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0543U - 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0543U
CN209960543U CN201920661394.3U CN201920661394U CN209960543U CN 209960543 U CN209960543 U CN 209960543U CN 201920661394 U CN201920661394 U CN 201920661394U CN 209960543 U CN209960543 U CN 209960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inner sleeve
endotheca
firewood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13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613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60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0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05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它包括有内套本体,在所述内套本体的周部开设有呈上下方向的通火口,在该各通火口的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八字形的成对导火板,成对导火板之间的间距由与内套本体相接的端部至远离内套本体的端部逐渐收窄,本实用新型优点是:起到了很好的留火加热作用,具有很好的传热效果,大幅提升了炉具整体温度,有效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延长了烟火在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最终起到了留热增温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炉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柴炉内套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柴炉是农村乡镇地区冬季广泛使用的一种取暖加热设备,柴炉在使用时一般将其放在室内,通过向其内部添加木材和秸秆等燃料进行燃烧,依靠燃烧产生的热量来进行取暖、烧水或做饭等,柴炉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通过一根排烟管排到室外。然而目前常见柴炉的炉膛结构不是十分合理,留火加热效果较差,不能起到很好的传热效果,使得炉具的整体温度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不仅不能对室内的温度起到很好的加热效果,降低了热能的利用效率,造成热量的浪费,而且增加了燃料的消耗量,不是十分节能环保。此外,由于放在室内的柴炉无法做到完全密封,因此在使用柴炉时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容易从柴炉的进柴口或加热口等处逸出到室内,从而严重影响了室内的空气质量,尤其在向柴炉内加柴或移开加热口处的盖板时,热量及烟气就会直接冒出严重影响室内环境,对室内空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很好的留火加热作用,可起到很好的传热效果,可大幅提升炉具整体温度,有效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同时具有很好的收烟效果的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它包括有内套本体,在所述内套本体的周部开设有呈上下方向的通火口,在该各通火口的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八字形的成对导火板,成对导火板之间的间距由与内套本体相接的端部至远离内套本体的端部逐渐收窄。
所述通火口为呈上下方向的连续性通孔。
所述通火口为呈上下方向的开口。
所述通火口为呈上下方向的连续性通孔和开口的组合。
所述内套本体上开设有内进柴口,在内套本体的内进柴口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挡板,在该挡板上开设有第一烟孔,在挡板后方的内套本体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隔板,靠近挡板处的成对导火板位于第一隔板下方,在除位于第一隔板下方外的其它成对导火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封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柴炉内套位于炉膛内,在内套与炉膛之间形成间隔,内套与炉底之间留有烟火通道,在间隔内,通过在成对导火板、内套本体和封板之间分别形成多个八字形的燃烧室,燃烧室位于间隔的下部分,间隔的上部分为烟道,在内套本体的周部开设有呈上下方向的通火口,该通火口与燃烧室相连通,通过该通火口,同时借助抽风力量把内套本体里的炉火扩展引入到燃烧室内,将烟火牵制引入燃烧室,在燃烧室内进行充分燃烧,起到对炉膛外壁加热的作用,同时延时烟火直接进入间隔上方的烟道直接进入排烟口,制止烟火向炉外的流失。
