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8894U - 导轨内防坠落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轨内防坠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8894U
CN209958894U CN201920309295.9U CN201920309295U CN209958894U CN 209958894 U CN209958894 U CN 209958894U CN 201920309295 U CN201920309295 U CN 201920309295U CN 209958894 U CN209958894 U CN 209958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casing
brake block
jib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092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国锋
巫世财
苑明华
周东海
匡正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OP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OP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OP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OP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092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8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8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88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轨内防坠落装置,包括壳体、顶部吊杆、底部吊杆和两个以上的刹车片,顶部吊杆设置在壳体的上部并且与壳体构成垂直移动副,顶部吊杆的上部用于连接拽引绳或拽引链,刹车片设置于壳体的两侧,壳体两侧的刹车片可由顶部吊杆的上下移动而在壳体上沿水平方向朝着相反的方向同时移动,刹车片的水平移动用于挤压或脱离导轨,底部吊杆设置在壳体的底部用于连接承重盘。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机构及制造简单,刹车片动作迅速准确,刹车效果好,可反复使用,不需要增设电气设备及电缆及可很方便地对拽引系统进行防坠落保护,本实用新型中,防坠落装置安装方便快捷,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结构设计和制造,不占用现有的空间,即装即用。

Description

导轨内防坠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轨内防坠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加上城市用地总是有一定的极限,停车位置表现为越来越少,造成很多机动车乱停放或占道停放,无形中增加了事故发生率并影响到交通的畅通,形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国家目前大力提倡立体车库的使用和建造。在各种立体车库中,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体验较好,应用前景广阔。一般垂直升降车库就不可避免的要使用拽引系统将机动车及其承重盘提升或下放,在运转较频繁的情况下,拽引系统的拽引绳(链)等需要较好的保障,以避免断绳(链)造成承重盘及其上部的机动车坠落或倾斜,影响系统使用,造成较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轨内防坠落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垂直升降车库由于断绳或断链而导致发生事故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轨内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顶部吊杆、底部吊杆和两个以上的刹车片,所述的顶部吊杆设置在壳体的上部并且与壳体构成垂直移动副,顶部吊杆的上部用于连接拽引绳或拽引链,所述的刹车片设置于壳体的两侧,所述的壳体两侧的刹车片可由顶部吊杆的上下移动而在壳体上沿水平方向朝着相反的方向同时移动,所述的刹车片的水平移动用于挤压或脱离导轨,所述的底部吊杆设置在壳体的底部用于连接承重盘。本实用新型中的顶部吊杆上下运动推动刹车片左右移动,在壳体两侧的刹车片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同步运动时,挤压两侧的导轨,从而阻止本实用新型沿导轨向下运动,防止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上的承重盘坠落,提高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推动块,所述的推动块的顶部与顶部吊杆连接,所述的推动块随顶部吊杆的上下移动而在壳体内上下移动,所述的推动块的上下移动推动刹车片在壳体上水平移动。本实用新型设置推动块,可用于对顶部吊杆相对壳体向上运动的距离进行限位,同时防止顶部吊杆与壳体相脱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推动块包括上部的连接段和下部的推动段,所述的推动段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推杆,所述的推杆的顶部与连接段的底部连接,所述的推杆通过连杆运动机构与刹车片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两根推杆,减小了推动块的空间,降低了推动块的重量,同时也减小了推动块与刹车片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刹车片的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杆运动机构包括多个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与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刹车片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推杆在上下移动时,拉动连接杆转动,由于刹车片仅