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69943U - 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69943U
CN209869943U CN201920797716.7U CN201920797716U CN209869943U CN 209869943 U CN209869943 U CN 209869943U CN 201920797716 U CN201920797716 U CN 201920797716U CN 209869943 U CN209869943 U CN 209869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rim
tubeless
bead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77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福香
张春颖
梁垂燕
邢正涛
王传志
赵翔
邱云学
马力
戚顺青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Doublestar Tir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Doublestar Tir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Doublestar Tir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Doublestar Tir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977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69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69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69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属于轮胎领域。包括外胎,外胎包括胎圈,外胎通过胎圈安装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上,胎圈包括用于将外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固定的胎踵和胎趾,胎踵在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接触处周向设有凸起的密封线,胎圈周向均匀设有防滑凸起。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轮胎方面,解决现有无内胎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匹配时,在连接处存在漏气风险的问题,具有气密性好,负载能力及耐久性能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国六”标准的推行,实现车辆节能降耗,在保持整车性能的情况下减轻整车重量成为车辆行业的重要课题。轮胎是影响车辆整体性能的关键部件,相比传统的载重子午线有内胎轮胎,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具有轮胎重量轻、减少了整车自重、增加载重量,节油,安全性高等优势。
如图1所示,传统车辆的轮辋为低轮缘一件式设计,轮胎与轮辋着合面积小,对轮胎胎圈的外侧支撑性能差,相同载荷下,单位面积受力大,生热高,易产生轮胎早期子口损坏,抗超载能力差。为了克服以上问题,如图2所示,将轮辋设计为高轮缘两件式结构,能够显著提高轮辋对轮胎胎圈外侧的支撑性能。然而,传统的无内胎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轮辋匹配时,在与两件式高轮缘轮辋连接处存在漏气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无内胎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匹配时,在连接处存在漏气风险,提出一种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之间气密性好,负载能力及耐久性能高的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包括外胎,所述外胎包括胎圈,所述外胎通过所述胎圈安装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上,所述胎圈包括用于将所述外胎与所述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固定的胎踵和胎趾,所述胎踵在与所述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接触处周向设有凸起的密封线,所述胎圈周向均匀设有防滑凸起。
优选的,所述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轮辋高度为0-40mm。
优选的,所述密封线的宽度为0-80mm,高度为0-10mm。
优选的,所述密封线的宽度为2mm,高度为2mm。
优选的,所述防滑凸起包括圆周线、径向线以及碎块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圆周线宽度为0-30mm,高度为0-10mm;所述径向线长度为0-50mm,宽度为0-40mm,高度为0-10mm;所述碎块面积为0-500mm2,高度为0-10mm。。
优选的,所述胎圈外侧与所述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安装面的着合部位高度增加0-40mm。
优选的,所述胎圈外侧与所述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安装面的着合部位高度增加15mm。
优选的,所述密封线与所述防滑凸起互不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通过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的配合,提高了轮胎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具有气密性好的特点,同时有利于减小重载下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的相对滑移;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通过提高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的配合高度,保证了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的气密性和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对轮胎胎圈外侧的支撑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轮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胎圈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外胎;2、胎圈;3、胎踵;4、胎趾;5、密封线;6、防滑凸起;7、圆周线;8、径向线;9、碎块;10、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包括外胎1,外胎1包括胎圈2,外胎1通过胎圈2安装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上,胎圈2包括用于将外胎1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固定的胎踵3和胎趾4,胎踵3在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接触处周向设有凸起的密封线5,胎圈2周向均匀设有防滑凸起6。无内胎轮胎的受力位置主要在胎踵3处,该无内胎轮胎在胎踵3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接触处周向设置凸起的密封线5极大地提高了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之间的密封性,减小了轮胎漏气的可能;另外,该无内胎轮胎在胎圈2周向均匀设置防滑凸起6,增加了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为确保无内胎轮胎与轮辋之间的密封性,传统的轮胎采用过盈配合设计,然而,对于一件式低轮辋轮胎,过盈配合设计使得一件式低轮辋轮胎装配时需要专业工具,安装费时费力。本申请技术方案采用设置密封线及防滑凸起的方式提高了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与轮胎之间的密封性,同时装配过程简单,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
为了提高轮辋对轮胎胎圈的外侧的支撑性能,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轮辋高度为0-40mm。
为了提高无内胎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之间的密封效果,密封线5的宽度为0-80mm,高度为0-10mm。
进一步地,密封线5的宽度为2mm,高度为2mm。需要说明的是,将密封线5的宽度设置为2mm,高度设置为2mm,可以极大的提高无内胎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之间的密封效果,原因在于,密封线宽度及高度大于2mm,胎圈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过盈量大,易出现子口问题;密封线宽度及高度小于2mm,密封线效果不好。
