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5252U - 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及挤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及挤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5252U
CN209955252U CN201920256225.1U CN201920256225U CN209955252U CN 209955252 U CN209955252 U CN 209955252U CN 201920256225 U CN201920256225 U CN 201920256225U CN 209955252 U CN209955252 U CN 209955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usion
runner
double
lay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562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雅樑
方新春
杨吉
陈志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U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U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U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U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562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5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5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5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及挤出装置,锥形空腔用于供第一注塑材料流过挤出,本体的外壁上成型的流道供第二注塑材料流过,并通过内环流槽进入锥形空腔内与第一注塑材料在挤出的出口处一同挤出,上述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流道的末端为膨大的呈长腰孔形的出料流道,出料流道的一端连通内环流槽,从而使得内环流槽连通的开口的宽度的前方流道更宽,从而提高了通过流道流过的第二注塑材料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及挤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线缆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及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轨道交通行业的线缆具有护套合抗静电层的双层结构,一般在双层结构的线缆的加工过程都是通过共挤外模具实现。
共挤外模具的结构通常包括一具有锥形空腔的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的外壁上成型有供第二注塑材料流过的流道,第二注塑材料流过流道并进入锥形空腔内与锥形空腔的第一注塑材料一次分层挤出,现有的共挤外模具常常会导致第二注塑材料的挤出不均匀,难以均匀分布在第一注塑材料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包括圆台形的本体,本体内具有锥形空腔,空腔一侧为大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入口,另一侧为小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出口,所述本体的外壁上成型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若干分流道和呈长腰孔形的出料流道,所述主流道上位于出料流道之间还设置有入料口;
锥形空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内环流槽,所述内环流槽与出料流道连通,内环流槽与出料流道的连通位置为靠近挤出的出口的一侧。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所述内环流槽具有弧形部分,所述弧形部分朝向远离入料口的方向。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所述本体分为相互螺纹密封连接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为具有作为挤出的出口的本体出口部分,具有作为挤出的入口的本体入口部分,本体入口部分具有内凹部,且内凹部对应部分为通孔,本体出口部分具有外凸部,所述外凸部通过通孔伸入本体入口部分内与内凹部形成弧形部分。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所述外凸部设置在密封配合的一滑动块上,滑动块通过若干限位螺钉来调节伸入内凹部的距离。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所述出料流道为4个,均匀地分布在本体的外壁的周向上。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所述内环流槽位于出料流道内的长度不少于1.5π。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所述外凸部设置在密封配合的一滑动块上,所述滑动块设置在弹簧上。
8.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挤出装置,包括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
所述外模具包括圆台形的本体,本体内具有锥形空腔,空腔一侧为大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入口,另一侧为小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出口,所述本体的外壁上成型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若干分流道和呈长腰孔形的出料流道,所述主流道上位于出料流道之间还设置有入料口;
锥形空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内环流槽,所述内环流槽与出料流道连通,内环流槽与出料流道的连通位置为靠近挤出的出口的位置;
所述内环流槽具有弧形部分,所述弧形部分朝向远离入料口的方向;
本体分为相互螺纹密封连接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为具有作为挤出的出口的本体出口部分,具有作为挤出的入口的本体入口部分,本体入口部分具有内凹部,且内凹部对应部分为通孔,本体出口部分具有外凸部,所述外凸部通过通孔伸入本体入口部分内与内凹部形成弧形部分;
