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8596U - 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及串联轨道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及串联轨道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88596U CN209988596U CN201920447223.0U CN201920447223U CN209988596U CN 209988596 U CN209988596 U CN 209988596U CN 201920447223 U CN201920447223 U CN 201920447223U CN 209988596 U CN209988596 U CN 2099885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k
- serial
- layer
- double
- ra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及串联轨道传输系统,包括:上层轨道、下层轨道、底座和驱动单元,其中: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并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不占用更多空间的同时,使得原有串行轨道能够进行并行加工,提高工作效率和空间利用率;并且与并行轨道相比,降低了成本;空间占用少、运行效率高、不拥堵,可以解决现有在工件传输中存在空间占用多、堵车、排队等候、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串行轨道能够执行并行轨道操作而互不干扰,满足工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及串联轨道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各行业对工件传输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产品的制造、加工、测试等生产过程中,传输轨道的应用愈加广泛。
传输轨道被普遍运用在自动化领域,用于传送待处理和已处理的工件。现有的传输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并联传输系统和串联传输系统。并联传输系统适用于工序并行完成的情况,但存在空间占用较大的缺点,尤其是当串行和并行两种情况都存在的系统中,串联与并转换的地方结构复杂,需占用更多空间。
因此,在实施中往往放弃并行轨道,而使用串行的轨道。而串联传输系统适合于加工工序串行完成的情况,要求工件顺序加工,对于可并行加工的工序,则存在堵车、排队等候、效率低下等缺点,不能满足工业的快速发展。
所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现在急需一种空间占用少、运行效率高、不拥堵的传输轨道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及串联轨道传输系统,可以在不占用更多空间的同时,使得原有串行轨道能够进行并行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空间利用率,解决现有在工件传输中存在空间占用多、堵车、排队等候、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串行轨道能够执行并行轨道操作而互不干扰,满足工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包括:上层轨道、下层轨道、底座和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并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形成并行形式的双层轨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保持不变。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包括: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向下移动时,切换所述上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向下移动时,切换所述上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包括:
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所述上层轨道向上移动,使得所述上层轨道上的工件进入加工位置;
向下移动时,所述下层轨道向下移动脱离串行轨道,切换所述上层轨道向下移动并入串行轨道,使得所述上层轨道的工件进入串行轨道传输出去。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时,停止与所述上层轨道或所述下层轨道相连对接的前后串行轨道运行状态;双层轨道切换完成时,恢复与所述上层轨道或所述下层轨道相连对接的前后串行轨道运行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串联轨道传输系统,包括: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和至少一个串联轨道,所述双层轨道传输装置与所述串联轨道相连对接;其中,所述轨道传输装置,包括:上层轨道、下层轨道、底座和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并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形成并行形式的双层轨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保持不变。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包括: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向下移动时,切换所述上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向下移动时,切换所述上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包括:
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所述上层轨道向上移动,使得所述上层轨道上的工件进入加工位置;
向下移动时,所述下层轨道向下移动脱离串行轨道,切换所述上层轨道向下移动并入串行轨道,使得所述上层轨道的工件进入串行轨道传输出去。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时,停止与所述上层轨道或所述下层轨道相连对接的前后串行轨道运行状态;双层轨道切换完成时,恢复与所述上层轨道或所述下层轨道相连对接的前后串行轨道运行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及串联轨道传输系统,包括:上层轨道、下层轨道、底座和驱动单元,其中: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并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其中,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向下移动时,切换所述上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串行轨道需要并行操作的部分串行轨道,把该串行轨道由原来单层轨道改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轨道传输装置。上层轨道在收到工件后向上移动,上层轨道进行加工,而此时,下层轨道刚好对接到原上层轨道的位置,接替原上层轨道运输工件。这样,可以在不占用更多空间的同时,使得原有串行轨道能够进行并行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空间利用率;并且与并行轨道相比,降低了成本。且空间占用少、运行效率高、不拥堵,可以解决现有在工件传输中存在空间占用多、堵车、排队等候、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串行轨道能够执行并行轨道操作而互不干扰,满足工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联轨道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联轨道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联轨道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收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所述双层传输轨道装置100包括:上层轨道10、下层轨道20、底座30和驱动单元40,其中:
