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9401U - 重力悬挂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重力悬挂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9401U
CN209979401U CN201920495222.3U CN201920495222U CN209979401U CN 209979401 U CN209979401 U CN 209979401U CN 201920495222 U CN201920495222 U CN 201920495222U CN 209979401 U CN209979401 U CN 209979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smart card
base
suspension test
gravity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952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波
郭楠
金倩
冯敬
史春腾
王里晴
乔申杰
王大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KE ZUODIK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Electronics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 ZUODIK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Electronics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KE ZUODIK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Electronics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KE ZUODIK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952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9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9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9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重力悬挂测试设备,包括:底座,其具有座脚,且能够放置在水平表面上;支架,其位于底座上;第一夹具,其位于支架上部,且被配置为能够夹住智能卡的第一边;第二夹具,其被配置为能够夹住智能卡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重锤,其被配置为通过绳索悬挂在所述第二夹具上;其中,所述底座在对应于所述重锤的位置具有开口。

Description

重力悬挂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卡测试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重力悬挂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卡应满足一定的物理性能要求,以确保在智能卡的各种使用场景中,其材质不致破损,内嵌芯片的功能未受到破坏。例如,一种物理性能要求是智能卡的弯曲韧性应处于一定的极限值范围之内。这些物理性能要求通常是在诸如GT/T14916等国家或国际标准中规定的。
目前,本领域中需要一种用于测试智能卡的弯曲韧性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力悬挂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具有座脚,且能够放置在水平表面上;
支架,其位于底座上;
第一夹具,其位于支架上部,且被配置为能够夹住智能卡的第一边;
第二夹具,其被配置为能够夹住智能卡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
重锤,其被配置为通过绳索悬挂在所述第二夹具上;
其中,所述底座在对应于所述重锤的位置具有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能够有效地完成智能卡的弯曲韧性的测试,且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的第二夹具处的局部透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的透视图;
图4A-4C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进行智能卡的弯曲韧性测试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对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实用新型,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现参照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100的透视图。如图1中所示,该重力悬挂测试设备100包括:
底座1,其具有座脚2,且能够放置在水平表面上;
支架3,其位于底座1上;
第一夹具4,其位于支架3上部,且被配置为能够夹住智能卡5的第一边;
第二夹具6,其被配置为能够夹住智能卡5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
重锤7,其被配置为通过绳索8悬挂在所述第二夹具6上;
其中,所述底座1在对应于所述重锤7的位置具有开口。
所述底座1可以为如图中所示的平板状或其他适当形状,其座脚2通常可以有3个或4个,以便于放置在水平表面上。所述底座1可以为金属材质,从而可具有较大的重量和强度,以提高设备100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所述支架3可以位于底座1的中部附近,且从底座1向上升起适当高度。所述支架3可以为如图中所示的平板状或其他适当形状。所述支架3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焊接等方式与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也可以与所述底座1一体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与所述支架3能拆卸的安装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是可更换的。这样,可以准备多个不同类型的底座1,例如,具有特制加长座脚2的底座1,以便于测试超长的智能卡。
所述第一夹具4位于所述支架3的上部,其可以如图中所示为与所述支架3类似的平板状,也可以具有任何其他适当的形状。所述第一夹具4可以将智能卡5夹在所述第一夹具4和所述支架3上端部之间形成缝隙中,并通过所述第一夹具4上的螺旋按钮9将所述智能卡5夹紧或松开。所述螺旋按钮9例如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夹具4上的螺孔(通孔)配合的螺栓,可以通过旋转在螺孔中上下移动,从而直接压紧或松开所述智能卡。或者,所述螺旋按钮9可以包括与所述支架3上端面中的螺孔配合的螺栓,可以通过旋转在螺孔中上下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一夹具4压紧或松开所述智能卡5。
所述第二夹具6能够夹住智能卡5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且在所述第二夹具上通过绳索8悬挂一重锤7。这样,所述重锤7通过绳索8和第二夹具5向被测试的智能卡5施加向下的重力,使得智能卡5弯曲,从而可以测试智能卡5的弯曲韧性。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100的所述第二夹具6处的局部透视图。如图2中所示,所述第二夹具6具有位于其中部的槽,所述智能卡5的第二边的一部分(即中间部分)暴露在所述槽中。这样,可以更方便地测试所述智能卡5的第二边的高度(例如,距底座1所在平台的高度),从而测试智能卡5的弯曲韧性。
如图1中所示,所述底座1在对应于所述重锤7的位置具有开口,以便容纳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下的重锤7。所述开口可以为图1所示的圆弧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现参照图3,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200的透视图。
如图3中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具6有两个,分别被配置为夹住一个智能卡5的所述第二边;所述重锤7有两个,分别被配置为通过绳索7悬挂在一个第二夹具6上。通过设置两个第二夹具6和两个重锤7,可以同时测试两个智能卡5的弯曲韧性,从而提高测试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更多个第二夹具6和重锤7。
现参照图4A-4C,其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100进行智能卡5的弯曲韧性测试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地,图4A示出了将待测试智能卡5安装在重力悬挂测试设备100的所述第一夹具4上,但还没有在智能卡5上安装所述第二夹具6和重锤7时的场景。此时,测量智能卡5相对于底座1所在平面的高度为h1。图4B示出了安装所述第二夹具6和重量为p的重锤7、造成智能卡5弯曲之后的场景。此时,测量智能卡5相对于底座1所在平面的高度为h2。图4C示出了将所述第二夹具6和重锤7从所述智能卡5取下、智能卡5从弯曲中恢复之后的场景。此时,测量智能卡5相对于底座1所在平面的高度为h3。然后,通过计算h1-h2以及h1-h3,即可判断所述智能卡的弯曲韧性。所述重锤7的重量p、以及智能卡5被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6所夹住部分的宽度等参数可以根据相关标准来确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能够有效地完成智能卡的弯曲韧性的测试,且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应指出的是,以上描述和图示仅为示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装置可具有更多、更少或不同的模块,且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包含和功能关系可以与所描述和图示的不同。
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已经提供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其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诸如特定部件和装置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其目的不是穷尽的或者限制本实用新型。特定实施例的各个元件或特征通常不限于该特定实施例,而是在适用的情况下是可互换的并且可以在其他实施例中使用,即使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这样的变化不被认为是背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样的修改旨在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公知的部件、结构和公知的技术。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的。本申请中各部件的名称仅是为叙述方便而定,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可以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括”,“包含”和“具有”是包含性的,因此指定所述特征、实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实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添加。这里描述的步骤、过程和操作不被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讨论或示出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地指定了执行顺序。
当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接合到”、“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位于、接合、连接或耦合到其他元件,或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用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他词语应该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与“直接在...之间”,“相邻”与“直接相邻”等)。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相连”或类似术语,在没有其他明确限定的情况下,可以指机械连接、电连接、通信连接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尽管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和/或部分不应该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部件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或部分。除非在上下文中明确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字术语的术语在本文中使用时并不意味着顺序或次序。因此,本申请中的第一元件、组件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或部分,而不脱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
为便于描述,可在此使用诸如“内部”、“外部”、“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的空间相关术语,描述一个元素或特征与另一个元素或特征的如图中所示的关系。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可以意图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之上”。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他方向),并且相应地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应当相对地解释。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语言表述的含义及其等同含义所限定。