外凸部设置在密封配合的一滑动块上,滑动块设置在弹簧上,弹簧与弹力传感器连接,锥形空腔的入口和入料口处各设置有一台螺杆挤出机,弹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螺杆挤出机连接,通过弹力传感器的反馈数据来控制螺杆挤出机的挤出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锥形空腔用于供第一注塑材料流过挤出,本体的外壁上成型的流道供第二注塑材料流过,并通过内环流槽进入锥形空腔内与第一注塑材料在挤出的出口处一同挤出,上述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流道的末端为膨大的呈长腰孔形的出料流道,出料流道的一端连通内环流槽,从而使得内环流槽连通的开口的宽度的前方流道更宽,从而提高了通过流道流过的第二注塑材料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的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本体入口部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 本体;
2 流道;
10 空腔;
11 内环流槽;
13 弧形部分;
14 通孔;
15 本体出口部分;
16 本体入口部分;
17 滑动块;
18 弹簧;
21 主流道;
22 分流道;
23 出料流道;
24 入料口;
151 外凸部;
161 内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如图1、2 和3所示,包括圆台形的本体1,本体1内具有锥形空腔10,空腔 10一侧为大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入口,另一侧为小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出口,所述本体1的外壁上成型有流道2,所述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21、若干分流道22和呈长腰孔形的出料流道23,所述主流道21上位于出料流道23之间还设置有入料口24;
锥形空腔10的腔壁上开设有内环流槽11,所述内环流槽11与出料流道23连通,内环流槽11与出料流道23的连通位置为靠近挤出的出口的位置,出料流道23为4个,均匀地分布在本体1的外壁的周向上。所述内环流槽11位于出料流道23内的长度不少于1.5π。
上述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锥形空腔10用于供第一注塑材料流过挤出,本体1的外壁上成型的流道2供第二注塑材料流过,并通过内环流槽11进入锥形空腔10内与第一注塑材料在挤出的出口处一同挤出,上述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流道2的末端为膨大的呈长腰孔形的出料流道23,出料流道 23的一端连通内环流槽11,从而使得内环流槽11连通的开口的宽度的前方流道更宽,从而提高了通过流道2流过的第二注塑材料的均匀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环流槽11具有弧形部分13,所述弧形部分13朝向远离入料口24的方向。通过弧形部分可以形成缓冲流道,降低流体流动速度,提高流体进入锥形空腔10时的均匀性,使两层注塑层更为均匀。
为了实现内环流槽11的弧形部分13的形成,本体1分为相互螺纹密封连接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为具有作为挤出的出口的本体出口部分15,具有作为挤出的入口的本体入口部分16,本体入口部分16 具有内凹部161,且内凹部161对应部分为通孔14,本体出口部分15 具有外凸部151,所述外凸部151通过通孔14伸入本体入口部分16 内与内凹部161形成弧形部分13。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如图6所示,外凸部151设置在密封配合的一滑动块17上,滑动块17通过4个限位螺钉来调节伸入内凹部161 的距离,从而起到调节内环流槽11通道大小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挤出装置,包括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如图7所示,
所述外模具包括圆台形的本体1,本体1内具有锥形空腔10,空腔10一侧为大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入口,另一侧为小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出口,所述本体1的外壁上成型有流道2,所述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21、若干分流道22和呈长腰孔形的出料流道23,所述主流道21上位于出料流道23之间还设置有入料口24;
锥形空腔10的腔壁上开设有内环流槽11,所述内环流槽11与出料流道23连通,内环流槽11与出料流道23的连通位置为靠近挤出的出口的位置,出料流道23为4个,均匀地分布在本体1的外壁的周向上。
所述内环流槽11具有弧形部分13,所述弧形部分13朝向远离入料口24的方向;
本体1分为相互螺纹密封连接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为具有作为挤出的出口的本体出口部分15,具有作为挤出的入口的本体入口部分16,本体入口部分16具有内凹部161,且内凹部161对应部分为通孔14,本体出口部分15具有外凸部151,所述外凸部151通过通孔14伸入本体入口部分16内与内凹部161形成弧形部分13;
外凸部151设置在密封配合的一滑动块17上,滑动块17通过弹簧18抵靠,弹簧18与弹力传感器连接,锥形空腔10的入口和入料口24处各设置有一台螺杆挤出机,弹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螺杆挤出机连接,通过弹力传感器的反馈数据来控制螺杆挤出机的挤出速度,从而控制挤出量,使两个物料的挤出量保持稳定。
以上述依据本申请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申请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申请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台形的本体(1),本体(1)内具有锥形空腔(10),空腔(10)一侧为大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入口,另一侧为小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出口,所述本体(1)的外壁上成型有流道(2),所述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21)、若干分流道(22)和呈长腰孔形的出料流道(23),所述主流道(21)上位于出料流道(23)之间还设置有入料口(24);
