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7869A -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37869A
CN111237869A CN202010163738.5A CN202010163738A CN111237869A CN 111237869 A CN111237869 A CN 111237869A CN 202010163738 A CN202010163738 A CN 202010163738A CN 111237869 A CN111237869 A CN 111237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ort
rotating
blade
lou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37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良锐
康铁生
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37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378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37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78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1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for guiding air around a cur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涡环发生装置包括集流件、百叶环及百叶驱动机构,集流件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二端口的过风面积小于第一端口,百叶环设于第一端口处,包括安装环以及多片叶片,多片叶片沿安装环的周向排布,各叶片分别具有与安装环连接的转动端以及绕转动端转动的自由端,百叶环具有各叶片的自由端靠近安装环所在平面以封闭第一端口的关闭状态、以及各叶片的自由端远离第一端口并靠近第二端口的打开状态,百叶驱动机构驱动百叶环周期性地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百叶环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的切换过程中,各叶片的转动方向与送风方向一致,对气流扰动小,涡环成型效果好。

Description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将经过热交换后的气流通过空调常规风口吹出,其出风方式为常规出风,而常规风口出来的气流是固定不变的,其辐射范围短且窄,无法实现大范围及远距离送风,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通过在空调器上安装涡环发生装置能够实现远距离送风,具体地,通过驱动气流周期性地流经集流件以形成涡环。一般驱动气流流动的方式包括在集流件的入风口处设置开关门,并在开关门的一侧设置送风部件,通过控制开关门周期性的开闭,从而控制气流周期性地流出。然而,开关门在开关过程中,由于开关门的移动方向与送风方向不一致,容易扰动气流,影响涡环的成型效果。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减少对气流的扰动,以提升涡环成型效果的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环发生装置,包括:
集流件,所述集流件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出风腔体,所述出风腔体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口的过风面积;
百叶环,安装于所述集流件,且设于所述第一端口处,所述百叶环包括安装环以及多片叶片,所述多片叶片沿所述安装环的周向排布,各所述叶片与所述安装环转动连接,以分别具有与所述安装环连接的转动端,以及绕所述转动端转动的自由端,所述百叶环具有各所述叶片的所述自由端靠近所述安装环所在平面以封闭所述第一端口的关闭状态、以及各所述叶片的所述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一端口并靠近所述第二端口的打开状态;
百叶驱动机构,用于与各所述叶片驱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百叶环在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之间切换,以使得气流周期性地自所述第一端口流入所述出风腔体,并经由所述第二端口流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百叶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环同轴设置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相对于所述安装环可转动,且与各所述叶片驱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环被驱动转动时,带动所述各所述叶片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叶片的转动端分别设有转轴,各所述转轴的一侧凸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叶片呈夹角设置,所述转动环与各所述支杆驱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环被驱动转动时,带动所述支杆绕所述转轴摆动,以带动各所述叶片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环的上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多个滑槽在所述转动环的周向上呈间隔分布,各所述滑槽分别具有远离所述转动环中心的远离段、以及靠近所述转动环中心的靠近段,各所述叶片的支杆分别对应插设于各所述滑槽中,以使得所述转动环被驱动转动时,所述支杆在所述滑槽的所述靠近段和所述远离段之间来回滑动,以带动所述支杆绕所述转轴摆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百叶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所述转动环外周设有弧状齿条,所述弧状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环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环设于所述安装环背离所述第二端口的一侧,所述多个叶片设于所述安装环面向所述第二端口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涡环发生装置还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所述转动环同轴设置,且设于所述转动环背离所述安装环的一侧,以使得所述转动环被夹持于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安装环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环设有多个滚动轴承,所述多个滚动轴承沿所述转动环的周向排布,各所述滚动轴承的轴向沿所述转动环的径向延伸,所述固定盘具有朝向所述转动环的承载面,所述多个滚动轴承支承于所述固定盘的所述承载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环的中部设有与所述转动环同轴且呈间隔设置的环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的外周与所述转动环的内周之间设有多条加强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盘面向所述转动环的一侧设有多个滚筒,各所述滚筒的轴向沿所述固定盘的法向延伸,且所述多个滚筒在周向上呈间隔设置以围合成一滚筒环,所述环形支撑架的内周套设于所述滚筒环的外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片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在所述安装环的轴向上呈错位设置,且在所述安装环的周向上呈交替排布,以使得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叶片在周向上的两侧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叶片搭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百叶环中心处设有圆形挡板,在所述关闭状态下,各所述叶片的自由端搭接于所述圆形挡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形挡板面向所述多个叶片的一侧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沿所述圆形挡板的周向呈间隔设置,各所述凹槽之间形成凸起,在所述关闭状态下,各所述第一叶片的自由端分别对应搭接于各所述凹槽,各所述第二叶片的自由端分别对应搭接于各所述凸起。