Claims (5)

1.一种重力悬挂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具有座脚,且能够放置在水平表面上;
支架,其位于底座上;
第一夹具,其位于支架上部,且被配置为能够夹住智能卡的第一边;
第二夹具,其被配置为能够夹住智能卡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
重锤,其被配置为通过绳索悬挂在所述第二夹具上;
其中,所述底座在对应于所述重锤的位置具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能拆卸的安装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具有位于其中部的槽,所述智能卡的第二边的一部分暴露在所述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悬挂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有两个,分别被配置为夹住一个智能卡的所述第二边;
所述重锤有两个,分别被配置为通过绳索悬挂在一个第二夹具上。
CN201920495222.3U 2019-12-13 2019-12-13 重力悬挂测试设备 Active CN209979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5222.3U CN209979401U (zh) 2019-12-13 2019-12-13 重力悬挂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5222.3U CN209979401U (zh) 2019-12-13 2019-12-13 重力悬挂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9401U true CN209979401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7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95222.3U Active CN209979401U (zh) 2019-12-13 2019-12-13 重力悬挂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9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79401U (zh) 重力悬挂测试设备
CN210427783U (zh) 一种适用于板测盒夹具的压合夹具
CN111774685A (zh) 一种云台电路板焊接用辅助夹具和方法
CN104149047A (zh) 一种pcb板夹具
CN212905031U (zh) 一种可调节式电子元器件检测测试设备
CN215280282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用电路板夹持装置
CN109188178A (zh) 极性检测机构
CN212628635U (zh) 一种pcb的简易夹具
CN220463642U (zh) 一种检测夹具
CN215239430U (zh) 一种驱动器维修工装夹具
CA2611840A1 (en) Portable davit mounting base
CN212398407U (zh) 一种云台电路板焊接用辅助夹具
CN217317735U (zh) 外壳对人和设备的防护检验用试具11的校准夹具
CN215218312U (zh) 一种力学拉伸试验用固定夹具
CN210570488U (zh) 一种机器视觉尺寸检测装置
CN215701046U (zh) 一种夹持工装
CN205211912U (zh) 一种高频辐射测试天线的固定装置
CN212645662U (zh) 三坐标检测工装
CN210180320U (zh) 一种发动机端盖侧孔位置度检具
CN209727545U (zh) 一种水利用水质检测采样设备
CN214953819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力多功能量具
CN217443485U (zh) 一种二极管电性能检验测试装置
CN218938025U (zh) 一种落球试验治具
CN217684127U (zh) 一种可拆卸的支撑装置
CN212351755U (zh) 一种加工电子元器件用的夹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