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0042U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0042U
CN209910042U CN201920392705.0U CN201920392705U CN209910042U CN 209910042 U CN209910042 U CN 209910042U CN 201920392705 U CN201920392705 U CN 201920392705U CN 209910042 U CN209910042 U CN 209910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riving
blade
blades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27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威
谭周衡
陈良锐
方健
曾小朗
李金波
杜顺开
谢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27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10042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9042 priority patent/WO202019206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0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0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出风腔体,出风腔体具有进风端及与进风端相对的出风端,出风端的过风面积小于进风端的过风面积;涡环发生部包括:多个叶片;支架组件,叶片安装在支架组件上,多个叶片具有关闭气流通道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气流通道的第二位置;以及驱动部,驱动部能够驱动叶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涡环发生部设于进风端的远离出风端的一侧,驱动部驱动叶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能够周期性地驱动气流经由出风腔体吹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涡环发生部能够周期性地驱动气流由出风腔体以涡环气流的方式吹出,扩大了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并降低了能耗。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将经过热交换后的气流通过空调常规风口吹出,其出风方式为常规出风,而常规风口出来的气流是固定不变的,其辐射范围短且窄,无法实现大范围送风,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出风腔体,出风腔体具有进风端及与进风端相对的出风端,出风端的过风面积小于进风端的过风面积;涡环发生部,涡环发生部包括:多个叶片;支架组件,叶片安装在支架组件上,支架组件限定出能够供气流流动的气流通道,多个叶片具有关闭气流通道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气流通道的第二位置;以及驱动部,驱动部能够驱动叶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涡环发生部设于进风端的远离出风端的一侧,驱动部驱动叶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能够周期性地驱动气流经由出风腔体吹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出风腔体和涡环发生部,出风腔体的出风端的过风面积小于进风端的过风面积,涡环发生部设于进风端的远离出风端的一侧,涡环发生部包括多个叶片、支架组件和驱动部,叶片安装在支架组件上,支架组件限定出能够供气流流动的气流通道,通过驱动部驱动叶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使涡环发生部能够周期性地驱动气流由出风腔体吹出,由于出风腔体的出风端的过风面积小于进风端的过风面积,使得流经涡环发生部的风经出风腔体的出风端排出并形成涡环气流,有效地扩大了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且涡环气流经出风腔体的出风端由空调器的出风口排出,实现了送风定向传播,与现有空调器相比,通过涡环发生部和出风腔体将风传播相同的距离所需要的风速减小,因此,大大降低了能耗并实现了个性化送风,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现有空调器的风以固定气流的方式排出使用户有气流集中,风力较大的体感,而风经涡环发生部由出风腔体的出风端以涡环气流的方式排出能够使用户体验无风感吹风,能够满足了老人、儿童、病人对空调器出风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室内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叶片设置有转轴,每个叶片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架组件上,且能够绕转轴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叶片设置有转轴,通过转轴将叶片安装在支架组件上并能够绕转轴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有效地结合了叶片能够自身旋转的特性,并充分地利用了转轴,将叶片的安装部件和转动部件相结合,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盘,固定盘为设置有内环和外环的环状结构,内环上设置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一孔,外环上设置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二孔;多个叶片包括呈环形分布且依次间隔排列的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能够共同覆盖气流通道;内侧叶片设置有第一转轴,外侧叶片设置有第二转轴,内侧叶片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孔相连接,外侧叶片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孔相连接;驱动部驱动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分别在第一孔和第二孔内运动使叶片旋转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组件包括固定盘,固定盘为设有内环和外环的环状结构,内环上设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一孔,外环上设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二孔,多个叶片包括呈环形分布且依次间隔排列的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能够共同覆盖气流通道,内侧叶片设置有第一转轴,外侧叶片设置有第二转轴,内侧叶片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孔相连接使内侧叶片安装在内环上,外侧叶片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孔相连接使外侧叶片安装在外环上,使得由安装在内环上的内侧叶片和安装在外环上的外侧叶片构成风扇式结构,通过驱动部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在第一孔和第二孔内运动使叶片旋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气流通道,进而使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共同构成的风扇式结构以脉冲的形式周期性地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有利于涡环气流的形成,同时有利于增大涡环气流的输出范围和输出距离,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部包括:驱动盘,驱动盘安装在内环上,驱动盘上设置有与第一孔相对应的孔盖,用于限制第一转轴在第一孔内的运动轨迹;第一联动件,设置在驱动盘上;第二联动件,设置在外环上;驱动件,驱动件工作驱动