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1050U - 一种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1050U
CN209971050U CN201920177527.XU CN201920177527U CN209971050U CN 209971050 U CN209971050 U CN 209971050U CN 201920177527 U CN201920177527 U CN 201920177527U CN 209971050 U CN209971050 U CN 209971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aper
mold
connecting rod
plates
leng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775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兆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775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1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1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1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该顶模架位于模具的模腔上部,该顶模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并平齐的板,两所述板的长度方向随模腔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一所述板上形成了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刮刀路径基准部,两刮刀路径基准部之间则形成供刮刀局部置入的条形镂空区,刮刀的两头分别抵在与之对应的刮刀路径基准部上并在沿条形镂空区移动作业后以刮平待成型桩的顶面。如此条形镂空区的两侧为刮刀提供支撑,并作为刮刀刮削深度的基准;在处理待成型桩顶面时,只需将刮刀沿条形镂空区移动即可,即能实现条形镂空区对应的混凝土顶面与位于板处的混凝土顶面相齐平,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的修补的方式,效率高且成型的桩顶面平整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方桩是指采用专业模具生产出来的方形混凝土桩,施工质量比灌注桩更容易保证,方形混凝土桩是我国土木建筑基础工程中重要的桩基材料,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施工速度快的预制混凝土方桩是我国预制构件中产量较大的一种混凝土制品。
目前方桩的模具主要包括底模板以及两个沿底模板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侧模板,侧模板和底模板相连形成敞口的模腔,如专利号为ZL201320633720.2(公告号为CN2034852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用于预应力与非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的模具》,包括左侧钢板(即侧模板)、右侧钢板(即侧模板)和底钢板(即底模板),右侧钢板的底部与底钢板的右端焊接固定,在底钢板的左端设有螺纹孔,在左侧钢板的底部设有调节螺孔,左侧钢板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底钢板活动连接。
上述模具在生产方桩时,通常是在模腔内注入混凝土后,通过震动器震动使得模具内的混凝土密实和均匀,再通过工具将待成型桩顶面的不平整处抹平,完全依靠技术人员肉眼观察以及经验判断是否抹平,很难保证待成型桩顶面的平整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使得所成型桩顶面平整度高的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该顶模架位于模具的模腔上部,该顶模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并平齐的板,两所述板的长度方向随模腔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一所述板上形成了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刮刀路径基准部,两刮刀路径基准部之间则形成供刮刀局部置入的条形镂空区,刮刀的两头分别抵在与之对应的刮刀路径基准部上并在沿条形镂空区移动作业后以刮平待成型桩的顶面。
为了保证顶模架与模具配合良好,所述顶模架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两个侧板分别对应设置在两块板上,各板的内侧边沿延伸出侧板以形成所述刮刀路径基准边。侧板的设置便于板的取放,且侧板能够起到作为基准的作用,在侧板放置到位时,板即放置到位。
为了使得该顶模架能够配合模具生产变截面方桩,各所述板的外侧边沿延伸出侧板,且其外侧边沿处凸设有朝向模腔侧壁的凸部,所述凸部长度方向的两侧为朝向条形镂空区倾斜的斜面,且前述斜面向板的端部延伸。用于生产变截面方桩的模具会设置衬板,凸部位于两个衬板之间,从而使所成型的方桩侧面为凹凸面;且凸部的两侧为斜面,与衬板上呈倾斜状态的位置相配合,能防止漏浆,也便于脱模。
