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7325U - 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7325U
CN209917325U CN201920704010.1U CN201920704010U CN209917325U CN 209917325 U CN209917325 U CN 209917325U CN 201920704010 U CN201920704010 U CN 201920704010U CN 209917325 U CN209917325 U CN 209917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over plate
container
solid phase
phase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040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俐敏
韩晓
崔霞
赵兴杰
乔海燕
赵媛
张新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Taiyuan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9207040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17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7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7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及系统,包括:箱体组件以及位于箱体组件内部的容器放置组件;箱体组件包括:顶部开口的真空箱以及位于顶部开口处的盖板,盖板的底部设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外侧壁周围设有一圈密封圈,密封圈的外侧壁与真空箱的内侧壁相贴附,盖板通过密封圈、固定管的配合与真空箱形成气密性空间;盖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插取萃取柱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弹性密封环,当萃取柱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时,萃取柱的外侧壁与密封环的内侧壁相贴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在萃取过程中萃取物之间发生交叉污染,适用于样品前处理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样品前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样品前处理技术,由液固萃取和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发展而来,主要用于样品的分离、净化和富集,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样品基质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SPE技术主要基于液-固相色谱理论,采用选择性吸附、选择性洗脱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富集、分离、净化,是一种包括液相和固相的物理萃取过程,也可以将其近似地看作一种简单的色谱过程。利用选择性吸附与选择性洗脱的液相色谱法分离原理的SPE,较常用的方法是使液体样品溶液通过吸附剂,保留其中被测物质,再选用适当强度溶剂冲去杂质,然后用少量溶剂迅速洗脱被测物质,从而达到快速分离净化与浓缩的目的(也可选择性吸附干扰杂质,而让被测物质流出;或同时吸附杂质和被测物质,再使用合适的溶剂选择性洗脱被测物质)。
现有的固相萃取装置,其主体是一个具有盖板的气密性真空箱体,箱体内设有用于放置用来接纳最终萃取物的试管的固定架,盖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固定设有一个下方伸入箱体内部的套管;使用时,将固相萃取柱放入通孔内进行固定以使固相萃取柱的下方伸入箱体内部(此时,固相萃取柱的下端通常会与套管的内壁直接接触),而后对固相萃取柱预淋有机溶剂(一是为了净化固相萃取柱,二是为了湿润填料以激发它们的活性),有机溶剂从固相萃取柱的下端流出掉落在箱体内;预淋过后,打开盖板,将用于接纳最终萃取物的试管放入箱体内的固定架上,盖上盖板,向固相萃取柱中加入待测液,最终萃取得到的萃取物从固相萃取柱的下端流出掉落在试管中,萃取结束后,再将萃取物从试管中转送至鸡心瓶中进行后续处理。而针对于上述现有的固相萃取装置,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在实际应用中,当萃取液从固相萃取柱的下端流出时,会与真空箱盖板上的套管内壁直接接触,当在同一通孔中插入不同固相萃取柱时,就会发生交叉污染,从而导致最终萃取得到的萃取物受到污染。
2、在实际应用中,预淋洗固相萃取柱之后,还需打开盖板,放入试管以收集从萃取柱中流出的液体,这一步骤既繁琐、又容易交叉污染、还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
3、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固相萃取装置大都采用试管之类的小口径淋洗液收集器,无法直接应用鸡心瓶之类的较大口径收集器,一般都是先采用试管接收,然后再将萃取物从试管中导入至鸡心瓶中,不仅操作繁琐,还会增加萃取物受污染的风险。
4、在实际应用中,最终萃取物大都主要依靠自身重力流出萃取柱掉入试管中,这就使得萃取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在萃取过程中萃取物之间发生交叉污染的固相萃取装置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相萃取装置,用于配合萃取柱使用以进行萃取操作,所述固相萃取装置包括:箱体组件以及位于箱体组件内部的容器放置组件;所述箱体组件包括:顶部开口的真空箱以及位于所述顶部开口处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周围设有一圈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侧壁与所述真空箱的内侧壁相贴附,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密封圈、所述固定管的配合与所述真空箱形成气密性空间;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插取萃取柱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弹性密封环,当所述萃取柱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时,所述萃取柱的外侧壁与所述密封环的内侧壁相贴附。