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移动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使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旋转,且内侧叶片和/或外侧叶片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部包括驱动盘、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驱动盘上设置有与第一孔相对应的用于限制第一转轴在第一孔内运动轨迹的孔盖,通过第一联动件设置在驱动盘上,第二联动件设置在外环上,驱动件工作驱动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移动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使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旋转,同时与内侧叶片和/或外侧叶片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相配合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使得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相配合以多种方式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能够满足固定盘不同结构、驱动部不同结构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进一步地,一方面,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带动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旋转,同时配合第一转轴转动带动内侧叶片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或第二转轴转动带动外侧叶片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另一方面,第一转轴带动内侧叶片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并旋转,同时与第二转轴带动外侧叶片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并旋转相配合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使得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同时旋转与内侧叶片和/或外侧叶片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相配合共同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进而有利于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边移动边旋转,避免出现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因干涉而无法旋转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能够灵敏、准确地旋转,进而灵敏、准确地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有效地保证了涡环气流的形成,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件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设置在驱动盘上并位于驱动盘的圆心的两侧的,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互斥移动使第一联动件向驱动盘的圆心方向移动,并使第二联动件向背离驱动盘的圆心方向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件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设置在驱动盘上并位于驱动盘圆心的两侧,通过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互斥移动使第一联动件沿驱动盘的径向方向向驱动盘的圆心方向移动,使内侧叶片的第一转轴在孔盖的限定下在第一孔内转动,进而使内侧叶片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移动并旋转,同时使第二联动件沿驱动盘的径向方向向背离驱动盘的圆心方向移动使外侧叶片的第二转轴在第二孔内转动,并使外侧叶片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移动并旋转,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同时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移动并旋转打开气流通道,使气流经出风腔体的出口端以涡环气流的方式流程,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互吸移动使第一联动件沿驱动盘的径向方向向背离驱动盘的圆心方向移动同时使第二联动件沿驱动盘的径向方向向驱动盘的圆心方向移动,能够使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同时旋转并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关闭气流通道。
通过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的方式驱动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旋转并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移动来开启或闭合气流通道,充分利用了电磁铁的互斥和相吸的特性,使驱动部的结构简化,且能够保证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同时、准确、灵敏地转动,进而准确、灵敏地开启或闭合气流通道,促进涡环气流的形成,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互斥移动使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移动并使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旋转,同时可以使内侧叶片或外侧叶片中的一个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移动,同样能够保证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同时、准确、灵敏地转动,进而准确、灵敏地开启或闭合气流通道,促进涡环气流的形成,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侧叶片为内凹的扇形结构,外侧叶片为外凸的扇形结构,且转轴与扇形结构的圆心相对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侧叶片为内凹的扇形结构,外侧叶片为外凸的扇形结构,且转轴与扇形结构的圆心相对设置,使得通过转轴安装在内环上的内侧叶片和安装在外环上的外侧叶片能够构成风扇结构,且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均位于水平位置时能够充分地将气流通道闭合,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均旋转时能够将气流通道开启。进一步地,每个叶片旋转的角度为90°,通过叶片旋转90°使闭合的气流通道开启,能够保证风具有较大的流通面积,有效地促进了涡环气流的形成,并保证涡环气流输出范围大且输出距离远,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盘,固定盘具有内环,内环上设置有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孔,叶片呈环形分布于内环的外周面;转轴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的一端与叶片连接,第一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杆连接,第一杆与第二杆形成有夹角,第一杆穿设于第一孔;驱动部包括驱动盘,驱动盘与固定盘同轴设置且驱动盘能够相对固定盘转动,驱动盘上设有与第一孔对应的第一限位孔,转轴的第二杆穿设于第一限位孔,转动驱动盘能够驱动第二杆及第一杆绕第一杆的轴线旋转。