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5566U - 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5566U
CN209885566U CN201920600028.7U CN201920600028U CN209885566U CN 209885566 U CN209885566 U CN 209885566U CN 201920600028 U CN201920600028 U CN 201920600028U CN 209885566 U CN209885566 U CN 209885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gas
titanium dioxide
pipeline
spraying device
sulfur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00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寿华
蒋再春
吴哲明
张坤
袁晓瑞
赵明
梁晓东
何彬
肖俊
李清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Dahutong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Dahutong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Dahutong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Dahutong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000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5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5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5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涉及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文丘管,碱液储备池和尾气排放管,碱液储备池通过设置第一管道与文丘管中部连通,碱液储备池通过设置第二管道与尾气排放管连通,尾气排放管中通过设置碱液淋喷装置实现尾气二氧化硫的吸收,碱液淋喷装置端部与第二管道连通。该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运行功耗较低,钛渣、钛矿酸解排放达到环保排放标准,运行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方案存在二氧化硫处理不完全,大量的尾气气体未经有效处理吸收就离开处理塔,对环境治理带来极大挑战。此外,尾气中常常存在烟尘颗粒物、硫化物粉末,现有技术无法充分吸收处理,且运行功耗较大,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
基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该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运行功耗较低,钛渣、钛矿酸解排放达到环保排放标准,运行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包括文丘管,碱液储备池和尾气排放管,碱液储备池通过设置第一管道与文丘管中部连通,碱液储备池通过设置第二管道与尾气排放管连通,尾气排放管中通过设置碱液淋喷装置实现对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碱液淋喷装置的进液端与第二管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文丘管中部设置有碱液喷头,碱液喷头进液端与第一管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文丘管的数目至少为两个,第一管道通过设置多个支路与多个碱液喷头的进液端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尾气排放管的一端设置有尾气风机,尾气风机的出风口与尾气排放管的一端连通,尾气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文丘管的底部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文丘管的顶部通过设置第三管道与主降温塔连通,主降温塔的底部通过管路与储水槽连通,储水槽通过设置进液管与主降温塔中部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进液管靠近主降温塔的一端设置有三级淋喷装置,三级淋喷装置位于主降温塔的中部,三级淋喷装置包括第一淋喷装置、第二淋喷装置和第三淋喷装置,且第一淋喷装置、第二淋喷装置和第三淋喷装置的进液端分别与进液管连通;第一淋喷装置、第二淋喷装置和第三淋喷装置从上往下依次排列在主降温塔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进液管上还设置有泵,泵的进水口与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泵的出水口与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碱液淋喷装置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由耐腐蚀材料制成的喷雾头。