优选地,所述容器放置组件位于所述盖板下方,所述容器放置组件包括:位于真空箱底部的第一容器放置盘和位于第一容器放置盘上方的第二容器放置盘,所述第一容器放置盘和所述第二容器放置盘之间通过至少一根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容器放置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萃取物接纳容器的第三通孔;所述盖板与所述真空箱为可旋转连接,且所述第一通孔在盖板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三通孔在第二容器放置盘上的位置为适应性设置,使得当旋转真空箱上的盖板时,可使盖板上的第一通孔与第二容器放置盘上的第三通孔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对准或错开。
优选地,所述第三通孔中设有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复位部和挤压部,所述挤压部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且可在复位部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相互远离及靠近的弯曲组件,每个弯曲组件的外壁均分别通过至少一个复位部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其中一个第二通孔内设有用于安装压力表的第一固定块,另一个第二通孔内设有用于与外部抽气组件的进口端相连接的第二固定块。
优选地,在每一个第三通孔的正下方均设有一个用于定位萃取物接纳容器底部的圆槽,所述圆槽位于所述第一容器放置盘上。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把手,所述把手上表面开设有通槽。
相应地,一种固相萃取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固相萃取装置,还包括:压力表和抽气组件,所述压力表的引压管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连通,所述抽气组件的进口端依次通过导气组件、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抽气组件包括:真空泵,所述抽气组件的进口端为所述真空泵的进口端,所述真空泵的电源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气连接;所述导气组件包括:连接管和气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真空泵的进口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真空泵的外壳上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串接在所述真空泵的电源回路中。
优选地,所述真空泵的外壳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摈弃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套管,而直接在盖板上的第一通孔内设置具有弹性的密封环,使用时直接将萃取柱插入通孔内,由于密封环具有很好的弹性,当插入萃取柱时,萃取柱的外侧壁能够与密封环的内侧壁贴附在一起,牢固地固定住萃取柱;而由于取消了传统的套管,使得最终得到的萃取物无需流经传统的路径(萃取柱下端-套管-接纳容器),而直接掉入真空箱中的接纳容器中,有效防止了萃取物之间发生交叉污染。
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无需先进行预淋洗操作后再打开盖板放入接纳容器,而是在进行预淋洗前就可将接纳容器放入真空箱内,盖上盖板。由于盖板与真空箱的直接接触处设有一圈密封圈,不仅使得盖板与真空箱形成的空间呈气密性,还可将盖板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真空箱进行旋转。此外,用于放置萃取柱的第一通孔在盖板上的位置与用于放置接纳容器的第三通孔在第二容器放置盘上的位置为适应性设置,当对萃取柱预淋有机溶剂时,先将盖板进行旋转,使得萃取柱的下端错开位于下方的接纳容器的开口,这样就使得有机溶剂留下来后不会流入接纳容器中而是直接流入真空箱体内,而当预淋完毕后,再次旋转盖板,使得萃取柱的下端正对接纳容器的开口,然后导入待测液,最终萃取液直接流下来掉入接纳容器内,此时才需打开盖板取出装有萃取物的接纳容器,这样使得整个操作步骤简单,降低了萃取物交叉污染的风险。
3、本实用新型中,可在用于放置接纳容器的第三通孔中设有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复位部和挤压部,挤压部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且可在复位部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相互远离及靠近的弯曲组件,每个弯曲组件的外壁均分别通过至少一个复位部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连接。当将接纳容器放入第三通孔中时,复位部会因为受到来自于接纳容器的反向推力而带动挤压部适应性地紧贴接纳容器的外壁。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配合使用的接纳容器不仅可为水平管径较小的试管等小容器,也可为水平瓶径较大的鸡心瓶等大容器,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所需的接纳容器,提高了整个萃取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4、由于最终的萃取物主要依靠自身重力掉入接纳容器中,流速较为缓慢,萃取时间较长,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抽气组件来抽取真空箱内的空气,以达到增大萃取物向下的流速、节省萃取时间的目的,此外,还设置了压力表来显示真空箱内的压力值,以便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节抽气组件的工作频率来调节真空箱内的压力,达到控制萃取物流速的目的,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萃取效率,还防止出现抽干的现象。
5、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容器放置盘上对应每一个第三通孔的正下方的位置处均设有一个用于定位萃取物接纳容器底部的圆槽,这样能够很好地固定住接纳容器,防止其在萃取过程进行晃动,避免出现萃取物洒落或打翻的现象。
6、本实用新型中,可在盖板上设置把手,把手上设置通槽,当需要旋转或打开盖板时,可通过设有通槽的把手进行轻松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盖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容器放置盘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容器放置盘俯视图。
