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1410U - 提升吊耳及吊具 - Google Patents

提升吊耳及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1410U
CN210001410U CN201920586122.1U CN201920586122U CN210001410U CN 210001410 U CN210001410 U CN 210001410U CN 201920586122 U CN201920586122 U CN 201920586122U CN 210001410 U CN210001410 U CN 210001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plates
circular arc
reinforcing plate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61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保卫
钟红春
苗凯
张弦
欧阳仕青
余海云
李立洪
曾志文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861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1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1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1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升吊耳及吊具,提升吊耳包括提升板和若干圆弧板,提升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线的提升部;圆弧板呈圆周分布,相邻圆弧板侧边沿之间具有缺口,各圆弧板的底部端面相互平齐,因此圆弧板的底部端面能够与所需吊装的圆管桁架节点的圆管端部端面对齐贴合,从而对该贴合处进行焊接固定,与箱形或凹型吊耳相比,可大大增加提升吊耳与圆管端部连接面面积,从而增强连接强度,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因此该提升吊耳适用于圆管桁架连接节点的吊装,可解决吊装过程因连接处强度不足失效断裂而使得圆管桁架连接节点掉落的问题。具有该提升吊耳的吊具也具备上述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提升吊耳及吊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吊耳及吊具。
背景技术
钢桁架作为建筑材料而言,如今已经被建筑行业广泛运用。桁架的设计、制作、安装十分简便、跨度范围很大,是如今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材料。钢桁架易于构成各种外形以适应不同的用途,譬如可以做成简支桁架、拱、框架及塔架等,因而桁架结构在现今的许多大跨度的场馆建筑,如会展中心、体育场馆或其他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在吊装过程中,若吊具安装或连接不牢固,将会影响工程进行,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桁架节点的吊装,通常是采用吊耳固定焊接在桁架节点上,再通过钢绞线连接,从而进行吊装,现有吊具通常为箱形或凹形吊耳,仅适用于吊装箱形屋盖桁架节点,在用于具有圆柱型支撑柱的圆管桁架节点的吊装时,连接处强度不足,存在连接失效的风险,从而吊装过程存在掉落风险,因此,现有吊耳不适用于圆管桁架节点的吊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提升吊耳,适用于圆管桁架节点的吊装,并提供一种具有该提升提升吊耳的吊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提升吊耳,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板和若干圆弧板,所述提升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线的提升部;所述圆弧板呈圆周分布,相邻所述圆弧板侧边沿之间具有缺口,各所述圆弧板的底部端面相互平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提升板包括圆弧边沿,所述圆弧板分别以内表面贴靠并固接于所述圆弧边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部为开设在所述提升板中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穿设钢绞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板上连接有若干加强板,部分所述加强板的两侧连接于所述圆弧板的内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对加强板,所述第一对加强板相互平行并对称设在所述安装孔的两侧,所述第一对加强板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圆弧板的内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板还包括第二对加强板,所述第二对加强板相互平行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两侧,所述第二对加强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对加强板的内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板还包括第三对加强板,所述第三对加强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对加强板相背离的两个外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若干连接板,各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圆弧板的外侧壁,并自所述圆弧板的底部向下延伸设定长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圆弧板的外侧壁分别连接一对相互平行的所述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吊具,包括钢绞线、连接头和上述的提升吊耳,所述钢绞线的头端部通过所述连接头和所述提升部限位于所述提升吊耳上。