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67598U - 一种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67598U
CN213167598U CN202020984256.1U CN202020984256U CN213167598U CN 213167598 U CN213167598 U CN 213167598U CN 202020984256 U CN202020984256 U CN 202020984256U CN 213167598 U CN213167598 U CN 213167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steel wire
layer
bead
sidewa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842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锋
滕雷
刘晓棠
陈东
朱丽艳
陈雪梅
鲁言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842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67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67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67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用车轮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轮胎,其包括胎冠、两个胎侧、两个胎圈、胎体增强件,胎冠包括胎面橡胶层、钢丝层和尼龙纤维层,钢丝层和尼龙纤维层依次贴附于胎面橡胶层内侧形成胎冠增强件,端部向轮胎中心延伸的两个胎侧分别连接胎冠两侧,两个胎圈分别设置于两个胎侧端部内侧,且包括环状钢丝结构和三角胶,在轮胎周向均匀分布的胎体增强件贴附于尼龙纤维层,且两端沿胎侧内壁延伸并分别绕设于两个胎圈,三角胶位于环状钢丝结构径向外侧,本申请通过各部件交合位置的合理错位,使胎侧部位的应力有效分散,减小各部位的应力集中,可以提高轮胎的滚阻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用车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世界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车用能源的消耗占整个石油消耗量的比重也日益加大。据统计,目前轮胎摩擦生热过程中释放的CO2已占全球矿物燃料释放的温室气体的3%。汽车油耗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克服轮胎摩擦阻力。因此,通过改进轮胎实现汽车的节能减排,打赢“蓝天保卫战”,已经成为轮胎公司的重要工作。
目前,降低轮胎滚动阻力通过使用低滞后特性材料、降低轮胎重量等方法来实现,现有的技术中在兼顾轮胎其他性能需求的同时,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时,出现了瓶颈。
现有降低轮胎滚动阻力的方法,存在如下缺点:
1、通过改善胎面配方从而降低滚动阻力,将会导致轮胎的耐磨性、轮胎的抓地力受到严重影响;
2、通过降低轮胎重量来降低滚动阻力,将会导致轮胎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降低轮胎滚动阻力而影响轮胎安全性和抓地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其包括:胎冠、两个胎侧、两个胎圈、胎体增强件;所述胎冠包括胎面橡胶层、钢丝层和尼龙纤维层,所述钢丝层和尼龙纤维层依次贴附于所述胎面橡胶层内侧以形成胎冠增强件;两个所述胎侧分别连接到所述胎冠两侧,而且每个所述胎侧的端部向轮胎中心延伸;两个所述胎圈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胎侧的端部内侧,而且每个所述胎圈包括环状钢丝结构和三角胶;多个胎体增强件,每个所述胎体增强件贴附到所述尼龙纤维层,而且每个所述胎体增强件两端沿所述胎侧内壁延伸并分别绕设于两个所述胎圈,而且多个所述胎体增强件在所述轮胎周向均匀分布;所述三角胶位于所述环状钢丝结构径向外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轮胎整体径向的高度为L,所述三角胶的径向高度KA的范围为:0.07L≤KA≤0.15L。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胎侧包括子口护胶,所述子口护胶与所述胎圈对应设置,而且所述子口护胶上部端点的径向高度KC≤0.03L。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三角胶的径向高度KA与子口护胶上部端点的径向高度KC满足:0.286≤KA/KC≤0.429。