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0375U - 一种感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30375U
CN209930375U CN201921322701.1U CN201921322701U CN209930375U CN 209930375 U CN209930375 U CN 209930375U CN 201921322701 U CN201921322701 U CN 201921322701U CN 209930375 U CN209930375 U CN 209930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element
photosensitive
step portion
fille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27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俊杰
仰宗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227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30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30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30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光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固设有第一台阶部,且所述第一台阶部在所述基板上围绕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填充物,所述第一台阶部的上方固设有感光元件,所述收容腔设置为使得在所述填充物收缩时所述感光元件向所述基板方向弯曲。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摄像模组。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感光元件贴附于第一台阶部的顶端时,收容腔内的填充物与感光元件的下表面粘接,在填充物固化收缩过程中,感光元件随着填充物的收缩向收容腔方向发生弯曲形成弧面,这样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面感光元件在成像过程中边缘出现畸变、边角失光以及锐角下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感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终端设备的摄像模组成像质量要求逐渐提高,模组采用的感光元件尺寸也逐渐变大。现有模组组装中,采取COB工艺将感光元件贴附于基板上;但是随着感光元件尺寸变大,感光元件容易发生形变,由于感光元件的边缘部分与中心部分的光程差不同,导致光线感光元件的边缘出现畸变、边角失光以及锐角下降等现象,从而使得成像效果变差。其次,随着所述感光元件尺寸变大或帧率的提高,所述感光元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何实现散热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采取COB工艺感光元件在拾取过程中采取吸附式,由于感光元件的感光区域无法接触,故吸嘴只能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域,当所述吸嘴吸气时,所述感光元件会因为被吸附和朝向感光元件感光方向弯曲 (物侧);而在模组中对应的光学组件成像面为朝向感光元件感光方向相反 (像侧)的弯曲的圆弧,故现在向物侧弯曲的感光元件,会存在较大的畸变、边角失光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光组件的制备方法、感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所述感光组件的制备方法,采用平面感光元件来制备弯曲的感光元件,制备出来的感光元件能够提高成像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组件的制备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在所述基板上围绕形成收容腔;
在所述收容腔内填充有填充物;
一感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部上方并与所述填充物接合,所述填充物在固化过程中,所述填充物产生收缩变异并拉动所述感光元件向所述基板的方向弯曲,同时所述第一台阶部支撑感光元件。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台阶部以所述感光元件的长边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为连续的一体式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为离散式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填充至少部分所述收容腔。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上表面。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为液体或凝胶固化后能够收缩的材料。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固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感光元件向基板方向弯曲后贴附于所述第二台阶部。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台阶部的高度小于所述所述第一台阶部的高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两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台阶部,且所述多个第二台阶部以所述感光元件的长边的中心线轴对称。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台阶部被所述填充物包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模塑处理,当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填充物固化收缩后,对所述基板进行模塑处理。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模塑处理,当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填充物固化收缩后,对所述基板进行模塑处理。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基板具有高度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光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固设有第一台阶部,且所述第一台阶部在所述基板上围绕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填充物,所述第一台阶部的上方固设有感光元件,所述收容腔设置为使得在所述填充物收缩时所述感光元件向所述基板方向弯曲。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对应所述感光元件底面的周缘区域。