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之间的摩擦力,防滑凸起6包括圆周线7、径向线8以及碎块9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圆周线7沿轮胎周向延伸,径向线8垂直于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碎块9包括圆形、梯形、多边形等多种形状中的至少一种。防滑凸起6位于轮胎的胎圈2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的接触面处,同时避开密封线5的位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之间的摩擦力,圆周线7宽度为0-30mm,高度为0-10mm;径向线长度为0-50mm,宽度为0-40mm,高度为0-10mm;碎块面积为0-500mm2,高度为0-10mm。
为了提高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对轮胎胎圈2外侧的支撑性,胎圈2外侧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安装面的着合部位高度增加0-40mm。
进一步的,胎圈2外侧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安装面的着合部位高度增加15mm。需要说明的是,将胎圈2外侧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安装面的着合部位高度增加15mm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对轮胎胎圈2外侧的支撑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证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之间的密封效果。
为了保证无内胎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之间的密封性,且同时防止无内胎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之间相对滑动,密封线5与防滑凸起6互不重合。
实施案例:
以13R22.5为例进行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13R22.5轮胎与轮缘高度为30mm的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配合,调整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着合高度,轮胎着合面采用倾角为60°直线设计;
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接触受力最大胎踵位置设计两处分别两道宽度为2mm,高度为2mm圆周方向的密封线,两道密封线间距4mm;
轮胎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着合位置(即胎趾至胎踵处),设计宽度0.5mm,高度为0.5mm,长度为30mm,间隙1mm,径向均匀排列的防滑凸起。
性能测试
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实施案例所提供的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1与现有轮胎进行胎圈耐久性能测试,其中本申请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结构为: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与轮胎组合结构;现有轮胎的结构为:一件式低轮缘轮辋与轮胎组合结构(密封方式采用现有的过盈配合方式)。检测条件为:200%的单胎负荷(3750kg),600kpa试验气压(标准气压830kpa),速度50km/h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胎圈耐久性能测试:两种结构轮胎采用相同气压、负荷和速度的情况下,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与轮胎组合结构行驶里程、使用寿命较现有结构提高70%,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与轮胎组合结构胎圈耐久109h51min,肩空;一件式低轮缘轮辋与轮胎组合结构胎圈耐久73h42min,子口裂。

Claims (9)

1.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包括外胎(1),所述外胎(1)包括胎圈(2),所述外胎(1)通过所述胎圈(2)安装于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上,所述胎圈(2)包括用于将所述外胎(1)与所述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固定的胎踵(3)和胎趾(4),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踵(3)在与所述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接触处周向设有凸起的密封线(5),所述胎圈(2)周向均匀设有防滑凸起(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轮辋高度为0-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线(5)的宽度为0-80mm,高度为0-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内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线(5)的宽度为2mm,高度为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起(6)包括圆周线(7)、径向线(8)以及碎块(9)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内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周线(7)宽度为0-30mm,高度为0-10mm;所述径向线(8)长度为0-50mm,宽度为0-40mm,高度为0-10mm;所述碎块(9)面积为0-500mm2,高度为0-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2)外侧与所述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安装面的着合部位高度增加0-4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内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2)外侧与所述两件式高轮缘无内胎轮辋(10)安装面的着合部位高度增加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线(5)与所述防滑凸起(6)互不重合。
CN201920797716.7U 2019-05-29 2019-05-29 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Active CN209869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7716.7U CN209869943U (zh) 2019-05-29 2019-05-29 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7716.7U CN209869943U (zh) 2019-05-29 2019-05-29 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69943U true CN209869943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8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7716.7U Active CN209869943U (zh) 2019-05-29 2019-05-29 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699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6580A (zh) * 2019-05-29 2019-08-13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6580A (zh) * 2019-05-29 2019-08-13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85815B1 (ko) 공기 타이어
CN101909907A (zh) 充气轮胎
JP627132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9869943U (zh) 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JP661014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70209745A1 (en) Run-flat tire
CN206598681U (zh) 一种结构可靠的易装配实心轮胎
CN111845209A (zh) 一种轮胎
CN213167598U (zh) 一种轮胎
CN205523391U (zh) 一种无内胎车轮结构
CN110116580A (zh) 全钢载重子午线无内胎轮胎
CN205326699U (zh) 一种采用子午线帘布层的双凸轮胎
CN211106738U (zh) 一种高密封性小型农用车钢圈
US20220009289A1 (en) Tire
CN202098234U (zh)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
CN214001213U (zh) 有内、无内两用型、低能耗轻卡子午线轮胎胎圈
CN215244169U (zh) 一种带有防刺穿涂料的胶轮车轮胎
CN215970955U (zh) 一种双轨防滑轮胎
CN205344399U (zh) 一种抗滑轮胎
CN209365781U (zh) 一种高强度耐穿刺轮胎
CN212098254U (zh) 一种具有夹条的轮毂
CN214984655U (zh) 一种自修复真空轮胎
CN205417039U (zh) 一种高温耐磨性轮胎
CN220947375U (zh) 一种提升磨耗的轮胎
CN210706740U (zh) 高强度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