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组件包括具有内环的固定盘,内环上设置有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孔,叶片呈环形分布于内环的外周面,转轴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的一端与叶片连接,第一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杆连接,第一杆与第二杆形成有夹角,第一杆穿设于第一孔,通过驱动部的驱动盘与固定盘同轴设置且驱动盘能够相对固定盘转动,驱动盘上设有与第一孔对应的第一限位孔,转轴的第二杆穿设于第一限位孔,使得转动驱动盘能够驱动第二杆及第一杆绕第一杆的轴线旋转,进而使叶片绕第一杆的轴线旋转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有利于涡环气流的形成,进而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杆与第二杆形成有夹角,第一杆穿设于第一孔,第二杆穿设于第一限位孔,使得通过第一孔和第一限位孔对每个叶片的转动进行限位进而在驱动部的驱动下开启或闭合气流通道,有效地结合了叶片能够自身旋转的特性,通过简单结构实现了气流通道的打开或关闭,易于推广,且成本较低,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盘上设置有呈弧形的凹槽结构;驱动盘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能够在凹槽内往复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盘上设置有呈弧形的凹槽结构,驱动盘上设置有凸起结构,通过凸起结构能够在凹槽结构内往复运行,使驱动盘转动带动第二杆及第一杆绕第一杆的轴线旋转,通过简单的结构将驱动盘的转动传递至转轴的第一杆,并有效地保证了转轴转动的准确性和灵敏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部还包括电机,驱动盘上设置有与电机的输出轴相适配的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部包括电机,驱动盘上设置有与电机的输出轴相适配的孔,通过电机带动驱动盘转动,结构简单,传动准确,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进一步地,该电机同时与空调器的风轮相连接并带动风轮转动,使得涡环发生部与风轮共用一个电机,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能够减小涡环发生部内部的占用空间,有利于气流有足够的空间流通,进而有利于促成涡环气流的形成,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
进一步地,通过电机驱动驱动盘转动与通过电磁铁(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和联动件(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的方式驱动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旋转并沿驱动盘的轴线方向移动相结合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能够大大地促进涡环气流的形成,有利于增大涡环气流的输出范围和输出距离,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部包括:连杆机构,与驱动盘相连接;电机,与连杆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连杆机构运动使驱动盘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部包括与驱动盘相连接的连杆机构,电机与连杆机构相连接,通过连杆机构与电机相连接驱动驱动盘转动,方式简单,易于实现,且能够保证较高的传动精度,进而使气流通道能够准确、灵敏地开启或闭合,提高产品的质量。可以理解的是,连杆机构也可以由满足要求的其他机构替代。进一步地,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使叶片以不同频率旋转,进而能够使气流通道以不同频率打开或关闭,能够调节涡环气流的输出范围和输出距离,实现个性化出风,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地,通过电机驱动驱动盘转动与通过电磁铁(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和联动件(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的方式驱动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旋转,且内侧叶片和/或外侧叶片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相结合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能够大大地促进涡环气流的形成,有利于增大涡环气流的输出范围和输出距离,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盘还包括:支撑件,设置在内环和外环之间并连接内环和外环。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盘还包括支撑件,设置在内环和外环之间,通过支撑件连接内环和外环,避免叶片在转动过程中内环和外环受力较大而不同轴或损坏,有效地提高了固定盘的可靠性,进而保证了产品良好的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壳体,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壳体上;风道,设置在壳体内部,风道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涡环发生部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侧或外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风道设置在壳体内部且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得涡环发生部与风道相连通,进而使从进风口流入风道内的风集中、充分、连续地经涡环发生部由出风腔体的出风端排出并形成涡环气流,能够促进涡环气流的形成,并保证涡环气流输出范围大且输出距离远,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通过可拆卸地方式将涡环发生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或外部,方便安装和拆卸,同时有利于涡环发生部维修、保养、更换零部件,进而提高产品的维修效率,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将涡环发生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和外部,能够满足空调器不同结构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进一步地,涡环发生部也可以与空调器集成为一体。
进一步地,固定盘还包括设置在内环外侧的外环,外环上设置有安装孔,外环通过安装孔安装在壳体或风道上,能够保证涡环发生部牢固地安装在壳体上,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外环上设置有耳座,安装孔为设置在耳座中间有螺钉孔,通过螺钉将涡环发生部固定在壳体上,能够保证涡环发生部牢固、可靠地与壳体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满足要求的其他结构将涡环外环安装在壳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因此具有该空调器室内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涡环发生部的部分结构示意;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盘和驱动盘的装配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盘的结构示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内侧叶片的结构示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外侧叶片的结构示意;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方向的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另一个方向的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涡环发生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叶片打开气流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叶片关闭气流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叶片打开气流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方向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又一个方向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5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的左视图;