在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尾气排放管底部还设置有碱液回收管,碱液回收管与碱液储备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该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运行成本低,运行功耗较低,钛渣、钛矿酸解尾气排放符合环保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文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尾气排放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10-主降温塔;20-文丘管;21-碱液喷头;22-第二碱液回收管;30-碱液储备池;31-第一管道;32-第二管道;40-尾气排放管;41-碱液淋喷装置;410-喷雾头;42-第一碱液回收管;50-尾气风机;51-出风口;52-进风口;60-储水槽;61-进液管;62-三级淋喷装置;621-第一淋喷装置;622-第二淋喷装置;623-第三淋喷装置;63-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所示,包括文丘管20,碱液储备池30和尾气排放管40,碱液储备池30通过设置第一管道31与文丘管20中部连通,碱液储备池30通过设置第二管道32与尾气排放管40连通,尾气排放管40通过设置碱液淋喷装置41实现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碱液淋喷装置41端部与第二管道32连通。本实用新型在文丘管20进行初次酸性气体的消化吸收,在尾气排放管40进行二次酸性气体的消化吸收,这样通过二次碱液喷淋有效降低了尾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含量,这样设置有利于生产过程中尾气排放达到环保排放的标准。此外,增设二次碱液淋喷所耗费的成本低廉,整体运行功耗低,满足环境友好型生产。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示,文丘管20中部设置有碱液喷头21,碱液喷头21端部与第一管道31连通。使用时,碱液从碱液储备池30中流出,经第一管道31进入文丘管20中,并通过第一管道31端部的碱液喷头21喷洒而出。通过设置碱液喷头21能够增大碱液与尾气中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以及固体颗粒物的接触面积,使进入文丘管20的尾气能充分地与碱液反应,从而截留吸收尾气中的酸性气体,从而提升尾气的处理吸收量和处理吸收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碱液喷头21在文丘管20中的安装方向为垂直于文丘管20底面,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碱液喷头21的安装位置也可以与文丘管的侧壁呈锐角或钝角设置。
进一步地,单个文丘管20中碱液喷头21的数目可以为多个,这样有利于更为充分的淋喷吸收尾气中的酸性气体。
进一步地,文丘管20的数目至少为两个,第一管道31通过设置多个支路与多个文丘管20的中部连通。通过设置多个文丘管20有利于加快尾气中酸性气体和颗粒物的吸收处理速度,为满足生产需求,可以在第一管道31按照实际需求增设多个支路进行文丘管20的碱液供给。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文丘管20通过上下设置的多级碱液喷头21实现文丘管20中不同高度的气体回收,这样设置有利于提升尾气中酸性气体的吸收处理效率。
进一步地,尾气排放管40的一端设置有尾气风机50,尾气风机50的出风口51与尾气排放管40的一端连通,尾气风机50的进风口52通过管道与文丘管20的底部连通。使用时,尾气风机50通过提供吸力将文丘管20底部的经过初次碱液吸收处理的尾气从进风口52吸入尾气风机50中,再从尾气风机50的出风口51将尾气输送至与出风口51相连通的尾气排放管40中,从而在尾气排放管40中完成二次的碱液吸收处理。在文丘管20底部设置管路通过尾气风机50吸出尾气进行二次处理,这种结构有利于在文丘管20中对残留的部分未充分吸收的酸气进行二次处理,极大降低了废气中的酸气含量。
进一步地,文丘管20的顶部通过第三管道与主降温塔10连通,主降温塔10的底部通过管路与储水槽60连通,储水槽60通过设置进液管61与主降温塔10中部连通。进液管61上还设置有泵63,泵63的进水口与进液管61的一端连接,泵63的出水口与进液管61的另一端连接。使用时,储水槽60的水通过泵63抽出,经进液管61通入至主降温塔10的中部,从而对主降温塔10进行降温淋喷。过量的水通过主降温塔10底部的管路流回至储水槽60中,从而实现水流的循环利用,有利于成本的降低。
进一步地,进液管61靠近主降温塔10的一端设置有三级淋喷装置62,三级淋喷装置62包括上下设置于主降温塔10中部的第一淋喷装置621、第二淋喷装置622和第三淋喷装置623,且第一淋喷装置621、第二淋喷装置622和第三淋喷装置623端部与进液管61连通。使用时,水从进液管61中流至三级淋喷装置62,并从三级淋喷装置62的第一淋喷装置621、第二淋喷装置622和第三淋喷装置623喷出,对主降温塔10中的尾气进行降温和除尘处理。这样设置三级淋喷装置62有利于对主降温塔10中的尾气进行不同高度的淋喷,从而增大水与尾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尾气的吸收效率。
参照图3所示,碱液淋喷装置41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喷雾头410,喷雾头410由耐腐蚀材料制成。通过设置多个喷雾头410有利于对剩余酸气进行充分吸收。
尾气排放管40底部还设置有第一碱液回收管42,第一碱液回收管42与外部的碱液储备池30连通。这样设置有利于剩余碱液的回收利用,杜绝了二次污染的发生。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碱液回收管42上增设泵,从而有利于碱液的回收处理。
