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8446U - 自动浸润仪器 - Google Patents

自动浸润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8446U
CN209878446U CN201920260137.9U CN201920260137U CN209878446U CN 209878446 U CN209878446 U CN 209878446U CN 201920260137 U CN201920260137 U CN 201920260137U CN 209878446 U CN209878446 U CN 209878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carousel
flow guide
soak
r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601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旭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NEETE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NEETE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NEETE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NEETE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601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8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8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8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浸润仪器,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浸湿装置、吹气装置、驱动装置和工位转盘。机架依次设有沿工位转盘的周向间隔开的上料工位、浸湿工位、下料工位以及吹气工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工位转盘连接,浸湿装置与浸湿工位相对应,吹气装置与吹气工位相对应,工位转盘设有用于承载织物片的承载单元,承载单元开设有沿工位转盘的高度方向贯穿工位转盘的通孔,驱动装置驱使承载单元选择性地旋转至上料工位、浸湿工位、下料工位或吹气工位。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对织物片的上料、浸湿以及下料的连贯操作,并且在下一织物片上料前吹干净承载单元而不会有残液影响下一织物片的浸湿。

Description

自动浸润仪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织物片色牢度的自动浸润仪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机械制造工艺也越来越成熟,一些半自动化或者自动化机械由于具有效率高以及操作精确度高等优点,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行业。
众所周知,在检测领域中,包括有对布料的色牢度检测。色牢度又称染色牢度、染色坚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度等级,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测试中一项常规检测项目。而色牢度好与差,直接涉及人体的健康安全,色牢度差的产品在穿着过程中,碰到雨水、汗水就会造成面料上的颜料脱落褪色,则其中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都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人体皮肤的健康,另一方面还会影响穿在身上的其它服装被沾色,或者与其他衣物洗涤时染脏其他衣物,因此色牢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
而现有的色牢度的检测包括干擦检测和湿擦检测,对于湿擦检测,现有的操作步骤主要有:首先,在测试织物片上精确定量的进行喷湿操作;然后让测试织物片静置一端时间,待其吸水完全之后再放到称量仪器上以确保测试织物片吸收定量的水并达到检测条件;然后再将吸水后的测试织物片放置到擦拭装置上与参考织物片进行来回擦拭;最后将擦拭后的测试织物片以及参考织物片二者一起与比色卡进行比较,进而得出测试织物片的色牢度程度等级。然而由于在对测试织物片进行喷湿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测试织物片喷上定量的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测试织物片的吸水量(即加湿量)达到测试标准之后才能进行后续检测,例如:需要符合美国染色家和化学家协会(AATCC)的加湿量标准或者国际标准组织(ISO)的加湿量标准,故这个过程需要精确控制喷水的量,因此现有的对测试织物片进行浸湿的过程都是通过人手进行浸湿的,然而由于人手操作过程中每次对一块测试织物片进行浸湿后在对下一块测试织物片进行浸湿前还需要较为繁琐的清理步骤,故导致采用人工浸湿的方法效率十分低下,且人工浸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操所而导致浸湿量过多的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浸湿精度高且浸湿效率高的自动浸润仪器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湿精度高且浸湿效率高的自动浸润仪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浸润仪器,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浸湿装置、吹气装置、驱动装置和工位转盘,所述机架依次设有沿所述工位转盘的周向间隔开的上料工位、浸湿工位、下料工位以及吹气工位,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工位转盘连接,所述浸湿装置与所述浸湿工位相对应,所述吹气装置与所述吹气工位相对应,所述工位转盘设有用于承载织物片的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开设有沿所述工位转盘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工位转盘的通孔,所述驱动装置驱使所述承载单元选择性地旋转至所述上料工位、浸湿工位、下料工位或吹气工位。