为了加固顶模架,所述顶模架还包括至少一个架设于两个侧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起到加固作用,防止两个侧板受外力作用而向外变形。
为了便于顶模架的定位,所述第一连接杆架设于两个侧板的上端面,且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均延伸出侧板并对应安装于模具上,如此在第一连接杆装配于模具的状态下,顶模架即安装到位并且不会相对于模腔产生位移。
为了使得顶模架能够适配不同规格尺寸的模具,两块所述板能够沿模腔的宽度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目前的模具为提高通用性,能够适用生产多种规格的桩,至少一个侧模板能相对底模板移动以调节模腔尺寸,当模腔尺寸变大时,使两块所述板相互远离,当模腔尺寸变小时,使两块所述板相互靠近,即通过调节顶模架的两块板之间的间距以适配变化的模腔尺寸。
所述顶模架还包括至少一个架设于两个侧板的上端面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起到加固作用,防止两个侧板受挤压而向外变形,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长度能调节,以适配两块板之间的间距。
为了使第二连接杆的长度能够调节,所述第二连接杆包括两个在长度方向上能相对移动的连杆,各所述侧板上对应固定有一个前述连杆,各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对应的侧板相连,两个连杆的第二端于连杆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相拆卸地连接。如此顶模架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需要调节时,将两个连杆的第二端于不同的位置相连接,即能调整第二连接杆的总长度。
优选地,各连杆的邻近第二端的位置设有定位孔,其中一个连杆上的定位孔个数为至少一个,另一个连杆上的定位孔个数为至少两个并沿模腔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两根连杆于其中一个定位孔处通过连接件相连。通过相邻的两根连杆于不同的定位孔处连接,以调节定位件的总长度,该长度调节方式简单快捷。
为了便于顶模架的定位,各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均延伸出侧板并对应安装于模具上。如此在连杆第一端装配于模具的状态下,顶模架即安装到位,并能防止顶模架相对模腔产生位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相对设置的两块板之间形成供刮刀局部置入的条形镂空区,条形镂空区的两侧分别为沿条形镂空区长度方向延伸的刮刀路径基准边,如此条形镂空区的两侧为刮刀提供支撑,并作为刮刀刮削深度的基准;在处理待成型桩顶面时,只需将刮刀沿条形镂空区移动即可,即能实现条形镂空区对应的混凝土顶面与位于板处的混凝土顶面相齐平,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的修补的方式,效率高且成型的桩顶面平整度高;2、两块板能在模腔宽度方向上对接或远离,以适配两个侧模板之间的不同间距,如此顶模架能适配不同尺寸的模腔,无需针对不同尺寸的模具配置不同规格的顶模架,节约成本,通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顶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应用图1的顶模架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顶模架和与其对应的模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顶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应用图7的顶模架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C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顶模架的结构示意图(延伸杆处于对接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顶模架的结构示意图(延伸杆处于远离状态);
图12为应用图10的顶模架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顶模架的结构示意图(延伸杆处于远离状态);
图14为图13中的定位件装配于安装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应用图13的顶模架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对顶模架01和与之配合的一种模具的结构进行展开描述,该模具除了与之配合的顶模架01,还包括底模板6以及两个侧模板7,顶模架01和底模板6上下相对设置,两个侧模板7均设置于底模板6上并沿底模板6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底模板6和两个侧模板7围合成用于成型方桩011的模腔15,顶模架01位于模具的模腔15上部。
其中顶模架01包括板1、侧板3以及延伸杆11,其中板1沿模腔15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板1的下端面光滑,可为金属材质,如铁、钢等。
