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0868U - 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0868U
CN209870868U CN201920208692.7U CN201920208692U CN209870868U CN 209870868 U CN209870868 U CN 209870868U CN 201920208692 U CN201920208692 U CN 201920208692U CN 209870868 U CN209870868 U CN 209870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assembly
boxing
conveying
convey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086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炎
吕成贺
郑国权
苗庆地
孙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ur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Chuang C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Chuang C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Chuang C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086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0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0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0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检测组件、装箱组件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检测组件和装箱组件电连接,第一输送带用于输送食品,检测组件用于识别第一输送带上食品的位置,装箱组件用于将第一输送带上的食品放入盛装箱,检测组件和装箱组件沿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检测组件和装箱组件设置于第一输送带的上方,装箱组件包括连接机架的支架,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多向移动的活动件,活动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或松开食品的拾取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克服手工装箱存在的缺点,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避免食品数量出错。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工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食品需要装入包装袋、包装盒内,以保护食品。为方便运输,还会进行装箱和码垛操作。装箱操作是指将一定数量的食品整齐的放盛装箱内;码垛操作是指将装有食品的盛装箱整齐的堆放在货板上。
执行装箱操作和码垛操作的通常是手工完成,需要包装人员重复的完成拾取、放箱、点数和搬运。
然而,由于工业化生产中食品的产能较高,手工完成装箱操作和码垛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食品数量容易出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克服手工装箱存在的缺点,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避免食品数量出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检测组件、装箱组件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检测组件和装箱组件电连接,第一输送带用于输送食品,检测组件用于识别第一输送带上食品的位置,装箱组件用于将第一输送带上的食品放入盛装箱,检测组件和装箱组件沿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检测组件和装箱组件设置于第一输送带的上方,装箱组件包括连接机架的支架,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多向移动的活动件,活动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或松开食品的拾取件。
优选的,拾取件设置有贴合食品顶面的平面部,平面部设置有吸附食品的负压孔。
进一步的,平面部的边缘设置有可升降的靠模块。
优选的,检测组件包括视像识别器。
优选的,检测组件的进料侧设置有平整分流组件,平整分流组件用于使食品在第一输送带上有序排列。
进一步的,平整分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分列件和一个压整件,分列件和压整件沿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分列件用于使食品沿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分成至少两列,压整件用于挤压食品的顶部进而使食品高度均等。
优选的,装箱组件设置有两套,两套装箱组件沿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的,机架设置输送盛装箱的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第二输送带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输送带并排的设置于装箱组件的一侧。
进一步的,第二输送带的出料端设置有码垛组件。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通过设置装箱组件代替了手工装箱,减少包装人员的工作内容,降低了劳动强度,相应的,减少了人力成本;还通过设置检测组件,使得装箱组件能够准确的从第一输送带上拾取食品,并确定装入盛装箱的食品数量,避免多装或少装;还通过将检测组件和装箱组件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上方,方便识别第一输送带上所有的食品,避免漏装;还通过将装箱组件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上方,降低装箱组件与周围磕碰的风险,并且,方便装箱组件将食品整齐的排布在盛装箱内;还通过设置多向移动的活动件来连接固定或松开食品的拾取件,便于从第一输送带的各个方向将食品装入盛装箱内,方便包装现场布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装箱组件的拾取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拾取件的进一步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为解决手工作业所存在的问题,特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1、检测组件3、装箱组件2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检测组件3和装箱组件2电连接。
