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2514U - 运输小车 - Google Patents

运输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2514U
CN209972514U CN201821985089.1U CN201821985089U CN209972514U CN 209972514 U CN209972514 U CN 209972514U CN 201821985089 U CN201821985089 U CN 201821985089U CN 209972514 U CN209972514 U CN 209972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ase
rod
supporting ro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850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子豪
韩朝
周灵均
祖利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to CN2018219850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2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2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25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小车,包括吸盘、底座、支杆和脚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吸盘,相邻两个所述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底座具有中空内腔,且所述底座底部具有开口,所述中空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包括的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所述支杆上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杆下段和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上段卡合于所述中空内腔内部,所述支杆下段由所述开口穿过并延伸至所述底座外部,所述支杆下段的下端连接所述脚轮,所述支杆上段与所述底座之间抵接有弹性件。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小车,结构简单,物品运输过程平稳。

Description

运输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购不仅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也使百姓家中大件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件的搬运成了一大难题,便携式万向轮吸盘小车便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推车是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
虽然物料搬运技术不断发展,但手推车仍作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而沿用至今。推车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广泛应用是因为它造价低廉、维护简单、操作方便、自重轻,能在机动车辆不便使用的地方工作,在短距离搬运较轻的物品时十分方便,搬运货物省力,省时,又省了钱。
但目前的手推车在运载物品过程中,通常需采用其他手段将物品紧固在手推车上,否则物品易晃动而不稳,或易掉落;此外,经过不平整地面时的震动也易对手推车造成损伤;并且,载物区域大小固定,不能够调节,对不同大小的物品进行运输时,适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小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采用其他手段紧固待运输物品、物品易掉落、脚轮易受损伤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运输小车,包括吸盘、底座、支杆和脚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吸盘,相邻两个所述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所述底座具有中空内腔,且所述底座底部具有开口,所述中空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包括的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所述支杆上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杆下段和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上段卡合于所述中空内腔内部,所述支杆下段由所述开口穿过并延伸至所述底座外部,所述支杆下段的下端连接所述脚轮,所述支杆上段与所述底座之间抵接有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中空的通道,所述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连杆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通道内;
所述第一连杆具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连杆侧壁的第一孔道,所述第二连杆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杆轴线垂直的第二孔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中空的通道,所述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连杆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通道内;
所述第一连杆具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连杆侧壁的第一孔道,所述第二连杆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杆轴线垂直设置的弹性突起。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部插接于所述底座侧方,且所述连接杆通过插销或螺栓紧固于所述底座侧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连接杆间隙配合,所述推杆固定于所述套筒外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运输小车,其有益效果主要如下:
底座的上端设置吸盘,便于对物品的固定,通过使支杆上段位于底座的中空内腔内,支杆下段穿过底座底部的开口并延伸到底座外部,同时,在支杆上段与底座之间设置弹性件,能够减轻运输过程中外力对脚轮和支杆的损伤,还能够增强物品输送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运输小车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运输小车的侧视图;
图中,1-吸盘,2-脚轮,3-底座,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运输小车,包括吸盘1、底座3、连接杆和脚轮2;底座3的上端设置有吸盘1,相邻两个底座3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底座3具有中空内腔,且底座3底部具有开口,中空腔体的直径大于开口的直径;支杆包括的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支杆上段的直径大于支杆下段和开口的直径,支杆上段卡合于中空内腔内部,支杆下段由开口穿过并延伸至底座3外部,支杆下段的下端连接脚轮2,支杆上段与底座3之间抵接有弹性件。
具体地,一个底座3、一个支杆、一个脚轮2和一个吸盘1构成一个运输单元,运输单元可以有多个,通常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各运输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例如,运输小车可包括四个运输单元。以下均以四个运输单元的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四个运输单元的相邻底座3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连接,以使四个运输单元构成四边形结构的运输小车。各运输单元的吸盘1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当输送物品时,将物品放置于吸盘1上侧,各运输单元的吸盘1能够牢固的吸附物品,能够提高物品输送过程的平稳性,避免物品在输送过程挪动位置,甚至掉落到运输小车外,且无需其他紧固措施,其结构简单,运输操作方便。