板1有两个并相对设置,且两块板1相互平齐,两块板1分别对应与两个侧模板7相接触以支撑。侧板3有两个并分别对应设置在两块板1上,即每块板1上设有一个侧板3,各板1的内侧边沿延伸出侧板3以形成刮刀路径基准部A(即每个板1上均形成了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刮刀路径基准部A),外侧边沿延伸出侧板3与侧模板7接触,此处内侧是指靠近条形镂空区13的一侧,外侧是指远离条形镂空区13的一侧。两刮刀路径基准部A之间则形成供刮刀2局部置入的条形镂空区13,刮刀2包括刮板21和成型于刮板21上部的搁置部22,该搁置部22的两端分别对应架设于刮刀路径基准部A上端面,刮板21伸入条形镂空区13内且刮板21的下端面与条形镂空区13的下端面齐平,刮板21两头分别抵在与之对应的刮刀路径基准部A上,在刮刀2沿条形镂空区13移动作业后以刮平待成型桩的顶面,从而使条形镂空区13对应的混凝土顶面能够与板1处的混凝土顶面平齐。
两块板1平齐设置以使刮刀2作业后整个方桩顶面为平面,否则方桩顶面会出现一侧高、一侧低的问题。
另外,两个侧板3之间沿侧板3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根第一连接杆5a,各第一连接杆5a沿条形镂空区13宽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杆5a用于对顶模架01起加固作用。
本实施例中,两块板1分别为第一板1a和第二板1b。第一板1a和第二板1b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朝向条形镂空区13的延伸杆11,第一板1a的头部的延伸杆11与第二板1b的头部的延伸杆11对应,第一板1a的尾部的延伸杆11与第二板1b的尾部的延伸杆11对应,且相对应的两根延伸杆11位于同一直线上时,顶模架01放置到位。延伸杆11的设置两块板1能够对应设置,防止两块板1的两端未对应而发生错位。本实施例中,相对应的两根延伸杆11一体成型,即顶模架01在制作时,两块板1即对应设置。
通过上述顶模架01的结构,桩的顶面可通过如下方法设置:1、先将顶模架01置入模腔15内并放置到位;2、通过布料装置(如布料车)向模腔15内倒入足够的混凝土,通过震动器震动使得模具内的混凝土密实和均匀;4、手动移动刮刀2使刮刀2沿条形镂空区13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刮刀2沿着刮刀路径基准部A移动以刮平模腔15上部的混凝土,使得条形镂空区13对应的混凝土顶面能够与板1处的混凝土顶面平齐,最终使得成型的方桩011的顶面为平整状态;并且在刮刀2移动过程中,可将从填料较多的位置刮出的料填充至填料较少处。
另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侧模板7能通过如下方式沿底模板6移动,侧模板7在移动之后,使得该模具的模腔15的横向宽度增大或者缩小,对此,需要配置一个横向尺寸扩大的顶模架01或者一个横向尺寸缩小的顶模架01,以下具体的结构支持侧模板7相对于底模板6的移动,沿底模板6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支撑架61,各支撑架61包括支撑在底模板6底部的支撑板611以及与支撑板611相连的两个加强板612,支撑板611沿底模板6宽度方向延伸,各侧模板7对应与一个设于其外侧的加强板612相连,且其中一个加强板612能沿底模板6的宽度方向相对支撑板611移动,与该加强板612相连的侧模板7也能沿底模板6移动。
支撑板611的端部设有多个沿加强板612滑移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定位孔613,支撑板611于第二定位孔613所在区域形成有凹槽通道614,能移动的加强板612设于对应的凹槽通道614内并能沿凹槽通道614移动,在第二定位孔613内插设有能抵在加强板612朝向侧模板7的端面上的连接件615(如销钉)。
在能移动的加强板612侧,支撑板611上固定有与对应的侧模板7平行的立板616,立板616和侧模板7分立于加强板612的两侧。而在立板616和加强板612之间,设置横向抵接杆617。横向抵接杆617与立板616相旋接,两者的旋接方向为垂直于立板616的方向,而横向抵接杆617的一端面,抵推于加强板612背向侧模板7的端面上。横向抵接杆617可以简单地选择螺栓或螺杆等,也可以选择在与加强板612的抵推面设置增大抵推面积的平板以扩大抵接稳定性等,这些横向抵接杆617的简单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加强板612的位置需进行调节移动时,连接件615插设于不同位置的第二定位孔613处,横向抵接杆617通过与立板616的旋接,保持横向抵接杆617与第一竖杆的抵推状态。
或者,可以在加强板612上设置能与第二定位孔613对应的连接孔,连接件615穿设于连接孔和第二定位孔613内。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刮刀路径基准部A的外侧边沿延伸出侧板3并沿长度方向间隔凸设有多个凸部31。
凸部31长度方向的两侧为朝向条形镂空区13倾斜的斜面311,且前述斜面311向对应的板1的端部延伸。因模腔15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使所成型的方桩011具有收缩段(收缩段处的截面尺寸小于桩身其他位置的截面尺寸)的衬板。各衬板包括设于侧模板7上的侧衬板8和设于底模板6上的底衬板,侧衬板8包括平行于侧模板7设置的侧衬板本体81以及成型于侧衬板本体81两侧的连接部82,该连接部82向远离侧衬板本体81方向延伸并朝向对应侧的侧模板7倾斜。在顶模架01置于模腔15上时,凸部31位于相邻两个侧衬板8之间并与对应侧的侧模板7接触,且凸部31上的斜面311与连接部82相抵,使得顶模架01与侧衬板8之间密封性好,防止漏浆,且侧衬板8和斜面311之间的斜面配合也便于脱模,侧板3与对应侧侧模板7上的侧衬板8抵靠。该顶模架01的结构使得所成型的方桩011的侧面为凹凸面。