较佳地,所述机架包括座体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座体设有容置空间,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工位转盘安装于所述座体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伸出所述座体并与所述工位转盘连接,所述浸湿装置和所述吹气装置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并位于所述工位转盘的上方。
较佳地,所述自动浸润仪器还包括网格状的承载骨架,所述承载骨架呈可拆卸地放置于所述承载单元并遮挡所述通孔。
较佳地,所述承载单元的上表面设置有从四周包围所述通孔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朝所述通孔的方向向下倾斜。
较佳地,所述座体包括底座和导流盘,所述导流盘紧密地盖合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共同形成用于放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容置空间,所述工位转盘位于所述导流盘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导流盘并与所述工位转盘连接。
较佳地,所述底座包括外环结构和被所述外环结构所包围的内环结构,所述外环结构和所述内环结构之间围出环形的导流空间,所述导流盘紧密地贴合于所述内环结构的顶部,且所述导流盘的中部向上凸起。
较佳地,所述导流空间处设置有环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内环结构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环结构连接。
较佳地,所述座体还包括集液盒,所述集液盒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导流孔,所述集液盒位于所述导流孔的正下方。
较佳地,所述底座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集液盒滑出或者滑入所述容置空间的缺口。
较佳地,所述浸湿装置包括储水瓶、喷嘴以及用于将储水瓶内的水抽送至喷嘴的活塞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有上料工位、浸湿工位、下料工位以及吹气工位,并且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工位转盘上的承载单元选择性地旋转至上料工位、浸湿工位、下料工位以及吹气工位,进而实现了对织物片的上料、浸湿以及下料的操作过程连贯,且保证了在每一次下料之后对承载单元进行吹气处理,避免有残留的液体影响下一次上料的织物片;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了上述效果的:将浸湿装置与浸湿工位相对应,吹气装置与吹气工位相对应,并且在工位转盘上设有用于承载织物片的承载单元,该承载单元开设有沿工位转盘的高度方向贯穿工位转盘的通孔,以便于通过吹气装置将残留于工位转盘上的残液通过该通孔导流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浸润仪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浸润仪器拆除安装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浸润仪器的工位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浸润仪器的工位转盘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浸润仪器的座体和工位转盘连接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浸润仪器的座体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浸润仪器100,包括机架10以及设置于机架10上的浸湿装置20、吹气装置30、驱动装置40和工位转盘50。机架10依次设有沿工位转盘50的周向间隔开的上料工位10a、浸湿工位10b、下料工位10c以及吹气工位10d,驱动装置40的输出端与工位转盘50连接,浸湿装置20与浸湿工位10b相对应,吹气装置30与吹气工位10d相对应,工位转盘50设有用于承载织物片的承载单元51,承载单元51开设有沿工位转盘50的高度方向贯穿工位转盘50的通孔51a,驱动装置40驱使承载单元51选择性地旋转至上料工位10a、浸湿工位10b、下料工位10c或吹气工位10d。
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6,机架10包括座体11和安装架12,安装架12固定于座体11上,座体11设有容置空间11a,驱动装置40安装于容置空间11a内,工位转盘50安装于座体11上,驱动装置40的输出端伸出座体11并与工位转盘50连接,浸湿装置20和吹气装置30分别安装于安装架12上并位于工位转盘50的上方;因此当吹气装置30朝承载单元51吹气的时候,残留于工位转盘50上的液体会在气体压力和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通孔51a被导流走,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浸润仪器100的工位转盘50的清洁能力更好。值得注意的是,浸湿装置20可根据需要安装于工位转盘50下方,吹气装置30也可根据需要安装于工位转盘50下方,故不以此为限。具体地,浸湿装置20位于浸湿工位10b处的承载单元51之正上方,吹气装置30位于吹气工位10d处的承载单元51之正上方,但不限于此。