其中,对于任一运输单元,底座3的上端设置的吸盘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底座3可为具有中空内腔的结构,并且,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沿水平截面的方向,中空内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开口的横截面面积。中空内腔的横截面和开口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多边形结构,通常优选为圆形,以下皆以圆形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中空内腔可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柱形结构。并且,中空内腔的直径大于开口的直径。其中,支杆包括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一体结构,也可以是相互连接在一起,以构成支杆。
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均可以是多面柱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均优选为圆柱体结构。支杆上段位于底座3的中空内腔内,支杆下段穿过底座3底部的开口,延伸至底座3外部,并与脚轮2连接。并且,支杆上段的直径大于支杆下段的直径,也大于开口的直径,中空内腔的直径等于或大于支杆上段的直径;同时,支杆下段的直径可以等于开口的直径或略小于开口的直径,使得支杆下段能够穿过开口,而支杆上段无法穿过开口,且支杆上段位于中空内腔内,能够相对自由地转动,以使脚轮2能够实现360°转动。
其中,作为其中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底座3可包括上底座3和下底座3,上底座3的下端具有凹陷,下底座3的上端具有凹陷,且下底座3的底部具有开口,上底座3和下底座3盖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中空内腔,且底部具有开口的结构,以使支杆上段能够位于中空内腔内部
具体地,还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可为弹簧或其他弹性体,只要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实现往复弹性运动即可。弹性件的一端可固定于支杆上段的下端、上端或侧方,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底座3中空内腔的内壁接触;优选设置于支杆上段的下端或上端。
例如,当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支杆上段的上端时,其另一端与中空内腔内壁接触,当脚轮2受到竖直向上的作用力时,弹性件在外力作用下被压缩,避免支杆上段直接与底座3的碰撞而影响脚轮2和支杆的损伤,同时,也能够提高物品运输过程的平稳性。
又例如,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支杆上段的侧方时,其另一端与中空内腔的侧壁接触。当收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时,弹性件在水平外力作用下被压缩,同样能够避免支杆直接与底座3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在支杆上段的上端、下端和侧方可以均设置弹性件,或者选择性的在一个或两个位置设置弹性件。优选在支杆上段的上端和下端对应设置弹性件;同时,可选择性地使支杆上段的直径等于中空内腔的直径,使支杆上段的侧壁与中空内腔的侧壁贴合。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第一连杆4具有中空的通道,通道的轴线与第一连杆4的轴线平行,第二连杆5套设于第一连杆4的通道内;第一连杆4具有多个贯穿第一连杆4侧壁的第一孔道,第二连杆5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二连杆5轴线垂直的第二孔道。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连接杆的结构。
连接杆可包括至少一根第一连杆4和至少一根第二连杆5。先以连接杆包括一根第一连杆4和一根第二连杆5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连杆4具有中空的通道,第二连杆5可以是实心的杆状结构,也可以是具有中空的通道的杆状机构,优选第二连杆5也具有中空的通道,能够减轻连接杆的重量。第一连杆4的通道的轴线与第一连杆4的轴线平行,优选为重合;第二连杆5的通道的轴线与第二连杆5的轴线平行,优选为重合。
第二连杆5的外径优选等于第一连杆4通道的直径,使得第二连杆5能够套设在第一连杆4的通道内。并且,第一连杆4具有多个贯穿第一连杆4侧壁的第一孔道;多个第一孔道沿第一连杆4的轴线方向排布,其可以是沿直线排布,也可以是曲线排布。其中,第一孔道可以是仅只贯穿第一连杆4一侧的侧壁,也可以是贯穿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孔道,第二孔道的轴线垂直于第二连杆5的轴线;第二孔道可以是贯穿第二连杆5一侧的侧壁,也可以是贯穿第二连杆5。
优选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的外形轮廓和尺寸相同。其中,第二连杆5的长度可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一连杆4的长度。通过抽拉第二连杆5,使第二连杆5上的第二孔道与不同的第一孔道位置相对应,能够改变连接杆的长度。当设置多个第二孔道时,相邻两个第一孔道之间的间距和相邻两个第二孔道之间的间距相等。当一个第一孔道和一个第二孔道的位置相对应时,通过插销或螺栓等插接到对应的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中,即可固定连接杆的长度。当连接杆具有多根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时,任意相邻两根第一连杆4之间套接一根第二连杆5,或者,任意相邻两根第二连杆5之间套接一根第一连杆4。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第一连杆4具有中空的通道,通道的轴线与第一连杆4的轴线平行,第二连杆5套设于第一连杆4的通道内;第一连杆4具有多个贯穿第一连杆4侧壁的第一孔道,第二连杆5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二连杆5轴线垂直设置的弹性突起。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连接杆的另一种具体的结构。
连接杆可包括至少一根第一连杆4和至少一根第二连杆5。先以连接杆包括一根第一连杆4和一根第二连杆5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连杆4具有中空的通道,第二连杆5可以是实心的杆状结构,也可以是具有中空的通道的杆状机构,优选第二连杆5也具有中空的通道,能够减轻连接杆的重量。第一连杆4的通道的轴线与第一连杆4的轴线平行,优选为重合;第二连杆5的通道的轴线与第二连杆5的轴线平行,优选为重合。
第二连杆5的外径优选等于第一连杆4通道的直径,使得第二连杆5能够套设在第一连杆4的通道内。并且,第一连杆4具有多个贯穿第一连杆4侧壁的第一孔道;多个第一孔道沿第一连杆4的轴线方向排布,其可以是沿直线排布,也可以是曲线排布。其中,第一孔道可以是仅只贯穿第一连杆4一侧的侧壁,也可以是贯穿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具有至少一个弹性突起,弹性突起垂直于第二连杆5的轴线设置。
其中,弹性突起可以弹性材料构成,也可以是突起底部设置弹性件,以使得弹性突起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垂直于第二连杆5轴线的往复运动。弹性突起的顶部的外表面优选为曲面结构,使得弹性突起能够卡合于第一孔道内,并能够由第一孔道向第一连杆4内滑出。当弹性突起位于对应的第一孔道内时,可使连接杆的长度相对固定;并通过改变弹性突起与第一连杆4上不同的第一孔道位置相对应,即可改变连接杆的长度。
当设置多个弹性突起时,相邻两个第一孔道之间的间距和相邻两个弹性突起之间的间距相等。当连接杆具有多根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时,任意相邻两根第一连杆4之间套接一根第二连杆5,或者,任意相邻两根第二连杆5之间套接一根第一连杆4。