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叶片的自由端与所述圆形挡板的搭接处设有软质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的搭接处设有软质层。
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叶片在所述打开状态下与所述安装环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50°,且不大于7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外壳,具有换热风道,所述外壳上设有安装口;以及,
如上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涡环发生装置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安装口与室内连通,用以周期性由所述第二端口送出涡环气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涡环发生装置,包括集流件、百叶环及百叶驱动机构,集流件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及出风腔体,出风腔体连通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二端口的过风面积小于第一端口,百叶环设于第一端口处,包括安装环以及多片叶片,多片叶片沿安装环的周向排布,各叶片分别具有与安装环连接的转动端以及绕转动端转动的自由端,百叶环具有各叶片的自由端靠近安装环所在平面以封闭第一端口的关闭状态、以及各叶片的自由端远离第一端口并靠近第二端口的打开状态。涡环发送装置在送风过程中,百叶驱动机构驱动各叶片转动,百叶环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使得气流通过第一端口进入出风腔体,并由第二端口流出。其中,各叶片的转动方向与送风方向一致,对气流扰动小,相对于开关门移动方向与送风方向不一致的打开方式,本实用新提供的涡环发生装置的涡环成型效果更好,送风效果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涡环发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涡环发生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叶片在打开状态下涡环发生装置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3中叶片在关闭状态下涡环发生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安装环和转动环的立体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6中百叶环和转动环的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8中百叶环和转动环的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图5中转动环的正视图;
图16为图15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图6中叶片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5中转动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5中百叶环、转动环、固定盘及圆形挡板的组合立体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21为图5中圆形挡板及固定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0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3为图20中G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外壳 231 转轴 244 加强肋
11 换热风道 232a 转动端 245 弧状齿条
12 面板 232 自由端 25 固定盘
121 安装口 233 支杆 251 承载面
2 涡环发生装置 23a 第一叶片 252 滚筒
21 集流件 23b 第二叶片 26 圆形挡板
211 第一端口 24 转动环 261 凹槽
212 第二端口 241 滑槽 262 凸起
213 出风腔体 241a 远离段 27 百叶驱动机构
220 百叶环 241b 靠近段 271 电机
22 安装环 242 滚动轴承 272 驱动齿轮
23 叶片 243 环形支撑架 30 涡环风机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可以为空调室内机、移动空调、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窗机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1及涡环发生装置2。外壳1具有换热风道11,外壳1上开设有安装口121。涡环发生装置2安装于外壳1的安装口121处。
涡环发生装置2包括集流件21,集流件21具有第一端口211、第二端口212以及出风腔体213,出风腔体213连通第一端口211和第二端口212,第二端口212的过风面积小于第一端口211的过风面积。具体而言,集流件21呈筒状设置,优选自第一端口211向第二端口212至少部分地呈渐缩设置,集流件2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等。为了降低风阻,集流件21大致呈圆筒状。通过使得集流件21自第一端口211向第二端口212呈渐缩设置,则集流件21能够对从第一端口211送出的风进行集流,且使得涡环的产生和吹出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和图5,涡环发生装置2还包括百叶环220和百叶驱动机构27,百叶环220安装于集流件21,且设于第一端口211处,百叶环220包括安装环22以及多片叶片23,多片叶片23沿安装环22的周向排布,各叶片23与安装环22转动连接,以分别具有与安装环22连接的转动端232a,以及绕转动端232a转动的自由端232,百叶环220具有各叶片23的自由端232靠近安装环22所在平面以封闭第一端口211的关闭状态、以及各叶片23的自由端232远离第一端口211并靠近第二端口212的打开状态。百叶驱动机构27用于与各叶片23驱动连接,以使得百叶环220周期性地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以使得气流周期性地自所述第一端211口流入所述出风腔体213,并经由所述第二端口212流出。
具体而言,百叶环220设于第一端口211处,使得百叶环220在关闭状态下能够阻隔气流流入出风腔体213,而百叶驱动机构27驱动连接各叶片23,使得百叶环220周期性地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以实现周期性地驱动气流流经出风腔体213,从而形成涡环。需要说明的是,百叶环220在关闭状态下,可以是完全封闭第一端口211,也可以是部分地封闭第一端口211,例如可以是封闭第一端口211的2/3,4/5,5/6,9/10等。在本实施例中,百叶环220在关闭状态下,各叶片23的自由端232靠近安装环22所在平面,以基本完全封闭第一端口211。进一步地,实现向出风腔体213送风的方式有多种,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端口211可以与空调室内机的换热风道11相连通,则换热风机能够持续的将气流吹向出风腔体213。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第一端口211可不与换热风道11相连通,且设有一涡环风机30,通过涡环风机30驱动足够的室内气流流向第一端口211。