烟火在燃烧室内经过向炉膛外壁加热增温后,余烟通过成对导火板之间的窄处间隙流出,经烟道和排烟口排出室外。如果通火口过大,烟火会无停留地迅速从内套本体直经间隔上方的烟道和排烟口跑掉,如果通火口过小,烟火很难从内套本体进入燃烧室内,通过在内套本体的通火口处分别设置呈八字形的成对导火板,采用此方法能将内套本体内的烟火与燃烧室内的烟火牵连在一起,同时燃烧,对炉膛外壁加热。上下方向的通火口起到引火作用,当烟火的主力进入后,相连的弱火也自然会通过上下方向的通火口进入燃烧室内,以防烟火反弹再回内套本体内,所以内套本体内的烟火与燃烧室的烟火连在一起,同时燃烧,通过窄槽来控制火力向炉膛外壁传热,起到了很好的传热作用,上下方向的通火口与呈八字形的成对导火板相互依赖,共同起到了炉火燃烧和传热作用,同时起到了控制炉膛内木柴燃烧的速度和用量的作用,在成对导火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封板,迫使炉火集中进入与炉膛间留有的间隔内,使炉膛外壁传热带动炉具升温。成对的导火板除了连接内套本体和炉膛之间的温度,直接向炉膛外壁传热增温,起到很好的吸热和传热作用,其自身也相互协同起到了很好的留热增温和消烟作用。成对的导火板和炉膛外壁同时升温提高了整个炉具的温度,从而起到了很好的留火加热作用,具有很好的传热效果,大幅提升了炉具整体温度,有效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
2、通过在内套本体的周部开设有呈上下方向的通火口,使内套本体内的烟火不仅可通过呈上下方向的通火口进入燃烧室内,还可从内套本体与炉底之间的烟火通道进入燃烧室内,从而提高了烟火的通道空间,克服了单一依靠炉膛进行燃烧的不足,并且当炉膛内的堆柴或积灰将烟火通道堵塞时,烟气还可通过呈上下方向的通火口进入燃烧室内充分燃烧后外排,从而间接增加了堆柴高度、积灰空间和燃烧空间。另外,该烟火通道也是便于清除燃烧室的余灰,具有一定的清灰功能。
3、由于成对的导火板呈八字形,该呈八字形的导火板对内套本体内的烟火起到一定的限流作用,延长了烟火在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最终起到了留热增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焊接固定有炉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通火口为上下方向连续性通孔的图1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炉膛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通火口为上下方向开口的图1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通火口为上下方向连续性通孔和开口组合形式的图1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它包括有内套本体1,在所述内套本体1上开设有内进柴口2,在内套本体1的内进柴口2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挡板3,在该挡板3上开设有第一烟孔4,在挡板3后方的内套本体1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隔板5和向下倾斜的第二隔板6,第二隔板6的上端部与挡板3相连接,在第一隔板5与第二隔板6之间形成第一导烟道7,在第一隔板5与第二隔板6之间的内套本体1上开设有第二烟孔15。在挡板3上方的内套本体1内进柴口2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第三隔板8,第三隔板8与内进柴口2的顶部相平齐,在内进柴口2上方的内套本体1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第四隔板9,在第四隔板9上开设有呈V形的烟槽16。在第二隔板6与第三隔板8之间形成第二导烟道10,在第三隔板8与第四隔板9之间形成第三导烟道11,在内套本体1的周部开设有呈上下方向的通火口,该通火口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的连续性通孔12,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上下方向的开口28,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上下方向的连续性通孔12和开口28的组合。在内套本体1通火口的两侧设置有呈八字形的成对导火板13形成燃烧室,成对导火板13之间的间距由与内套本体1相接的端部至远离内套本体1的端部逐渐收窄,靠近挡板3处的成对导火板13位于第一隔板5下方,在除位于第一隔板5下方外的其它成对导火板13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封板14。
由图3所示,本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在使用时,先在内套本体1的顶部焊接固定炉面17,并在炉面17上开设加热口18,在加热口18处盖置盖板19,接着将炉面17固定在炉膛20上,使内套本体1位于炉膛20内,并在炉膛20内设置炉底21,从而在内套本体1与炉膛20的周壁之间形成间隔22,在内套本体1与炉底21之间形成烟火通道23,这样,在内套本体1与炉底21之间就保持了一定的高度,实现传热、除尘吸烟和清灰的功能。在进行烧柴时,将木柴等燃料从炉膛20的外进柴口24和内套本体1的内进柴口2送入炉膛20内,木柴燃烧完形成的炉灰从炉齿25落入灰斗26内,通过灰斗26将炉灰清理出炉膛20。炉膛20内的燃料在燃烧时,部分烟火从底部的烟火通道23进入燃烧内进行燃烧,部分烟火从通火口进入成对导火板13形成的燃烧室内进行燃烧,进入燃烧室的烟火充分完全燃烧后,从成对导火板13的窄端进入间隔22上方的排烟口27排出炉膛20,由于燃烧室成对的导火板13呈八字形,该呈八字形的导火板13对内套本体1内的烟火起到一定的限流作用,延长了烟火在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最终起到了留热增温的作用。