图17示出了图15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18示出了图15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19示出了图15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的俯视图。
其中,图1至图1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出风腔体,10叶片,12转轴,122第一转轴,124第二转轴,126 第一杆,128第二杆,102内侧叶片,104外侧叶片,20支架组件,22固定盘,222内环,224外环,2222第一孔,2224凹槽结构,2242第二孔, 2244凸起结构,226支撑件,24驱动盘,242第一限位孔,322第一电磁铁,324第一联动件,342第二电磁铁,344第二联动件,36连杆机构,200 空调器室内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200和空调器。
如图1、图10至图1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200,包括:出风腔体100,出风腔体100具有进风端及与进风端相对的出风端,出风端的过风面积小于进风端的过风面积;涡环发生部(未示出),涡环发生部包括:多个叶片10;支架组件20,叶片10 安装在支架组件20上,支架组件20限定出能够供气流流动的气流通道,多个叶片10具有关闭气流通道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气流通道的第二位置;以及驱动部(未示出),驱动部能够驱动叶片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涡环发生部设于进风端的远离出风端的一侧,驱动部驱动叶片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能够周期性地驱动气流经由出风腔体100吹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200,包括出风腔体100和涡环发生部,出风腔体100的出风端的过风面积小于进风端的过风面积,涡环发生部设于进风端的远离出风端的一侧,涡环发生部包括多个叶片10、支架组件20和驱动部,叶片10安装在支架组件20上,支架组件20限定出能够供气流流动的气流通道,通过驱动部驱动叶片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使涡环发生部能够周期性地驱动气流由出风腔体100吹出,由于出风腔体100的出风端的过风面积小于进风端的过风面积,使得流经涡环发生部的风经出风腔体100的出风端排出并形成涡环气流,有效地扩大了空调器室内机200的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且涡环气流经出风腔体100的出风端由空调器的出风口排出,实现了送风定向传播,与现有空调器相比,通过涡环发生部和出风腔体100将风传播相同的距离所需要的风速减小,因此,大大降低了能耗并实现了个性化送风,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现有空调器的风以固定气流的方式排出使用户有气流集中,风力较大的体感,而风经涡环发生部由出风腔体100的出风端以涡环气流的方式排出能够使用户体验无风感吹风,能够满足了老人、儿童、病人对空调器出风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如图4、图5和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每个叶片10设置有转轴12,每个叶片10通过转轴12安装在支架组件20上,且能够绕转轴12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
在该实施例中,每个叶片10设置有转轴12,通过转轴12将叶片10安装在支架组件20上并能够绕转轴12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有效地结合了叶片10能够自身旋转的特性,并充分地利用了转轴12,将叶片10的安装部件和转动部件相结合,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架组件20包括:固定盘22,固定盘22为设置有内环222和外环224 的环状结构,内环222上设置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一孔2222,外环224上设置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二孔2242;多个叶片10包括呈环形分布且依次间隔排列的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能够共同覆盖气流通道;内侧叶片102设置有第一转轴122,外侧叶片104设置有第二转轴124,内侧叶片102通过第一转轴122与第一孔2222相连接,外侧叶片104通过第二转轴124与第二孔2242相连接;驱动部驱动第一转轴122和第二转轴124分别在第一孔2222和第二孔2242内运动使叶片10 旋转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
在该实施例中,支架组件20包括固定盘22,固定盘22为设有内环222 和外环224的环状结构,内环222上设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一孔2222,外环224 上设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二孔2242,多个叶片10包括呈环形分布且依次间隔排列的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能够共同覆盖气流通道,内侧叶片102设置有第一转轴122,外侧叶片104设置有第二转轴124,内侧叶片102通过第一转轴122与第一孔2222相连接使内侧叶片102安装在内环222上,外侧叶片104通过第二转轴124与第二孔2242 相连接使外侧叶片104安装在外环224上,使得由安装在内环222上的内侧叶片102和安装在外环224上的外侧叶片104构成风扇式结构,通过驱动部驱动第一转轴122和第二转轴124分别在第一孔2222和第二孔2242内运行使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旋转,进而使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共同构成的风扇式结构以脉冲的形式周期性地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有利于涡环气流的形成,同时有利于增大涡环气流的输出范围和输出距离,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部包括:驱动盘24,驱动盘24安装在内环222上,驱动盘24上设置有与第一孔2222相对应的孔盖(未示出),用于限制第一转轴122在第一孔2222 内的运动轨迹;第一联动件324,设置在驱动盘24上;第二联动件344,设置在外环224上;驱动件(未示出),驱动件工作驱动第一联动件324 和第二联动件344移动使第一转轴122和第二转轴124转动使内侧叶片102 和外侧叶片104旋转,且内侧叶片102和/或外侧叶片104沿固定盘22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部包括驱动盘24、第一联动件324和第二联动件 344,驱动盘24上设置有与第一孔2222相对应的用于限制第一转轴122在第一孔2222内运动轨迹的孔盖,通过第一联动件324设置在驱动盘24上,第二联动件344设置在外环224上,驱动件工作驱动第一联动件324和第二联动件344移动使第一转轴122和第二转轴124转动使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旋转,同时与内侧叶片102和/或外侧叶片104沿固定盘22 