基于上述实施例,百叶驱动机构27用于与各叶片23驱动连接,从而驱动各叶片23转动,以使得百叶环220周期性地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当百叶环220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于第一端口211处在持续进风,则在第一端口211处会集聚一定体积的空气,在百叶环220的两侧形成压差,而在百叶环220切换至打开状态时,由于压力差,会形成驱动力驱动气流通过出风腔体213流向第二端口212,且由于第二端口212的过风面积小于第一端口211的过风面积,则能够形成外周流速慢,中间流速大的流场分布,使得第二端口212吹出的空气形成涡环气流,从而实现更远的送风距离。且涡环在传送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空气发生热交换,涡环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温差不大,保证了涡环吹在人身上时不会产生明显的过冷或过热感觉,提升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百叶环220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的过程中,各叶片23被驱动转动,使得各叶片23的自由端232自百叶环220所在平面的位置向靠近第二端口212的方向转动,由于叶片23的转动方向与气流的流动方向一致,对气流扰动小,相对于开关门移动方向与送风方向不一致的打开方式,本实用新提供的涡环发生装置2的涡环成型效果更好,送风效果佳。
百叶驱动机构27驱动各叶片23转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分别驱动连接各叶片23的转轴231,使得各叶片23能够被驱动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至图10,百叶驱动机构27包括转动环24,转动环24与安装环22同轴设置,且相对于安装环22可转动,转动环24与各叶片23驱动连接,以使得转动环24被驱动转动时,带动各叶片23转动。如此,能够将转动环24的转动动作转化为各叶片23的转动动作,使得多个叶片23的转动动作能够同步进行,提升百叶环22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时,多个叶片23动作的一致性,从而能够更快速地打开第一端口211,使得气流迅速流经出风腔体213,形成涡环。
进一步地,将转动环24与各叶片23驱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连杆与转轴231连接,还可通过齿轮齿条啮合的方式连接等。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至图19,各叶片23的转动端232a分别设有转轴231,各转轴231的一侧凸设有支杆233,支杆233与叶片23呈夹角设置,转动环24与各支杆233驱动连接,以使得转动环24被驱动转动时,带动支杆233绕转轴231摆动,以带动各叶片23转动。具体地,请参阅图17,支杆233与转轴231大致呈垂直相交,支杆233与叶片23呈夹角设置,从而支杆233被驱动摆动时,在杠杆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叶片23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支杆233与叶片23之间的夹角能够根据需要设置,使得支杆233摆动时,带动叶片23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动。通过转动环24驱动支杆233摆动的方式带动叶片23转动,驱动方式简单,且能够保证多个叶片23动作的一致性,从而能够更快速地打开第一端口211,使得气流迅速流经出风腔体213,形成涡环。
具体地,转动环24驱动支杆233摆动的方式请参阅图14至图17,转动环24的上开设有多个滑槽241,多个滑槽241在转动环24的周向上呈间隔分布,如图15和图16所示,各滑槽241分别具有远离转动环24中心的远离段241a、以及靠近转动环24中心的靠近段241b,各叶片23的支杆233分别对应插设于各滑槽241中,以使得转动环24被驱动转动时,支杆233在滑槽241的靠近段241b和远离段241a之间来回滑动,以带动支杆233绕转轴231摆动。如此,在转动环24的转动过程中,通过滑槽241的内壁推动支杆233摆动,从而带动叶片23转动。如此,以简单的结构实现转动环24与各叶片23的驱动连接,可靠性好,易于组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图6和图19,百叶驱动机构27还包括电机271和驱动齿轮272,电机271驱动连接驱动齿轮272,转动环24外周设有弧状齿条245,弧状齿条245与驱动齿轮272相啮合,以用于驱动转动环24转动。如此,通过调节电机271的转动方向,以简单的方式驱动转动环24来回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6和图8,转动环24设于安装环22背离第二端口212的一侧,多个叶片23设于安装环22面向第二端口212的一侧。如此,能够避免各叶片23的转动端232a向第二端口212的方向转动时需要避让转动环24的情况,结构更加简单。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图20至图23,涡环发生装置2还包括固定盘25,固定盘25与转动环24同轴设置,且设于转动环24背离安装环22的一侧,以使得转动环24被夹持于固定盘25与安装环22之间。以使得转动环24在轴向上被限位,避免转动环24在转动过程中在轴向上晃动,加强转动环24的稳定性。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9、图20和图23,转动环24设有多个滚动轴承242,多个滚动轴承242沿转动环24的周向排布,各滚动轴承242的轴向沿转动环24的径向延伸,固定盘25具有朝向转动环24的承载面251,多个滚动轴承242支承于固定盘25的承载面251。如此,在转动过程中,多个滚动轴承242在固定盘25的承载面251上滚动,减小转动环24在转动过程中的阻力,便于驱动转动环24转动,且提高转动环24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转动环24转动时可能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9,转动环24的中部设有与转动环24同轴且呈间隔设置的环形支撑架243,环形支撑架243的外周与转动环24的内周之间设有多条加强肋244。如此,转动环24被设置为网架状,以减少对气流的影响,且转动环24的环形支撑架243的外周与转动环24的内周之间设有多条加强肋244,以保障转动环24的刚度,减少转动环24的变形。