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台阶部以所述感光元件的长边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为连续的一体式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为离散式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填充至少部分所述收容腔。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的高度小于所述所述第一台阶部的高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的高度差为 5-25μm。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两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台阶部,且所述多个第二台阶部以所述感光元件的长边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上还设置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光学组件和所述的感光组件,所述光学组件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光组件,所述感光元件贴附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顶端,所述收容腔内的填充物与所述感光元件的下表面粘接,在所述填充物固化收缩过程中,所述感光元件随着所述填充物的收缩,所述感光元件向所述收容腔方向发生弯曲,并形成弧面,这样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面感光元件在成像过程中边缘出现畸变、边角失光以及锐角下降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弯曲感光元件不易安装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光组件,所述感光元件随着所述填充物的收缩,所述感光元件向所述收容腔方向发生弯曲,当所述感光元件弯曲并贴附于所述第二台阶部的上表面时,所述感光元件由于所述第二台阶部的阻挡,所述感光元件不会继续弯曲,因此通过所述第二台阶部可以控制所述感光元件的弯曲程度,同时通过所述第二台阶部可增加所述感光元件的贴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感光元件在制备过程中就形成了向像侧弯曲的弧面,而且所述感光元件的弧面能够与焦点平面接近或重合,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摄像模组成像质量较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板,2-填充物,3-第二台阶部,4-电子元器件,5-第一台阶部,6- 感光元件,7-封装体,8-收容腔,9-滤光元件,10-镜头组件,11-支架,12- 安装槽,1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感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提供一基板1,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第一台阶部5,所述第一台阶部5在所述基板1上围绕形成收容腔8;
步骤二:在所述收容腔8内填充有填充物2;
步骤三:感光元件6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上方并与所述填充物 2接合,所述填充物2在固化过程中,所述填充物2产生收缩变异并拉动所述感光元件6向所述基板1的方向弯曲(即所述感光元件6向像侧弯曲),同时所述第一台阶部支撑所述感光元件6。优选地,将所述感光元件6的非感光区域对应区域支撑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可电镀于所述基板1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可贴附于所述基板1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台阶部5突出于所述基板1,即所述第一台阶部5上表面与所述基板1上表面具有一高度差,所述第一台阶部5和所述基板1界定所述收容腔8。
在步骤三中,所述填充物2的收缩率一般为0.2%至4%,值得一提的是,可以通过更改所述填充物2的材料、配方使得所述填充物2的收缩率高于 4%,例如4%-20%的收缩率。所述填充物2在固化收缩过程产生收缩力,从而使得被支撑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所述感光元件6发生向下弯曲(即向基板1的方向弯曲)。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到弯曲概念指的是所述感光元件6边缘被支撑于所述第一台阶部上,中间区域受力向所述基板1的方向弯曲下沉,所述感光元件6至少部分区域的上表面要低于所述感光元件6 被支撑区域的上表面。即所述感光元件6弯曲的中心区域也可以是保持为平面或弯曲弧度较小。
在步骤三中,所述感光元件6与所述填充物2粘接区域根据需求而定,例如可以只在所述感光元件6的感光区域中心区域粘接;亦可以采取所述感光元件6背面全部与所述填充物2粘接。
在步骤三中,所述感光元件6可采取粘合剂粘合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上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剂和所述填充物2都可被实施为胶水,两者可以被实施为相同类型的胶水,从而一起曝光或烘烤固化;也可是不同的胶水,两者不同时优选地先将所述粘合剂固化,固定住所述感光元件6后在固化所述填充物2使得所述感光元件6向下弯曲,所述粘合剂固化固定所述感光元件6可预防所述感光元件在弯曲过程中产生位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光组件的制备方法,感光元件6在贴附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后,随着所述填充物2固化收缩,感光元件6向所述收容腔8 方向发生弯曲,并形成弧面,这样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感光元件6在成像过程中边缘出现畸变、边角失光以及锐角下降的问题,同时也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感光元件6在组装过程中向上弯曲引起成模组成像质量较低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台阶部5以所述感光元件6的长边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所述感光元件6为长方体片状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提及到所述感光元件6中心线前提为所述感光元件6 为规则形状,既所述感光元件6的感光区域和非感光区域是关于中心对称分布。当所述感光元件6为非规则形状,则本实用新型所述感光元件6中心线指的是所述感光区域的中心线。
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高度为5-50μm,优选为10-30μm。