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其不能竖直移动,因此,连接杆在相对刹车片转动的同时,拉动刹车片相向运动或者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刹车片由上下两根连接杆与推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刹车片的上下均由连接杆拉动,刹车片的受力更均匀,更有利于刹车片的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推杆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的刹车片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固定有销轴,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与销轴转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连接轴,方便连接杆与推杆的转动连接,设置连接板,方便销轴的固定,设置销轴方便连接杆与刹车片的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动作弹簧,所述的动作弹簧套设在顶部吊杆上,动作弹簧的顶部抵在壳体上,所述的动作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用于连接顶部吊杆的拽引绳或拽引链断裂时,动作弹簧伸长推动推动块向下运动。本实用新型设置动作弹簧,由于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系压缩状态,储存能量,在拽引绳或拽引链断裂时,动作弹簧伸长,释放能量,将推动块向下推动,将刹车片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推动,本实用新型相对导轨不再向下运动,防止本实用新型坠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弹簧套管,所述的弹簧套管套设在顶部吊杆上,所述的动作弹簧位于弹簧套管内,所述的弹簧套管上部的内径大于动作弹簧的直径,弹簧套管底部的内径小于动作弹簧的直径,在弹簧套管内径由大变小处形成用于支撑动作弹簧的底端的肩部。本实用新型设置弹簧套管,限定弹簧的变形量,在挂载了承重盘后,刹车装置处于刚性受力状态,弹簧不起作用,避免了拽引系统运转时加速或减速造成承重盘抖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弹簧盖板,所述的弹簧盖板上开有供顶部吊杆穿过的吊杆通孔,所述的弹簧盖板下部的横截面为圆形,并且所述的弹簧盖板下部的直径小于弹簧套管上部的内径,在动作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弹簧盖板的下部伸入弹簧套管内。本实用新型设置弹簧盖板,一方面用于支撑动作弹簧的顶端,另一方面阻止弹簧套管轴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底部吊杆是螺杆,所述的壳体的底部开有下通孔,所述的螺杆穿过下通孔,并且在螺杆上位于下通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母。本实用新型中位于下通孔上下两侧的螺母用于对螺杆进行限位,防止螺杆相对壳体上下运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机构及制造简单,刹车片动作迅速准确,刹车效果好,可反复使用,不需要增设电气设备及电缆及可很方便地对拽引系统进行防坠落保护。本实用新型中,防坠落装置安装方便快捷,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结构设计和制造,不占用现有的空间,即装即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链条断裂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链条断裂下的横向剖视图。
其中:1、壳体;101、底板;102、顶板;103、前侧板;104、后侧板;105、左侧板;106、右侧板;107左侧盖板;108、右侧盖板;2、顶部吊杆;201、连接杆单元;3、底部吊杆;4、刹车片;5、拽引链;6、导轨;7、推动块;701、连接段;702、推杆;703、水平板;8、连接杆;9、连接轴;10、连接板;11、销轴;12、动作弹簧;13、弹簧套管;14、弹簧盖板;1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5所示的导轨内防坠落装置,包括壳体1、顶部吊杆2、底部吊杆3和两个以上的刹车片4,所述的顶部吊杆2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并且与壳体1构成垂直移动副,顶部吊杆2的上部用于连接拽引绳或拽引链5,所述的刹车片4设置于壳体1的两侧,所述的壳体1两侧的刹车片4可由顶部吊杆2的上下移动而在壳体1上沿水平方向朝着相反的方向同时移动,所述的刹车片4的水平移动用于挤压或脱离导轨6,所述的底部吊杆3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用于连接承重盘(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刹车片4的数量优选的设置为四个,四个刹车片4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所述的壳体1包括底板101、顶板102、前侧板103、后侧板104、左侧板105、右侧板106、左侧盖板107和右侧盖板108,所述的底板101和顶板10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的前侧板103和后侧板104分别设置在底板101的前后两侧,并且所述的前侧板103与后侧板104的底端与底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左侧板105和右侧板106的高度小于前侧板103和后侧板104的高度,所述的左侧板105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侧板103和后侧板10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右侧板106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侧板103和后侧板10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左侧板105和右侧板106的底端与底板10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与刹车片4的高度相同,所述的左侧盖板10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左侧板105和底板101连接,所述的右侧盖板10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右侧板106和底板101连接,所述的前侧板103和后侧板104下部的宽度小于左侧板105和右侧板106的宽度,所述的前侧板103的左侧、底板101的上方、左侧板105的下方和左侧盖板107的右侧形成用于安放刹车片4的空间,所述的前侧板103的右侧、后侧板104的左侧和右侧均形成相同的用于安放刹车片4的空间,所述的刹车片4仅有前方和后方不被阻挡,可在壳体1上左右运动。