其中,第一输送带1用于输送食品,可以单条的输送带或者并行的多条输送带,输送带上也可以设置挡板,使得食品沿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分隔开来,避免堆积,第一输送带1应连接有电机及变频器等,用于调节第一输送带1的移动速度,满足生产需要。
再者,检测组件3用于识别第一输送带1上食品的位置,可以是光检测、影像检测,由于装箱的食品通常具有外包装,如金属盒,则也可以是感应检测,当然,检测组件3也可以具有计数功能,便于确定装箱的食品数量。
另外,装箱组件2用于将第一输送带1上的食品放入盛装箱,装箱组件2包括连接机架的支架21,支架21的底部设置有多向移动的活动件22,活动件2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或松开食品的拾取件23。
活动件22的多向移动可以分解为升降移动和水平移动,升降移动用于将食品从第一输送带1上带离和将食品放入盛装箱内,水平移动用于将食品由第一输送带1移动至盛装箱处,升降移动和水平移动优选为顺序移动,避免同时移动时可能导致的碰撞问题。
拾取件23的结构形式多样,可以是夹紧、勾取、吸附等多种方式,夹紧方式应用广泛,可以是两点夹紧或多点夹紧,特别适合具有固定外形的食品。勾取方式多适用于具有悬挂点的食品,如装满食用油的油壶。吸附又可以是磁力吸附或真空吸附,受食品外形影响小。
由于实际装入盛装箱的食品数量可以通过装箱组件2的活动次数确定,因此,控制器通过记录装箱组件2正常活动的次数可以判断装箱的食品数量,相对使用检测组件3检测更加准确。
为合理的布置检测组件3和装箱组件2,可以使检测组件3和装箱组件2沿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检测组件3和装箱组件2设置于第一输送带1的上方。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装箱组件2代替了手工装箱,减少包装人员的工作内容,降低了劳动强度,相应的,减少了人力成本;还通过设置检测组件3,使得装箱组件2能够准确的从第一输送带1上拾取食品,并确定装入盛装箱的食品数量,避免多装或少装;还通过将检测组件3和装箱组件2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的上方,方便识别第一输送带1上所有的食品,避免漏装;还通过将装箱组件2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的上方,降低装箱组件2与周围磕碰的风险,并且,方便装箱组件2将食品整齐的排布在盛装箱内;还通过设置多向移动的活动件22来连接固定或松开食品的拾取件23,便于从第一输送带1的各个方向将食品装入盛装箱内,方便包装现场布置。
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本实施例的应用范围更广,可以使拾取件23设置有贴合食品顶面的平面部231,平面部231设置有吸附食品的负压孔232。
为确保吸附力足够,可以使负压孔232为多个,这样还可以避免吸附食品导致食品变形。
为合理排布负压孔232,可以使多个负压孔232具有一个中心孔和多个环绕中心孔设置的行星孔。
为了使得拾取件23易于通用,可以使平面部231为圆形平面,避免拾取件23突出到食品外侧而影响装箱。
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拾取件23与食品的接触位置一致进而使食品在盛装箱内整齐排布,可以使平面部231的边缘设置有靠模块24。
由于靠模块24会沿水平方向接触食品,也就是说,当食品放入盛装箱时,靠模块24会占用盛装空间影响装箱的食品数量,为避免这一问题,可以使靠模块24相对拾取件23可升降。也即,当食品与靠模块24接触,确定了食品与拾取件23的位置后,靠模块24远离食品件,不占用盛装空间,不影响装箱食品的数量。
靠模块24升降的形式不限于竖直升降,还可以斜升降或转动升降,以适应盛装箱的内部空间。
为减少与食品的接触和方便切换,可以使检测组件3包括视像识别器。视像识别器通过对比储存的数据,分别所包食品的种类和尺寸信息,进而,控制装箱组件2将食品装入不同的盛装箱,既可以减少包装线的数量,还不会产生混装的问题。
为了方便对柔性食品进行包装,可以使检测组件3的进料侧设置有平整分流组件,平整分流组件用于使食品在第一输送带1上有序排列。
柔性食品主要是面条、米粉、袋装糖等不具有固定形状的食品,乌冬面也包括在内。
对于平整分流组件,可以使平整分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分列件5和一个压整件6,分列件5和压整件6沿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分列件5用于使食品沿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分成至少两列,进而增加装箱处理能力,分列件5可以简化为上下设置的杆件、水平延伸的导轨等等。
为便于将食品分成两列,分列件5应具有导向斜面。
压整件6用于挤压食品的顶部进而使食品高度均等,压整件6底部与第一输送带1的缝隙应渐变设置,以避免卡滞,并且,压整件6底部与第一输送带1的缝隙应当设置成可以调节的形式,以适应不同的食品。调节形式可以是竖直升降或摆动升降。
压整件6可以简化为压板、可转动的压板、压辊、椭圆辊、偏心辊等形式。
食品高度均等是指食品各个部分在第一输送带1上的高度相等,因而,当食品按设定层数放入盛装箱后,食品不会凸出到盛装箱外,不影响封箱,同时,使得盛装箱空间充分利用,避免食品在盛装箱内滑动。
为了满足产能需要或同时对两种食品进行包装,可以使装箱组件2设置有两套,两套装箱组件2沿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由于盛装箱装满食品后较重,为降低劳动强度,可以使机架设置输送盛装箱的第二输送带4。
为了缩短包装线长度,可以使第二输送带4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垂直。
为了避免更换盛装箱而导致装箱停顿,可以使第二输送带4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输送带4并排的设置于装箱组件2的一侧,从而,一个第二输送带4上的盛装箱处于装箱状态,另一个第二输送带4上的盛装箱处于移动更换状态,不会导致装箱工作中断。
为了进一步的节省人工和降低劳动强度,可以使第二输送带4的出料端设置有码垛组件,从而,将盛装箱自动堆码,省去弯腰搬运的工作。
码垛组件的形式与装箱组件2结构可以类似,但由于盛装箱具有固定部形状,并且盛装箱顶部可能处于敞开状态,码垛组件优选使用夹持移动或升降的方式来与第二输送带4配合码垛。
对于装箱组件2,装箱组件2还可以直接应用delta机器人,以减少输出机构的加工成本,另外,拾取件23的设置也需要根据食品的实际情况对应。