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高度可以为5μm、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台阶部5可以为长方体状结构、圆柱状结构、棱柱状结构、棱台状结构以及圆台状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上表面可以为倾斜面,即所述第一台阶部5上表面从内到外向上倾斜,所述倾斜面的倾斜程度跟所述感光元件6需要弯曲的程度相匹配,从而使得所述感光元件6弯曲更平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可为连续的一体式设置,即所述第一台阶部5与所述基板1形成的收容腔8与所述感光元件6能够形成一个封闭空间,采用这样的设计,所述收容腔8内填充有所述填充物2,当所述填充物2为流动性较大的液体时,所述填充物2不会流出所述收容腔8。需要注意的是,由于COB过程中吸附可能会导致所述感光元件6向上弯曲(向上弯曲即为向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弯曲),故所述填充物2在设置于所述收容腔8时,所述填充物2上表面在中心区域高度可略高于所述填充物2上表面在边缘区域高度(中心区域指的是所述感光元件6的中心区域),从而使得所述填充物8与所述感光元件6下表面可充分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可为离散式设置,即所述第一台阶部5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台阶部,多个所述台阶部形成环形结构;即所述第一台阶部5与所述基板1形成的收容腔8的侧壁不是连续的。因此所述收容腔8内的填充物2不可以为流动性较大的液体,所述收容腔8内的填充物2 可以为流动性较小的凝胶等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填充物2填充至少部分所述收容腔8。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2可以填充满所述收容腔8。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2可以位于所述收容腔8的中心区域或对应于感光元件6中心区域。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8内可以设置有多个填充物2,多个所述填充物2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即所述填充物2以所述收容腔8的中心为对称中心。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填充物2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上表面,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2应当有较高的粘性,故所述填充物2即使高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上表面在组装过程中也不易溢出。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2的上表面可以与所述第一台阶部 5的上表面持平。这样所述感光元件6贴附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上表面时,所述填充物2既可以与所述感光元件6接触,所述填充物2不易溢出所述收容腔8。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2的上表面可以略高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上表面。这样所述感光元件6贴附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上表面时,有利于所述填充物2与所述感光元件6粘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申请中涉及的填充物2可以为固体、气体、液体或其混合体,固化后能够收缩的材料。所述填充物2实施为胶材时,可为热固胶、UV热固胶、UV胶等DA(DieAttach)胶,所述填充物包括但不限定于此。
所述填充物2可以由高散热材料制成,所述填充物2可将所述感光元件6产生的热量更快速的传递至外部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感光元件6弯曲后形成弧面;值得一说,所述感光元件6中心区域可以是平整的,所述感光元件弯曲后,所述感光元件6上表面最高处和最低处高度差范围可为5-25μm,例如高度差为10μm;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感光元件6弯曲程度应当与对应的光学镜头的光路设计有关,即应当要与光学镜头适配,故本实用新型高度差不在本申请说的范围也是可以实施的,尤其是所述感光元件6尺寸越大的情况下,高度差可能会超过25μ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板1上还设置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4。
所述基板1上的电子元器件4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4个、5 个以及多个等,所述电子元器件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光组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模塑处理,当所述基板1上的所述填充物2固化收缩后,对所述基板1进行模塑处理。
如图3所示,所述基板1经过模塑处理形成封装体7,所述封装体7一体模塑于所述基板1,即将所述基板1放置于下模具和上模具内,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合模,所述上模具包括一压合块,所述压合块压合于所述基板1,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形成一成型腔,注入模塑材料,固化后进行拔模,使得所述封装体7一体成型于所述基板1,其中所述压合块对应形成所述感光元件6的一通光孔,所述封装体7覆盖所述基板1上的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4。即,该实施例实施为先采取模塑工艺获取基板组件,再进行所述感光元件6的安装。所述封装体7具有的所述通光孔的内壁形状取决于所述压合块的形状,所述内壁可以被实施为倾斜、垂直或其组合等形状。所述封装体7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优选地上表面的表面积大于所述下表面的表面积,从而所述封装体7的上表面更有利于划胶,从而可以更好的固定安装于所述上表面的光学组件。然而,在所述封装体7的上表面划胶区域符合需求情况下,所述封装体7的上表面的表面积小于所述封装体7的下表面的表面积,从而确保所述封装体7与所述基板1结合强度,进一步也有利于模具拔模(所述封装体7的内壁或外壁具有拔模角度)。
如图4所示,将感光元件6弯曲后形成的半成品设置于下模具内,再提供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合模,压合块压合于所述感光元件6的非感光区域,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形成一成型腔,注入模塑材料,固化后进行拔模,使得所述封装体7一体成型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封装体7包围所述第一台阶部5,且所述封装体7还覆盖所述感光元件6的边缘部分,其中所述压合块对应形成所述感光元件6的一通光孔,所述封装体7覆盖所述基板1的至少一电子元器件4。所述感光元件6与所述基板1采用打金线的方式导通,所述封装体7包裹至少部分所述金线。
