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8118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8118U
CN210638118U CN201921315980.9U CN201921315980U CN210638118U CN 210638118 U CN210638118 U CN 210638118U CN 201921315980 U CN201921315980 U CN 201921315980U CN 210638118 U CN210638118 U CN 210638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ing
gear
heat exchange
mount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59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连宝
常利华
江晨菊
张一�
张宪伟
石衡
姜收
韩永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59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8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8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8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机壳、送风组件、换热器和导风组件。机壳开设有换热进风口、环境进风口和与环境进风口连通的混合出风口。送风组件设置于机壳内,并促使空气由换热进风口流向混合出风口。换热器设置于换热进风口与送风组件之间的进风流路上。导风组件形成有连接环境进风口和混合出风口的引风风道、以及沿引风风道的周向方向延伸并与送风组件连通的换热出风口,换热出风口配置为向混合出风口吹送气流。且导风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引风风道内、可相对于气体的流动方向摆动并可绕引风风道的中央轴线转动的导风板,以360°全方位地调节送风方向,增大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而提高室内环境的温度均匀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制冷制热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具有前后贯穿机身的引风风道的空调器,一般无法调节引风风道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导致送风方式单一,出风口相对的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温度存在偏差,使房间内的温度不均匀。并且,由于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存在向该出风口相对的区域聚集的趋势,当用户处在该相对区域时,会因被气流直吹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综合考虑,在设计上需要提供一种可调节引风风道的出风方向的空调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调节引风风道的出风方向的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导风板的运动可靠。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导风组件的结构紧凑。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机壳,开设有换热进风口、环境进风口和与所述环境进风口连通的混合出风口;
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促使空气由所述换热进风口流向所述混合出风口;
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换热进风口与所述送风组件之间的进风流路上;以及
导风组件,形成有连接所述环境进风口和混合出风口的引风风道、以及沿所述引风风道的周向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送风组件连通的换热出风口,所述换热出风口配置为向所述混合出风口吹送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
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引风风道内,设置为可相对于气体的流动方向摆动并可绕所述引风风道的中央轴线转动。
可选地,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运动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齿圈,其外周壁形成有绕所述中央轴线分布的轮齿,所述导风板设置为与所述齿圈转动连接;
第一电机,设置为与所述齿圈固定连接,并配置为驱动所述导风板相对于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摆动;以及
第二电机和与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设置为与所述轮齿啮合,以驱动所述导风板绕所述中央轴线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安装圈,设置于所述齿轮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为与所述安装圈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圈形成有向靠近所述齿轮的方向延伸的环状凸台;且
所述齿轮形成有向靠近所述安装圈的方向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为与所述环状凸台的内壁间隙配合。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限位圈,设置为与所述安装圈固定连接,并设置于所述齿圈远离所述安装圈的一侧;和
滑动件,设置为可沿所述安装圈和限位圈滑动,且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为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圈与所述限位圈的外周端部分别形成有同向延伸的凸肋;且
所述滑动件对应地形成有弯折延伸的两组卡扣,两组卡扣设置为分别与所述安装圈和所述限位圈的凸肋的内壁卡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圈和限位圈的外周端部分别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滑动件设置为沿所述弧形槽滑动。
可选地,所述安装圈和限位圈分别形成有向靠近所述齿圈的方向延伸的支撑条;且
所述齿圈形成有分别向所述安装圈和限位圈延伸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套设于所述支撑条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
多个风圈,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风圈的内周端部夹置形成所述换热出风口;以及
固定架,设置为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并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贯穿所述固定架的通风孔;其中
所述安装圈和所述多个风圈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前后两侧并与所述通风孔的周缘处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
导流圈,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前侧并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配置为与所述多个风圈、所述齿圈共同形成所述引风风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风风道内设置可相对于气体的流动方向摆动并可绕引风风道的中央轴线转动的导风板,可360°全方位地调节混合出风口的送风方向,增大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而提高室内环境的温度均匀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制冷制热体验。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在齿圈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圈和安装圈来支撑齿圈、固定第一电机的滑动件、第二电机和齿轮,克服了在这种较为成熟的、原本结构紧凑的、可引流送风的导风组件上改进困难的难题,不仅使导风板的运动稳定可靠,而且新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不影响空调器的整机布局。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性轴测图;
