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2094U - 一种可充电的智能地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充电的智能地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52094U
CN209852094U CN201920652898.9U CN201920652898U CN209852094U CN 209852094 U CN209852094 U CN 209852094U CN 201920652898 U CN201920652898 U CN 201920652898U CN 209852094 U CN209852094 U CN 209852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module
wireless charging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528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漆晶
胡永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g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dun Intelligent Material Un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dun Intelligent Material Un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dun Intelligent Material Un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528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52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52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52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充电的智能地锁,包括固定底座、通过升降装置与固定底座连接的阻挡部,升降装置用于带动阻挡部上下移动,当升降装置降至最低时,阻挡部与固定底座贴合,以放行供车辆驶入车位停车,当升降装置升至最高时,阻挡部与固定底座相隔最远,通过阻挡部阻挡车辆驶入车位停车;固定底座与车位地面固定连接;阻挡部内部中空,用于设置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MCU模块、电源管理电路、无线充电电路、通信模块、超声波电路、升降控制电路;MCU电路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无线充电电路、通信模块、超声波电路、升降控制电路连接;无线充电电路通过接入外部电源对停在车位上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可充电的智能地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充电的智能地锁。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汽车主要以燃油作为动力,尾气排放量每年可达数亿吨,其主要成分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给地球环境带来了极大破坏。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新能源汽车开始逐步崛起,特斯拉、比亚迪、宝马等各大汽车厂商纷纷踏足新能源领域,并已经深耕过年,给广大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力军,并逐步取代燃油汽车。
目前,由于充电桩布设数量有限,存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十分不便的问题,给车主带来了极大困扰,尤其是当需要长途旅行时,用户时时刻刻不担心电量不够,无法充电的尴尬。这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无法全面普及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何让新能源车主更方便地给汽车充电,彻底打消续航不足的困恼,这是目前继续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充电的智能地锁,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让新能源汽车车主更方便为爱车进行充电,彻底解决续航不足又无法充电的困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充电的智能地锁,包括固定底座、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的阻挡部,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阻挡部上下移动,当所述升降装置降至最低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固定底座贴合,以放行供车辆驶入车位停车,当所述升降装置升至最高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固定底座相隔最远,通过所述阻挡部阻挡车辆驶入车位停车;所述固定底座与车位地面固定连接;所述阻挡部内部中空,用于设置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模块、电源管理电路、无线充电电路、通信模块、超声波电路、升降控制电路;所述MCU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所述通信模块、所述超声波电路、所述升降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电路通过接入外部电源对停在车位上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的,所述超声波电路用于检测所述阻挡部与停车车辆底部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MCU模块通过所述升降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使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停车车辆之间的相对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
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停车车辆的车载电脑和/或用户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包括Lora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4G电路和/或5G电路。
可选的,所述4G电路、所述5G电路均设有收发天线,所述收发天线设置于所述阻挡部上。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晶体振荡器、Flash电路、存储电路、按键电路以及指示灯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充电的智能地锁,包括固定底座、通过升降装置与固定底座连接的阻挡部,升降装置用于带动阻挡部上下移动,当升降装置降至最低时,阻挡部与固定底座贴合,以放行供车辆驶入车位停车,当升降装置升至最高时,阻挡部与固定底座相隔最远,通过阻挡部阻挡车辆驶入车位停车;固定底座与车位地面固定连接;阻挡部内部中空,用于设置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MCU模块、电源管理电路、无线充电电路、通信模块、超声波电路、升降控制电路;MCU电路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无线充电电路、通信模块、超声波电路、升降控制电路连接;无线充电电路通过接入外部电源对停在车位上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通过在地锁中植入无线充电功能,让车主在停车时,即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充分利用车辆空闲时间进行充电,无需浪费用户充电等待时间;另外,无线充电方式相对于有线充电方式,无需用户拖动充电线缆,打开充电接口,因此更加方便;同时,将无线充电电路设置于可上下移动的阻挡部内部,可以有效调节无线充电电路与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接收端之间的相对距离,使得充电效率可以达到最高,提高无线充电效率,减低充电时长;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可充电的智能地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充电的智能地锁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地锁包括固定底座1、通过升降装置2与固定底座1连接的阻挡部3,升降装置2用于带动阻挡部3上下移动,当升降装置2降至最低时,阻挡部3与固定底座1贴合,以放行供车辆驶入车位停车,当升降装置2升至最高时,阻挡部3与固定底座1相隔最远,通过阻挡部3阻挡车辆驶入车位停车;固定底座1与车位地面固定连接;阻挡部3内部中空,用于设置控制电路4。
