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0015U - 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0015U
CN209870015U CN201920299966.8U CN201920299966U CN209870015U CN 209870015 U CN209870015 U CN 209870015U CN 201920299966 U CN201920299966 U CN 201920299966U CN 209870015 U CN209870015 U CN 209870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hot
runner
cold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999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新
赵维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Hu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Hu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Hu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leo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Hu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999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0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0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0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包括导流板本体,所述导流板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导流板安装板,导流板本体上分布设置有一组用于给除霜流道和前吹面流道供风的前热风流道和一组用于给后吹面流道和吹脚流道供风的后热风流道,相邻的前热风流道之间形成冷热共用流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热风道进行前后分区,降低HVAC的整体压降,进而能够提供更大的风量;通过设置多层冷热通道与前后分区,增加冷热风的利用效率;通过导流板本体上的结构布置,使得吹面与除霜的线性数据更完美,从而提供更好的乘车舒适性;吹脚流道的热风响应速度快,进而更好的满足乘客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
背景技术
整车厂为了抢占市场,提高竞争力,在传统的空调基础上,新增了部分功能要求,对应的空调内部就需要新增部分零件,导致空调体积越来越大,但客户要求的体积越来越小,并且相关的一些空调常规数值不能低于常规值,如制冷量、制热量、风量、噪音值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传统空调基础上,优化其内部的空间结构以及其他结构的调整,来达到客户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包括导流板本体,所述导流板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导流板安装板,导流板本体上分布设置有一组用于给除霜流道和前吹面流道供风的前热风流道和一组用于给后吹面流道和吹脚流道供风的后热风流道,相邻的前热风流道之间形成冷热共用流道。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安装板对应每个冷热共用流道均向外延伸有冷流道挡板,所述导流板本体外侧对应每个冷热共用流道的左右两侧均延伸有引导板。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本体外侧对应中间的冷热共用流道后半部分设置有一组弧形半封闭腔,每个弧形半封闭腔分别与对应的引导板对齐。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本体外侧对应两侧的冷热共用流道后半部分分别设置有阻挡板,阻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引导板一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流道挡板上开设有冷风槽口。
优选的,所述前热风流道设置有4个,后热风流道设置有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热风道进行前后分区,降低HVAC的整体压降,进而能够提供更大的风量;同时减小鼓风机的功率,从而选取更小额定功率的电机,以达到降低成本和噪音的目的;通过设置多层冷热通道与前后分区,增加冷热风的利用效率;通过导流板本体上的结构布置,使得吹面与除霜的线性数据更完美,从而提供更好的乘车舒适性;吹脚流道的热风响应速度快,进而更好的满足乘客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汽车空调箱内部的热气流导向示意图;
图4为汽车空调箱内部的冷气流导向示意图;
图5为汽车空调箱内部在除霜模式下的内部气流导向示意图;
图6为汽车空调箱内部在吹面吹脚模式下的内部气流导向示意图;
图7为汽车空调箱内部在吹面模式下的内部气流导向示意图;
图8为汽车空调箱内部在吹脚模式下的内部气流导向示意图。
图中:1-前热风流道,2-后热风流道,3-冷流道挡板,4-导流板安装板,5-冷热共用流道,6-弧形半封闭腔,7-引导板,8-导流板本体,9-除霜风门,10-吹面风门,11-吹脚风门,12-客户安装结构,13-除霜流道,14-前吹面流道,15-后吹面流道,16-阻挡板,17-冷风槽口,18-吹面混合区域,19-吹脚流道,20-后吹面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包括导流板本体8,所述导流板本体8的前端设置有导流板安装板4,导流板本体8上分布设置有一组用于给除霜流道13和前吹面流道14供风的前热风流道1和一组用于给后吹面流道15和吹脚流道19供风的后热风流道2,相邻的前热风流道1之间形成冷热共用流道5。
所述导流板安装板4对应每个冷热共用流道5均向外延伸有冷流道挡板3,所述导流板本体8外侧对应每个冷热共用流道5的左右两侧均延伸有引导板7。
所述导流板本体8外侧对应中间的冷热共用流道5后半部分设置有一组弧形半封闭腔6,每个弧形半封闭腔6分别与对应的引导板7对齐。
所述导流板本体8外侧对应两侧的冷热共用流道5后半部分分别设置有阻挡板16,阻挡板16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引导板7一体连接。
所述冷流道挡板3上开设有冷风槽口17;所述前热风流道1设置有4个,后热风流道2设置有6个。
工作原理:
将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板本体8安装到汽车空调箱内,汽车空调箱上分布有客户安装结构12,参考图5与图6,在图5中,除霜风门9打开,吹面风门10关闭;在图6中,除霜风门9关闭,吹面风门10打开;当热风从热风区过来,经过导流板本体8的时候,它会通过前热风流道1和后热风流道2;当打开空调,在吹脚-除霜模式或者吹面-吹脚模式时,吹脚风门11打开,除霜流道13的风大部分通过前热风风道1送风,吹脚流道19和后吹面流道15的风由后热风流道2送风。
参考图3、图4和图7,当后吹面风门20打开,热风经过后热风流道2时;弧形半封闭腔6会阻止后吹面风门20处的热风前往吹面混合区18,热风经过弧形半封闭腔6被导流到后吹面流道15处;位于中间的一组引导板7将冷风输送到吹面混合区18,有利于与热风按设计的比例进行混合。
参考图5和图8,当打开空调,在吹脚或除霜模式时,热风从后热风流道2进入,导流板本体8上的两个阻挡板16阻止部分热风向吹面混合区域18流动;当吹脚风门11逐渐打开时,它配合阻挡板16将热风拦截,逐渐增大拦截面积,同时减少向前的通风面积,从而将更多热风向吹脚风道19内导入;此时来自冷热共用流道5的冷风吹向吹脚风道,阻挡板16可以阻止冷风进入后热风流道2。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