如图5所示,环绕所述第一台阶部5外侧边缘、以及环绕所述感光元件 6外侧边缘施加填充材料得到半成品,再将所述半成品放置于上模具与下模具中,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合模,压合块压合于所述感光元件6的非感光区域,由于所述压合块下表面优选为平面,而所述感光元件6的感光区域向下弯曲,故所述压合块不会接触到所述感光元件6的感光区域,不会对所述感光元件造成损坏。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形成一成型腔,注入模塑材料,模塑材料固化后进行拔模,使得所述封装体7一体成型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封装体7包围所述第一台阶部5和包裹所述感光元件6的部分,其中所述压合块对应形成所述感光元件6的一通光孔,所述封装体7包围所述填充材料,且所述封装体7覆盖所述基板1上的至少一电子元器件4。所述填充材料一方面可以预防所述第一台阶部5和所述感光元件6在模塑过程中受到所述模塑材料的冲击产生位移,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减少所述封装体7产生的应力传递至所述感光元件6。
如图11所示,所述感光组件还包括滤光元件9,所述滤光元件9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6上表面后形成半成品,再将所述半成品设置于上模具与下模具中,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合模,压合块压合于所述滤光元件9的上表面,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形成一成型腔,注入模塑材料,所述模塑材料固化后进行拔模,使得所述封装体7一体成型于所述基板1上,并包裹所述滤光元件9、所述感光元件6以及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边缘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7所示,所述感光组件可以不需要模塑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光组件可通过拼版工艺获取,即将多个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基板拼版获取感光组件拼版后,再进行模塑,在切割获取单个感光组件。
所述感光元件6的数量可以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 个以及多个等。这样同一批生产出来的感光组件品质一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感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提供一基板1,所述基板1上固设置有第一台阶部5,所述第一台阶部5在所述基板1上围绕形成收容腔8,所述收容腔8内设置有第二台阶部3;
步骤二:在所述收容腔8内填充有填充物2;
步骤三:贴附感光元件6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上表面,所述填充物2 的顶部与所述感光元件6的下表面粘接,所述填充物2在固化收缩过程中,所述感光元件6随着所述填充物2向所述收容腔8的方向弯曲形成弧面(即所述感光元件6向像侧弯曲)。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台阶部3固设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感光元件6向所述基板1方向弯曲后贴附于所述第二台阶部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台阶部3被所述填充物2包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和所述第二台阶部3可电镀于所述基板1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和所述第二台阶部3可贴附于所述基板1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台阶部5和所述第二台阶部3突出于所述基板1,所述第一台阶部5与所述基板1界定所述收容腔8,所述第二台阶部3被收容于所述收容腔8。
在步骤三中,所述填充物2的收缩率一般为0.2%至4%,值得一提的是,可以通过更改所述填充物2的材料、配方使得所述填充物2的收缩率高于 4%,例如4%-20%的收缩率。所述填充物2在固化收缩过程产生收缩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台阶部5发生弯曲。当所述填充物2的收缩率较大时,可通过所述第二台阶部3去控制所述感光元件6的弯曲程度,从而使得所述感光元件6弯曲程度达到预期范围。即当所述填充物2的收缩率较大时,所述填充物2收缩后可确保所述感光元件6贴附于所述第二台阶部3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平面感光元件6在贴附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后,随着所述填充物2固化收缩,平面感光元件6向所述收容腔8方向发生弯曲,当所述感光元件6弯曲并贴附于所述第二台阶部3 的上表面时,所述感光元件6由于所述第二台阶部3的阻挡,所述感光元件 6不会继续弯曲,因此通过所述第二台阶部3可以控制所述感光元件6的弯曲程度,同时通过所述第二台阶部3可增加所述感光元件6的贴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台阶部3的高度小于所述所述第一台阶部5 的高度。进一步所述第一台阶部5和第二台阶部3高度差可以为5-25μm,优选高度差为10μm;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感光元件6弯曲程度应当与对应的光学镜头的光路设计有关,即应当要与光学镜头适配,故本实用新型高度差不在本申请说的范围也是可以实施的,尤其是所述感光元件6越大的情况下,高度差可能会超过25μm。这样有利于通过所述第二台阶部3控制所述感光元件6的弯曲程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两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台阶部3,且所述多个第二台阶部3以所述感光元件6的长边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台阶部3可以为长方体条形状、圆柱状、圆饼状、圆台状、棱台状、棱柱状等形状。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台阶部3上表面为倾斜面,即所述第二台阶部3上表面从内到外向上倾斜,所述倾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所述感光元件6需要弯曲的程度相匹配,从而使得所述感光元件6弯曲更平缓。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8内设置有两个长方体条形状第二台阶部3,且两个所述第二台阶部3以所述感光元件6的长边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8内设置有一个圆饼状的第二台阶部,且所述第二台阶部3位于所述收容腔8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台阶部5以所述感光元件6的长边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所述感光元件6为长方体片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可为连续的一体式设置,即所述第一台阶部5与所述基板1形成的收容腔8与所述感光元件6能够形成一个封闭空间,采用这样的设计,所述收容腔8内填充有所述填充物2,当所述填充物2为流动性较大的液体时,所述填充物2不会流出所述收容腔8。