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并行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并在所述驱动单元40的驱动下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30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
所述驱动单元40,用于驱动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的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形成并行形式的双层轨道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40,用于驱动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的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包括: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20并入串行轨道;向下移动时,切换所述上层轨道10并入串行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40,用于驱动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的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其中,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20并入串行轨道;向下移动时,切换所述上层轨道10并入串行轨道;具体包括: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20并入串行轨道,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上移动,使得所述上层轨道10上的工件进入加工位置;向下移动时,所述下层轨道20向下移动脱离串行轨道,切换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下移动并入串行轨道,使得所述上层轨道10的工件进入串行轨道传输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包括四个运行状态:正常运行状态、正常停止状态、和下层运行状态、下层停止状态;其中,所述正常运行状态是上层轨道10与串行轨道相连并处于运行中的状态;所述正常停止状态是上层轨道10与串行轨道相连并处于停止状态;所述下层运行状态是下层轨道20与串行轨道相连并处于运行中的状态;所述下层停止状态是下层轨道20与串行轨道相连并处于停止中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40驱动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的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时,停止与所述上层轨道10或所述下层轨道20相连对接的前后串行轨道的运行状态,以防止损坏加工工件。
请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其工作过程如下:
正常运行状态时,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组成并联形式的双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200需要并行操作的部分,使得该串行轨道200由原来单层轨道改为双层轨道。在正常运行状态时,所述上层轨道10并入串行轨道200,与串行轨道200相连,所述下层轨道20位于所述下层轨道10的下方。所述上层轨道10在收到加工工件后,所述驱动单元40驱动所述上层轨道10和下层轨道20形成的双层轨道同时向上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使所述下层轨道20向上移动刚好并入串行轨道200,接替所述上层轨道10继续运输下一个加工工件,而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上移动脱离串行轨道200,使所述上层轨道10上的工件进入加工位置,进行加工;此时,在双层轨道切换期间,停止原与所述上层轨道10相连的前后串行轨道200运行状态,直至双层轨道切换完成,即所述下层轨道20向上移动刚好并入串行轨道200,恢复与所述下层轨道20相连的前后串行轨道200正常运行状态。所述上层轨道10的加工工作加工完成后,所述驱动单元40驱动所述上层轨道10和下层轨道20形成的双层轨道同时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使所述下层轨道20向下移动脱离串行轨道200,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下移动刚好并入串行轨道200,使得所述上层轨道10完成的加工工件进入串行轨道200传输出去。此时,在双层轨道切换期间,停止原与所述下层轨道20相连的前后串行轨道200运行状态,直至双层轨道切换完成,即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下移动刚好并入串行轨道200,恢复与所述上层轨道10相连的前后串行轨道200正常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包括:上层轨道、下层轨道、底座和驱动单元,其中: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并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在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下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其中,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向下移动时,切换所述上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串行轨道需要并行操作的部分串行轨道,把该串行轨道由原来单层轨道改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轨道传输装置。上层轨道在收到工件后向上移动,上层轨道进行加工,而此时,下层轨道刚好对接到原上层轨道的位置,接替原上层轨道运输工件。这样,可以在不占用更多空间的同时,使得原有串行轨道能够进行并行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空间利用率;并且与并行轨道相比,降低了成本。且空间占用少、运行效率高、不拥堵,可以解决现有在工件传输中存在空间占用多、堵车、排队等候、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串行轨道能够执行并行轨道操作而互不干扰,满足工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请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串联轨道传输系统,包括双层轨道传输装置100和至少一个串联轨道200,其中,所述双层轨道传输装置100与所述串联轨道200相连对接。其中:
所述双层传输轨道装置100包括:上层轨道10、下层轨道20、底座30和驱动单元40,其中:
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并行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并在所述驱动单元40的驱动下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30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