请参考图1至图4,自动浸润仪器100还包括网格状的承载骨架60,承载骨架60呈可拆卸地放置于承载单元51并遮挡通孔51a。在实际使用时,织物片放置于承载骨架60上,由于承载骨架60是呈网格状的,因此残留于工位转盘50上的液体会在吹气装置30以及重力的作用下依次进过承载骨架60以及通孔51a而被导流走。具体地,通孔51a的侧壁朝通孔51a的中心方向延伸出用于承托承载骨架60的承托部52,故承载骨架60可放置于承托部52上,当需要将承载骨架60从工位转盘50中取下进行清理的时候,只需要将承载骨架60沿着通孔51a朝上直接取出即可,使得承载骨架60的安装、拆卸、维修以及更换更加方便。
请参考图3和图4,承载单元51的上表面设置有从四周包围通孔51a的倾斜部511,倾斜部511朝通孔51a的方向向下倾斜。故当浸湿装置20喷出的液体落在倾斜部511上的时候,由于倾斜部511是朝通孔51a方向向下倾斜的,这些液体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至放置于承载单元51的织物片上,可确保浸湿装置20喷出的液体基本用于浸湿织物片,同时也有利于吹气装置30的吹气清理。
请参考图5和图6,座体11包括底座111、导流盘112以及集液盒113。导流盘112紧密地盖合于底座111上并与底座111共同形成用于放置驱动装置40的容置空间11a,工位转盘50位于导流盘112的上方,驱动装置40的输出端穿过导流盘112并与工位转盘50连接,由于导流盘112是紧密地盖合于底座111上的,因此可以避免液体滑落至驱动装置40处而损坏驱动装置40;底座111包括外环结构114和被外环结构114所包围的内环结构115,外环结构114和内环结构115之间围出环形的导流空间111a,导流盘112紧密地贴合于内环结构115的顶部,且导流盘112的中部向上凸起,故滑落至导流盘112上的液体在导流盘112的导流作用下会朝导流空间111a处滑动。较优的是,导流空间111a处设置有环形的连接部116,连接部116的一端与内环结构115的底部连接,连接部116的另一端与外环结构114连接,且连接部116上开设有导流孔116a,集液盒113位于容置空间11a内并位于导流孔116a的正下方,故滑落至导流空间111a处的液体会经过连接部116上的导流孔116a,最终掉落在集液盒113上被收集。也就是说,外环结构114、连接部116以及内环结构115三者共同构成了环形的导流槽,因此滴落在导流盘112上的液体会沿着导流盘112向四周流动并最终流到连接部116上;更具体地,连接部116上开设有导流孔116a,且集液盒113位于导流孔116a的正下方,故连接部116上的液体最终会通过该导流孔116a滴落如集液盒113内,通过巧妙的设置将工位转盘50上多余的液体经过通孔51a后滴落在导流盘112,然后又朝导流盘112的周向流动进入到连接部116上,并且最终通过导流孔116a流入集液盒113内。具体地,底座111的侧壁开设有供集液盒113滑出或者滑入容置空间11a的缺口111b,因此当集液盒113集满液体之后可以直接通过该缺口111b滑出而进一步地进行清理。
请参考图2,浸湿装置20包括储水瓶21、喷嘴22以及用于将储水瓶21内的水抽送至喷嘴22的活塞泵23,通过活塞泵23可以更加精确地定量抽出储水瓶21中的液体,可进一步保证对织物片的控制定量浸湿。举例而言,喷嘴22可以对下方120度左右的范围内喷出液体,以便于实现对织物片的各个部位进行均匀浸湿。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10上设置有上料工位10a、浸湿工位10b、下料工位10c以及吹气工位10d,并且通过驱动装置40驱动工位转盘50上的承载单元51选择性地旋转至上料工位10a、浸湿工位10b、下料工位10c以及吹气工位10d,进而实现了对织物片的上料、浸湿以及下料的操作过程连贯,且保证了在每一次下料之后对承载单元51进行吹气处理,避免有残留的液体影响下一次上料的织物片;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了上述效果的:将浸湿装置20与浸湿工位10b相对应,吹气装置30与吹气工位10d相对应,并且在工位转盘50上设有用于承载织物片的承载单元51,该承载单元51开设有沿工位转盘50的高度方向贯穿工位转盘50的通孔51a,以便于通过吹气装置30将残留于工位转盘50上的残液通过该通孔51a导流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浸润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浸湿装置、吹气装置、驱动装置和工位转盘,所述机架依次设有沿所述工位转盘的周向间隔开的上料工位、浸湿工位、下料工位以及吹气工位,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工位转盘连接,所述浸湿装置与所述浸湿工位相对应,所述吹气装置与所述吹气工位相对应,所述工位转盘设有用于承载织物片的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开设有沿所述工位转盘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工位转盘的通孔,所述驱动装置驱使所述承载单元选择性地旋转至所述上料工位、浸湿工位、下料工位或吹气工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浸润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座体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座体设有容置空间,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工位转盘安装于所述座体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伸出所述座体并与所述工位转盘连接,所述浸湿装置和所述吹气装置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并位于所述工位转盘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浸润仪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格状的承载骨架,所述承载骨架呈可拆卸地放置于所述承载单元并遮挡所述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浸润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的上表面设置有从四周包围所述通孔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朝所述通孔的方向向下倾