实施例3
如图7~9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杆5a延伸出侧板3。
第一连接杆5a架设于两个侧板3的上端面,各第一连接杆5a沿条形镂空区13宽度方向延伸,起到加固两个侧板3的作用。第一连接杆5a的中部与两个侧板3对应固定相连,第一连接杆5a的两端均延伸出侧板3,两个侧模板7上均设有供第一连接杆5a的两端对应安装的安装架9。第一连接杆5a能起到定位顶模架01的作用,防止顶模架01在模腔15内产生位移。
本实施例中,安装架9上开设有安装槽91,第一连接杆5a能够自上而下插设于安装槽91内,当然,第一连接杆5a也可以其他形式安装于安装架9上,比如第一连接杆5a通过搭扣的结构安装于安装架9上,如此不仅第一连接杆5a能够拆卸,且在第一连接杆5a装配于安装架9上时,因第一连接杆5a不能轴向移动,还能防止侧模板7被混凝土撑开而向外变形,对模具起到加固作用。
当然顶模架01上也可如实施例2所示设置凸部31,以生产变截面方桩。
实施例4
如图10~12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a顶模架01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调节;b第二连接杆5b的长度能调节以适配两个侧模板7之间的间距,该两个区别特征使得本实施例的顶模架01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模具,第二连接杆5b沿模腔15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两块板1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可以手动或通过机械设备移动两块板1,以调节二者之间的间距。且第一板1a的延伸杆11和第二板1b的延伸杆11分体设计,第一板1a头部的延伸杆11和第二板1b头部的延伸杆11始终位于同一直线上并能在模具宽度方向上对应对接或远离,第一板1a尾部的延伸杆11和第二板1b尾部的延伸杆11始终位于同一直线上并能在模具宽度方向上对应对接或远离,从而使顶模架01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调节。
第二连接杆5b的长度能调节以适配两个侧模板7之间的间距:第二连接杆5b包括两个能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移动的连杆51,各侧板3上对应固定有一个前述连杆51,各连杆51的第一端对应安装于对应侧侧模板7上的安装架9上,各连杆51的邻近第二端的位置设有第一定位孔511,其中一个连杆51上的第一定位孔511个数为至少一个,另一个连杆51上的第一定位孔511个数为至少两个并沿连杆5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两根连杆51于其中一个第一定位孔511处通过连接件(如销钉)相连,通过将两根连杆51在不同位置的第一定位孔511处连接,以调节第二连接杆5b的总长度。本实施例中,各连杆51包括相连的第一杆51a和第二杆51b,第一杆51a安装于安装架9上,第一定位孔511开设于第二杆51b上。
当然也可如实施例2所示设置凸部31,以生产变截面方桩。
实施例5
如图13~16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各连杆51的第一端能拆卸地安装于对应安装架9的不同高度位置,安装架9的结构与实施例4不同。
安装架9上沿高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台阶91,各连杆51的第一端设有能搁置于台阶91上的搁置部512,通过将搁置部512置于不同高度的台阶91上,以调节第二连接杆5b的安装高度。并且各台阶91处还设有供对应连杆51插装的插槽911,各连杆51上设有能插设并限位与插槽911内的凸部513,具体地,凸部513设于第一杆51a上。
当然也可如实施例2所示设置凸部31,以生产变截面方桩。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该顶模架(01)位于模具的模腔(15)上部,其特征在于:该顶模架(01)包括两块相对设置并平齐的板(1),两所述板(1)的长度方向随模腔(15)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一所述板(1)上形成了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刮刀路径基准部(A),两刮刀路径基准部(A)之间则形成供刮刀(2)局部置入的条形镂空区(13),刮刀(2)的两头分别抵在与之对应的刮刀路径基准部(A)上并在沿条形镂空区(13)移动作业后以刮平待成型桩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架(01)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3),两个侧板(3)分别对应设置在两块板(1)上,各板(1)的内侧边沿延伸出侧板(3)以形成所述刮刀路径基准部(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板(1)的外侧边沿延伸出侧板(3),且其外侧边沿处凸设有朝向模腔侧壁的凸部(31),所述凸部(31)长度方向的两侧为朝向条形镂空区(13)倾斜的斜面(311),且前述斜面(311)向对应的板(1)的端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架(01)还包括至少一个架设于两个侧板(3)之间的第一连接杆(5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