所述驱动单元40,用于驱动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的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形成并行形式的双层轨道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40,用于驱动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的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包括: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20并入串行轨道;向下移动时,切换所述上层轨道10并入串行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40,用于驱动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的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其中,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20并入串行轨道;向下移动时,切换所述上层轨道10并入串行轨道;具体包括: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20并入串行轨道,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上移动,使得所述上层轨道10上的工件进入加工位置;向下移动时,所述下层轨道20向下移动脱离串行轨道,切换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下移动并入串行轨道,使得所述上层轨道10的工件进入串行轨道传输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包括四个运行状态:正常运行状态、正常停止状态、和下层运行状态、下层停止状态;其中,所述正常运行状态是上层轨道10与串行轨道相连并处于运行中的状态;所述正常停止状态是上层轨道10与串行轨道相连并处于停止状态;所述下层运行状态是下层轨道20与串行轨道相连并处于运行中的状态;所述下层停止状态是下层轨道20与串行轨道相连并处于停止中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40驱动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的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时,停止与所述上层轨道10或所述下层轨道20相连对接的前后串行轨道处于运行状态,以防止损坏加工工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联轨道传输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其工作过程如下:
正常运行状态时,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组成并联形式的双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200需要并行操作的部分,使得该串行轨道200由原来单层轨道改为双层轨道。在正常运行状态时,所述上层轨道10并入串行轨道200,与串行轨道200相连,所述下层轨道20位于所述下层轨道10的下方。所述上层轨道10在收到加工工件后,所述驱动单元40驱动所述上层轨道10和下层轨道20形成的双层轨道同时向上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使所述下层轨道20向上移动刚好并入串行轨道200,接替所述上层轨道10继续运输下一个加工工件,而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上移动脱离串行轨道200,使所述上层轨道10上的工件进入加工位置,进行加工;此时,在双层轨道切换期间,停止原与所述上层轨道10相连的前后串行轨道200运行状态,直至双层轨道切换完成,即所述下层轨道20向上移动刚好并入串行轨道200,恢复与所述下层轨道20相连的前后串行轨道200正常运行状态。所述上层轨道10的加工工作加工完成后,所述驱动单元40驱动所述上层轨道10和下层轨道20形成的双层轨道同时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使所述下层轨道20向下移动脱离串行轨道200,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下移动刚好并入串行轨道200,使得所述上层轨道10完成的加工工件进入串行轨道200传输出去。此时,在双层轨道切换期间,停止原与所述下层轨道20相连的前后串行轨道200运行状态,直至双层轨道切换完成,即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下移动刚好并入串行轨道200,恢复与所述上层轨道10相连的前后串行轨道200正常运行状态。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串行轨道需要并行操作的部分串行轨道,把该串行轨道由原来单层轨道改为双层轨道传输。上层轨道在收到工件后向上移动,上层轨道进行加工,而此时,下层轨道刚好对接到原上层轨道的位置,接替原上层轨道运输工件。这样,可以在不占用更多空间的同时,使得原有串行轨道能够进行并行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空间利用率;并且与并行轨道相比,降低了成本。且空间占用少、运行效率高、不拥堵,可以解决现有在工件传输中存在空间占用多、堵车、排队等候、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串行轨道能够执行并行轨道操作而互不干扰,满足工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与装置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装置实施例,且装置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在所述系统实施例中均对应适用,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串联轨道传输系统。在本实施例中,以三个工位A、B、C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不限于三个工位,工位中间可以有单层串行轨道,也可以没有单层串行轨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串联轨道传输系统,包括4个单层串行轨道200、3个双层轨道传输装置100,其中,所述双层轨道传输装置100与所述串联轨道200相连对接。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工位A、B、C是三个包含双层传输轨道装置的工位,其中,工位A是被加工工件G加工完成,处于正在“出料”状态;工位B是被加工工件G正在加工,处于正在加工状态,此时,下层轨道20负责运输工作,上层轨道10负责工件的加工工作;工位C处于等待加工工件G,正在“进料”状态。
所述双层传输轨道装置100包括:上层轨道10、下层轨道20、底座30和驱动单元40,其中:
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形成并行形式的双层轨道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保持不变,并在所述驱动单元40的驱动下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30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
所述驱动单元40,用于驱动安装在所述底座30上的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包括: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20并入串行轨道200,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上移动,使得所述上层轨道10上的加工工件G进入加工位置;向下移动时,所述下层轨道20向下移动脱离串行轨道200,切换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下移动并入串行轨道200,使得所述上层轨道10的已完成加工的加工工件G进入串行轨道200传输出去。
在实际应用时,其工作过程如下:
正常运行状态时,所述上层轨道10和所述下层轨道20组成并联形式的双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200需要并行操作的部分,使得该串行轨道200由原来单层轨道改为双层轨道。在正常运行状态时,所述上层轨道10并入串行轨道200,与串行轨道200相连,所述下层轨道20位于所述下层轨道10的下方。所述上层轨道10在收到加工工件G后,所述驱动单元40驱动所述上层轨道10和下层轨道20形成的双层轨道同时向上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使所述下层轨道20向上移动刚好并入串行轨道200,接替所述上层轨道10继续运输下一个加工工件G,而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上移动脱离串行轨道200,使所述上层轨道10上的加工工件G进入加工位置,进行加工;此时,在双层轨道切换期间,停止原与所述上层轨道10相连的前后串行轨道200运行状态,直至双层轨道切换完成,即所述下层轨道20向上移动刚好并入串行轨道200,恢复与所述下层轨道20相连的前后串行轨道200正常运行状态。所述上层轨道10的加工工作加工完成后,所述驱动单元40驱动所述上层轨道10和下层轨道20形成的双层轨道同时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使所述下层轨道20向下移动脱离串行轨道200,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下移动刚好并入串行轨道200,使得所述上层轨道10完成的加工工件进入串行轨道200传输出去。此时,在双层轨道切换期间,停止原与所述下层轨道20相连的前后串行轨道200运行状态,直至双层轨道切换完成,即所述上层轨道10向下移动刚好并入串行轨道200,恢复与所述上层轨道10相连的前后串行轨道200正常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轨道、下层轨道、底座和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并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包括:
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所述上层轨道向上移动,使得所述上层轨道上的工件进入加工位置;
向下移动时,所述下层轨道向下移动脱离串行轨道,切换所述上层轨道向下移动并入串行轨道,使得所述上层轨道的工件进入串行轨道传输出去;
驱动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时,停止与所述上层轨道或所述下层轨道相连对接的前后串行轨道运行状态;双层轨道切换完成时,恢复与所述上层轨道或所述下层轨道相连对接的前后串行轨道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形成并行形式的双层轨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保持不变。
3.一种串联轨道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和至少一个串联轨道,所述双层轨道传输装置与所述串联轨道相连对接;其中,所述轨道传输装置,包括:上层轨道、下层轨道、底座和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并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包括:
向上移动时,切换所述下层轨道并入串行轨道,所述上层轨道向上移动,使得所述上层轨道上的工件进入加工位置;
向下移动时,所述下层轨道向下移动脱离串行轨道,切换所述上层轨道向下移动并入串行轨道,使得所述上层轨道的工件进入串行轨道传输出去;
驱动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同时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进行双层轨道切换时,停止与所述上层轨道或所述下层轨道相连对接的前后串行轨道运行状态;双层轨道切换完成时,恢复与所述上层轨道或所述下层轨道相连对接的前后串行轨道运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轨道和所述下层轨道形成并行形式的双层轨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保持不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47223.0U CN209988596U (zh) | 2019-04-03 | 2019-04-03 | 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及串联轨道传输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47223.0U CN209988596U (zh) | 2019-04-03 | 2019-04-03 | 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及串联轨道传输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88596U true CN209988596U (zh) | 2020-01-24 |
Family
ID=69291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47223.0U Active CN209988596U (zh) | 2019-04-03 | 2019-04-03 | 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及串联轨道传输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8859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69723A (zh) * | 2019-04-03 | 2019-07-05 | 易视智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轨道传输方法、串联轨道传输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2224560A (zh) * | 2020-09-30 | 2021-01-15 | 中南大学 | 一种可自动剔除空包装产品的机械运输产线及剔除方法 |
-
2019
- 2019-04-03 CN CN201920447223.0U patent/CN20998859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69723A (zh) * | 2019-04-03 | 2019-07-05 | 易视智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轨道传输方法、串联轨道传输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2224560A (zh) * | 2020-09-30 | 2021-01-15 | 中南大学 | 一种可自动剔除空包装产品的机械运输产线及剔除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988596U (zh) | 一种双层轨道传输装置及串联轨道传输系统 | |
CN102407419A (zh) | 一种应用在汽车焊装线上的工件输送系统 | |
US6931303B2 (en) |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 |
CN109436759A (zh) | 自动化机器人开料分拣生产线 | |
CN102699749A (zh) |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105058173A (zh) | 一种cnc联动一体化设备 | |
CN103934721A (zh) | 柔性运输及加工系统 | |
JP2009215032A (ja) | 自動搬送システムおよび自動搬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搬送車の待機位置設定方法 | |
CN202540003U (zh) | 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刀库集中管理系统 | |
CN111002109A (zh) | 一种适用于片状材料的高柔性连续复合自动生产系统 | |
US7260441B2 (en) | Method of inspecting a workpiece during a production run in which workpieces are supplied to workstations by an autoloader | |
CN114378307A (zh) | 一种激光选区熔化3d打印生产线系统及生产方法 | |
CN211135769U (zh) | 一种钢板切割系统 | |
CN203831165U (zh) | 柔性运输及加工系统 | |
CN201990244U (zh) | 托盘搬运机构 | |
CN202449515U (zh) | 用于精密定位传送移载治具的o型传送带装置 | |
JP2010080904A (ja) | 自動化ウェハ一時保管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方法 | |
CN214217443U (zh) | 具有自动上下料的自动生产线 | |
CN211516663U (zh) | 一种适用于片状材料的高柔性连续复合自动生产系统 | |
CN114682519A (zh) | 设备缺陷追溯系统 | |
CN115196308A (zh) | 基于机器识别工装流水线及其生产方法 | |
CN210735329U (zh) | 一种机器人用智能生产车间 | |
CN102259759A (zh) | 托盘搬运机构 | |
JP6011311B2 (ja) | ワーク搬送装置およびワーク搬送方法 | |
JP2005240146A (ja) | パーマネントカソード法による電気銅板の回収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回収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