1)将热风道进行前后分区;传统的导流板只是将冷热风道进行分层,即一层热气流道,一层冷气流道;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在原有导流板的冷热风道分层结构的基础上,同时将前热风流道1与后热风流道2分开,形成前后分区,其中前热风流道1分别与除霜流道13和前吹面流道14连通,后热风流道2分别与后吹面流道15与吹脚流道19连通;从而使热风能够更快的进入特定风道,并进行冷热风充分混合;增大热流道空间以此来降低吹脚-除霜模式下的压降,同时解决了除霜流道13与吹脚流道19的气流温度线性问题。
2)传统导流板上的流道一般界定的很清楚,从左到右,一条是冷风流道,一条就是热风流道,而且通常在导流板中间的流道是冷气流道;本实用新型在导流板本体8的冷热共用流道5进行改动,首先,增加一组的引导板7用来引导冷风,并与分发器壳体配合,形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区间,;同时,在流道后半部分(即后吹面风门20附近)设置有弧形半封闭腔6,用它来阻止热风吹向前吹面,而且引导少量热风回流到后吹面风门20处;这个结构能够增加前吹面流道14和后吹面流道15的冷热风混合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导流板本体8的左右吹脚处的热风流道上,增加了两个阻挡板16,用于引导部分热风流向吹脚流道19;当吹脚风门11打开时,能同时配合阻挡板16将更多的热风引向吹脚流道19;这个结构能在除霜模式下有效的调节吹脚流道19热风与除霜流道13热风的温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包括导流板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本体(8)的前端设置有导流板安装板(4),导流板本体(8)上分布设置有一组用于给除霜流道(13)和前吹面流道(14)供风的前热风流道(1)和一组用于给后吹面流道(15)和吹脚流道(19)供风的后热风流道(2),相邻的前热风流道(1)之间形成冷热共用流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安装板(4)对应每个冷热共用流道(5)均向外延伸有冷流道挡板(3),所述导流板本体(8)外侧对应每个冷热共用流道(5)的左右两侧均延伸有引导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本体(8)外侧对应中间的冷热共用流道(5)后半部分设置有一组弧形半封闭腔(6),每个弧形半封闭腔(6)分别与对应的引导板(7)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本体(8)外侧对应两侧的冷热共用流道(5)后半部分分别设置有阻挡板(16),阻挡板(16)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引导板(7)一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道挡板(3)上开设有冷风槽口(1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热风流道(1)设置有4个,后热风流道(2)设置有6个。
CN201920299966.8U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 Active CN209870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9966.8U CN209870015U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9966.8U CN209870015U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0015U true CN209870015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4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99966.8U Active CN209870015U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00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7765A (zh) * 2020-10-28 2021-02-02 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混风导流机构的汽车空调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7765A (zh) * 2020-10-28 2021-02-02 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混风导流机构的汽车空调箱
CN112297765B (zh) * 2020-10-28 2023-12-01 协众国际热管理系统(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混风导流机构的汽车空调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4978B2 (en) HVAC module having an open architecture
JP4883080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050263277A1 (en) HVAC system controlled by a left-and-right independent process for use in an automobile
US20040089007A1 (en) Ceiling air-blow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KR101998172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US9587850B2 (en) HVAC temperature stratification improvement technique
CN209870015U (zh) 一种带有多层通道的汽车空调导流板结构
KR20180012715A (ko) 차량 내부 다구역 공조를 위한 공조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160146486A (ko) 자동차의 공기 조절 시스템을 위해 공기를 분배하기 위한 어셈블리
KR101950734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2006321361A (ja) ベント開口部構成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KR20150137032A (ko) 자동차 공조 시스템용 공기 분배 어셈블리
KR20180041572A (ko) 자동차의 통기를 분배하는 방법
KR20220001331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666914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7042745B (zh) 一种汽车空调箱后吹面结构
KR101201299B1 (ko) 차량용 시트 공조장치
WO2018139033A1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20190032207A (ko) 자동차용 냉난방 장치
CN112277567B (zh) 一种车用空气调节装置
CN219564705U (zh) 空调系统及车辆
KR20190038307A (ko) 자동차용 공조 시스템
KR102379897B1 (ko) 차량용 모듈식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CN113879071B (zh) 一种紧凑的全模式四区空调系统
KR102087821B1 (ko) 차량용 공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