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可为离散式设置,即所述第一台阶部5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台阶部,多个所述台阶部形成环形结构;即所述第一台阶部5与所述基板1形成的收容腔8的侧壁不是连续的。因此所述收容腔8内的填充物2不可以为流动性较大的液体,所述收容腔8内的填充物2 可以为流动性较小的凝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对应所述感光元件6底面的周缘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填充物2填充至少部分所述收容腔8。例如所述填充物2位于所述第二台阶部3之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2可以填充满所述收容腔8,所述填充物2包覆住所述第二台阶部3。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2可以位于所述收容腔8的中心区域。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8内可以设置有多个填充物2,多个所述填充物2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即所述填充物2以所述收容腔8的中心为对称中心。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填充物2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上表面。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2的上表面可以与所述第一台阶部 5的上表面持平。这样所述感光元件6贴附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上表面时,所述填充物2既可以与所述感光元件6粘接,所述填充物2不易溢出所述收容腔8。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2的上表面可以略高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上表面。这样所述感光元件6贴附于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上表面时,有利于所述填充物2与所述感光元件6粘接。
所述填充物2可以由高散热材料制成,所述填充物2可将所述感光元件 6产生的热量更快速的传递至外部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光组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模塑处理,当所述基板1上的所述填充物2固化收缩后,对所述基板1进行模塑处理。
如图6所示,所述基板1经过模塑处理形成封装体7,所述封装体7一体模塑于所述基板1,即将所述基板1放置于下模具和上模具内,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合模,所述上模具包括一压合块,所述压合块压合于所述基板1,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形成一成型腔,注入模塑材料,固化后进行拔模,使得所述封装体7一体成型于所述基板1,其中所述压合块对应形成所述感光元件6的一通光孔,所述封装体7覆盖所述基板1上的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4。
如图7所示,将感光元件6弯曲后形成的半成品设置于下模具内,再提供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合模,压合块压合于所述感光元件6的非感光区域,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形成一成型腔,注入模塑材料,固化后进行拔模,使得所述封装体7一体成型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封装体7包围所述第一台阶部5,且所述封装体7还覆盖所述感光元件6的边缘部分,其中所述压合块对应形成所述感光元件6的一通光孔,所述封装体7覆盖所述基板1的至少一电子元器件4。所述感光元件6与所述基板1采用打金线的方式导通,所述封装体7包裹至少部分所述金线。
如图8所示,环绕所述第一台阶部5外侧边缘、以及环绕所述感光元件 6外侧边缘施加填充材料得到半成品,再将所述半成品放置于上模具与下模具中,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合模,压合块压合于所述感光元件6的非感光区域,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形成一成型腔,注入模塑材料,模塑材料固化后进行拔模,使得所述封装体7一体成型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封装体7包围所述第一台阶部5和包裹所述感光元件6的部分,其中所述压合块对应形成所述感光元件6的一通光孔,所述封装体7包围所述填充材料,且所述封装体7覆盖所述基板1上的至少一电子元器件4。所述填充材料一方面可以预防所述第一台阶部5和所述感光元件6在模塑过程中受到所述模塑材料的冲击产生位移,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减少所述封装体7产生的应力传递至所述感光元件6。
如图12所示,所述感光组件还包括滤光元件9,所述滤光元件9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6上表面后形成半成品,再将所述半成品设置于上模具与下模具中,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合模,压合块压合于所述滤光元件9的上表面,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形成一成型腔,注入模塑材料,所述模塑材料固化后进行拔模,使得所述封装体7一体成型于所述基板1上,并包裹所述滤光元件9、所述感光元件6以及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边缘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8所示,所述感光组件可以不需要模塑处理。如图16,在所述感光组件的所述基板上设置一底座,所述底座用以放置滤光元件9和所述光学镜头,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和所述光学镜头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的感光元件6有两个或更多个,切割所述基板1形成多个感光组件。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光组件,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 上固设有第一台阶部5,且所述第一台阶部5与所述基板1形成收容腔8,所述收容腔8内设置有填充物2,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上表面固设有感光元件6,所述填充物2与所述感光元件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感光元件6 覆盖所述收容腔8的顶部,所述感光元件6呈弧形,且所述感光元件6向所述收容腔8的方向弯曲。
