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4588U - 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4588U
CN209954588U CN201920849201.7U CN201920849201U CN209954588U CN 209954588 U CN209954588 U CN 209954588U CN 201920849201 U CN201920849201 U CN 201920849201U CN 209954588 U CN209954588 U CN 209954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base
dismounting device
torsion bar
retain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492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科
郑卫
李军
李顺利
李彬
陈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DANGT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DANGT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DANGT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DANGT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492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4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4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4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属于叶轮拆卸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底座的上部设置有扭杆,底座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挡圈爪,挡圈爪包括与叶轮挡圈边缘的U型槽相配合的丝杆,丝杆的横截面为与U型槽相匹配的U型截面;且底座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滑槽,每个滑槽的长度沿底座的内侧向外侧方向延伸,其中丝杆的顶部穿过滑槽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滑槽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叶轮挡圈拆卸困难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能够快速地拆卸叶轮挡圈,提高浆液循环泵的检修效率,进而保证吸收塔系统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叶轮拆卸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浆液循环泵是电厂脱硫系统设备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其主要的功能是将吸收塔中的浆液不断地打循环,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完全被吸收。浆液循环泵是电厂易损件之一,主要是因为受到浆液的酸性腐蚀、磨损和气蚀等影响,一般浆液循环泵的使用寿命在3年左右,1年左右就需要更换新的叶轮。
而浆液循环泵在解体检修时,需要先拆除叶轮并帽及叶轮挡圈才能拆下叶轮进行检修,然而叶轮挡圈位置特殊,小工具无法拆除,大工具无法施展。因此设计一款简易实用的叶轮挡圈拆卸装置,用以提高浆液循环泵的检修效率,保证吸收塔系统的稳定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针对叶轮拆卸装置的改造,已有相关技术方案公开,如专利申请号:2012203449593,申请日2012年07月13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泵用叶轮锁紧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工装,包括紧固套筒、套筒加长杆、手柄;紧固套筒一端加工为与叶轮封盖前端凸台相匹配的柱体,另一端加工有能插入超级螺母上的U型槽位置的卡爪;套筒加长杆的一端加工连接头,套筒加长杆的连接头内开有与叶轮封盖前端凸台相匹配的定位槽,套筒加长杆的另一端通过通孔连接手柄。该方案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叶轮挡圈拆卸困难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能够快速地拆卸叶轮挡圈,提高浆液循环泵的检修效率,进而保证吸收塔系统的稳定运行。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部设置有扭杆,底座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挡圈爪,挡圈爪包括与叶轮挡圈边缘的U型槽相配合的丝杆,丝杆的横截面为与U型槽相匹配的U型截面;且底座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滑槽,每个滑槽的长度沿底座的内侧向外侧方向延伸,其中丝杆的顶部穿过滑槽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丝杆为可伸缩杆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扭杆上部一侧设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与丝杆之间通过齿轮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扭杆的顶部设有手柄,扭杆与手柄之间通过滚动轴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扭杆的顶部焊接有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手柄包括与扭杆的顶部相连的固定段和手握段,其中手握段与固定段的一端呈垂直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手握段外侧包裹有防滑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丝杆的底部垂直设置有爪头,爪头朝向底座中心相对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扭杆底部与底座的上部中心位置相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底座中心开设有通孔,扭杆底部穿过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底座上。