图2是图1所示空调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区域A的示意性放大视图;
图4是图3中驱动装置与导风板的示意性爆炸视图;
图5是图3中导风组件与驱动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风圈被去除;
图6是图5中区域B的示意性放大视图;
图7是图4中滑动件的示意性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示意性轴测图;图2是图1所示空调器100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1和图2,空调器100可包括机壳110、送风组件120、换热器140以及导风组件150。
机壳110可开设有换热进风口111、环境进风口112和与环境进风口112连通的混合出风口113。其中,换热进风口111和环境进风口112可开设于机壳110的后壁。混合出风口113可与环境进风口112对应地开设于机壳110的前壁。
送风组件120可设置于机壳110内,并促使空气由换热进风口111流向混合出风口113。送风组件120可为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设置于蜗壳内的离心叶轮。
换热器140可设置于换热进风口111与送风组件120之间的进风流路上,与流经其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改变流经其的空气的温度,使其变为换热空气。
导风组件150可形成有连接环境进风口112和混合出风口113的引风风道、以及沿引风风道的周向方向延伸并与送风组件120的蜗壳连通的换热出风口1511。其中,换热出风口1511可配置为向混合出风口113吹送气流,以促使环境进风口112周围的环境空气向前流动与换热出风口1511吹出的换热空气混合,形成热而不燥、凉而不冷的舒适风,并增大空调器100的送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组件150可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风圈151、设置于多个风圈151前侧的导流圈152、以及用于固定多个风圈151和导流圈152的固定架154。其中,多个风圈151的内侧周缘可夹置形成换热出风口1511。
风圈151的数量可大于等于三个,以在前后方向上形成多个换热出风口1511,使前侧换热出风口1511吹出的气流引导促进后侧换热出风口1511吹出的气流向前流动,进而增加送风距离并进一步增大送风量。
导流圈152可形成有自后向前渐扩延伸的风道,以减小风阻。
固定架154可设置为与机壳110固定连接,并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贯穿固定架154的通风孔。导流圈152和多个风圈151可分别设置于固定架154的前后两侧并与通风孔的周缘处固定连接。
特别地,导风组件150还可包括设置于引风风道内的导风板153。导风板153可设置为相对于气体的流动方向摆动并可绕引风风道的中央轴线转动,以360°全方位地调节混合出风口113的送风方向,增大空调器100的送风范围,进而提高室内环境的温度均匀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制冷制热体验。
图3是图2中区域A的示意性放大视图;图4是图3中驱动装置与导风板153的示意性爆炸视图。参见图3和图4,导风组件150还可包括用于驱动导风板153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包括齿圈161、和用于驱动导风板153相对于气体的流动方向摆动的第一电机162。
导风板153可设置为与齿圈161转动连接,且其转动轴线可与引风风道的中央轴线垂直。第一电机162可设置为相对于齿圈161固定,并与导风板153驱动连接,以驱动导风板153相对于气体的流动方向摆动。
具体地,导风板153可形成有向远离引风风道的中央轴线的方向凸起的凸起部1531和向靠近引风风道的中央轴线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部1532,且凸起部1531和凹陷部1532同轴延伸。
驱动装置还可包括轴套170和转轴168。轴套170可套设于所述凸起部1531并卡固于齿圈161,且凸起部1531设置为可相对于轴套170转动,以便于导风板153的安装操作,并防止凸起部1531变形损坏。
转轴168可一端设置于凹陷部1532内,另一端与齿圈161转动连接,以将导风板153可转动地固定于齿圈161。其中,第一电机162可通过连接件169与转轴168固定连接,以使导风板153在第一电机162的驱动下相对于气体的流动方向摆动。
图5是图3中导风组件150与驱动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风圈151被去除;图6是图5中区域B的示意性放大视图。参见图5和图6,导风组件150还可包括用于驱动导风板153绕引风风道的中央轴线转动的第二电机163和与第二电机163驱动连接的齿轮164。
齿圈161的外周壁可形成有绕引风风道的中央轴线分布的轮齿,齿轮164可设置为与齿圈161的轮齿啮合,以通过第二电机163驱动齿圈161绕引风风道的中央轴线转动并带动导风板153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还可包括设置于齿轮164远离第二电机的一侧的安装圈165,用于固定第二电机163。安装圈165可设置于固定架154的前侧,并与通风孔的周缘处固定连接。
安装圈165可形成有向靠近齿轮164的方向延伸的环状凸台1654。齿轮164可形成有向靠近安装圈165的方向延伸的限位凸起1641,限位凸起1641可设置为与环状凸台1654的内壁间隙配合,以提高齿轮164的稳定性并防止齿轮164轴向窜动。
图7是图4中滑动件167的示意性轴测图。参见图3、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还可包括限位圈166和滑动件167。
限位圈166可设置为与安装圈165固定连接,并设置于齿圈161远离安装圈165的一侧。
第一电机162可设置为与滑动件167固定连接。且滑动件167设置为可沿安装圈165和限位圈166滑动,以固定支撑第一电机162。
具体地,滑动件167开设有沿引风风道的径向方向延伸的过孔1671。第一电机162可设置于滑动件167远离引风风道的一侧,且其输出轴穿过过孔1671与连接件169连接。
滑动件167可形成有向远离引风风道的方向延伸的弧形肋板1672,弧形肋板1672设置于第一电机162的下方,以支撑第一电机162,提高第一电机162的稳定性。
安装圈165和限位圈166的外周端部可分别形成有同向延伸的凸肋1651和凸肋1661。滑动件167可对应地形成有弯折延伸的两组卡扣1673,两组卡扣1673可设置为分别与凸肋1651和凸肋1661的内壁(靠近引风风道的表面)卡接,以限定滑动件167在引风风道径向方向上的位移。
安装圈165和限位圈166的外周端部还可开设有弧形槽1653和弧形槽1663。滑动件167可设置为沿弧形槽1653和弧形槽1663滑动,以限定齿圈161的转动角度。其中,齿圈161的转动角度可为90°~180°。例如90°、135°或180°等。凸肋1651和凸肋1661的外壁可分别与弧形槽1653和弧形槽1663的底壁共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圈165和限位圈166可分别形成有向靠近齿圈161的方向延伸的支撑条1652和支撑条1662。齿圈161可形成有分别向安装圈165和限位圈166延伸的限位条1611,限位条1611可套设于支撑条1652和支撑条1662的外侧,以限定齿圈161在引风风道径向方向上的位移。
引风风道可由自前至后的导流圈152、齿圈161、和多个风圈151共同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153设置为可开闭引风风道,即导风板153与引风风道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以提高导风效果,并在空调器100关机时提高整机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可包括位于送风组件120下方的送风组件130。机壳110的下部还开设有下部出风口114,送风组件130可设置为促使空气由换热进风口111流向下部出风口114。送风组件130可为轴流风机。
送风组件120可配置为在换热器140接收到制冷指令时工作,送风组件130可配置为在换热器140接收到制热指令时工作,以利用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的特点,在节约能耗的同时使室内温度快速均匀。送风组件120和送风组件130也可同时工作。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包括:
机壳,开设有换热进风口、环境进风口和与所述环境进风口连通的混合出风口;
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促使空气由所述换热进风口流向所述混合出风口;
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换热进风口与所述送风组件之间的进风流路上;以及