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相配合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使得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相配合以多种方式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能够满足固定盘22不同结构、驱动部不同结构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进一步地,一方面,第一转轴122和第二转轴124带动内侧叶片102 和外侧叶片104旋转,同时配合第一转轴122转动带动内侧叶片102沿固定盘22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或第二转轴124转动带动外侧叶片104沿固定盘22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另一方面,第一转轴122 带动内侧叶片102沿固定盘22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并旋转,同时与第二转轴124带动外侧叶片104沿固定盘22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并旋转相配合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使得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同时旋转与内侧叶片102和/或外侧叶片104沿固定盘22的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相配合共同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进而有利于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边移动边旋转,避免出现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因干涉而无法旋转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能够灵敏、准确地旋转,进而灵敏、准确地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有效地保证了涡环气流的形成,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件包括:第一电磁铁322和第二电磁铁342,设置在驱动盘24上并位于驱动盘24的圆心的两侧的,第一电磁铁322和第二电磁铁342互斥移动使第一联动件324向驱动盘24的圆心方向移动,并使第二联动件344向背离驱动盘24的圆心方向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件包括第一电磁铁322和第二电磁铁342,设置在驱动盘24上并位于驱动盘24圆心的两侧,通过第一电磁铁322和第二电磁铁342互斥移动使第一联动件324沿驱动盘24的径向方向向驱动盘24 的圆心方向移动,使内侧叶片102的第一转轴122在孔盖的限定下在第一孔 2222内转动,进而使内侧叶片102沿固定盘24的轴线方向移动并旋转,同时使第二联动件344沿驱动盘24的径向方向向背离驱动盘24的圆心方向移动使外侧叶片104的第二转轴124在第二孔2242内转动,并使外侧叶片104沿固定盘24的轴线方向移动并旋转,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同时沿固定盘 24的轴线方向移动并旋转打开气流通道,使气流经出风腔体100的出口端以涡环气流的方式流程,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电磁铁 322和第二电磁铁342互吸移动使第一联动件324沿驱动盘24的径向方向向背离驱动盘24的圆心方向移动同时使第二联动件344沿驱动盘24的径向方向向驱动盘24的圆心方向移动,能够使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同时旋转并沿固定盘24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关闭气流通道。
通过第一电磁铁322、第二电磁铁342、第一联动件324和第二联动件344 的方式驱动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旋转并沿固定盘24的轴线方向移动来开启或闭合气流通道,充分利用了电磁铁的互斥和相吸的特性,使驱动部的结构简化,且能够保证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同时、准确、灵敏地转动,进而准确、灵敏地开启或闭合气流通道,促进涡环气流的形成,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电磁铁322和第二电磁铁342互斥移动使第一联动件324和第二联动件344移动并使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旋转,同时可以使内侧叶片102或外侧叶片104中的一个沿固定盘24的轴线方向移动,同样能够保证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同时、准确、灵敏地转动,进而准确、灵敏地开启或闭合气流通道,促进涡环气流的形成,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侧叶片102为内凹的扇形结构,外侧叶片104为外凸的扇形结构,且转轴12与扇形结构的圆心相对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内侧叶片102为内凹的扇形结构,外侧叶片104为外凸的扇形结构,且转轴12与扇形结构的圆心相对设置,使得通过转轴12安装在内环222上的内侧叶片102和安装在外环224上的外侧叶片104能够构成风扇结构,且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均位于水平位置时能够充分地将气流通道闭合,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均旋转时能够将气流通道开启。进一步地,每个叶片10旋转的角度为90°,通过叶片10旋转90°使闭合的气流通道开启,能够保证风具有较大的流通面积,有效地促进了涡环气流的形成,并保证涡环气流输出范围大且输出距离远,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
如图6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架组件20包括:固定盘22,固定盘22具有内环222,内环222上设置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一孔2222,叶片10呈环形分布于内环222的外周面;转轴12 包括第一杆126和第二杆128,第一杆126的一端与叶片10连接,第一杆 126的另一端与第二杆128连接,第一杆126与第二杆128形成有夹角,第一杆126穿设于第一孔2222;驱动部包括驱动盘24,驱动盘24与固定盘22同轴设置且驱动盘24能够相对固定盘22转动,驱动盘24上设有与第一孔2222对应的第一限位孔242,转轴12的第二杆128穿设于第一限位孔242,转动驱动盘24能够驱动第二杆128及第一杆126绕第一杆126 的轴线旋转。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组件20包括具有内环222的固定盘22,内环222上设置有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孔2222,叶片10呈环形分布于内环222的外周面,转轴12包括第一杆126和第二杆128,第一杆126的一端与叶片 10连接,第一杆126的另一端与第二杆128连接,第一杆126与第二杆128 形成有夹角,第一杆126穿设于第一孔2222,通过驱动部的驱动盘24与固定盘22同轴设置且驱动盘24能够相对固定盘22转动,驱动盘24上设有与第一孔2222对应的第一限位孔242,转轴12的第二杆128穿设于第一限位孔242,使得转动驱动盘24能够驱动第二杆128及第一杆126绕第一杆126的轴线旋转,进而使叶片10绕第一杆126的轴线旋转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有利于涡环气流的形成,进而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杆126与第二杆128形成有夹角,第一杆126穿设于第一孔2222,第二杆128穿设于第一限位孔242,使得通过第一孔2222和第一限位孔242对每个叶片10的转动进行限位进而在驱动部的驱动下开启或闭合气流通道,有效地结合了叶片10能够自身旋转的特性,通过简单结构实现了气流通道的打开或关闭,易于推广,且成本较低,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盘 22上设置有呈弧形的凹槽结构2224;驱动盘24上设置有凸起结构2244,凸起结构2244能够在凹槽结构2224内往复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盘22上设置有凹槽结构2224,驱动盘24上设置有凸起结构2244,通过凸起结构2244能够在凹槽结构2224内往复运行,使驱动盘24转动带动第二杆128及第一杆126绕第一杆126的轴线旋转,通过简单的结构将驱动盘24的转动传递至转轴12的第一杆126,并有效地保证了转轴12转动的准确性和灵敏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部还包括电机,驱动盘 24上设置有与电机(未示出)的输出轴相适配的孔。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部包括电机,驱动盘24上设置有与电机的输出轴相适配的孔,通过电机带动驱动盘24转动,结构简单,传动准确,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进一步地,该电机同时与空调器的风轮相连接并带动风轮转动,使得涡环发生部与风轮共用一个电机,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能够减小涡环发生部内部的占用空间,有利于气流有足够的空间流通,进而有利于促成涡环气流的形成,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
