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1570U - 一种连接头、扎针传动装置以及点灯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头、扎针传动装置以及点灯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1570U
CN209881570U CN201920864413.2U CN201920864413U CN209881570U CN 209881570 U CN209881570 U CN 209881570U CN 201920864413 U CN201920864413 U CN 201920864413U CN 209881570 U CN209881570 U CN 209881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arc
shaped groove
hole
transmis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644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yang Caih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yang Caih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yang Caih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yang Caih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644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1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1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1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连接头、扎针传动装置以及点灯治具。该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柱状,所述第一连接部外壁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顶部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第二连接部,呈圆柱状,横向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中,所述第二连接部沿径向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通孔内部设有内螺纹。本公开实施例一方面可以克服扎针传动装置中螺杆的刚性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驱动电机的转轴因反作用力或侧向力受到损伤,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线材损耗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头、扎针传动装置以及点灯治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面板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头、扎针传动装置以及点灯治具。
背景技术
面板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个检验程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检验程序就是点灯测试。
相关技术中,点灯测试治具的扎针机构通常是由电机转轴通过一接头与探针模组相连,进而由电机驱动探针模组移动进行扎针。关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一些技术问题:例如,利用电机连接普通轴承接头时,由于被测试电路板表面水平度不高,而电机轴与接头的安装精度又较高,扎针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或侧向力会导致电机转轴卡死,从而损坏电机。如若将普通轴承接头改为万向接头,又会导致电机无法精准传动,降低测试的精准度。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头、扎针传动装置以及点灯治具,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头,用于扎针传动装置,该连接头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柱状,所述第一连接部外壁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顶部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
第二连接部,呈圆柱状,横向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中,所述第二连接部沿径向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通孔内部设有内螺纹。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凹槽沿第一连接部的径向延伸,所述弧形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半径。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凹槽的半径与第二连接部的半径适配。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圆柱,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线相垂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扎针传动装置,包括: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头;
探针模组,用于检测电路板;
联动机构,与所述探针模组相连,并带动所述探针模组移动;
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联动机构相连;
其中,所述连接头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在所述联动机构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通孔。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一固定机构和一滑轨,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另一端与滑轨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探针模组连接在所述滑轨的下端。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为U型固定机构。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信号传送装置,与所述探针模组电连接,用于向所述探针模组传送信号。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信号传送装置以及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点灯治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扎针传动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装置,一方面,连接头的第一连接部固定在联动机构上,扎针时,驱动电机带动连接其上的螺杆在第二连接部的第二通孔中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联动机构和探针模组移动进行扎针;另一方面,由于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的弧形凹槽中,且第二连接部呈圆柱状,即第二连接部可以在第一连接部的弧形凹槽中沿上下左右轻微的运动,若扎针过程中因为电路板表面不平或其他因素产生反作用力或侧向力,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中轻微的运动就可抵消该反作用力或侧向力,既克服了螺杆的刚性不足,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驱动电机的转轴因这些力而受到损伤,进而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线材损耗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头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扎针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扎针传动装置的连接头100,该连接头10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为柱状,在第一连接部11的外壁上设有弧形凹槽111,该弧形凹槽111的顶部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12。第二连接部12呈圆柱状,横向设置于弧形凹槽111中,第二连接部12沿径向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121。其中,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21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且第二通孔121内部设有内螺纹。
上述装置应用于扎针传动装置时,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方面,连接头100的第一连接部11固定在联动机构200上,扎针时,驱动电机300带动连接其上的螺杆400在第二连接部12的第二通孔121中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联动机构200和探针模组500移动进行扎针;另一方面,由于第二连接部1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的弧形凹槽111中,且第二连接部12呈圆柱状,即第二连接部12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1的弧形凹槽111中沿上下左右轻微的运动,若扎针过程中因为电路板600表面不平或其他因素产生反作用力或侧向力,第二连接部12在第一连接部11中轻微的运动就可抵消该反作用力或侧向力,既克服了螺杆的刚性不足,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驱动电机300的转轴因这些力而受到损伤,进而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线材损耗成本。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3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上述连接头100的各个部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为柱状,本公开对该柱状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只要可在该柱状的外壁上设置弧形凹槽即可,例如在图1中,第一连接部11为圆柱状,当然也可以是方柱或其他形状的柱。弧形凹槽111顶部设置的第一通孔112,贯穿了第一连接部11的侧壁及弧形凹槽111,该通孔中不设有内螺纹,其主要作用在于让螺杆400在其中上下移动。而第二连接部12上沿径向设置的第二通孔121中设有内螺纹孔,用以和螺杆400螺接,当驱动电机300的转轴31带动螺杆400转动时,就可调节螺杆400在第二通孔121中的上下位置。当螺杆400的顶部在转动过程中超出第二通孔121时便需要伸入第一通孔112中,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除了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21的中心要在同一直线上,还需要保证第一通孔112的直径大于螺杆400的外径,这样才可以使螺接了螺杆400的第二连接部12在第一连接部11的弧形凹槽111中轻微运动。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凹槽111沿第一连接部11的径向延伸,弧形凹槽111的深度大于第二连接部12的半径,这可以使得第二连接部12卡接在弧形凹槽111中,而不会从弧形凹槽111中掉出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弧形凹槽111的半径与第二连接部12的半径适配。此处的适配具体可理解为,弧形凹槽111的半径要大于第二连接部12的半径,以使第二连接部12能置入弧形凹槽111中并在其中轻微运动,但又不能大太多,大太多会影响扎针传动装置的传动精度,优选的,可以使第二连接部12在其中沿径向方向运动0.1-2mm。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为圆柱,且第二连接部12的轴线与第一连接部11的轴线相垂直,以增加电机的传动精度。