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胎侧还包括胎侧胶,所述胎侧胶连接于所述子口护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轮胎,其包括胎冠、两个胎侧、两个胎圈、胎体增强件,胎冠包括胎面橡胶层、钢丝层和尼龙纤维层,钢丝层和尼龙纤维层依次贴附于胎面橡胶层内侧形成胎冠增强件,其中两个胎侧分别连接于胎冠两侧,而且每个胎侧端部向轮胎的中心延伸,两个胎圈分别设置于两个胎侧端部的内侧,而且每个胎圈还包括环状钢丝结构和三角胶,每个胎体增强件贴附于尼龙纤维层上,而且每个胎体增强件的两端沿胎侧的内壁延伸,并分别绕设于两个胎圈,而且多个胎体增强件在轮胎周向均匀分布,其中三角胶位于环状钢丝结构的径向外侧,本申请通过各部件的交合位置的合理错位,使胎侧部位的应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分散,还能够减小各部位的应力集中,进一步的可以提高轮胎的滚阻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胎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胎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中,
1、胎冠;11、胎面橡胶层;12、胎冠增强件;
2、胎侧;21、胎侧胶;22、子口护胶;
3、胎体增强件;
4、胎圈;41、三角胶;42、环装钢丝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中“一个”、“两个”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直接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当使用术语“径向”时,表述涉及到轮胎的半径方向,如果更接近轮胎的旋转轴线时,则表述为“径向内侧”;当使用术语“周向”时,表述为轮胎滚动方向;当使用术语“胎里”时,表述为轮胎靠近轮辋一侧;
下文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轮胎,其包括胎冠1、两个胎侧2、两个胎圈4、胎体增强件3,胎冠1包括胎面橡胶层11、钢丝层和尼龙纤维层,钢丝层和尼龙纤维层依次贴附于胎面橡胶层11内侧以形成胎冠增强件12;两个胎侧2分别连接到胎冠1两侧,且每个胎侧2的端部向轮胎中心延伸;两个胎圈4分别设置于两个胎侧2的端部内侧,且每个胎圈4包括环状钢丝结构和三角胶41;该轮胎可以包括有多个胎体增强件3,每个胎体增强件3贴附到尼龙纤维层,且每个胎体增强件3两端沿胎侧2内壁延伸并分别绕设于两个胎圈4,且多个胎体增强件3在轮胎周向均匀分布;其中,三角胶41位于环状钢丝结构径向外侧,本申请通过各部件交合位置的合理错位,使胎侧2部位的应力有效分散,还能够减小各部位的应力集中,进一步的可以提高轮胎的滚阻性能,同时不会影响轮胎的安全性和抓地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轮胎中的胎面橡胶层11、胎冠增强件12、胎侧胶21、子口护胶22、三角胶41、环装钢丝结构42、胎体增强件3的交合位置是错位分布排列的,依次为沿轮胎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胎体增强件3贴附在胎冠增强件12的尼龙纤维层上,而且每个胎体增强件3的两端沿胎侧2内壁延伸并分别绕设在两个胎圈4上,端部向轮胎的中心延伸的两个胎侧2分别连接在胎冠1的两侧,环装钢丝结构42和三角胶41形成的胎圈4贴附在每个胎侧2的内侧,因此通过上述部件的交合位置的合理错位,能够减小各部件的部位的应力集中。
具体的,如图2,轮胎的整体径向的高度为L,三角胶41的径向高度KA的范围为:0.07L≤KA≤0.15L。
需要说明的是,轮胎整体的径向高度L为轮胎安装在轮辋上的径向最内点和胎冠1的径向最外点之间的径向距离。
具体的,胎侧2包括子口护胶22。
需要说明的是,子口护胶22与胎圈4所处的位置对应设置,而且子口护胶22的上部端点的径向高度需要满足:KC≤0.03L。
具体的,三角胶41的径向高度KA与子口护胶22上部端点的径向高度KC满足:0.286≤KA/KC≤0.429。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对三角胶41的径向高度KA、子口护胶22的上部端点的径向高度KC以及三角胶41的径向高度KA与子口护胶22上部端点的径向高度KC的比值的限定,以使得胎面橡胶层11、胎冠增强件12、胎侧胶21、子口护胶22、三角胶41和环装钢丝结构42之间的各连接处错位设置,进一步的使得使胎侧部位的应力有效分散,提升了轮胎的滚阻性能。
具体的,胎侧2还包括胎侧胶21。
需要说明的是,胎侧胶21连接于子口护胶22上,且通过胎侧胶21和子口护胶22的错位交合排列设置,减小了胎侧的应力集中,提高了轮胎的滚阻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优先选用规格为205/55R16的轮胎与现在市面上通常使用的轮胎进行滚动阻力的测试对比试验,得出的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现行品 实施例
滚阻结果 8.2 7.3
可知,本申请中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采用的改进后的胎圈结构制造出的轮胎的滚阻数值小于现在市面上通常使用的轮胎的滚阻数值,本申请中的改进胎圈结构的轮胎,具有明显的能够提高轮胎的滚阻性能的特点。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轮胎,其包括胎冠、两个胎侧、两个胎圈、胎体增强件,胎冠包括胎面橡胶层、钢丝层和尼龙纤维层,钢丝层和尼龙纤维层依次贴附于胎面橡胶层的内侧以形成胎冠增强件,两个胎侧分别连接于胎冠的两侧,而且每个胎侧端部向轮胎的中心延伸,两个胎圈分别设置于两个胎侧的端部内侧,而且每个胎圈包括环状钢丝结构和三角胶,每个胎体增强件贴附于尼龙纤维层上,而且每个胎体增强件的两端沿胎侧的内壁延伸,并且每个胎体分别绕设于两个胎圈,而且多个胎体增强件在轮胎的周向均匀分布,三角胶位于环状钢丝结构的径向外侧,本申请通过以上各部件的交合位置的合理错位,使胎侧部位的应力有效分散,还能够减小各部位的应力集中,进一步可以提高轮胎的滚阻性能,同时不会影响轮胎的安全性和抓地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