进一步地,通过电机驱动驱动盘24转动与通过电磁铁(第一电磁铁322、第二电磁铁342)和联动件(第一联动件324、第二联动件344)的方式驱动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旋转并沿驱动盘24的轴线方向移动相结合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能够大大地促进涡环气流的形成,有利于增大涡环气流的输出范围和输出距离,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如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部包括:连杆机构36,与驱动盘24相连接;电机(未示出),与连杆机构36相连接,用于驱动连杆机构36运动使驱动盘24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部包括与驱动盘24相连接的连杆机构36,电机与连杆机构36相连接,通过连杆机构36与电机相连接驱动驱动盘24转动,方式简单,易于实现,且能够保证较高的传动精度,进而使气流通道能够准确、灵敏地开启或闭合,提高产品的质量。可以理解的是,连杆机构36也可以由满足要求的其他机构替代。进一步地,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使叶片10以不同频率旋转,进而能够使气流通道以不同频率打开或关闭,能够调节涡环气流的输出范围和输出距离,实现个性化出风,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地,通过电机驱动驱动盘24转动与通过电磁铁(第一电磁铁322、第二电磁铁342)和联动件(第一联动件324和第二联动件344)的方式驱动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旋转,且内侧叶片和/或外侧叶片沿固定盘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相结合来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能够大大地促进涡环气流的形成,有利于增大涡环气流的输出范围和输出距离,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盘 22还包括:支撑件226,设置在内环222和外环224之间并连接内环222和外环224。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盘22还包括支撑件226,设置在内环222和外环224 之间,通过支撑件226连接内环222和外环224,避免叶片10在转动过程中内环222和外环224受力较大而不同轴或损坏,有效地提高了固定盘22的可靠性,进而保证了产品良好的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壳体(未示出),进风口(未示出)和出风口设置壳体上;风道(未示出),设置在壳体内部,风道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涡环发生部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侧或外部。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200包括壳体,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风道设置在壳体内部且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得涡环发生部与风道相连通,进而使从进风口流入风道内的风集中、充分、连续地经涡环发生部由出风腔体100的出风端排出并形成涡环气流,能够促进涡环气流的形成,并保证涡环气流输出范围大且输出距离远,保证良好的出风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通过可拆卸地方式将涡环发生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或外部,方便安装和拆卸,同时有利于涡环发生部维修、保养、更换零部件,进而提高产品的维修效率,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将涡环发生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和外部,能够满足空调器不同结构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进一步地,涡环发生部也可以与空调器集成为一体。
进一步地,固定盘22还包括设置在内环222外侧的外环224,外环224 上设置有安装孔,外环224通过安装孔安装在壳体或风道上,能够保证涡环发生部牢固地安装在壳体上,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外环224 上设置有耳座,安装孔为设置在耳座中间有螺钉孔,通过螺钉将涡环发生部固定在壳体上,能够保证涡环发生部牢固、可靠地与壳体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满足要求的其他结构将涡环外环224安装在壳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2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200,因此具有该空调器室内机2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涡环发生部包括多个叶片10,固定盘22为设有内环222和外环224的环状结构,内环222上设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一孔2222,外环224上设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二孔2242,多个叶片10包括呈圆形分布且依次排列的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内侧叶片 102通过转轴12与第一孔2222相连接使内侧叶片102安装在内环222上,外侧叶片104通过转轴12与第二孔2242相连接使外侧叶片104安装在外环224上,使得由安装在内环222上的内侧叶片102和安装装外环224上的外侧叶片104构成风扇式结构。其中,第一孔2222为槽孔,对装配在其中的内侧叶片102的转轴12起限位作用,内环222的端面的圆周上有一圈凹槽结构2224;内环222与外环224之间有多个支撑,外环22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孔2242,第二孔2242为槽孔,该槽孔对装配在其中的外侧叶片 104的转轴12起限位作用,固定盘22的中间设置电机轴孔,可以随空调器的风轮电机同速转动,也可以单独设置电机,以不同的速度转动。驱动盘24为圆盘形,驱动盘24上呈圆形依次排列有第一限位孔242,与固定盘22上的第一孔2222相对应,同时限定内侧叶片102转轴12使内侧叶片 102的转轴12在第一限位孔242的开口方向运动。驱动盘24中间有轴孔,可与空调器的风轮同轴固定。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如图5所示,每个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设置有转轴12,内侧叶片102通过转轴 12限定在内环222的第一孔2222内,外侧叶片104通过转轴12限定在外环224的第二孔2242内,转轴12在联动件的带动下,在第一孔2222和第二孔2242里沿孔方向运动,实现涡环发生部的开启和闭合。