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推动块7,所述的推动块7的顶部与顶部吊杆2连接,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推动块7的顶部的横截面为矩形,并且推动块7的长和宽均大于顶部吊杆2下部的直径,在推动块7的顶部开有螺纹孔,所述的顶部吊杆2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顶部吊杆2的底部伸入螺纹孔内并且与推动块7螺纹配合,所述的推动块7随顶部吊杆2的上下移动而在壳体1内上下移动,所述的推动块7的上下移动推动刹车片4在壳体1上水平移动。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推动块7包括上部的连接段701和下部的推动段,所述的螺纹孔开设在连接段701的顶部,所述的连接段701下部的宽度大于上部的宽度,所述的推动段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推杆702,所述的推杆702的顶部与连接段701的底部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的推杆702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的两根推杆702与连接段701形成倒Y形结构,所述的推杆702通过连杆运动机构与刹车片4连接,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推杆702的底端采用水平板703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杆运动机构包括多个连接杆8,所述的连接杆8的一端与推杆70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刹车片4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连接杆8的数量为八根,每个刹车片4由上下两根连接杆8与推杆702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推杆702上设置有连接轴9,所述的连接轴9有上下两根,本实用新型在两根推杆702上各开有上下两个用于安装连接轴9的连接轴安装孔,两根推杆702上部的连接轴安装孔的孔径相等并且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两根连接杆8上位于下方的连接轴安装孔的孔径相等并且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上方一根连接轴9穿过两根推杆702上部的连接轴安装孔并朝着左侧和右侧伸出连接轴安装孔,下方一根连接轴9穿过两根推杆702下部的连接轴安装孔并朝着左侧和右侧伸出连接轴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中两根连接杆8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刹车片4上固定有连接板10,所述的连接板10位于刹车片4上靠近连接轴9的一侧,在所述的连接板10上固定有销轴11,所述的销轴11与连接板10垂直,本实用新型中同一个刹车片4上设置有上下两们连接板10,其中上侧一个连接板10上的销轴11与上方一根连接轴9由一根连接杆8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杆8的两端各开有一个圆形通孔,所述的销轴11伸入连接杆8的一端的圆形通孔并且在销轴11上位于连接杆8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开口销将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在销轴11上,连接杆8仅可在连接轴9上转动而不能在连接轴9上沿轴向方向移动,连接轴9的一端伸入连接杆8的另一端的圆形通孔内以确保连接杆8可相对连接轴9转动,实现所述的连接杆8的一端与销轴11转动连接,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连接轴9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左侧的两个刹车片4的上方的两个连接杆与上方一根连接轴9的左端连接,并且在两根连接杆8的左侧和右侧各设置一个开口销对连接杆8在连接轴9上进行轴向定位,本实用新型中上方一根连接轴9的右端以及下方一根连接轴9的左端与右端和对应的连接杆9的连接方式与前述连接杆8和连接轴9的连接方式相同,本实用新型不予赘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连接板10固熔于刹车片4上。
为了在拽引绳或拽引链5断裂时推动块7向下移动,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动作弹簧12,所述的动作弹簧12套设在顶部吊杆2上,动作弹簧12的顶部抵在壳体1上,所述的动作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在用于连接顶部吊杆2的拽引绳或拽引链5断裂时,动作弹簧12伸长推动推动块7向下运动。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弹簧套管13,所述的弹簧套管13套设在顶部吊杆2上,所述的动作弹簧12位于弹簧套管13内,所述的弹簧套管13上部的内径大于动作弹簧12的直径,弹簧套管13底部的内径小于动作弹簧12的直径,在弹簧套管13内径由大变小处形成用于支撑动作弹簧12的底端的肩部,所述的动作弹簧12的下端抵在弹簧套管13的肩部上,所述的弹簧套管13底部的内径小于连接段701顶部的宽度,并且所述的弹簧套管13的下表面抵在连接段701的上表面上。
