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45213U - 一种隧道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45213U CN206845213U CN201720801394.XU CN201720801394U CN206845213U CN 206845213 U CN206845213 U CN 206845213U CN 201720801394 U CN201720801394 U CN 201720801394U CN 206845213 U CN206845213 U CN 2068452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en pack
- fixedly connected
- housing
- spring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隧道通风装置,包括壳体装置、位于所述壳体装置右侧的抽气装置、位于所述壳体装置左侧的进气装置、收容于所述壳体装置内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上的挡板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的将外界的空气抽入到隧道内,并且可以对抽入的气体进行净化过滤,清除掉空气中的粉尘等杂质,保证抽入到隧道内的空气清洁,同时可以实现隧道内的空气及时的排出,进而实现隧道内外空气的流通,保证隧道内氧气的浓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隧道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隧道内部空气不易流通的情况发生,这样会使得隧道内氧气浓度降低,在一些紧急的情况发生时会造成严重影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隧道通风装置。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通风装置,包括壳体装置、位于所述壳体装置右侧的抽气装置、位于所述壳体装置左侧的进气装置、收容于所述壳体装置内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上的挡板装置,所述壳体装置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左侧的第一出气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气管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壳体右侧的第二出气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气管上的第二阀门,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风机、第三阀门,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斗、位于所述进气斗上方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四阀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左侧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右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左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左侧的滚轮、所述第二弹簧左侧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左侧的弯曲板、位于所述弯曲板下方的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隔板、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左侧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左侧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左侧的第四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右侧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右侧的第二固定块,所述挡板装置包括挡板、位于所述挡板下方的握持杆。
所述壳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位于其右表面的第四通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抽气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进气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气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与所述进气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设有凹槽,所述滚轮设有两个,所述滚轮呈圆柱体,所述滚轮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板呈弯曲状,所述弯曲板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呈弯曲状。
所述隔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隔板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滑动接触,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的下方,同时位于所述第四通孔及第三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二过滤网及第三过滤网的下端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与所述隔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隔板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四过滤网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过滤网呈倾斜状,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隔板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四过滤网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挡板呈长方体,所述挡板收容于所述第五通孔内,所述握持杆呈圆柱体,所述握持杆的上端与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隧道通风装置能够及时的将外界的空气抽入到隧道内,并且可以对抽入的气体进行净化过滤,清除掉空气中的粉尘等杂质,保证抽入到隧道内的空气清洁,同时可以实现隧道内的空气及时的排出,进而实现隧道内外空气的流通,保证隧道内氧气的浓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隧道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隧道通风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隧道通风装置包括壳体装置1、位于所述壳体装置1右侧的抽气装置2、位于所述壳体装置1左侧的进气装置3、收容于所述壳体装置1内的第一过滤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5、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1上的挡板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装置1包括壳体11、位于所述壳体11左侧的第一出气管12、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气管12上的第一阀门13、位于所述壳体11右侧的第二出气管14、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气管14上的第二阀门15。所述壳体1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11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111、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112、第三通孔113、位于其右表面的第四通孔114、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五通孔115,所述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12、第三通孔113及第四通孔114呈圆形且与所述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通孔115呈方形。所述第一出气管12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112且与所述壳体1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出气管12的内部与所述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出气管12的左端放置在隧道内。所述第一阀门13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气管12内气体的流量。所述第二出气管14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114且与所述壳体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出气管14的内部与所述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阀门15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气管14内气体的流量。所述第二出气管14的右端放置在隧道外部。