a)架设于两个侧板(3)的上端面,且第一连接杆(5a)的两端均延伸出侧板(3)并对应安装于模具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板(1)能够沿模腔(15)的宽度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架(01)还包括至少一个架设于两个侧板(3)之间的第二连接杆(5b),所述第二连接杆(5b)的长度能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5b)包括两个在长度方向上能相对移动的连杆(51),各所述侧板(3)上对应固定有一个前述连杆(51),各所述连杆(51)的第一端与对应的侧板(3)相连,两个连杆(51)的第二端于连杆(51)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相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其特征在于:各连杆(51)的邻近第二端的位置设有定位孔(511),其中一个连杆(51)上的定位孔(511)个数为至少一个,另一个连杆(51)上的定位孔(511)个数为至少两个并沿连杆(5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两根连杆(51)于其中一个定位孔(511)处通过连接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杆(51)的第一端均延伸出侧板(3)并对应安装于模具上。
CN201920177527.XU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 Active CN209971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7527.XU CN209971050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7527.XU CN209971050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1050U true CN209971050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2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77527.XU Active CN209971050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1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018212B4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eton-Deckenelements mit biegesteifen Beton- Trägerelementen, Deckenelement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08301618A (zh) 一种钢木组合构造柱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9971050U (zh) 一种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
CN108952148A (zh) 一种支模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96983A (zh) 一种用于成型桩的模具的顶模架
CN212077629U (zh) 一种用于外伸钢筋混凝土面成型的模具装置
CN113618872B (zh) 一种基于bim建模的建筑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CN108729456A (zh) 一种一体混凝土护坡浇筑模具及其浇筑施工方法
CN210396138U (zh) 一种浇筑用型材安装结构
CN209971051U (zh) 一种变截面桩模具的顶模架
CN217268355U (zh) 一种构造柱不拆卸浇筑模具
CN216196607U (zh) 一种现浇箱梁端头模板临时加固结构
KR20070105176A (ko) 도로경계석 설치구조
CN215519924U (zh) 沉降缝两侧混凝土剪力墙浇筑模板
KR100696910B1 (ko) 조립식옹벽블록 거푸집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립식옹벽블록제작방법
CN220451409U (zh) 剪力墙模板伸缩缝处的加固构造
KR200493864Y1 (ko) 타설막이
CN218027061U (zh) 一种模板支撑装置
CN218643371U (zh) 一种用于边坡防护骨架拦水沿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模板
CN219470998U (zh) 一种预制全装配基础插筋预埋结构
CN219653747U (zh) 一种可拼接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
CN217479942U (zh) 弹性底模填充式预制板梁铰缝结构
CN220224965U (zh) 一种制作用于连接预制t梁横隔板的现浇段的模具
CN216682639U (zh) 一种快速砌筑混凝土空心砼砌块的钢框砂浆模具
CN213740481U (zh) 一种快速安拆的排水沟施工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