所述的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弹簧盖板14,所述的弹簧盖板14上开有供顶部吊杆2穿过的吊杆通孔,所述的吊杆通孔的孔径略大于顶部吊杆2的直径,顶部吊杆2在吊杆通孔内可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板102上开有圆形的上通孔,所述的弹簧盖板14的横截面为圆形并且所述的弹簧盖板14上部的外径小于下部的外径,所述的弹簧盖板14上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上通孔为螺纹孔,所述的弹簧盖板14上部伸入上通孔内并且与上通孔螺纹配合,将弹簧盖板14可拆卸的安装在顶板102上,所述的弹簧盖板14下部的直径小于弹簧套管13上部的内径,在动作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时,弹簧盖板14的下部伸入弹簧套管13内,在顶部吊杆2受到向上的拉力向上移动时,拉动推动块7和弹簧套管13一同向上多动,此时动作弹簧12的顶端由弹簧盖板14抵住,动作弹簧12的底端由弹簧套管13抵住并且随着弹簧套管13向上移动,动作弹簧12被压缩储存能量,在连接顶部吊杆2的拽引绳或拽引链5断裂时,顶部吊杆2失去向上的拉力,此时动作弹簧12伸长恢复原长,将顶部吊杆2、推动块7和弹簧套管13共同向下推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部吊杆3是螺杆,本实用新型中底部吊杆3与壳体1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的壳体1的底部的底板101上开有下通孔,所述的螺杆穿过下通孔,并且在螺杆上位于下通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母15,上方一个螺母15拉着螺杆防止螺杆向下从底板101上脱落,下方一个螺母可防止螺杆向上移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螺母共同作用将螺杆可拆卸的安装在底板101上,所述的螺杆的下部用于连接承重盘,所述的承重盘采用螺母可拆卸的安装在螺杆的下部,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与螺杆和底板101的连接方式相同,本实用新型不予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的顶部吊杆2的上部竖直的设置有左右两根连接杆单元201,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采用链条连接顶部吊杆,每根连接杆单元201连接一根链条连接,在连接杆单元201上各开有一个链条连接孔,其中一根链条的两个链板分别位于一个连接杆单元的两侧,采用固定销穿过链条连接孔和链板上的通孔并用开口销将链板固定在固定销上实现链条与连接杆单元201的固定,另一根链条和另一根连接杆单元201的连接方式也采用固定销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予赘述。
导轨6采用槽钢制成,所述的刹车片4用于与导轨6接触的面设置成与槽钢的腿的内表面相配合的斜面,以保持刹车片4与导轨6可产生足够大的用于阻止本实用新型向下掉落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中除了连接板10与刹车片4采用固熔的方式固定外,其它的固定方式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正常情况下顶部吊杆2受到链条向上的拉力,动作弹簧12由弹簧套管13向上挤压收缩,此时推动块7向上移动,拉到连接杆8,将刹车片4朝着靠近推动块7的方向拉动,刹车片4与导轨6相脱离,如图1-图3所示,此时本实用新型整体可由链条拉动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当链条断裂时,顶部吊杆2失去向上的拉力,动作弹簧12伸长,将推动块7向下推动,此时推动块7将连接杆朝着远离推动块7的方向移动,将刹车片4挤向导轨6并与导轨6产生挤压,实现刹车,如图4和图5所示,此时本实用新型不能相对导轨6上下移动,确保安全。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既能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导轨内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顶部吊杆(2)、底部吊杆(3)和两个以上的刹车片(4),所述的顶部吊杆(2)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并且与壳体(1)构成垂直移动副,顶部吊杆(2)的上部用于连接拽引绳或拽引链(5),所述的刹车片(4)设置于壳体(1)的两侧,所述的壳体(1)两侧的刹车片(4)可由顶部吊杆(2)的上下移动而在壳体(1)上沿水平方向朝着相反的方向同时移动,所述的刹车片(4)的水平移动用于挤压或脱离导轨(6),所述的底部吊杆(3)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用于连接承重盘。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导轨内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块(7),所述的推动块(7)的顶部与顶部吊杆(2)连接,所述的推动块(7)随顶部吊杆(2)的上下移动而在壳体(1)内上下移动,所述的推动块(7)的上下移动推动刹车片(4)在壳体(1)上水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内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块(7)包括上部的连接段(701)和下部的推动段,所述的推动段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推杆(702),所述的推杆(702)的顶部与连接段(701)的底部连接,所述的推杆(702)通过连杆运动机构与刹车片(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轨内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运动机构包括多个连接杆(8),所述的连接杆(8)的一端与推杆(70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刹车片(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轨内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刹车片(4)由上下两根连接杆(8)与推杆(70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轨内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702)上设置有连接轴(9),所述的刹车片(4)上固定有连接板(10),所述的连接板(10)上固定有销轴(11),所述的连接杆(8)的一端与销轴(11)转动连接,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连接轴(9)