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0301U - 一种枢转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枢转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0301U
CN209990301U CN201822171191.4U CN201822171191U CN209990301U CN 209990301 U CN209990301 U CN 209990301U CN 201822171191 U CN201822171191 U CN 201822171191U CN 209990301 U CN209990301 U CN 209990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shaft
hole
pivotal connection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711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玉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huomi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huomi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huomi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huomi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711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0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0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0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枢转连接装置,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上用于引导转动轴的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转动轴沿轨道轴线移动插入待连接物体上的转孔中并保持在其中的驱使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枢转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可枢转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所使用的柜门与柜体、窗扇与窗框的连接一般都由合页铰接连接,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合页容易生锈,使得开关不顺畅,另外拆装时也不方便,推拉门虽然不会像合页一样生锈,但滑轮的寿命短,常常需要更换,另外,推拉门密封性不好,而且也容易夹到手指。
因此,研发一种便于拆装的枢转连接装置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连接装置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枢转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连接装置中存在的拆装不方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枢转连接装置,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上用于引导转动轴的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转动轴沿轨道轴线移动插入待连接物体上的转孔中并保持在其中的驱使装置。
优选地,所述轨道为设在与所述基体垂直的壁体上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轨道为设在所述基体上位于所述通孔中心延长线上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驱使装置为自动装置或手动装置。
最好,所述自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凸起、与所述凸起连接套在转动轴上的弹性部件和设置在基体上与所述弹性部件连接的挡片。
优选地,所述手动装置包括用于锁止转动轴到位的锁止装置。
优选地,所述锁止装置设置在转动轴与枢转端相对的操作端附近。
优选地,所述枢转端为转动轴上与所述转孔枢转连接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操作端为在所述转动轴与枢转端相对端上的可折叠臂。
最好,所述锁止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卡槽或挡板使得当转动轴进入枢转位置时卡住或挡住转动轴的操作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枢转连接装置简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枢转连接装置简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枢转连接装置简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枢转连接装置简示图。
其中,1为转动轴,2为轨道,3为锁止装置,4为凸起,5为弹性装置, 6为枢转端,7为操作端(或折叠臂),8为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枢转连接装置,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上用于引导转动轴1的轨道2,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转动轴1沿轨道2轴线移动插入待连接物体上的转孔中并保持在其中的驱使装置。
其中,基体指柜门、窗扇,待连接物体指门框、窗框。所述轨道2为设在与所述基体垂直的壁体上的通孔,壁体指柜门沿、窗扇沿,如图1所示,使用者也可增加轨道2的数量以确保转动轴1移动时的稳定性,如图2 所示,所述轨道2为设在所述基体上位于所述通孔中心延长线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为上窄下宽的U型,转动轴1可以从窄的部分压入到宽的部分或者直接从宽的部分移动插入到转孔中,转动轴1的直径大于凹槽窄部分的直径小于凹槽宽部分的直径,即使倒转,转动轴1也不会从轨道中脱出。所述轨道2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所述转动轴1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可以为金属,也可以为塑料材质或其他材质。所述转动轴1包括用于与所述转孔连接的枢转端6和用于操作的操作端7,所述操作端7为在所述转动轴1与枢转端6相对端上的可折叠臂7,所述操作端7垂直于转动轴1的轴线方向。