文丘管20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碱液回收管22,第二碱液回收管22与外部的碱液储备池30连通。这样设置有利于废弃碱液的二次循环利用,降低了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100时,尾气进入主降温塔10,开启储水槽60的阀门,储水槽60中的水沿进液管61进入泵63,从三级淋喷装置62中喷出,待尾气降温后,从主降温塔10的顶部沿第三管道进入文丘管20中,在文丘管20中,碱液喷头21淋喷出碱液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后的尾气经文丘管20底部的管路进入尾气风机50,在尾气风机50的吸力作用下进入尾气排放管40,并在尾气排放管40中完成二次酸气吸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100,该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运行成本低,运行功耗较低,钛渣、钛矿酸解尾气排放符合环保排放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文丘管,碱液储备池和尾气排放管,所述碱液储备池通过设置第一管道与所述文丘管中部连通,所述碱液储备池通过设置第二管道与所述尾气排放管连通,所述尾气排放管中通过设置碱液淋喷装置实现对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所述碱液淋喷装置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管中部设置有碱液喷头,所述碱液喷头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管的数目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管道通过设置多个支路与多个所述碱液喷头的进液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放管的一端设置有尾气风机,所述尾气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尾气排放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尾气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文丘管的底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管的顶部通过设置第三管道与主降温塔连通,所述主降温塔的底部通过管路与储水槽连通,所述储水槽通过设置进液管与所述主降温塔中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靠近所述主降温塔的一端设置有三级淋喷装置,所述三级淋喷装置位于所述主降温塔的中部,所述三级淋喷装置包括第一淋喷装置、第二淋喷装置和第三淋喷装置,且所述第一淋喷装置、第二淋喷装置和第三淋喷装置的进液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淋喷装置、第二淋喷装置和第三淋喷装置从上往下依次排列在所述主降温塔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上还设置有泵,所述泵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泵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淋喷装置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由耐腐蚀材料制成的喷雾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放管底部还设置有第一碱液回收管,所述第一碱液回收管与所述碱液储备池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管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碱液回收管,所述第二碱液回收管与所述碱液储备池连通。
CN201920600028.7U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 Active CN209885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0028.7U CN209885566U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0028.7U CN209885566U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5566U true CN209885566U (zh) 2020-01-03

Family

ID=68999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0028.7U Active CN209885566U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5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0946C (zh) 烧结烟气氨法脱硫系统
CN201959716U (zh) 组合式氨法脱硫塔
CN211837235U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烟气入口用烟气均布装置
CN210905610U (zh) 一种水煤浆锅炉烟气脱硫系统
CN106345288B (zh) 一种利用磷矿浆处理含硫烟气的方法和系统
CN217773770U (zh) 一种高效节能尾气洗涤塔
CN203408621U (zh) 一种酸性烟气处理系统
CN203108431U (zh) 一种双级烟气脱硫塔
CN209885566U (zh) 一种硫酸法钛白间隙性酸解尾气的处理装置
CN204193780U (zh) 一种高效脱硫吸收塔
CN209735324U (zh) 一种合成氨工艺中高效脱硫装置
CN203253335U (zh) 一种玻璃池炉烟气处理系统
CN206935095U (zh) 一种硝酸法磷酸尾气脱氟脱硝处理系统
CN103212283B (zh) 一种玻璃池炉烟气处理系统
CN206494730U (zh) 一种亚硫酸镁氧化为硫酸镁工艺系统
CN108126495A (zh) 一种硫化氢吸收塔
CN201776071U (zh) 三层喷淋脱硫塔
CN209286858U (zh) 一种蓄电池硫酸中二氧化硫脱除装置
CN208320325U (zh) 一种新型尾气脱硫处理装置
CN209522589U (zh) 一种碱洗液处理装置
CN207755947U (zh) 一种多功能型废气喷淋塔
CN207755980U (zh) 一种硫化氢吸收塔
CN201399321Y (zh) 半干法烟气净化装置
CN207169398U (zh) 一种粘胶纤维废气处理装置
CN111715064A (zh) 一种湿法脱硫高效除尘脱硫塔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