请参见图2,控制电路4包括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或者单片机)模块41、电源管理电路42、无线充电电路43、通信模块44、超声波电路45、升降控制电路46;MCU电路41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42、通信模块44、超声波电路45、升降控制电路46连接;无线充电电路43通过接入外部电源对停在车位上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
固定底座1的形状可以是圆柱体或者椭圆柱体等,固定底座1上还可以设有固定部,该固定部例如可以是通孔,膨胀螺钉穿过该通孔与车位地面进行固定连接。通孔可以设置在固定底座1的相对两侧,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个。
升降装置2包括但不限于液压杆,液压杆的固定部21固定设置于固定底座1中,固定部21的顶部与该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平行,液压杆的移动部22的直径小于固定部21的直径,移动部22刚好可以在该固定部21中上下移动,且移动部22的长度小于固定部22的长度,使得移动部下降时,可以完全埋在固定部21中,从而使得阻挡部3可以与固定底座1抵接或者贴合。应当理解的是,移动部22可以包含两个及以上,固定部21直径最大,各移动部22的直径逐渐减小。可选的,升降装置2包括多个液压杆,图1中包括3根液压杆。
阻挡部3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或者椭圆柱体等,阻挡部3的下表面与升降装置2的移动部22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移动部22的上下移动,带动阻挡部3上下移动。当移动部22完全下降到固定部21中时,阻挡部3的下表面与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抵接或贴合;此时,阻挡部3与车位地面的高度最低,通常小于车辆底盘高度,使得车辆可以驶入车位停车;当移动部上升至最高时,阻挡部3与固定底座1相隔最远,此时阻挡部3与车位地面的高度最高,通常应当大于车辆底盘高度,阻止车辆驶入该车位停车。
本实施例中,阻挡部3内部中空,用于设置控制电路4。可选的,阻挡部3还可以设置一开口,用于对里面设置的控制电路4进行维修、散热以及便于更换等。该开口可以设置在该阻挡部3的侧面。开口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例如便于更换、散热需求等)进行灵活设置。
对于控制电路4,其中MCU模块41作为控制模块,采用常用器件,成本低廉、稳定性高,可操作性强。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其他控制模块,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制。
电源管理模块42主要用于对无线充电电路43的充电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充电电压、电流、故障监测等)等进行管理,并反馈给MCU模块1。
无线充电电路43包括镇流器、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等,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向外辐射电磁能,停车车辆设有与之匹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用于接收电磁能,以对停车车辆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施例中,通信模块44用于与停车车辆的车载电脑和/或用户终端进行通信连接;可选的,还可以用于建立与后台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通信模块44包括Lora模块、蓝牙模块、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超声波电路45用于检测阻挡部3与停车车辆底部(通常指的是汽车底盘)之间的相对距离,MCU模块1通过升降控制电路46控制升降装置2的升降,使阻挡部3与停车车辆之间的相对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
预设距离阈值可以根据无线充电情况(例如充电效率最大对应的距离)进行灵活设置。通常,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越小,无线充电的效率越高,此时可以将预设距离阈值设置为尽可能小,MCU模块1通过升降控制电路46控制升降装置2的升降,使得阻挡部3与停车车辆底盘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这样无线充电线路43与停车车辆无线充电接收端之间才能尽可能距离较近,使得无线充电效率最高。
其中,用于控制升降装置2的升降控制电路46可以采用现有任意电路结构,只要能够使升降装置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阻挡部上下移动即可。
可选的,控制电路4还包括与MCU模块连接的4G电路和/或5G电路,用于与用户终端建立远程移动通信。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与该智能地锁建立连接,随时获取充电情况,包括车辆当前电池余量、充电剩余时长、以及充电状态监测等。当车载终端与通信模块44建立通信连接时,通信模块44还可以获取车载终端的监控视频(例如行车记录仪的监控视频),并将该监控视频发送通过该4G电路和/或5G电路发送给用户终端,供用户随时查看。
4G电路、5G电路均设有收发天线,可选的,收发天线设置于阻挡部3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控制电路4还可以包括与MCU模块1连接的晶体振荡器、Flash电路、存储电路、按键电路以及指示灯电路等。其中,晶体振荡器用于为MCU模块1提供工作所需的振荡信号;Flash电路相当于为MCU模块提供运行内存;存储电路用于存储相应监测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车辆信息(例如车载终端ID、名称、车牌、用户终端ID等)、无线充电数据(例如充电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充电效率、充电量、充电时长等)等;按键电路用于接收管理员的设置指令,管理员可以通过外部按键操作,输入相应控制指令,以对智能地锁进行相应的设置、维护等;指示灯电路用于通过指示灯显示智能地锁当前状态,例如当前车位无车辆停放时,指示灯显示为绿色常亮,在有车辆停放,且正在进行无线充电时,显示为红色闪烁,在有车辆停放,但未进行充电或者充电已完成时,指示灯显示为黄色常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充电的智能地锁,通过在地锁中植入无线充电功能,让车主在停车时,即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充分利用车辆空闲时间进行充电,无需浪费用户充电等待时间;另外,无线充电方式相对于有线充电方式,无需用户拖动充电线缆,打开充电接口,因此更加方便;同时,将无线充电电路设置于可上下移动的阻挡部内部,可以有效调节无线充电电路与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接收端之间的相对距离,使得充电效率可以达到最高,提高无线充电效