具体地,请参阅图21和图22,固定盘25面向转动环24的一侧设有多个滚筒252,各滚筒252的轴向沿固定盘25的法向延伸,且多个滚筒252在周向上呈间隔设置以围合成一滚筒252环,环形支撑架243的内周套设于滚筒252环的外周。如此,使得滚筒252环和环形支撑架243组合形成一轴承,从而使得转动环24的转动更加顺畅,减少转动环24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并提高转动环24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8及图11至图14,百叶环220的多片叶片23包括第一叶片23a和第二叶片23b,第一叶片23a与第二叶片23b在安装环22的轴向上呈错位设置,且在安装环22的周向上呈交替排布,以使得在关闭状态下,第一叶片23a在周向上的两侧与相邻的第二叶片23b搭接。如此,避免多片叶片23在转动过程中互相阻碍,影响百叶环220的关闭过程,且提升百叶环220在关闭状态下的密封性,从而保障百叶环220两侧的压差,以更加顺利地形成涡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图13及图20,百叶环220中心处设有圆形挡板26,在关闭状态下,各叶片23的自由端232搭接于圆形挡板26。如此,使得各叶片23的自由端232在周向上的尺寸更大,在百叶环220关闭状态下,多片叶片23与圆形挡板26共同封闭集流件21的第一端口211。如此,即使各叶片23的尺寸精度不高,也能与圆形挡板26共同配合,在百叶环220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基本完全地封闭第一端口211。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0和图21,圆形挡板26面向多个叶片23的一侧设有多个凹槽261,多个凹槽261沿圆形挡板26的周向呈间隔设置,各凹槽261之间形成凸起262,在关闭状态下,各第一叶片23a的自由端232分别对应搭接于各凹槽261,各第二叶片23b的自由端232分别对应搭接于各凸起262。如此,能够在百叶环220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对各叶片23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好地限位,避免各叶片23之间相互错动,影响百叶环220在关闭状态下的封闭效果。优选,各叶片23的自由端232与圆形挡板26的搭接处设有软质层。软质层具体地可以是海绵、橡胶等材质,一方面能够增加叶片23与圆形挡板26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升百叶环220在关闭状态下对第一端口211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能够在叶片23与圆形挡板26接触时提供缓冲,保护叶片23,减小噪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叶片23a与第二叶片23b的搭接处设有软质层。从而提升百叶环220在关闭状态下对第一端口211的密封性能,且保护叶片23、减小噪音。
百叶环220在打开状态下,多片叶片23的位置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与百叶环220所在平面垂直,还可以翻转至于百叶环220所在平面平行。可以理解,多片叶片23在打开状态下的位置受到集流件21本身形状的限制,例如,当集流件21自第一端口211向第二端口212呈渐缩设置时,出风腔体213的内壁与送风方向成夹角设置。如此,叶片23在打开状态下应避免碰撞出风腔体213的内壁,优选与出风腔体213的内壁呈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各叶片23在打开状态下与安装环2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50°,且不大于70°。如此,各叶片23在打开状态下与送风方向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叶片23的叶面对气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增强形成外周流速慢,中间流速大的流场分布,从而加强涡环成型效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通过冷媒管相连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外机,其中,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流件,所述集流件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出风腔体,所述出风腔体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口的过风面积;
百叶环,安装于所述集流件,且设于所述第一端口处,所述百叶环包括安装环以及多片叶片,所述多片叶片沿所述安装环的周向排布,各所述叶片与所述安装环转动连接,以分别具有与所述安装环连接的转动端,以及绕所述转动端转动的自由端,所述百叶环具有各所述叶片的所述自由端靠近所述安装环所在平面以封闭所述第一端口的关闭状态、以及各所述叶片的所述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一端口并靠近所述第二端口的打开状态;
百叶驱动机构,用于与各所述叶片驱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百叶环在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之间切换,以使得气流周期性地自所述第一端口流入所述出风腔体,并经由所述第二端口流出。
2.如权利要1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环同轴设置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相对于所述安装环可转动,且与各所述叶片驱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环被驱动转动时,带动所述各所述叶片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叶片的转动端分别设有转轴,各所述转轴的一侧凸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叶片呈夹角设置,所述转动环与各所述支杆驱动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环被驱动转动时,带动所述支杆绕所述转轴摆动,以带动各所述叶片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的上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多个滑槽在所述转动环的周向上呈间隔分布,各所述滑槽分别具有远离所述转动环中心的远离段、以及靠近所述转动环中心的靠近段,各所述叶片的支杆分别对应插设于各所述滑槽中,以使得所述转动环被驱动转动时,所述支杆在所述滑槽的所述靠近段和所述远离段之间来回滑动,以带动所述支杆绕所述转轴摆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所述转动环外周设有弧状齿条,所述弧状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环转动。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设于所述安装环背离所述第二端口的一侧,所述多个叶片设于所述安装环面向所述第二端口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环发生装置还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所述转动环同轴设置,且设于所述转动环背离所述安装环的一侧,以使得所述转动环被夹持于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安装环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设有多个滚动轴承,所述多个滚动轴承沿所述转动环的周向排布,各所述滚动轴承的轴向沿所述转动环的径向延伸,所述固定盘具有朝向所述转动环的承载面,所述多个滚动轴承支承于所述固定盘的所述承载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的中部设有与所述转动环同轴且呈间隔设置的环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的外周与所述转动环的内周之间设有多条加强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面向所述转动环的一侧设有多个滚筒,各所述滚筒的轴向沿所述固定盘的法向延伸,且所述多个滚筒在周向上呈间隔设置以围合成一滚筒环,所述环形支撑架的内周套设于所述滚筒环的外周。