导风组件,形成有连接所述环境进风口和混合出风口的引风风道、以及沿所述引风风道的周向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送风组件连通的换热出风口,所述换热出风口配置为向所述混合出风口吹送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
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引风风道内,设置为可相对于气体的流动方向摆动并可绕所述引风风道的中央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运动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齿圈,其外周壁形成有绕所述中央轴线分布的轮齿,所述导风板设置为与所述齿圈转动连接;
第一电机,设置为与所述齿圈固定连接,并配置为驱动所述导风板相对于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摆动;以及
第二电机和与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设置为与所述轮齿啮合,以驱动所述导风板绕所述中央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安装圈,设置于所述齿轮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为与所述安装圈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圈形成有向靠近所述齿轮的方向延伸的环状凸台;且
所述齿轮形成有向靠近所述安装圈的方向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为与所述环状凸台的内壁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限位圈,设置为与所述安装圈固定连接,并设置于所述齿圈远离所述安装圈的一侧;和
滑动件,设置为可沿所述安装圈和限位圈滑动,且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为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圈与所述限位圈的外周端部分别形成有同向延伸的凸肋;且
所述滑动件对应地形成有弯折延伸的两组卡扣,两组卡扣设置为分别与所述安装圈和所述限位圈的凸肋的内壁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圈和限位圈的外周端部分别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滑动件设置为沿所述弧形槽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圈和限位圈分别形成有向靠近所述齿圈的方向延伸的支撑条;且
所述齿圈形成有分别向所述安装圈和限位圈延伸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套设于所述支撑条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
多个风圈,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风圈的内周端部夹置形成所述换热出风口;以及
固定架,设置为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并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贯穿所述固定架的通风孔;其中
所述安装圈和所述多个风圈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前后两侧并与所述通风孔的周缘处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
导流圈,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前侧并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配置为与所述多个风圈、所述齿圈共同形成所述引风风道。
CN201921315980.9U 2019-08-14 2019-08-14 空调器 Active CN210638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5980.9U CN210638118U (zh) 2019-08-14 2019-08-14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5980.9U CN210638118U (zh) 2019-08-14 2019-08-14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8118U true CN210638118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800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5980.9U Active CN210638118U (zh) 2019-08-14 2019-08-14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81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639A (zh) * 2019-08-14 2019-11-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
CN111853938A (zh) * 2020-07-24 2020-10-3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639A (zh) * 2019-08-14 2019-11-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
CN110425639B (zh) * 2019-08-14 2023-03-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
CN111853938A (zh) * 2020-07-24 2020-10-3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38118U (zh) 空调器
CN106152442B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05402874B (zh)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111237869A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123268B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16293915A (zh) 导风板和空调柜机
CN107702202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882932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425639B (zh) 空调器
CN105402811A (zh)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864371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9323332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399161U (zh) 空调器
CN21165048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780630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375108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3091158A (zh) 引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11177088U (zh) 空调器
CN220103242U (zh) 具有分层风道的环形出风取暖器
CN21117709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60192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1035908U (zh) 取暖器
CN110887118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6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EP4191156A1 (en) Air diffusion apparatus and floor-mounted air conditio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