通过挡板3可使得内套本体1与炉膛20的周壁之间形成半封闭腔体,有助于在其之间形成环形负压带,利于燃烧时产生的烟火从内套本体1的底部经过,进一步对燃烧时产生的热能与烟气进行有效分离,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挡板3上的第一烟孔4、第二烟道10和第三烟道11可对燃料燃烧时内进柴口2处的烟气进行吸收,将燃烧时的热量尽可能地集中在内套本体1内。由于第一隔板5向上倾斜,第二隔板6向下倾斜,使得第一烟道7呈锥形,呈锥形的烟道可提高烟气吸抽力度,同时在第一隔板5与第二隔板6之间的内套本体1上开设有第二烟孔15,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内进柴口2处的收烟效果,避免了烟气的逸出,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当加热口18处的盖板19盖置时,内套本体1内处于正压状态,燃料在内套本体1内燃烧更加彻底,起到消烟和增温作用,内套本体1与炉膛20周壁的夹层内处于负压状态;当加热口18处的盖板19打开时,内套本体1内呈负压状态,空气直接从加热口18处进入,火焰直接向下,有效保证内套本体1内的烟气不会从加热口18处逸出。

Claims (5)

1.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内套本体,在所述内套本体的周部开设有呈上下方向的通火口,在该各通火口的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八字形的成对导火板,成对导火板之间的间距由与内套本体相接的端部至远离内套本体的端部逐渐收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火口为呈上下方向的连续性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火口为呈上下方向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火口为呈上下方向的连续性通孔和开口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本体上开设有内进柴口,在内套本体的内进柴口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挡板,在该挡板上开设有第一烟孔,在挡板后方的内套本体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隔板,靠近挡板处的成对导火板位于第一隔板下方,在除位于第一隔板下方外的其它成对导火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封板。
CN201920661394.3U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60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1394.3U CN209960543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1394.3U CN209960543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0543U true CN209960543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4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139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60543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605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47825U (zh) 一种生物质炊事采暖炉具
CN203364172U (zh) 一种生物质炊事采暖炉
CN208735618U (zh) 一种新型分段低氮燃烧装置
CN103423775A (zh)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炉
CN202032618U (zh) 新型高效节能环保多用供暖炉
CN205783765U (zh) 节能环保反烧锅炉
CN201531912U (zh) 节煤节柴的无烟尘防氟气化燃烧炉
CN102748777B (zh) 一种双锥形旋风式高效生物质炉具
CN209960543U (zh) 一种带有多个燃烧室的柴炉内套
CN201724256U (zh) 一种燃料灰垢易排出的环保型生物质能颗粒燃烧炉
CN205245144U (zh) 生物质燃料燃烧加热锅炉
CN207962728U (zh) 一种燃烧炉
CN202792106U (zh) 一种双锥形旋风式高效生物质炉具
CN100362290C (zh) 环保节能采暖炉
CN104566492A (zh) 兼具采暖、烧水、烧饭功能的柴炉
CN203177228U (zh) 一种节能调控炉具
CN206919065U (zh) 一种带引火管的生物质半气化炉
CN106247615B (zh) 双燃料锅炉
CN112856487B (zh) 正反烧高温生物质煤采暖炉
CN216203528U (zh) 一种集成式柴火灶
CN217604157U (zh) 一种燃木壁炉
CN202947307U (zh) 养殖专用锅炉
CN215863701U (zh) 生物质水暖炉
CN210204494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烧烤炉
CN218379487U (zh) 一种无烟柴火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