在具体实施例中,包括第一电磁铁322和第二电磁铁342的电磁铁系统通电,第一电磁铁322和第二电磁铁342在沿驱动盘24半径方向相互排斥远离,分别带动第二联动件344向外运动,使外侧叶片104打开,带动第一联动件324向里运动,内侧叶片102打开,实现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全部打开;断电时,电磁铁复位,第一联动件324和第二联动件344复位,内侧叶片 102和外侧叶片104全部关闭。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空调器室内机200电源通电,出风口打开,电机驱动风轮运转,整机启动,驱动盘24也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电磁铁系统开启,安装在内环222上的内侧叶片102和安装装外环 224上的外侧叶片104全部打开,即风扇式结构涡环发生部全部打开,内侧叶片102和外侧叶片104周期性的打开和关闭气流通道,使气流从空调器室内机200进风口进入,经过风轮和风扇式结构的涡环发生部,获得轴向推力后,经出风腔体100形成涡环气流,从出风口吹出,实现了送风定向传播,且有效地扩大了空调器室内机200的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12所示,涡环发生部包括多个叶片10,固定盘22为设有内环222和外环224的环状结构,内环222上设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一孔2222,第一孔2222为槽孔,该槽孔对叶片10内侧轴起限位作用,内环222端面的圆周上有一圈凹槽结构2244,内环222与外环224 之间有多个支撑;外环224上设置有多个耳座,中间有螺钉孔位,可以固定在空调器室内机200上;外环224上设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二孔2242,用于固定叶片10转轴12的外侧轴,每个转轴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孔2222 和第二孔2242相连接将每个叶片10安装在固定盘22上,驱动盘24安装在内环222上并与驱动部相连接,驱动盘24上设有与第一孔2222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242,用于限位叶片10内侧轴,驱动盘24的表面有圆柱体的凸起结构2244并在固定盘22的凹槽结构2224内往复运动,同时驱动盘 24的表面设置有螺钉孔,用于连接带动驱动盘24转动的驱动部。通过驱动部驱动驱动盘24转动使转轴12在第一孔2222和第一限位孔242的限定下进行转动使叶片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来开启或关闭气流通道,并使气流以脉冲的方式由出风腔体100以涡环气流的方式吹出,有效地扩大了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如图9所示,叶片10的转轴12包括第一杆126和第二杆128,转轴 12的第一杆126的一端限定在内环222的第一孔2222内,转轴12的第二杆128限定在驱动盘24的第一限位孔242内,并在驱动盘24的转动作用下转动,转轴12第一杆126的另一端限定在外环224的第二孔2242内;如图10所示,连杆机构36带动驱动盘24转动,驱动盘24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孔2222和第一限位孔242内的第一杆126和第二杆128沿第一杆126的轴线转动,使叶片10旋转,连杆机构36通过螺钉与驱动盘24连接固定,也可以直接固定在一起,连杆机构36的另一端连接电机;图11为叶片10全部打开时的状态,流动空气可以通过;图12为叶片10全部关闭时的状态,流动空气不能通过。
在具体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200的电源通电,打开出风口,电机驱动风轮运转,整机启动,驱动部开始工作,叶片10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气流通道的打开和闭合,使气流从空调进风口进入,经过风轮和涡环发生部,获得轴向推力后,形成涡环气流,从出风口吹出;实现了送风定向传播,且有效地扩大了空调器室内机200的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在相同的风量下,涡环发生部将空气吹得更远,降低能耗;同时可以精准将冷/热/湿空气送到房间指定的位置,进行区域控温,并可以跟踪在房间来回移动的人群并给予伴随式温度调节。
如图14至图19所示,空调器有两个出风口,位于下方的一个出风口可以安装上涡流发生部,安装方式可以采用螺钉、卡扣等形式连接,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形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腔体,所述出风腔体具有进风端及与所述进风端相对的出风端,所述出风端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进风端的过风面积;
涡环发生部,所述涡环发生部包括:
多个叶片;
支架组件,所述叶片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支架组件限定出能够供气流流动的气流通道,所述多个叶片具有关闭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二位置;以及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叶片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涡环发生部设于所述进风端的远离所述出风端的一侧,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叶片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能够周期性地驱动气流经由所述出风腔体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叶片设置有转轴,每个所述叶片通过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件上,且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气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
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为设置有内环和外环的环状结构,所述内环上设置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一孔,所述外环上设置有呈圆形分布的第二孔;
所述多个叶片包括呈环形分布且依次间隔排列的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所述内侧叶片和所述外侧叶片能够共同覆盖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内侧叶片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外侧叶片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内侧叶片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孔相连接,所述外侧叶片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孔相连接;
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分别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内运动使所述叶片旋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气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
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安装在所述内环上,所述驱动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孔相对应孔盖,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孔内的运动轨迹;
第一联动件,设置在所述驱动盘上;