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挡圈爪包括与叶轮挡圈边缘的U型槽相配合的丝杆,丝杆的横截面为与U型槽相匹配的U型截面,使得丝杆底部与U型槽更加贴合,防止转动时丝杆从U型槽内脱落,有效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使用时丝杆底部配合卡入U型槽内,转动扭杆即可带动底座及下部的挡圈爪进行转动,便可快速简单地将叶轮挡圈从浆液循环泵的主轴上拆卸下来,使用方便简单,不受位置大小的影响,节约了检修时间,保证了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底座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滑槽,每个滑槽的长度沿底座的内侧向外侧方向延伸,滑槽的位置与U型槽位置相对应,其中丝杆的顶部穿过滑槽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滑槽内,丝杆在滑槽内可以沿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即可实现对丝杆位置的调节,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叶轮挡圈。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丝杆的底部垂直设置有爪头,爪头朝向底座中心相对分布,当丝杆的底部卡入U型槽内,爪头从U型槽的背面向主轴方向内侧卡紧U型槽,防止拆卸时挡圈爪与叶轮挡圈发生脱离现象,保证了拆卸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丝杆为可伸缩杆结构,方便对丝杆长度进行调节,进而方便对不同位置的叶轮挡圈进行拆卸。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扭杆上部一侧设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与扭杆之间通过齿轮传动,启动微型电机,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扭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底座及下部的挡圈爪进行转动,从而将叶轮挡圈从主轴上拆卸下来,采用电动方式,省时省力。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扭杆的顶部设有手柄,扭杆与手柄之间通过滚动轴承相连,当微型电机带动扭杆进行转动时,能够防止手柄跟随扭杆一起发生转动,方便人手握住手柄向外拉拽出叶轮挡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叶轮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叶轮挡圈与丝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10、底座;120、扭杆;130、手柄;131、手握段;132、固定段;140、滑槽;150、挡圈爪;151、丝杆;152、爪头;160、固定螺母;200、叶轮挡圈;210、U型槽;300、微型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包括底座110,底座110的上部设置有扭杆12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扭杆120底部与底座110的上部中心位置相焊接,方便制作,且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底座110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挡圈爪150,挡圈爪150包括与叶轮挡圈200边缘的U型槽210相配合的丝杆151,丝杆151的横截面为与U型槽210相匹配的U型截面,使得丝杆151底部与U型槽210更加贴合,防止转动时丝杆151从U型槽210内脱落,有效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使用时丝杆151底部配合卡入U型槽210内,转动扭杆120即可带动底座110及下部的挡圈爪150进行转动,便可快速简单地将叶轮挡圈200从浆液循环泵的主轴上拆卸下来,使用方便简单,不受位置大小的影响,节约了检修时间,保证了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座110为圆形底板结构,且底座110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滑槽140,每个滑槽140的长度沿底座110的内侧向外侧方向延伸,其中滑槽140的数量与挡圈爪150的数量保持一致,且滑槽140的数量为2-8个,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滑槽140的数量为2个,挡圈爪150也为2个。如图2所示,滑槽140的位置与U型槽210位置相对应,其中丝杆151的顶部穿过滑槽140并通过固定螺母160固定在滑槽140内,丝杆151在滑槽140内可以沿滑槽140的长度方向移动,即可实现对丝杆151位置的调节,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叶轮挡圈20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丝杆151的底部垂直设置有爪头152,爪头152朝向底座110中心相对分布,当丝杆151的底部卡入U型槽210内,爪头152从U型槽210的背面向主轴方向内侧卡紧U型槽210,防止拆卸时挡圈爪150与叶轮挡圈200发生脱离现象,保证了拆卸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丝杆151为可伸缩杆结构,方便对丝杆151长度进行调节,进而方便对不同位置的叶轮挡圈200进行拆卸。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可伸缩杆结构采用行业内常用的伸缩杆结构即可实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扭杆120上部一侧设有微型电机300,微型电机300与扭杆120之间通过齿轮传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微型电机300可采用行业内常用的微型电机。启动微型电机300,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扭杆120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底座110及下部的挡圈爪150进行转动,从而将叶轮挡圈200从主轴上拆卸下来,采用电动方式,省时省力。本实施例中扭杆120的顶部设有手柄130,扭杆120与手柄130之间通过滚动轴承(图中并未画出)相连,具体地,手柄13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滚动轴承,扭杆120顶端穿过该滚动轴承与手柄130相连,当微型电机300带动扭杆120进行转动时,能够防止手柄130跟随扭杆120一起发生转动,方便人手握住手柄130向外拉拽出叶轮挡圈20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手柄130包括与扭杆120的顶部相连的固定段132和手握段131,其中手握段131与固定段132的一端呈垂直分布,手握段131方便人手握住,且手握段131外侧包裹有防滑层,增大人手与手握段131的摩擦力,防止手握时发生打滑事件。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防滑层可采用橡胶防滑层。