率,减低充电时长;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充电的智能地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的阻挡部,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阻挡部上下移动,当所述升降装置降至最低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固定底座贴合,以放行供车辆驶入车位停车,当所述升降装置升至最高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固定底座相隔最远,通过所述阻挡部阻挡车辆驶入车位停车;所述固定底座与车位地面固定连接;所述阻挡部内部中空,用于设置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模块、电源管理电路、无线充电电路、通信模块、超声波电路、升降控制电路;所述MCU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所述通信模块、所述超声波电路、所述升降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电路通过接入外部电源对停在车位上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的智能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电路用于检测所述阻挡部与停车车辆底部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MCU模块通过所述升降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使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停车车辆之间的相对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的智能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停车车辆的车载电脑和/或用户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电的智能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包括Lora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充电的智能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4G电路和/或5G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充电的智能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4G电路、所述5G电路均设有收发天线,所述收发天线设置于所述阻挡部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充电的智能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晶体振荡器、Flash电路、存储电路、按键电路以及指示灯电路。
CN201920652898.9U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可充电的智能地锁 Active CN209852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2898.9U CN209852094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可充电的智能地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2898.9U CN209852094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可充电的智能地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52094U true CN209852094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40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52898.9U Active CN209852094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可充电的智能地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52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5743B (zh) 充电桩、停车系统和充电桩控制方法
CN106314190B (zh) 智能直流充电桩
CN108382242B (zh) 电动汽车无线快速充电方法
CN105730278A (zh)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管理系统
US11130419B2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CN111391681B (zh) 可移动无线充电发射端的充电系统以及充电管理平台
CN110807948A (zh) 一种采用无人小车实现路边车位智能管理系统
CN209852094U (zh) 一种可充电的智能地锁
CN108755504A (zh) 一种共享车位管理方法及智能车位锁
CN208805930U (zh) 一种具有车牌识别功能的停车系统
CN110827548A (zh) 一种采用etc实现路边车位无人化智能管理系统
CN111546918A (zh) 一种多车位移动式直流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CN110962649B (zh) 一种自动泊车充电站
CN113257032A (zh) 一种利用智能车位锁判别车牌号来实现停车管理的方法
CN107512187A (zh) 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方法及其充电系统
CN217532601U (zh) 一种共享悬挂式可移动汽车充电桩
CN113978305B (zh) 助力式标准化电池箱自助充换电系统
CN2125001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维修充电拖车
CN211630195U (zh) 一种基于氢燃料汽车车载远程监控装置
CN207868843U (zh) 智能型一体化充电电源
CN207003308U (zh) 适用于车位锁的智能充电系统
CN213418626U (zh)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智能车库
CN211979853U (zh) 适用于新能源充电车位的无线智能自供电防控装置
CN217532590U (zh) 一种自动拔枪的汽车充电机器人
CN215006957U (zh) 一种新能源车智能专用车位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2

Address after: No. 205 Guilin East Street,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5

Patentee after: Liu Yulin

Address before: 401120 No.101 dataguzhong Road, Xiantao stree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Yundun Intelligent Material Un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8

Address after: 401120 No.107 dataguzhong Road, Xiantao stree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Xingg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5 Guilin East Street,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5

Patentee before: Liu Yu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