如图1所示,所述抽气装置2包括抽气管21、设置于所述抽气管21上的风机22、第三阀门23。所述抽气管21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11且与所述壳体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抽气管21的内部与所述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抽气管21的右端放置在隧道外部。所述风机2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风机2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所述风机22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三阀门23用于控制所述抽气管21内气体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装置3包括进气斗33、位于所述进气斗33上方的进气管31、设置于所述进气管31上的第四阀门32。所述进气斗33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气斗33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进气管3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113且与所述壳体1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气管31的内部与所述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31的下端与所述进气斗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气管31的内部与所述进气斗33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阀门32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31内气体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过滤装置4包括第一过滤网41、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1左侧的第一固定杆4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1右侧的第一弹簧4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1左侧的第二弹簧46、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43左侧的滚轮44、所述第二弹簧46左侧的第二过滤网45、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45左侧的弯曲板47、位于所述弯曲板47下方的第三过滤网48。所述第一过滤网4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41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41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弹簧4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42的右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2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3设有两个且上下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4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4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4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3的左端设有凹槽。所述滚轮44设有两个且上下放置,所述滚轮44呈圆柱体,所述滚轮44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杆43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滚轮44可以在所述凹槽内旋转,位于上方的滚轮44顶靠在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过滤网4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45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6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6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45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过滤网4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弯曲板47呈弯曲状,所述弯曲板47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板47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4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48呈弯曲状。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过滤装置5包括隔板51、位于所述隔板51下方的第一固定块5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52左侧的第三弹簧53、位于所述第三弹簧53左侧的第一连接杆5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4左侧的第四过滤网55、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4下方的第二连接杆56、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56右侧的第四弹簧57、位于所述第四弹簧57右侧的第二固定块58。所述隔板5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隔板51的侧面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41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51的上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41可以在所述隔板51上方左右移动,所述隔板5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1及第二通孔112的下方,同时位于所述第四通孔114及第三通孔113的上方,所述第二过滤网45及第三过滤网48的下端与所述隔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滚轮44顶靠在所述隔板51的上表面上,所述隔板51可以将所述壳体11内的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且第一过滤网41阻隔开其左右空间,所述第二过滤网45阻隔开其左右空间,同时弯曲板47及第三过滤网48阻隔开其左右空间。所述第一固定块5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52的上端与所述隔板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4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连接杆54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隔板51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54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54的左端与所述第四过滤网5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55呈倾斜状,所述第四过滤网55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隔板51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四过滤网55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四过滤网55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杆56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连接杆56的左端与所述第四过滤网5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6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四弹簧57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6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57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58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58的下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挡板装置6包括挡板61、位于所述挡板61下方的握持杆62。所述挡板61呈长方体,所述挡板61收容于所述第五通孔115内,从而可以堵住所述第五通孔115。所述握持杆62呈圆柱体,所述握持杆62的上端与所述挡板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隧道通风装置使用时,首先打开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5、第三阀门23及第四阀门32,然后打开风机22的开关,使得隧道外界的空气进入到所述抽气管21内,然后进入到所述壳体11内,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网41及第二过滤网45的过滤后向左流动,然后经过第三过滤网48的过滤后向左流动,然后经过第二通孔112进入到所述第一出气管12内,然后可以进入到隧道内,进而可以将外界的氧气抽入到隧道内,当进入到壳体11内的气压较大时,所述第一过滤网41向左移动,所述滚轮44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41顺利的向左移动,且不会倾斜,所述第二弹簧46的设置对所述第一过滤网41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对所述第一过滤网41起到保护作用。由于外界的空气不断的进入到隧道内,隧道内的气压增大,隧道内的空气进入到所述进气斗33内,然后进入到所述进气管31内,然后进入到所述壳体11内,经过第四过滤网55的过滤后进入到所述第四过滤网55的右侧,然后进入到所述第二出气管14内,最后排出隧道外部,所述第三弹簧53及第四弹簧57对所述第四过滤网55起到缓冲作用,并且由于第四过滤网55呈倾斜状,使得第四过滤网55左表面的粉尘掉落在所述挡板61上,使用者握住握持杆62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将挡板61取下,以便清除第四过滤网55左侧的灰尘。至此,本实用新型隧道通风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Claims (8)