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提升吊耳包括提升板和若干圆弧板,提升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线的提升部;圆弧板呈圆周分布,相邻圆弧板侧边沿之间具有缺口,各圆弧板的底部端面相互平齐,因此圆弧板的底部端面能够与所需吊装的圆管桁架节点的圆管端部端面对齐贴合,从而对该贴合处进行焊接固定,与箱形或凹型吊耳相比,可大大增加提升吊耳与圆管端部连接面面积,从而增强连接强度,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因此该提升吊耳适用于圆管桁架连接节点的吊装,可解决吊装过程因连接处强度不足失效断裂而使得圆管桁架连接节点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图1为提升吊耳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B向视图;
图4为提升吊耳一个实施例用于提升圆管桁架节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圆管桁架节点通常包括圆管和相贯焊接于圆管上的短梁,由于圆管的端部圆环形为端面,而箱形或凹型吊耳由直板结构焊接而成,其用于连接桁架的底部边沿为矩形框,若采用箱形或凹型吊耳对圆管桁架节点进行焊接固定吊装,其连接框体仅有部分交叉于圆管端部的圆环形端面进,因此连接面非常小,该连接处强度难以达到要求,吊装过程具有连接处失效断裂从而发生事故的风险。针对该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适用于圆管桁架节点吊装的提升吊耳。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图1为提升吊耳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A向视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B向视图,图4为提升吊耳一个实施例用于提升圆管桁架节点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1至4,本实施例的提升吊耳C用于吊装圆管桁架节点D(参考图4),提升吊耳包括提升板10和若干圆弧板20,
圆弧板20呈圆周分布,圆弧板20的侧边沿之间具有缺口21,从而该对圆弧板20共同围成具有缺口21的筒状结构,其底部端面形成具有缺口的环状面,该缺口21便于焊接人员进入提升板10下部进行下部结构的焊接。各圆弧板20的底部端面22相互平齐,使得各圆弧板20的底部端面能够与所需吊装的圆管桁架节点的圆管端部端面对齐,具体的,可设置为圆弧板20的半径和圆管的半径相等,且圆弧板20的厚度和圆管管壁厚度相等。从而使得圆弧板20的底部端面22能够与圆管的端部端面对齐贴合,从而对该贴合处进行焊接固定,与箱形或凹型吊耳相比,可大大增加提升吊耳与圆管端部连接面面积,从而增强连接强度,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因此该提升吊耳适用于圆管桁架连接节点的吊装,可解决吊装过程因连接处强度不足失效断裂而使得圆管桁架连接节点掉落的问题。提升板10的设置有圆弧边沿,各圆弧板20分别以内表面贴靠并固接于该圆弧边沿。提升板1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线的提升部,以便绳索或提升线的连接,从而进行提升吊装。提升部为开设在提升板10中心的安装孔11,安装孔11用于穿设钢绞线,钢绞线端部穿过该安装孔11后,安装人员可通过圆弧板20之间的缺口21进入提升板10下部,从而在钢绞线的端部固定安装连接头,钢绞线受到拉力时,该连接头可阻挡钢绞线端部,避免其脱离安装孔11,以便提升。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提升吊耳包括一对圆弧板20,该对圆弧板20对称设置在提升板10两侧,并固定连接于提升板10边沿,提升板10对应于圆弧板20的两侧设置有可与圆弧板20内壁表面弧形适配的圆弧边沿,圆弧板20的内壁表面与该圆弧边沿贴合并焊接固定。具体实施过程中,提升吊耳上的圆弧板20的个数还可为3个或更多。
提升板10上连接有若干加强板30,部分加强板30的两侧连接于圆弧板20的内侧壁,可增强提升板10和圆弧板20的强度。这些加强板30均分别垂直与提升板10并分别连接于提升板10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加强板30包括第一对加强板31,该第一对加强板31相互平行并对称设在安装孔11的两侧,可增强安装孔11的边沿附近的强度,避免提升过程安装孔11的损坏而使得钢绞线脱离提升吊耳。第一对加强板31的两端连接于圆弧板20的内侧壁,底部连接与提升板10的上表面,从而可实现结构的强化,有助于分解安装孔11处和圆弧板20的受力。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加强板30还包括第二对加强板32,该第二对加强板32相互平行并对称设置在安装孔11的两侧,可进一步增强安装孔11的边沿附近的强度,避免提升过程安装孔11的损坏而使得钢绞线脱离提升吊耳,第二对加强板32垂直连接于第一对加强板31的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于提升板10的上表面。
更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加强板30还包括第三对加强板33,第三对加强板33分别垂直连接于第一对加强板31相背离的两个外侧壁,底部连接于提升板10的上表面,从而可对第一对加强板31起到加固的作用。