所述基板1可选为PCB板、陶瓷基板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台阶部5 以所述感光元件6的长边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可为连续的一体式设置,即所述第一台阶部5与所述基板1形成的收容腔8与所述感光元件6能够形成一个封闭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台阶部5可为离散式设置,即所述第一台阶部5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台阶部,多个所述台阶部形成环形结构;即所述第一台阶部5与所述基板1形成的收容腔8的侧壁不是连续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填充物2填充至少部分所述收容腔8。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收容腔8内设置有第二台阶部3;所述第二台阶部3的高度小于所述所述第一台阶部5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两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台阶部3,且所述多个第二台阶部3以所述感光元件6的长边的中心线轴对称或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台阶部3可以为长方体条形状、圆柱状、圆饼状、圆台状、棱台状、棱柱状等形状。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8内设置有两个长方体条形状第二台阶部3,且两个所述第二台阶部3以所述感光元件6的长边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8内设置有一个圆饼状的第二台阶部3,且所述第二台阶部3位于所述收容腔8的中心。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板1上还设置有一体成型,且覆盖所述基板1 上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4的封装体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拼版,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的感光组件。
采用拼版制造出来的感光组件一致性较高,而且节约成本。
当采用所述拼版制备所述感光组件时,当感光组件制造完毕后,通过切割的方式将所述拼版切割为多个所述感光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所述的感光组件和光学组件;
将所述光学组件安置于所述感光组件上。
所述光学组件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光学组件和所述的感光组件,所述光学组件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
如图13所示,所述光学组件被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所述封装体7的顶部,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包括镜头组件10和滤光元件9,所述镜头组件10 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透镜。所述镜头组件10和所述滤光元件9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6的感光路径上。
如图14所示,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所述感光组件、光学组件和支架11,所述光学组件包括镜头组件10和滤光元件9,所述支架11被设置于所述封装体7上,所述滤光元件9和所述镜头组件10被设置于所述支架11的上方,所述滤光元件9和所述镜头组件10分别被支撑的位于所述感光元件6的感光路径上。由于所述感光元件6尺寸较大,对应的光窗较大,故可以会导致所述滤光元件9尺寸偏大使得其容易破碎,因此本申请中,将滤光元件9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上,一方面可降低所述滤光元件9的尺寸,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应力传递至所述滤光元件9。
如图15所示,所述封装体7沿所述光窗的边缘设置有安装槽12,所述滤光元件9被贴附于所述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低于所述封装体7的顶部,所述滤光元件9被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2有利于降低所述摄像模组的后焦距,从而可以降低模组高度。
如图16所示,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所述感光组件、光学组件和底座13,所述底座13被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光学组件被设置于所述底座13上,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感光元件6的感光路径上。其中,所述底座13采取注塑等工艺形成后,被贴附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基板1和所述底座13之间形成容纳腔,以收容所述感光元件6以及位于所述基板1上的电子元器件 4。(在该摄像模组中用所述底座13取代封装体7)
所述光学组件包括镜头组件10和滤光元件9,所述滤光元件9和所述镜头组件10被设置于所述底座13上,外部光学进入所述镜头组件10后,再通过所述滤光元件9到达所述感光元件6。
所述滤光元件9可被设置于所述镜头组件10中,即所述镜头组件10由多片透镜构成,所述滤光元件9被设置在透镜之间。
所述滤光元件9也可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6的上表面,即所述滤光元件9被贴附于所述感光元件6上。
所述滤光元件9一般采取玻璃制品,故所述滤光元件9不具备柔性,优选地将其侧边贴附于所述感光元件6的侧边,所述滤光元件9和所述感光元件6中间部分并未重合。
现有技术中摄像模组在使用时,外界光线进入所述光学组件后,焦点平面会在像侧(镜头侧叫做物侧,把感光元件侧叫做像侧)形成一个往像侧突出的弧形,既焦点平面为弧形,当感光元件与焦点平面重合时,成像质量最高。即使现有摄像模组中镜头组件采取多镜片去调制光学系统,但是该焦点平面还是会呈现出上述弧形形状。而现有摄像模组中往往由于组装中感光元件受到外界的力,使得所述感光元件往物侧突出,从而使得导致光线在感光元件的边缘出现畸变、边角失光以及锐角下降等现象,从而使得成像效果变差。
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的感光元件6在制备过程中就形成了向像侧弯曲的弧面,而且所述感光元件6的弧面能够与焦点平面接近或重合,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摄像模组成像质量较高。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Claims (11)