图中:110、箱体组件;111、真空箱;112、盖板;1121、第一通孔;1122、第二通孔;113、把手;114、通槽;115、密封圈;116、固定管;117、密封环;120、容器放置组件;121、第一容器放置盘;1211、圆槽;122、支撑杆;123、第二容器放置盘;1231、第三通孔;130、萃取柱;140、压力表;141、第一固定块;150、导气组件;151、连接管;152、第二固定块;153、气管;160、抽气组件;161、真空泵;162、开关;163、支脚;170、紧固组件;171、复位部;172、挤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相萃取装置,用于配合萃取柱130使用以进行萃取操作,所述固相萃取装置包括:箱体组件110以及位于箱体组件110内部的容器放置组件120;所述箱体组件110包括:顶部开口的真空箱111以及位于所述顶部开口处的盖板112,所述盖板112的底部设有固定管116,所述固定管116的外侧壁周围设有一圈密封圈115,所述密封圈115的外侧壁与所述真空箱111的内侧壁相贴附,所述盖板112通过所述密封圈115、所述固定管116的配合与所述真空箱111形成气密性空间;所述盖板1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插取萃取柱130的第一通孔1121,所述第一通孔1121内设有弹性密封环117,当所述萃取柱130贯穿所述第一通孔1121时,所述萃取柱130的外侧壁与所述密封环117的内侧壁相贴附。
本实施例摈弃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套管,而直接在盖板112上的第一通孔1121内设置具有弹性的密封环117,使用时直接将萃取柱130插入第一通孔1121内,由于密封环117具有很好的弹性,当插入萃取柱130时,萃取柱130的外侧壁能够与密封环117的内侧壁贴附在一起,牢固地固定住萃取柱130;而由于取消了传统的套管,使得最终得到的萃取物无需流经传统的路径(萃取柱下端-套管-接纳容器),而直接掉入真空箱111中的接纳容器中,有效防止了萃取物之间发生交叉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放置组件120位于所述盖板112下方,所述容器放置组件120包括:位于真空箱111底部的第一容器放置盘121和位于第一容器放置盘121上方的第二容器放置盘123,所述第一容器放置盘121和所述第二容器放置盘123之间通过至少一根支撑杆122连接,所述第二容器放置盘12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萃取物接纳容器的第三通孔1231;所述盖板112与所述真空箱111为可旋转连接,且所述第一通孔1121在盖板112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三通孔1231在第二容器放置盘123上的位置为适应性设置,使得当旋转真空箱111上的盖板112时,可使盖板112上的第一通孔1121与第二容器放置盘123上的第三通孔1231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对准或错开。
更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一容器放置盘121和所述第二容器放置盘123之间可通过四根支撑杆122连接。
在使用本实施例时,无需先进行预淋洗操作后再打开盖板112放入接纳容器,而是在进行预淋洗前就可将接纳容器放入真空箱111内,盖上盖板112。由于盖板112与真空箱111的直接接触处设有一圈密封圈,不仅使得盖板112与真空箱111形成的空间呈气密性,还可将盖板112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真空箱111进行旋转。此外,用于放置130的第一通孔在盖板112上的位置与用于放置接纳容器的第三通孔1231在第二容器放置盘123上的位置为适应性设置,当对130预淋有机溶剂时,先将盖板112进行旋转,使得130的下端错开位于下方的接纳容器的开口,这样就使得有机溶剂留下来后不会流入接纳容器中而是直接流入真空箱111体内,而当预淋完毕后,再次旋转盖板112,使得130的下端正对接纳容器的开口,然后导入待测液,最终萃取液直接流下来掉入接纳容器内,此时才需打开盖板112取出装有萃取物的接纳容器,这样使得整个操作步骤简单,降低了萃取物交叉污染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清楚地知道将盖板112旋转多少角度时能使萃取柱130的下端完美错开获对准接纳容器的开口,可在盖板112和真空箱11上设置刻度标;例如当在对萃取柱130进行预淋有机溶剂时,旋转盖板112至其上的刻度标与真空箱111上的刻度标对准,使得萃取柱130的下端错开接纳容器的开口,其中的刻度标未在说明书附图中体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孔1231中设有紧固组件170,所述紧固组件170包括:复位部171和挤压部172,所述挤压部171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且可在复位部171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相互远离及靠近的弯曲组件,每个弯曲组件的外壁均分别通过至少一个复位部171与所述第三通孔1231的内壁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在用于放置接纳容器的第三通孔1231中设有紧固组件170,所述紧固组件170包括复位部171和挤压部172,挤压部172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且可在复位部171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相互远离及靠近的弯曲组件,每个弯曲组件的外壁均分别通过至少一个复位部171与所述第三通孔1231的内壁连接。当将接纳容器放入第三通孔1231中时,复位部171会因为受到来自于接纳容器的反向推力而带动挤压部172适应性地紧贴接纳容器的外壁。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配合使用的接纳容器不仅可为水平管径较小的试管等小容器,也可为水平瓶径较大的鸡心瓶等大容器,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所需的接纳容器,提高了整个萃取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位部171可为弹簧,每个弯曲组件的外壁均可分别通过三个复位部171与所述第三通孔1231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112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122,其中一个第二通孔1122内设有用于安装压力表140的第一固定块141,另一个第二通孔1122内设有用于与外部抽气组件160的进口端相连接的第二固定块152。
由于最终的萃取物主要依靠自身重力掉入接纳容器中,流速较为缓慢,萃取时间较长,因此本实施例采用了抽气组件160来抽取真空箱111内的空气,以达到增大萃取物向下的流速、节省萃取时间的目的,此外,还设置了压力表140来显示真空箱111内的压力值,以便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节抽气组件160的工作频率来调节真空箱111内的压力,达到控制萃取物流速的目的,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萃取效率,还防止出现抽干的现象。
