所述屏蔽罩内。
CN201920566391.1U 2019-04-22 2019-04-22 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10005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6391.1U CN210005734U (zh) 2019-04-22 2019-04-22 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6391.1U CN210005734U (zh) 2019-04-22 2019-04-22 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5734U true CN210005734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4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66391.1U Active CN210005734U (zh) 2019-04-22 2019-04-22 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57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8356A (zh) * 2019-04-22 2019-07-26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8356A (zh) * 2019-04-22 2019-07-26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11579B1 (ko) 리셉터클 타입의 중계용 커넥터
CN103915709A (zh) 具有整体式壳体的磁性连接器
CN206148691U (zh) 光电混合连接器
CN110265836B (zh) 一种带光电转换功能分离脱落连接器组件
US2023028865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ocket, photoelectric module, c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0005734U (zh) 连接器组件
JPH06140106A (ja) プラグ・ジャック式光電共用伝送装置
KR101614737B1 (ko) Fpcb 일체형 female 커넥터를 이용한 케이블 연결구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케이블 연결구
CN110058356A (zh) 连接器组件
CN206498000U (zh) 一种板式电源连接器
CN208797230U (zh) 电连接器
CN215681028U (zh) 一种带有光纤接口的复合型type-c连接器
WO2016115692A1 (zh) 可正反插的电源插头连接器
CN213636480U (zh) 光电信号连接装置
CN209859891U (zh) 防水漏电保护器
CN215184776U (zh) 一种设有屏蔽罩的电插接件
JP2009086562A (ja) 光電変換回路内蔵型コネクタ
CN219978566U (zh) 一种光电模块、连接器、笼子以及电子设备
CN218827947U (zh) 矿用光电复合连接器
CN218677877U (zh) 一种带光感功能的圆形连接器
CN219610921U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CN220603746U (zh) 一种小型光模块、通信接口系统及机器人
CN221080458U (zh) 一种光电合一线缆密封连接器
CN209088121U (zh) 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
CN219779371U (zh) 一种转接线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