1.一种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固设有第一台阶部,且所述第一台阶部在所述基板上围绕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填充物,所述第一台阶部的上方固设有感光元件,所述收容腔设置为使得在所述填充物收缩时所述感光元件向所述基板方向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部对应所述感光元件底面的周缘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部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台阶部以所述感光元件的长边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部为连续的一体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部为离散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填充至少部分所述收容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的高度差为5-25μ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两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台阶部,且所述多个第二台阶部以所述感光元件的长边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还设置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
1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组件和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组件,所述光学组件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
CN201921322701.1U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感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 Active CN209930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2701.1U CN209930375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感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2701.1U CN209930375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感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30375U true CN209930375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94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2701.1U Active CN209930375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感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303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5384A (zh) * 2020-08-28 2020-11-13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组件、摄像模组、终端设备及制备方法
WO2021239030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9030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935384A (zh) * 2020-08-28 2020-11-13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组件、摄像模组、终端设备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8482C (zh) 固体摄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0682970B1 (ko) 고체 촬상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3582484A1 (en) Camera module, moulded photosensitive component thereof,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7719585B2 (en)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US20190364184A1 (en) Camera module,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mera module
TW202017356A (zh) 攝像模組及其感光元件和製造方法
US8077248B2 (en) Optical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752323A (zh) 图像传感器相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KR100572388B1 (ko) 고체 촬상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0433339C (zh) 固体摄像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9930375U (zh) 一种感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
KR20050019056A (ko) 고체 촬상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209964165U (zh) 摄像模组和感光组件
CN109979886B (zh) 用于电子电路封装件的盖子
CN112272943A (zh) 模塑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2399037B (zh) 感光组件、摄像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09881890U (zh) 摄像模组和模塑感光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8600598B (zh) 摄像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2449082A (zh) 一种感光组件的制备方法、感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
EP3998768A1 (en) Camera module, and photosensitive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3166216B2 (ja) オンチップレンズ付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1143447A1 (zh) 支架、感光组件、摄像模组和支架制备方法
US20220278150A1 (en) Photosensitive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CN114500792B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112422774A (zh) 摄像模组和感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