锥形空腔(10)的腔壁上开设有内环流槽(11),所述内环流槽(11)与出料流道(23)连通,内环流槽(11)与出料流道(23)的连通位置为靠近挤出的出口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流槽(11)具有弧形部分(13),所述弧形部分(13)朝向远离入料口(24)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分为相互螺纹密封连接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为具有作为挤出的出口的本体出口部分(15),具有作为挤出的入口的本体入口部分(16),本体入口部分(16)具有内凹部(161),且内凹部(161)对应部分为通孔(14),本体出口部分(15)具有外凸部(151),所述外凸部(151)通过通孔(14)伸入本体入口部分(16)内与内凹部(161)形成弧形部分(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部(151)设置在密封配合的一滑动块(17)上,滑动块(17)通过若干限位螺钉来调节伸入内凹部(161)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流道(23)为4个,均匀地分布在本体(1)的外壁的周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流槽(11)位于出料流道(23)内的长度不少于1.5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部(151)设置在密封配合的一滑动块(17)上,所述滑动块(17)设置在弹簧(18)上。
8.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
所述外模具包括圆台形的本体(1),本体(1)内具有锥形空腔(10),空腔(10)一侧为大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入口,另一侧为小开口用于作为挤出的出口,所述本体(1)的外壁上成型有流道(2),所述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道(21)、若干分流道(22)和呈长腰孔形的出料流道(23),所述主流道(21)上位于出料流道(23)之间还设置有入料口(24);
锥形空腔(10)的腔壁上开设有内环流槽(11),所述内环流槽(11)与出料流道(23)连通,内环流槽(11)与出料流道(23)的连通位置为靠近挤出的出口的位置;
所述内环流槽(11)具有弧形部分(13),所述弧形部分(13)朝向远离入料口(24)的方向;
本体(1)分为相互螺纹密封连接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为具有作为挤出的出口的本体出口部分(15),具有作为挤出的入口的本体入口部分(16),本体入口部分(16)具有内凹部(161),且内凹部(161)对应部分为通孔(14),本体出口部分(15)具有外凸部(151),所述外凸部(151)通过通孔(14)伸入本体入口部分(16)内与内凹部(161)形成弧形部分(13);
外凸部(151)设置在密封配合的一滑动块(17)上,滑动块(17)设置在弹簧(18)上,弹簧(18)与弹力传感器连接,锥形空腔(10)的入口和入料口(24)处各设置有一台螺杆挤出机,弹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螺杆挤出机连接,通过弹力传感器的反馈数据来控制螺杆挤出机的挤出速度。
CN201920256225.1U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及挤出装置 Active CN209955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6225.1U CN209955252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及挤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6225.1U CN209955252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及挤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5252U true CN209955252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38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56225.1U Active CN209955252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及挤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52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6890A (zh) * 2019-02-28 2019-04-26 华迅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6890A (zh) * 2019-02-28 2019-04-26 华迅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8025A (zh) 橡胶胶管挤出模
CN209955252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及挤出装置
CN105398021B (zh) 一种熔体挤出压力驱动全啮合齿轮的展流方法
CN213564405U (zh) 一种用于空间3d打印的异形喷嘴及空间3d打印机
CN207983951U (zh) 一种光缆护套双层共挤模具
CN108340557A (zh) 一种光缆护套双层共挤模具
CN216860543U (zh) 一种分料流道挤出模具结构
CN109676890A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线缆双层共挤外模具
US20180147742A1 (en) Mouthpiece for extruder and extruder
CN212472330U (zh) 一种应用于挤出模具的流道系统
CN104669581A (zh) 一种组合式挤出模具
CN210082345U (zh) 一种押出机进胶模具结构
CN203267174U (zh) 一种多层共挤水冷吹塑薄膜机组
CN210792017U (zh) 一种复合双层管挤出机模芯
CN210257164U (zh) 通信管材加工模具
CN211251277U (zh) 一种双流道墙板模具
CN102476441A (zh) 一种汽车车窗密封条的挤出模具
CN212352544U (zh) 生产超高流动性材料的挤出结构
CN211251276U (zh) 一种y形流道墙板模具
CN215750622U (zh) 一种多流道分流器
CN109727717A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抗静电网络线
CN201320839Y (zh) 吹膜机机头
CN217531709U (zh) 一种注射吹塑分流板
CN216683249U (zh) 一种多腔管材的双层共挤模具
CN200963901Y (zh) 一种塑料型材挤出真空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