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5975U - 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5975U
CN209985975U CN201822204265.XU CN201822204265U CN209985975U CN 209985975 U CN209985975 U CN 209985975U CN 201822204265 U CN201822204265 U CN 201822204265U CN 209985975 U CN209985975 U CN 209985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hole
side wall
inner cavity
pipe
automatic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0426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建华
李林运
罗登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yuan (Guang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iy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iy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iy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0426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5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5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5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通过合页一连接有门板一,所述门板一上设置有安装槽三,且安装槽三的内侧壁上通过橡胶垫固定安装有把手一,所述门板一上设置有安装孔一,且安装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观察窗,内腔二的内侧壁上通过合页二连接有门板二,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二,且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接水管,所述接水管上设置有安装孔三,且安装孔三的内侧壁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安装孔四,且安装孔四的数量为3个,该自动补风型通风柜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属于通风柜相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实验室通风系统是实验室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使实验室内的工作人员避免吸入有毒有害的气体,实验室应配备有良好的通风设备,目前实验室比较常用的通风设备主要为通风柜,但是,现有的自动补风型通风柜通风孔数量较少,且抽取的有害气体均是由上而下抽取,从而较为容易被使用者吸入,一方面,现有的自动补风型通风柜,并不带有限位装置,使用时较为不便,另一方面,现有的自动补风型通风柜,并不带有防护装置,功能较为单一,所以现在需要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通过合页一连接有门板一,所述门板一上设置有安装槽三,且安装槽三的内侧壁上通过橡胶垫固定安装有把手一,所述门板一上设置有安装孔一,且安装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内腔二的内侧壁上通过合页二连接有门板二,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二,且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接水管,所述接水管上设置有安装孔三,且安装孔三的内侧壁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安装孔四,且安装孔四的数量为3个,所述安装孔四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通风管一、通风管二和通风管三,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内腔一、内腔二和内腔三,所述内腔一上设置有通孔一,且通孔一内固定安装有水管,所述内腔一的内侧壁上焊接有接水箱,所述内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的数量为2个,所述鹅颈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视窗板,所述内腔二底部的内侧壁上焊接有试验台,所述试验台的底部设置有内腔四和通风孔,所述内腔四通过通风孔与内腔二连通,所述内腔三的内侧壁上焊接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管的一端安装在接水管的一端,所述水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视窗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二,且把手二的数量为2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腔一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五,且安装孔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安装孔五内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安装在安装孔五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焊接有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风管一和通风管三的一端均与内腔四连通,所述通风管二的一端与内腔二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视窗板的厚度为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设备上设置有通风管三和通风管一,试验台的底部设置有内腔四,且内腔四分别与内腔二、通风管三和通风管一连接,所以当使用者在内腔二内的实验台上做实验时,产生的有害气体,能够直接被通风管三和通风管一吸附到试验台的底部,从而能够避免顶部的抽风口在抽取有害气体的过程中出现飘散的情况,大大的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
2.该设备内设置有挡块,当使用者打开门板一后,可通过转动挡块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使连接杆能够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相互配合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改变挡块在该设备上的伸出长度,当挡块在该设备上的伸出长度增大时,能够对门板一进行限位,防止出现使用者随手关闭门板一时,将门板一直接关闭的情况,便于使用;
3.该设备内设置有视窗板,视窗板为透明的钢化玻璃,通过鹅颈管设置在外壳内,其表面设置有把手二,从而使用者可通过把手二对视窗板进行移动,使其阻挡在使用者与试验台之间,对使用者进行保护,同时鹅颈管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便于使用者对视窗板进行全方位的移动,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水管、2-外壳、3-把手一、4-通风管三、5-通风管二、6-通风管一、7-门板一、8-观察窗、9-门板二、10-阀门、11-水管、12-挡板、13-试验台、14-通风孔、15-视窗板、16-鹅颈管、17-喷头、18-把手二、19-接水箱、20-挡块、21-连接杆、22-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通过合页一连接有门板一7,所述门板一7上设置有安装槽三,且安装槽三的内侧壁上通过橡胶垫固定安装有把手一3,所述门板一7上设置有安装孔一,且安装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观察窗8,所述内腔二的内侧壁上通过合页二连接有门板二9,所述外壳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二,且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接水管1,所述接水管1上设置有安装孔三,且安装孔三的内侧壁上安装有阀门10,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安装孔四,且安装孔四的数量为3个,所述安装孔四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通风管一6、通风管二5和通风管三4,所述外壳2内设置有内腔一、内腔二和内腔三,所述内腔一上设置有通孔一,且通孔一内固定安装有水管11,所述内腔一的内侧壁上焊接有接水箱19,所述内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鹅颈管16,所述鹅颈管16的数量为2个,所述鹅颈管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视窗板15,所述内腔二底部的内侧壁上焊接有试验台13,所述试验台13的底部设置有内腔四和通风孔14,所述内腔四通过通风孔14与内腔二连通,所述内腔三的内侧壁上焊接有挡板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管11的一端安装在接水管1的一端,所述水管1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喷头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视窗板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二18,且把手二18的数量为2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腔一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五,且安装孔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22,所述安装孔五内设置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21通过内螺纹22与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安装在安装孔五内,所述连接杆21的一端焊接有挡块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风管一6和通风管三4的一端均与内腔四连通,所述通风管二5的一端与内腔二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视窗板15的厚度为6mm。