第二联动件,设置在所述外环上;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工作驱动所述第一联动件和所述第二联动件移动使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使所述内侧叶片和所述外侧叶片旋转,且所述内侧叶片和/或所述外侧叶片沿所述固定盘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气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设置在所述驱动盘上并位于所述驱动盘的圆心的两侧的,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互斥移动使所述第一联动件向所述驱动盘的圆心方向移动,并使所述第二联动件向背离所述驱动盘的圆心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叶片为内凹的扇形结构,所述外侧叶片为外凸的扇形结构,且所述转轴与所述扇形结构的圆心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具有内环,所述内环上设置有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孔,所述叶片呈环形分布于所述内环的外周面;
所述转轴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叶片连接,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连接,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孔;
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与所述固定盘同轴设置且所述驱动盘能够相对所述固定盘转动,所述驱动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孔对应的第一限位孔,所述转轴的第二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转动所述驱动盘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杆及所述第一杆绕所述第一杆的轴线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呈弧形的凹槽结构;
所述驱动盘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能够在所述凹槽结构内往复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还包括电机,所述驱动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适配的孔。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
连杆机构,与所述驱动盘相连接;
电机,与所述连杆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杆机构运动使所述驱动盘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所述空调器的进风口和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设置所述壳体上;
风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所述涡环发生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或外部。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01920392705.0U 2019-03-26 2019-03-26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09910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2705.0U CN209910042U (zh) 2019-03-26 2019-03-26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PCT/CN2019/109042 WO2020192060A1 (zh) 2019-03-26 2019-09-29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2705.0U CN209910042U (zh) 2019-03-26 2019-03-26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0042U true CN209910042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33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2705.0U Active CN209910042U (zh) 2019-03-26 2019-03-26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00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2608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涡环聚焦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750433A (zh) * 2019-03-26 2020-10-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0433A (zh) * 2019-03-26 2020-10-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412608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涡环聚焦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10040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004514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908801U (zh) 涡环发生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
CN209910042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749931A (zh) 涡环发生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09812869B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044039B (zh)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部件和空调器
CN108397882A (zh)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CN111237869A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458663A (zh) 空调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397186A (zh) 出风部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750426A (zh)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13747026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111750433A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181090U (zh) 空调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089083A (zh)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0192060A1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EP3722685B1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er
CN112539473B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CN111750428A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46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4877509A (zh) 送风装置、空调
CN213273153U (zh) 空气处理设备的百叶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18544599U (zh) 出风组件、柜式空调器
CN217357090U (zh)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