该提升吊耳还包括若干连接板40,各连接板40连接于圆弧板20的外侧壁,并自圆弧板20的底部向下延伸设定长度,各圆弧板20的外侧壁分别连接一对相互平行的连接板40,从而可适用于连接有箱形牛腿或与箱型梁连接的圆管桁架节点,连接板40向下延伸的部分可固定连接于圆管桁架节点上的箱形牛腿两或箱型梁的梁腹板上,实现该提升吊耳与节点的进一步固定,从而进一步加强提升吊耳与节点的连接强度,避免吊装过程连接处失效断裂,从而减小事故的发生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吊具,其包括钢绞线、连接头和提升吊耳,钢绞线的头端部通过连接头和提升部限位于提升吊耳上,钢绞线收拉力时,该连接头可阻挡钢绞线端部离开提升吊耳,避免其脱离提升部,以便提升。通过上述可知,具有上述提升吊耳的吊具,可适用于圆管桁架节点的吊装。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上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提升吊耳,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板和若干圆弧板,所述提升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线的提升部;所述圆弧板呈圆周分布,相邻所述圆弧板侧边沿之间具有缺口,各所述圆弧板的底部端面相互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板包括圆弧边沿,所述圆弧板分别以内表面贴靠并固接于所述圆弧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部为开设在所述提升板中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穿设钢绞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板上连接有若干加强板,部分所述加强板的两侧连接于所述圆弧板的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对加强板,所述第一对加强板相互平行并对称设在所述安装孔的两侧,所述第一对加强板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圆弧板的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还包括第二对加强板,所述第二对加强板相互平行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两侧,所述第二对加强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对加强板的内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还包括第三对加强板,所述第三对加强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对加强板相背离的两个外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吊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连接板,各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圆弧板的外侧壁,并自所述圆弧板的底部向下延伸设定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吊耳,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圆弧板的外侧壁分别连接一对相互平行的所述连接板。
10.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绞线、连接头和权利按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吊耳,所述钢绞线的头端部通过所述连接头和所述提升部限位于所述提升吊耳上。
CN201920586122.1U 2019-04-26 2019-04-26 提升吊耳及吊具 Active CN210001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6122.1U CN210001410U (zh) 2019-04-26 2019-04-26 提升吊耳及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6122.1U CN210001410U (zh) 2019-04-26 2019-04-26 提升吊耳及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1410U true CN210001410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5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6122.1U Active CN210001410U (zh) 2019-04-26 2019-04-26 提升吊耳及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1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7961A (zh) 一种快速装配钢结构梁柱直插式安装节点及其安装方法
CN204899274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外围护架
CN210001410U (zh) 提升吊耳及吊具
CN212773618U (zh) 一种替代楼板钢筋植筋的连接节点
CN110107095A (zh) 高空大跨度钢桁架的安装方法
CN215925648U (zh) 钢混组合塔节段临时吊点装置
CN114590698A (zh) 一种大型构件装配式吊装分配梁装置
CN210340110U (zh) 一种大跨度装配式双t板吊装结构
CN111217274A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防屈曲钢板墙快速、高效装配的悬吊吊具
CN216190336U (zh) 一种扶梯桁架分段起吊装置
CN220201125U (zh) 一种横梁吊装装置
CN106365049B (zh) 动臂塔吊附着支撑钢梁倒运装置
CN214087285U (zh) 一种拱桥格子梁缆索吊装轻型吊具
CN221027190U (zh) 一种电梯检修的吊钩安装结构
CN212893471U (zh) 一种用于t梁模板的吊具
CN218024832U (zh) 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顶部吊钩结构
CN217102656U (zh) 一种梁段吊耳结构
CN218491240U (zh) 一种新型叠合板吊装工具
CN219990882U (zh) 一种用于大节段钢拱肋整体吊装的吊耳组件
CN217172919U (zh) 一种开口u形混凝土梁吊装装置
CN108773760B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局部整体吊装装置及施工工艺
JP3826352B2 (ja) デッキユニットの組付方法
CN218562968U (zh) 一种悬挑立杆定位装置
CN220014399U (zh) 一种吊篮固定结构
CN219449103U (zh) 一种次梁吊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