本示例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扎针传动装置,如图3所示,该扎针传动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连接头100、探针模组500、联动机构200以及驱动电机300。其中,驱动电机300的转轴31连接螺杆400,螺杆400与连接头100的第二通孔121螺纹连接,连接头100的第一连接部11固定在联动机构200上,联动机构200再与探针模组500固定连接。驱动电机运转时,使得联动机构200在螺杆上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探针模组500在电路板600上移动进行扎针测试。
由于连接头100的第二连接部1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的弧形凹槽111中,且第二连接部12呈圆柱状,即第二连接部12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1的弧形凹槽111中沿上下左右轻微的运动,若扎针过程中因为电路板600表面不平或其他因素产生反作用力或侧向力,第二连接部12在第一连接部11中轻微的运动就可抵消该反作用力或侧向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驱动电机300的转轴因这些力而受到损伤,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线材损耗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联动机构200包括一固定机构21和一滑轨22,其中,固定机构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1固定,另一端与滑轨22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探针模组500连接在滑轨22的下端,探针模组500和固定机构21均保持水平,以减小扎针过程中出现的反作用力和侧向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固定机构21为U型固定机构,可在U型固定机构的一端开槽,将连接头100的第一连接部11卡入该槽中,U型固定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固定连接滑轨22,以提高扎针传动装置的传动精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该扎针传动装置还包括一信号传送装置700,该信号传送装置700与探针模组500电连接,用于向探针模组500传送信号。具体的,当探针模组500移动到电路板的扎针位时,信号传送装置700向探针模组500传送信号进行测试。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该扎针传动装置还包括一控制电路800,与信号传送装置700以及驱动电机300分别连接。控制电路800首先控制驱动电机300带动扎针模组500移动至扎针位,再控制信号传送装置700向探针模组500传送信号进行测试,进一步提高了该扎针传动装置的精度。
本示例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点灯治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扎针传动装置,该点灯治具损坏率低且精度高。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描述中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头,用于扎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柱状,所述第一连接部外壁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顶部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
第二连接部,呈圆柱状,横向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中,所述第二连接部沿径向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通孔内部设有内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沿第一连接部的径向延伸,所述弧形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半径与第二连接部的半径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圆柱,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线相垂直。
5.一种扎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头;
探针模组,用于检测电路板;
联动机构,与所述探针模组相连,并带动所述探针模组移动;
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联动机构相连;
其中,所述连接头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在所述联动机构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扎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一固定机构和一滑轨,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另一端与滑轨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探针模组连接在所述滑轨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扎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为U型固定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扎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信号传送装置,与所述探针模组电连接,用于向所述探针模组传送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扎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信号传送装置以及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连接。
10.一种点灯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扎针传动装置。
CN201920864413.2U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连接头、扎针传动装置以及点灯治具 Active CN209881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4413.2U CN209881570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连接头、扎针传动装置以及点灯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4413.2U CN209881570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连接头、扎针传动装置以及点灯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1570U true CN209881570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7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4413.2U Active CN209881570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连接头、扎针传动装置以及点灯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1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76854B2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のプローブの超音波振動子回動装置
CN207960607U (zh) 一种用于不同深度的定点打孔式土质检测装置
CN210494130U (zh) 一种用于乳腺肿瘤标本穿刺的导向定位装置
CN110333430B (zh) 一种电气专用工具绝缘度检测装置
CN209881570U (zh) 一种连接头、扎针传动装置以及点灯治具
CN109893158A (zh) 乳腺压迫装置和方法
CN213149191U (zh) 一种针刺测试机
CN204027536U (zh) 电磁铁式脉冲反射超声波测厚仪辅助装置
CN217155319U (zh) 一种冷轧板汽车部件生产加工用表面粗糙度测量装置
CN215114611U (zh) 一种测量仪器支架
CN217510512U (zh) 一种用于检测换能器轴向分辨率的工装
CN109945815A (zh) 一种包容性强的传动用齿轮传动间隙测量装置
CN209499858U (zh) 超声引导穿刺装置及系统
KR100800640B1 (ko) 스터드 볼트 자동 검사 초음파 프로브
CN211131106U (zh) 一种尿动力学牵引器
CN219475398U (zh) 手持式荧光免疫仪器及其试剂条
JP2004271473A (ja) 雌ねじの内径測定装置
CN215179759U (zh) 一种航空零部件用多工序缺陷检测台
CN217466770U (zh) 一种压电材料用正反面检测仪
CN214843924U (zh) 一种侧向插接式双传动时钟弹簧的检测装置
CN209398566U (zh) 检验水平式往复柱塞泵维修质量的工具
CN216560044U (zh) 一种蛇骨固定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
CN112936137B (zh) 一种钢结构预应力检测装置
CN218765221U (zh) 一种新型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19750487U (zh) 一种凝血检测试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