工作原理:使用该自动补风型通风柜时,先检查该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善,该设备上设置有通风管一6、通风管二5和通风管三4,使用者可将通风管一6、通风管二5和通风管三4的一端与外界的抽风设备连接,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把手一3打开门板一7,然后在实验台13上进行实验,当使用者打开门板一7后,可通过转动挡块20带动连接杆21进行转动,使连接杆21能够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22的相互配合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改变挡块20在该设备上的伸出长度,当挡块20在该设备上的伸出长度增大时,能够对门板一7进行限位,防止出现使用者随手关闭门板一7时,将门板一7直接完全关闭的情况,便于使用,由于试验台13的底部设置有内腔四,且内腔四分别与内腔二、通风管三6和通风管一4连接,所以当使用者在内腔二内的实验台上做实验时,产生的有害气体,能够直接被通风管三6和通风管一4吸附到试验台13的底部,从而能够避免顶部的抽风口在抽取有害气体的过程中出现飘散的情况,大大的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同时内腔二内设置有视窗板15,视窗板15为透明的钢化玻璃,通过鹅颈管16设置在外壳2内,其表面设置有把手二18,从而使用者可通过把手二18对视窗板15进行移动,使其阻挡在使用者与试验台13之间,对使用者进行保护,同时鹅颈管16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便于使用者对视窗板15进行全方位的移动,外壳2的一侧设置有接水管1,使用者可将接水管1的一端与外界的供水管进行连接,然后使用者可通过操作阀门10控制接水管1与水管11之间的疏通,水管11的一端设置有喷头17,从而使用者可打开阀门10,通过喷头17对实验器具进行清洗,该自动补风型通风柜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通过合页一连接有门板一(7),所述门板一(7)上设置有安装槽三,且安装槽三的内侧壁上通过橡胶垫固定安装有把手一(3),所述门板一(7)上设置有安装孔一,且安装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观察窗(8),内腔二的内侧壁上通过合页二连接有门板二(9),所述外壳(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二,且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接水管(1),所述接水管(1)上设置有安装孔三,且安装孔三的内侧壁上安装有阀门(10),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安装孔四,且安装孔四的数量为3个,所述安装孔四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通风管一(6)、通风管二(5)和通风管三(4),所述外壳(2)内设置有内腔一、内腔二和内腔三,所述内腔一上设置有通孔一,且通孔一内固定安装有水管(11),所述内腔一的内侧壁上焊接有接水箱(19),所述内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鹅颈管(16),所述鹅颈管(16)的数量为2个,所述鹅颈管(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视窗板(15),所述内腔二底部的内侧壁上焊接有试验台(13),所述试验台(13)的底部设置有内腔四和通风孔(14),所述内腔四通过通风孔(14)与内腔二连通,所述内腔三的内侧壁上焊接有挡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1)的一端安装在接水管(1)的一端,所述水管(1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喷头(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板(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二(18),且把手二(18)的数量为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一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五,且安装孔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22),所述安装孔五内设置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21)通过内螺纹(22)与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安装在安装孔五内,所述连接杆(21)的一端焊接有挡块(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一(6)和通风管三(4)的一端均与内腔四连通,所述通风管二(5)的一端与内腔二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板(15)的厚度为6mm。
CN201822204265.X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 Active CN209985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4265.XU CN209985975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4265.XU CN209985975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5975U true CN209985975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87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04265.XU Active CN209985975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5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9527B (zh) 电动刮窗机改进结构
CN210204908U (zh) 一种医用手套佩戴设备
CN209985975U (zh) 一种自动补风型通风柜
CN210614150U (zh) 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喷漆机
CN205463535U (zh) 一种通风柜
CN206578115U (zh) 一种通风橱柜
CN206845213U (zh) 一种隧道通风装置
CN211015296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灰尘清理装置
CN212417330U (zh) 一种循环式化工生产用尾气吸收装置
CN203382677U (zh) 具有除尘功能的组合式施釉装置
CN210386913U (zh) 一种实验室通风柜
CN209745958U (zh) 一种环境酸雨监测仪
CN209205638U (zh) 一种环保喷漆装置
CN107537265A (zh) 烟气除尘设备
CN205360357U (zh) 一种干粉回收机
CN216935233U (zh) 一种环境保护灰尘颗粒吸收设备
CN206965371U (zh) 一种内嵌式空气净化除尘设施
CN206959153U (zh) 智能检测空气质量的净化空调
CN217595456U (zh) 一种实验室用新型通风柜
CN212043789U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防护装置
CN211706254U (zh) 一种除尘回收系统
CN209548996U (zh) 一种新型家用废气处理设备
CN209348302U (zh) 一种粉尘处理装置
CN205217509U (zh) 一种环保清洁台
CN213885593U (zh) 一种手套箱用有机溶剂吸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902, building 10, No. 895, Asian Games Avenue, Shiqi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yuan (Guang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902, building 10, No. 895, Asian Games Avenue, Shiqi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iy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