通过改变连接杆的长度,能够改变相邻两个底座3之间的间距,以使得运输小车能够根据待运输物品的尺寸大小合理调整底座3间距,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待运输物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杆与底座3可拆卸连接。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连接杆与底座3的连接方式。连接杆与底座3可拆卸连接,可增强运输小车的组装灵活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述连接杆的一端部插接于底座3侧方,且连接杆通过插销或螺栓紧固于底座3侧方。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连接杆与底座3可拆卸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底座3的侧方可设置盲孔,盲孔的直径与第一连杆4或第二连杆5的直径相同。
同时,底座3上还可设置与盲孔相连通、且与盲孔轴线垂直的内孔,并在第一连杆4或第二连杆5的端部对应设置通孔。当第一连杆4或第二连杆5的端部位于盲孔内时,通过插销或螺栓等结构经由内孔插入到第一连杆4或第二连杆5端部的通孔内,实现连接杆与底座3的固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推杆;推杆的一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推杆,便于运输小车的推动。具体地,推杆可转动连接于连接杆上,以方便调节推杆相对于连接杆的倾斜角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套筒,套筒与连接杆间隙配合,推杆固定于套筒外侧。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具体说明推杆与连接杆转动连接的结构。具体地,套筒可套接在第一连杆4上,则套筒与第一连杆4间隙配合;套筒也可套接在第二连杆5上,则套筒与第二连杆5间隙配合。套筒与连接杆间隙配合,使套筒能够相对于连接杆转动,便于固定于套筒外侧的推杆调整相对于连接杆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小车,底座的上端设置吸盘,便于对物品的固定,通过使支杆上段位于底座的中空内腔内,支杆下段穿过底座底部的开口并延伸到底座外部,同时,在支杆上段与底座之间设置弹性件,能够减轻运输过程中外力对脚轮和支杆的损伤,还能够增强物品输送的平稳性。
最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底座、支杆和脚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吸盘,相邻两个所述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所述底座具有中空内腔,且所述底座底部具有开口,所述中空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包括的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所述支杆上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杆下段和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上段卡合于所述中空内腔内部,所述支杆下段由所述开口穿过并延伸至所述底座外部,所述支杆下段的下端连接所述脚轮,所述支杆上段与所述底座之间抵接有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中空的通道,所述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连杆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通道内;
所述第一连杆具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连杆侧壁的第一孔道,所述第二连杆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杆轴线垂直的第二孔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中空的通道,所述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连杆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通道内;
所述第一连杆具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连杆侧壁的第一孔道,所述第二连杆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杆轴线垂直设置的弹性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部插接于所述底座侧方,且所述连接杆通过插销或螺栓紧固于所述底座侧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连接杆间隙配合,所述推杆固定于所述套筒外侧。
CN201821985089.1U 2018-11-29 2018-11-29 运输小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72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5089.1U CN209972514U (zh) 2018-11-29 2018-11-29 运输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5089.1U CN209972514U (zh) 2018-11-29 2018-11-29 运输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2514U true CN209972514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0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8508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72514U (zh) 2018-11-29 2018-11-29 运输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25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9592A (zh) * 2020-09-22 2020-11-20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商物流行业的包裹运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9592A (zh) * 2020-09-22 2020-11-20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商物流行业的包裹运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71333A (en) Movable self supporting implement stand and convertible bucket external frame
CN210455606U (zh) 一种物料转运托盘
CN209972514U (zh) 运输小车
US20060260282A1 (en) Detachable mobile rack for dust collector
CN212354013U (zh) 一种用于搬运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运输工具
CN208593406U (zh) 工装车
CN111071317A (zh) 一种可延展平板车
CN205365661U (zh) 一种载物平台
CN202062369U (zh) 移动工作台
CN213168998U (zh) 具有可折叠滚轮的栈板
CN203666721U (zh) 一种高台板推车
CN21212677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玻璃板材转运装置
CN110329765B (zh) 一种间歇式车轮输送用接料装置
CN210063044U (zh) 一种便捷式综框推车
CN214823426U (zh) 一种带有防倾倒结构手推车
CN203306065U (zh) 一种包装袋转运小车
CN217314009U (zh) 带有装饰盖固定机构的喷漆装置
CN202046651U (zh) 机台搬运车
CN219927746U (zh) 减震器总成快速储运装置
CN207669285U (zh) 工具存放设备
CN217173113U (zh) 一种适用于垂直输送机的外框固定装置
CN214028746U (zh) 可移动方便转运连接的原料输送装置
CN214425604U (zh) 一种搬运便捷台式电脑
CN214356075U (zh) 一种建筑手推车
CN214451181U (zh) 一种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