所述驱使装置为自动装置或手动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自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转动轴1上的凸起4、与所述凸起4连接套在转动轴1上的弹性部件5和设置在基体上与所述弹性部件5连接的挡片8。所述凸起4可环绕转动轴1并与转动轴1焊接或粘接或一体制成,所述凸起4位于转动轴1上且距枢转端6较近的位置,所述凸起4的直径大于所述弹性装置5的直径,所述挡片8位于距枢转端6较远的位置且垂直于转动轴1的轴线,所述挡片8上设有用于转动轴1通过的孔,所述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弹性装置5的直径,挡片8的高度大于所述弹性装置5的直径,所述自动装置可以使转动轴1自动保持在与转孔连接的状态。所述手动装置包括用于锁止转动轴1 到位的锁止装置3,所述手动装置为当转动轴1移动插入转孔中时操作者手动操作转动轴1与锁止装置3使转动轴1固定。锁止装置3设置在转动轴1 与枢转端6相对的操作端7附近,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锁止装置 3可以是挡板形式也可以是卡槽形式,若是挡板形式则设在操作端7附近且与转动轴1的轴线垂直,垂直高度大于可折叠臂7和转动轴1的直径,若是卡槽形式则设在操作端7附近与转动轴1轴线平行的平面上,使可折叠臂7可以穿过并锁止。
实际操作过程中,当驱使装置是手动装置时,操作者手动操作转动轴1 使转动轴1从U型孔的宽部分沿轨道2轴线方向移动插入到待连接物体上的转孔中,或者从U型孔的窄部分垂直压入到U型孔的宽部分,然后操作者手动将操作端7固定在锁止装置3中。上窄下宽的U型孔轨道2使得转动轴1可以方便从宽的部分穿过,窄的部分可以防止转动轴1从孔中脱出。当驱使装置是自动装置时,操作者直接将转动轴1的枢转端6与主体上的转孔连接即可完成安装;操作者沿轨道2压缩弹性装置5使转动轴1的枢转端6与转孔脱开即可完成拆卸。
上述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技术领域内,凡是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上的变化和改进,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10)

1.一种枢转连接装置,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上用于引导转动轴的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转动轴沿轨道轴线移动插入待连接物体上的转孔中并保持在其中的驱使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枢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设在与所述基体垂直的壁体上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枢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设在所述基体上位于所述通孔中心延长线上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枢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使装置为自动装置或手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枢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凸起、与所述凸起连接套在转动轴上的弹性部件和设置在基体上与所述弹性部件连接的挡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枢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装置包括用于锁止转动轴到位的锁止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枢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设置在转动轴与枢转端相对的操作端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枢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端为转动轴上与所述转孔枢转连接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枢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端为在所述转动轴与枢转端相对端上的可折叠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枢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卡槽或挡板使得当转动轴进入枢转位置时卡住或挡住转动轴的操作端。
CN201822171191.4U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枢转连接装置 Active CN209990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1191.4U CN209990301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枢转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1191.4U CN209990301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枢转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0301U true CN209990301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87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71191.4U Active CN209990301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枢转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0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44849B1 (ko) 다용도 집게
EP1966458B1 (en) Door hinge device with fulcrum at variable position
US7076832B2 (en) Vacuum cleaner with pivotal fixture for dust bag reinforcing plate in a dust bag compartment
CN209990301U (zh) 一种枢转连接装置
US11142928B2 (en) Receptacle locking device
CN208676653U (zh) 一种快递柜
CN215191056U (zh) 内胆可清洗的空炸烤箱
CN209059051U (zh) 尘杯和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108487806B (zh) 一种具自动闭合和悬停功能的双支点洗碗机铰链
KR200389945Y1 (ko) 주방용 조리기구
JP4604318B2 (ja) 障子の開放防止装置
KR100974311B1 (ko) 출입문 고정용 먼지막이소켓
KR20010096463A (ko) 개구부의 덮개용 아암 스토퍼장치
CN205466376U (zh) 具有互锁开关部件的切菜机
CN1861316A (zh) 切断机护目盖的内藏式闭锁装置
CN209528243U (zh) 一种脱扣后防止自然下垂的锁扣及其箱体
CN212368840U (zh) 一种食物夹
JPH0718860Y2 (ja) 窓の取付構造
CN218572110U (zh) 清洁系统及基站
CN215874371U (zh) 一种食物夹
KR200318047Y1 (ko) 중앙 집진식 흡입 청소기의 개구 개폐 구동장치
JP6577340B2 (ja) ロック機能付きドアガード
JP2533301Y2 (ja) 内倒し窓
CN211359686U (zh) 铰链测速机
CN113397402A (zh) 内胆可清洗的空炸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