1.一种隧道通风装置,包括壳体装置、位于所述壳体装置右侧的抽气装置、位于所述壳体装置左侧的进气装置、收容于所述壳体装置内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上的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装置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左侧的第一出气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气管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壳体右侧的第二出气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气管上的第二阀门,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风机、第三阀门,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斗、位于所述进气斗上方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四阀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左侧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右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左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左侧的滚轮、所述第二弹簧左侧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左侧的弯曲板、位于所述弯曲板下方的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隔板、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左侧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左侧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左侧的第四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右侧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右侧的第二固定块,所述挡板装置包括挡板、位于所述挡板下方的握持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位于其右表面的第四通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气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与所述进气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设有凹槽,所述滚轮设有两个,所述滚轮呈圆柱体,所述滚轮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板呈弯曲状,所述弯曲板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呈弯曲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隔板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滑动接触,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的下方,同时位于所述第四通孔及第三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二过滤网及第三过滤网的下端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与所述隔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隔板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四过滤网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过滤网呈倾斜状,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隔板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四过滤网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呈长方体,所述挡板收容于所述第五通孔内,所述握持杆呈圆柱体,所述握持杆的上端与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01394.XU CN206845213U (zh) | 2017-07-04 | 2017-07-04 | 一种隧道通风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01394.XU CN206845213U (zh) | 2017-07-04 | 2017-07-04 | 一种隧道通风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45213U true CN206845213U (zh) | 2018-01-05 |
Family
ID=60804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80139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45213U (zh) | 2017-07-04 | 2017-07-04 | 一种隧道通风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4521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99251A (zh) * | 2018-12-24 | 2019-03-22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工地施工用的新型环保空气除尘设备 |
CN112211660A (zh) * | 2020-11-18 | 2021-01-12 | 娄底市同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煤矿乘人隧道除烟装置 |
-
2017
- 2017-07-04 CN CN201720801394.XU patent/CN20684521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99251A (zh) * | 2018-12-24 | 2019-03-22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工地施工用的新型环保空气除尘设备 |
CN112211660A (zh) * | 2020-11-18 | 2021-01-12 | 娄底市同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煤矿乘人隧道除烟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905358U (zh) | 一种活性炭废气吸附废气处理设备 | |
CN206845213U (zh) | 一种隧道通风装置 | |
CN201304607Y (zh) | 空气循环式内除尘立式干砂打磨台 | |
CN105771444B (zh) | 一种高效的烟气除尘系统 | |
CN106731277A (zh) | 一种环保的用于陶瓷制作的除尘设备 | |
CN206320859U (zh) | 一种具有废气净化功能的智能净化器 | |
CN208711347U (zh) | 一种除尘环保设备 | |
CN106492552A (zh) | 一种雾霾吸收净化装置 | |
CN207635421U (zh) | 一种高效的吸油烟机 | |
CN204767894U (zh) | 一种室内空气除尘器 | |
CN206867887U (zh) | 一种环保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设备 | |
CN206454444U (zh) | 一种环保的烟气净化处理设备 | |
CN107812433A (zh) | 一种高效环保除尘设备 | |
CN206965377U (zh) | 一种矿产工程领域环保的空气粉尘净化设备 | |
CN207169253U (zh) | 一种自动化工程生产车间的环保除尘设备 | |
CN107158823A (zh) | 一种环保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尘屑收集设备 | |
CN106731394A (zh)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 | |
CN205495187U (zh) | 一种高效的冶金电炉排烟除尘装置 | |
CN107096327A (zh) | 一种矿产工程领域环保的空气粉尘净化设备 | |
CN205007746U (zh) | 一种脉冲式粉尘吸收机 | |
CN107008078A (zh) | 一种环保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设备 | |
CN206924556U (zh) | 一种制鞋车间用环保的多级空气净化系统 | |
CN206935003U (zh) | 一种环保的化工车间用空气除尘设备 | |
CN206924522U (zh) | 一种便携式烧烤油烟用环保的净化设备 | |
CN206391779U (zh) | 一种中央集尘工作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