本实施例中具体使用时,首先调整丝杆151在滑槽140内的位置使之对准叶轮挡圈200上U型槽210的位置后锁紧丝杆151,并将丝杆151卡入U型槽210内,当丝杆151底部的爪头152勾住叶轮挡圈200的背面时,人手握住手柄130,启动微型电机300,带动转动扭杆120转动,进而带动底座110及下部的挡圈爪150进行转动,转动的同时,手握手柄130向外拔出叶轮挡圈200,将叶轮挡圈200从主轴上拆卸下来,整体流程简单,且方便操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底座110中心开设有通孔,扭杆120底部穿过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底座110上,便于拆卸更换扭杆120和底座110,有利于节约资源。
本实施例中扭杆120的顶部焊接有手柄130,不仅可以实现电动控制,也可以实现人手操控,使用更加多样化。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0),底座(110)的上部设置有扭杆(120),底座(110)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挡圈爪(150),挡圈爪(150)包括与叶轮挡圈(200)边缘的U型槽(210)相配合的丝杆(151),丝杆(151)的横截面为与U型槽(210)相匹配的U型截面;且底座(110)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滑槽(140),每个滑槽(140)的长度沿底座(110)的内侧向外侧方向延伸,其中丝杆(151)的顶部穿过滑槽(140)并通过固定螺母(160)固定在滑槽(14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杆(151)为可伸缩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扭杆(120)上部一侧设有微型电机(300),微型电机(300)与丝杆(151)之间通过齿轮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扭杆(120)的顶部设有手柄(130),扭杆(120)与手柄(130)之间通过滚动轴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扭杆(120)的顶部焊接有手柄(13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柄(130)包括与扭杆(120)的顶部相连的固定段(132)和手握段(131),其中手握段(131)与固定段(132)的一端呈垂直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握段(131)外侧包裹有防滑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杆(151)的底部垂直设置有爪头(152),爪头(152)朝向底座(110)中心相对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扭杆(120)底部与底座(110)的上部中心位置相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10)中心开设有通孔,扭杆(120)底部穿过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底座(110)上。
CN201920849201.7U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 Active CN209954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9201.7U CN209954588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9201.7U CN209954588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4588U true CN209954588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7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49201.7U Active CN209954588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45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4854A (zh) * 2020-05-28 2020-09-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熔断器拆卸工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4854A (zh) * 2020-05-28 2020-09-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熔断器拆卸工具
CN111604854B (zh) * 2020-05-28 2021-12-0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熔断器拆卸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21015U (zh) 一种用于船舶分段吊装的可拆卸式临时支撑
CN209954588U (zh) 一种叶轮挡圈拆卸装置
CN209477443U (zh) 轴类零件预应力加工装置
CN106312918B (zh) 螺栓拧紧器、螺栓拆松器及多螺栓拧紧拆松器
CN213999312U (zh) 一种通风机叶轮拆卸工装
CN204844032U (zh) 一种电机轴承内圈冷拔装置
CN208867104U (zh) 改进的轴承内圈拉拔器卡盘
CN206123556U (zh) 一种便携式轴承取出装置
CN206381621U (zh) 一种无人机用的螺旋桨装置
CN201669266U (zh) 一种快速拆卸平整机轴头的装置
CN201282398Y (zh) 马达拆卸治具
CN212170275U (zh) 一种简易轴承外圈拆卸装置
CN210161073U (zh) 一种汽车轴承拆卸装置
CN203402383U (zh) 不用螺母固定螺旋桨的结构
CN206263617U (zh) 活塞环夹具
CN213703289U (zh) 阀门结构拆卸用具
CN217620392U (zh) 动车组塞拉门金属扣盖拆卸装置
CN217019326U (zh) 一种用于货车心盘螺栓快速嵌套拆卸的工具端
CN201989106U (zh) 电机皮带盘拆卸专用工具
CN210757440U (zh) 单体支柱三用阀拆卸机
CN205057941U (zh) 腔式内含深沟球轴承快速拆卸抓
CN215968516U (zh) 一种拆卸装置
CN207629955U (zh) 一种游艇螺旋桨拆卸拉马
CN213592360U (zh) 一种便捷式导料轴及导料装置
CN213531542U (zh) 一种拧螺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