11.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片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在所述安装环的轴向上呈错位设置,且在所述安装环的周向上呈交替排布,以使得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叶片在周向上的两侧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叶片搭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环中心处设有圆形挡板,在所述关闭状态下,各所述叶片的自由端搭接于所述圆形挡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挡板面向所述多个叶片的一侧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沿所述圆形挡板的周向呈间隔设置,各所述凹槽之间形成凸起,在所述关闭状态下,各所述第一叶片的自由端分别对应搭接于各所述凹槽,各所述第二叶片的自由端分别对应搭接于各所述凸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叶片的自由端与所述圆形挡板的搭接处设有软质层。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的搭接处设有软质层。
1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叶片在所述打开状态下与所述安装环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50°,且不大于70°。
17.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有换热风道,所述外壳上设有安装口;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涡环发生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涡环发生装置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安装口与室内连通,用以周期性由所述第二端口送出涡环气流。
1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及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连接。
CN202010163738.5A 2020-03-10 2020-03-10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ending CN1112378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3738.5A CN111237869A (zh) 2020-03-10 2020-03-10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3738.5A CN111237869A (zh) 2020-03-10 2020-03-10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7869A true CN111237869A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75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3738.5A Pending CN111237869A (zh) 2020-03-10 2020-03-10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3786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5106A (zh) * 2020-06-16 2020-10-13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远距离送风设备
CN112896206A (zh) * 2021-03-15 2021-06-04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通风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113048610A (zh) * 2021-03-30 2021-06-2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涡环风幕墙
CN114992832A (zh) * 2021-03-02 2022-09-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排风系统的喷口以及喷口风速的调节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5106A (zh) * 2020-06-16 2020-10-13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远距离送风设备
CN114992832A (zh) * 2021-03-02 2022-09-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排风系统的喷口以及喷口风速的调节方法
CN114992832B (zh) * 2021-03-02 2024-02-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排风系统的喷口以及喷口风速的调节方法
CN112896206A (zh) * 2021-03-15 2021-06-04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通风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113048610A (zh) * 2021-03-30 2021-06-2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涡环风幕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7869A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5402874B (zh)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109812869B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US20050279118A1 (en) Air conditioner
CN21185419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657495B (zh) 空调内机
CN110762796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21037377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763295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638118U (zh) 空调器
CN211854217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854199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1188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854201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65048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31988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321751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CN212204762U (zh) 空调器
CN110749068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KR102332307B1 (ko) 공기 조화기 실내기, 공기 조화기 및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어 방법
CN110425639B (zh) 空调器
CN211854196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273153U (zh) 空气处理设备的百叶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13480384U (zh) 风管机
CN112344436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