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浸润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底座和导流盘,所述导流盘紧密地盖合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共同形成用于放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容置空间,所述工位转盘位于所述导流盘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导流盘并与所述工位转盘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浸润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外环结构和被所述外环结构所包围的内环结构,所述外环结构和所述内环结构之间围出环形的导流空间,所述导流盘紧密地贴合于所述内环结构的顶部,且所述导流盘的中部向上凸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浸润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空间处设置有环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内环结构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环结构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浸润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还包括集液盒,所述集液盒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导流孔,所述集液盒位于所述导流孔的正下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浸润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集液盒滑出或者滑入所述容置空间的缺口。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浸润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湿装置包括储水瓶、喷嘴以及用于将储水瓶内的水抽送至喷嘴的活塞泵。
CN201920260137.9U 2019-02-28 2019-02-28 自动浸润仪器 Active CN209878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0137.9U CN209878446U (zh) 2019-02-28 2019-02-28 自动浸润仪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0137.9U CN209878446U (zh) 2019-02-28 2019-02-28 自动浸润仪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8446U true CN209878446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3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60137.9U Active CN209878446U (zh) 2019-02-28 2019-02-28 自动浸润仪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84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8261A (zh) * 2019-02-28 2019-05-10 东莞市丰易仪器有限公司 自动浸润仪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8261A (zh) * 2019-02-28 2019-05-10 东莞市丰易仪器有限公司 自动浸润仪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78446U (zh) 自动浸润仪器
CN1088840C (zh) 用于对放在显微镜载物片上的组织样品染色的染色仪器
CN108168986A (zh) 全自动液基细胞制片染色一体机及制片染色方法
CN110530778B (zh) 用于防水织物的防水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9878447U (zh) 自动浸润循环机构
CN209014449U (zh) 色牢度组合辅助测试装置
CN111337697A (zh) 一种全自动试液萃取及检测装置
US10883904B2 (en) Automatic wetting apparatus
CN103149070B (zh) 一种自动染片机
CN11511023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纺织布匹漂白装置
CN108169477A (zh) 一种磁酶免荧光定量分析仪的移液机构
CN115290801A (zh) 一种纺织布料的有害物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09465921U (zh) 一种自动化端盖涂油及电枢插入设备
CN110320350B (zh) 一种防螨家用纺织品防螨性能的检验设备
CN220305076U (zh) 茶叶加工过程含水率快速检测装置
CN210269560U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的样品架
CN113281347A (zh) 一种渗透检测自动化系统
CN207923570U (zh) 全自动液基细胞制片染色一体机的离心温控机构
CN217359289U (zh) 一种自动熔样机
CN211856253U (zh) 全自动沾水测试装置
CN219898234U (zh) 一种食品添加剂检测台
CN213517175U (zh) 一种样品前处理装置
CN108754965A (zh) 一种纺织棉线用染料槽
CN202522519U (zh) 一种组合式甲醛检测设备
CN217638262U (zh) 一种用于大米加工精度检验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