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1)、检测组件(3)、装箱组件(2)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检测组件(3)和装箱组件(2)电连接,第一输送带(1)用于输送食品,检测组件(3)用于识别第一输送带(1)上食品的位置,装箱组件(2)用于将第一输送带(1)上的食品放入盛装箱,检测组件(3)和装箱组件(2)沿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检测组件(3)和装箱组件(2)设置于第一输送带(1)的上方,装箱组件(2)包括连接机架的支架(21),支架(21)的底部设置有多向移动的活动件(22),活动件(2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或松开食品的拾取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件(23)设置有贴合食品顶面的平面部(231),平面部(231)设置有吸附食品的负压孔(2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部(231)的边缘设置有可升降的靠模块(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3)包括视像识别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3)的进料侧设置有平整分流组件,平整分流组件用于使食品在第一输送带(1)上有序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分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分列件(5)和一个压整件(6),分列件(5)和压整件(6)沿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分列件(5)用于使食品沿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分成至少两列,压整件(6)用于挤压食品的顶部进而使食品高度均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箱组件(2)设置有两套,两套装箱组件(2)沿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置输送盛装箱的第二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4)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4)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输送带(4)并排的设置于装箱组件(2)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4)的出料端设置有码垛组件。
CN201920208692.7U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 Active CN209870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8692.7U CN209870868U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8692.7U CN209870868U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0868U true CN209870868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2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08692.7U Active CN209870868U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08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4773A (zh) * 2020-08-13 2022-02-22 上海聚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机器人组合装箱生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4773A (zh) * 2020-08-13 2022-02-22 上海聚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机器人组合装箱生产线
CN114074773B (zh) * 2020-08-13 2023-03-10 上海聚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机器人组合装箱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26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rticles, piece goods and/or bundles within at least two conveying path sections
US10947046B2 (en) Loading system for palleting mixed products on a target pallet
US2008019007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illing Containers
CN107416263B (zh) 盒体侧推式装箱机
US6959525B2 (en) Method and assembly for filling a box
KR20190027330A (ko) 식품 배깅 시스템, 포개어 쌓기 장치, 이송 장치
US10759059B2 (en) Automated bin packing tool method
US20220143810A1 (en) Automated System For Handling Containers With Product Loading
CN209870868U (zh) 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自动装箱输出机构
CN110053815B (zh) 电动牙刷头包装生产线
KR102605525B1 (ko) 봉지포장상품의 패키지 포장시스템
US20230090513A1 (en) Palleti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alletising Device
CN110902053A (zh) 一种显示面板自动包装设备
CN216225522U (zh) 一种袋泡茶用分类装置
CN214241468U (zh) 螺蛳粉桶装自动化生产线
CN210047692U (zh) 供料装置
JP2013018519A (ja) 箱詰装置
CN113277147A (zh) 一种入托装箱机
KR101388067B1 (ko) 포장 대상물 자동 적재장치
CN220549294U (zh) 一种自动装箱装置
CN217437160U (zh) 一种机器人视觉识别瓶盖智能搬运生产线
CN215852077U (zh) 一种入托装箱机
CN219382918U (zh) 一种新型瓶子正反向排布叠层装箱的设备
US3299613A (en) Carton carrier
EP1945542A1 (en) Method for lifting up punnets containing hort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corresponding conveyance tra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1

Address after: 400000 Building 1, No.999 Xingguang Avenue, Yongchuan District, Chongqing (in Fenghuang Lake Industrial Park, Yongchuan Industrial Park,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GUR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uilding 1, No. 3 Jinyi Road, Pengjiang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9000

Patentee before: JIANGMEN GUCHUA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