胎冠,所述胎冠包括胎面橡胶层、钢丝层和尼龙纤维层,所述钢丝层和尼龙纤维层依次贴附于所述胎面橡胶层内侧以形成胎冠增强件;
两个胎侧,两个所述胎侧分别连接到所述胎冠两侧,而且每个所述胎侧的端部向轮胎中心延伸;
两个胎圈,两个所述胎圈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胎侧的端部内侧,而且每个所述胎圈包括环状钢丝结构和三角胶;
多个胎体增强件,每个所述胎体增强件贴附到所述尼龙纤维层,而且每个所述胎体增强件两端沿所述胎侧内壁延伸并分别绕设于两个所述胎圈,而且多个所述胎体增强件在所述轮胎的周向均匀分布;
其中,所述三角胶位于所述环状钢丝结构径向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整体径向的高度为L,所述三角胶的径向高度KA的范围为:0.07L≤KA≤0.15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包括:
子口护胶,所述子口护胶与所述胎圈对应设置,而且所述子口护胶上部端点的径向高度KC≤0.03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胶的径向高度KA与子口护胶上部端点的径向高度KC满足:0.286≤KA/KC≤0.429。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还包括:
胎侧胶,所述胎侧胶连接于所述子口护胶。
CN202020984256.1U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轮胎 Active CN213167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4256.1U CN213167598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4256.1U CN213167598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67598U true CN213167598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86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84256.1U Active CN213167598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675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4681A1 (zh) * 2020-06-02 2021-12-09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4681A1 (zh) * 2020-06-02 2021-12-09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81065B2 (en) A radial ply pneumatic tire
EP0719662B1 (en) Pneumatic tyre
US5879482A (en) Run-flat low-pressure all terrain vehicle (ATV) tire
US8678055B2 (en) Pneumatic tire
KR20130135886A (ko) 중하중용 공기 타이어
GB2066171A (en) Pneumatic tyre for motor vehicles
CN105263725A (zh) 充气轮胎
CN111845209A (zh) 一种轮胎
CN213167598U (zh) 一种轮胎
EP1577122A1 (en) Run-flat tire
WO2021244680A1 (zh) 一种轮胎
CN104136239A (zh) 具有改进胎圈和安装轮辋的轮胎组件
US7562685B2 (en) Run-flat tire
US20130098518A1 (en) All steel fabric radial construction for agricultural tires
JPH1126850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13007421U (zh) 一种轮胎
CN209700306U (zh) 一种特殊胎圈包布构造的全钢载重子午线充气轮胎
CN213007420U (zh) 一种轮胎
WO2021244679A1 (zh) 一种轮胎
JP202103103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888943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3648800A (zh) 用于轻型车辆的轮胎
US20170246906A1 (en) Tire having an asymmetric body ply construction
CN206884616U (zh) 一种充气轮胎
JP329241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