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导轨内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作弹簧(12),所述的动作弹簧(12)套设在顶部吊杆(2)上,动作弹簧(12)的顶部抵在壳体(1)上,所述的动作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在用于连接顶部吊杆(2)的拽引绳或拽引链(5)断裂时,动作弹簧(12)伸长推动推动块(7)向下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轨内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套管(13),所述的弹簧套管(13)套设在顶部吊杆(2)上,所述的动作弹簧(12)位于弹簧套管(13)内,所述的弹簧套管(13)上部的内径大于动作弹簧(12)的直径,弹簧套管(13)底部的内径小于动作弹簧(12)的直径,在弹簧套管(13)内径由大变小处形成用于支撑动作弹簧(12)的底端的肩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轨内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弹簧盖板(14),所述的弹簧盖板(14)上开有供顶部吊杆(2)穿过的吊杆通孔,所述的弹簧盖板(14)下部的横截面为圆形,并且所述的弹簧盖板(14)下部的直径小于弹簧套管(13)上部的内径,在动作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时,弹簧盖板(14)的下部伸入弹簧套管(1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导轨内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吊杆(3)是螺杆,所述的壳体(1)的底部开有下通孔,所述的螺杆穿过下通孔,并且在螺杆上位于下通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母(15)。
CN201920309295.9U 2019-03-12 2019-03-12 导轨内防坠落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58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9295.9U CN209958894U (zh) 2019-03-12 2019-03-12 导轨内防坠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9295.9U CN209958894U (zh) 2019-03-12 2019-03-12 导轨内防坠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8894U true CN209958894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38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0929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58894U (zh) 2019-03-12 2019-03-12 导轨内防坠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889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9027A (zh) * 2019-03-12 2019-06-11 南京西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导轨内防坠落装置
CN113323351A (zh) * 2021-02-25 2021-08-31 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 附着式电动施工平台
CN113323352A (zh) * 2021-02-25 2021-08-31 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平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9027A (zh) * 2019-03-12 2019-06-11 南京西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导轨内防坠落装置
CN113323351A (zh) * 2021-02-25 2021-08-31 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 附着式电动施工平台
CN113323352A (zh) * 2021-02-25 2021-08-31 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58894U (zh) 导轨内防坠落装置
CN104527652B (zh) 轨道式绳牵引架空乘人装置
CN104195903B (zh) 一种轨枕吊运装置
CN204080567U (zh) 一种更换轨枕装置
CN210214639U (zh) 一种插拔钎装置
CN204080568U (zh) 一种轨枕吊运装置
CN105568869B (zh) 一种步履式行走三角挂篮
CN209669756U (zh) 一种带有报警功能的市政护栏
CN215705701U (zh) 一种中置电涡流缓速器的安装装置
CN206751229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运输的龙门式起重机
CN201474600U (zh) 小型钻机牵引装置
CN2797276Y (zh) 用于输送机上的防转吊具
CN210326725U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的架空线路放线器
CN105293281B (zh) 一种起重机的轻便型电动小车
CN111452810B (zh) 轻轨转向架
CN207619864U (zh) 框架棚洞
CN201501264U (zh) 工程车后悬挂的铰接式连杆机构
CN204847932U (zh) 一种起重机电缆横行装置的电缆滑车
CN107875641B (zh) 一种牵引车尾部转向装置
CN205709437U (zh) 一种汽车大梁输送吊具
CN204847930U (zh) 一种起重机电缆横行装置的牵引结构
CN214572998U (zh) 一种用于中犁装置的机械锁
CN219152761U (zh) 汽车的转向横拉杆端部球销拆卸装置
CN213863392U (zh) 一种高强度行走箱
CN214828151U (zh) 一种电梯随行电缆的防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