进一步地,在每一个第三通孔1231的正下方均设有一个用于定位萃取物接纳容器底部的圆槽1211,所述圆槽1211位于所述第一容器放置盘121上。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容器放置盘121上对应每一个第三通孔1231的正下方的位置处均设有一个用于定位萃取物接纳容器底部的圆槽1211,这样能够很好地固定住接纳容器,防止其在萃取过程进行晃动,避免出现萃取物洒落或打翻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112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把手113,所述把手113上表面开设有通槽114。
本实施例中,可在盖板112上设置把手113,把手113上设置通槽1211,当需要旋转或打开盖板112时,可通过设有通槽1211的把手113进行轻松操作。在旋转或者打开盖板112时,用户可对把手113进行施力,使盖板112便于旋转或者打开,其中的通槽114便于用户手部嵌入到把手113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固相萃取系统,所述的固相萃取系统可包括如上所述的固相萃取装置,还包括:压力表140和抽气组件160,所述压力表140的引压管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块141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122连通,所述抽气组件160的进口端依次通过导气组件150、所述第二固定块152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122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组件160可包括:真空泵161,所述抽气组件160的进口端为所述真空泵161的进口端,所述真空泵161的电源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气连接;所述导气组件150包括:连接管151和气管153,所述连接管15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块152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122连通,所述连接管15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气管153与所述真空泵161的进口端连通。
本实施例中,真空泵161的型号可为LC-85,在真空泵161工作时,由气管153连接连接管151,可将真空箱111内的气体抽出。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泵161的外壳上安装有开关162,所述开关162串接在所述真空泵161的电源回路中。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抽取真空箱111中的空气时,打开开关162,使真空泵161工作,通过真空泵161将真空箱111内的空气抽出,抽出的过程中,用户可观察压力表140,调节真空箱111内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泵161的外壳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件。
更具体地,所述真空泵161的外壳底部可设有四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为支脚163。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用户在使用前,首先,将盖板112打开,将准备好的接纳容器放入紧固组件170内,由于多个复位部171的同时变形,对挤压部172进行施压,进而将接纳容器稳固在第二容器放置盘123上;接纳容器放置完毕后,用户可通过使用把手113,将固定管116导入到真空箱111的内侧壁,然后旋转盖板112,使密封圈115贴附在真空箱111内侧壁,使整个真空箱111处于密封状态,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萃取柱130插入到密封环117内,旋拧萃取柱130,使萃取柱130稳固在密封环117上,当对萃取柱130进行预淋有机溶剂时,先将盖板112进行旋转,使得萃取柱130的下端错开下方接纳容器的开口,这样有机溶剂流下来不会流入鸡心瓶中而是流入真空箱111内;而后预淋完毕后,将盖板112进行旋转,使得萃取柱130的下端正对接纳容器的开口,然后导入待测液,进行萃取工作,最后,最终的萃取液直接流下来掉入接纳容器内;在萃取的过程中,可开启真空泵111,真空泵161通过气管153、连接管151,将真空箱111内的气体抽出,抽出的过程中,用户可观察压力表140,调节真空箱111内的压力值,进而可以调节洗脱液流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固相萃取装置,用于配合萃取柱(130)使用以进行萃取操作,所述固相萃取装置包括:箱体组件(110)以及位于箱体组件(110)内部的容器放置组件(120);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组件(110)包括:顶部开口的真空箱(111)以及位于所述顶部开口处的盖板(112),所述盖板(112)的底部设有固定管(116),所述固定管(116)的外侧壁周围设有一圈密封圈(115),所述密封圈(115)的外侧壁与所述真空箱(111)的内侧壁相贴附,所述盖板(112)通过所述密封圈(115)、所述固定管(116)的配合与所述真空箱(111)形成气密性空间;
所述盖板(1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插取萃取柱(130)的第一通孔(1121),所述第一通孔(1121)内设有弹性密封环(117),当所述萃取柱(130)贯穿所述第一通孔(1121)时,所述萃取柱(130)的外侧壁与所述密封环(117)的内侧壁相贴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放置组件(120)位于所述盖板(112)下方,所述容器放置组件(120)包括:位于真空箱(111)底部的第一容器放置盘(121)和位于第一容器放置盘(121)上方的第二容器放置盘(123),所述第一容器放置盘(121)和所述第二容器放置盘(123)之间通过至少一根支撑杆(122)连接,所述第二容器放置盘(12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萃取物接纳容器的第三通孔(1231);
所述盖板(112)与所述真空箱(111)为可旋转连接,且所述第一通孔(1121)在盖板(112)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三通孔(1231)在第二容器放置盘(123)上的位置为适应性设置,使得当旋转真空箱(111)上的盖板(112)时,可使盖板(112)上的第一通孔(1121)与第二容器放置盘(123)上的第三通孔(1231)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对准或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1231)中设有紧固组件(170),所述紧固组件(170)包括:复位部(171)和挤压部(172),所述挤压部(172)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且可在复位部(171)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相互远离及靠近的弯曲组件,每个弯曲组件的外壁均分别通过至少一个复位部(171)与所述第三通孔(1231)的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2)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122),其中一个第二通孔(1122)内设有用于安装压力表(140)的第一固定块(141),另一个第二通孔(1122)内设有用于与外部抽气组件(160)的进口端相连接的第二固定块(15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第三通孔(1231)的正下方均设有一个用于定位萃取物接纳容器底部的圆槽(1211),所述圆槽(1211)位于所述第一容器放置盘(1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2)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把手(113),所述把手(113)上表面开设有通槽(114)。
7.一种固相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相萃取装置,还包括:压力表(140)和抽气组件(160),所述压力表(140)的引压管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块(141)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122)连通,所述抽气组件(160)的进口端依次通过导气组件(150)、所述第二固定块(152)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12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固相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组件(160)包括:真空泵(161),所述抽气组件(160)的进口端为所述真空泵(161)的进口端,所述真空泵(161)的电源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气连接;
所述导气组件(150)包括:连接管(151)和气管(153),所述连接管(15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块(152)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122)连通,所述连接管(15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气管(153)与所述真空泵(161)的进口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固相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161)的外壳上安装有开关(162),所述开关(162)串接在所述真空泵(161)的电源回路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固相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161)的外壳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件。
CN201920704010.1U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09917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4010.1U CN209917325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4010.1U CN209917325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7325U true CN209917325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90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04010.1U Active CN209917325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7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11502B1 (en) Sample pretreatment method for injection using a microextraction tube
CN209917325U (zh) 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及系统
CN213790079U (zh) 一种绿色固相萃取装置
CN107255689B (zh) 一种阵列式动态分散固相萃取装置及萃取方法
CN110917658B (zh) 锶-90自动放化分离装置
CN210894235U (zh) 一种隔绝外部空气的顶空进样器
CN105699566B (zh) 一种测定水体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采样测定方法
CN209900766U (zh) 一种高分子机制固相萃取装置
CN212807824U (zh) 一种固相萃取仪
CN209821060U (zh) 食品合成色素检测装置
CN108295506B (zh) 一种固相萃取装置
CN211987210U (zh) 一种高通量防交叉污染型固相萃取装置
CN209624165U (zh) 一种环境空气样品采集罐装夹机构
CN217828967U (zh) 一种自动固相萃取装置
JP4213745B2 (ja) 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において分析物を予備濃縮するためのインタフェースアセンブリ
CN217526453U (zh) 一种高效固相萃取装置
CN214861361U (zh) 一种固相萃取装置
CN219764562U (zh) 一种实验室用方便收集的固相萃取装置
CN205340221U (zh) 一种单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小柱
CN219110888U (zh) 一种半自动多通道固相萃取装置
CN209530155U (zh) 一种固相萃取装置
CN205759875U (zh) 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及固相萃取装置
CN211927495U (zh) 一种固相萃取柱软磁夹
CN211798967U (zh) 固相萃取洗脱液收集装置
CN211576732U (zh) 一种自动固相萃取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