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2076U - 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52076U
CN209852076U CN201920540352.4U CN201920540352U CN209852076U CN 209852076 U CN209852076 U CN 209852076U CN 201920540352 U CN201920540352 U CN 201920540352U CN 209852076 U CN209852076 U CN 209852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ffle
vehicle
grille
intake gril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403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涛
黄领
魏家星
吴泽勋
郝庆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Jiz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Jiz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403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52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52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52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所述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包括挡风板,位于所述进气格栅靠近所述车辆的内部的一侧,且能够相对所述进气格栅转动以完全关闭、完全开启和部分开启所述进气格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进气格栅。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格栅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控制进入进气格栅进风量,且能够减小流动损失,降低风阻,降低车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为减低风阻,现有一些车辆装有主动格栅。
当发动机舱内冷却水的水温过高时,主动格栅打开,使得外部空气进入发动机舱并带走冷却水的热量。当水温低时,发动机舱内的散热器全部或部分关闭来调节水温,并且减少风阻。
然而现有车辆的主动格栅,大多为多栅条设计,导致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外部空气进入格栅时其流动损失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控制进入进气格栅进风量的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流动损失且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进气格栅,所述进气格栅能够减少流动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包括:
挡风板,位于所述进气格栅靠近所述车辆的内部的一侧,且能够相对所述进气格栅转动以完全关闭、完全开启和部分开启所述进气格栅。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流板,位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内部,且设置成将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全部导流至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舱内部的散热器的前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气通道,位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内部,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全部通过所述进气通道进入所述发动机舱内部的散热器的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还设置成将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全部导流至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靠近所述车辆的后部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的一侧靠近所述进气格栅的其中一个边缘,其另一侧沿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格栅包括第一进气格栅,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流板沿进入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后沿所述车辆的下方延伸,所述前保险杠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靠近所述车辆的前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板沿所述车辆的下方延伸后形成一曲面;且
所述挡风板包括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设置成可绕自身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侧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挡风板的转轴为所述第一挡风板的一侧或所述第一挡风板的中心线。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格栅包括第二进气格栅,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二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上方,所述第二导流板沿进入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后沿所述车辆的上方延伸,所述前保险杠位于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所述车辆的前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导流板沿所述车辆的上方延伸后形成一曲面;且
所述挡风板包括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二挡风板设置成可绕自身的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侧转动;
其中,所述第二挡风板的转轴为所述第二挡风板的一侧或所述第二挡风板的中心线。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还包括第三导流板、第四导流板和第五导流板,所述第三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左侧,所述第四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右侧,所述第五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上方;且
所述第一挡风板完全开启所述第一进气格栅时,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第五导流板无间隔并排且所述第一挡风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五导流板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或
所述第一挡风板完全开启所述第一进气格栅时,所述第一挡风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五导流板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一挡风板位于所述第五导流板的下方,所述第五导流板靠近所述车辆外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上边缘的上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还包括第六导流板、第七导流板和第八导流板,所述第六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左侧,所述第七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右侧,所述第八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下方;且。
所述第二挡风板完全开启所述第二进气格栅时,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八导流板无间隔并排且所述第二挡风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八导流板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或
述第二挡风板完全开启所述第二进气格栅时,所述第二挡风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八导流板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二挡风板位于所述第八导流板的上方,所述第八导流板靠近所述车辆外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下边缘的下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舱,还包括上述所述的位于所述发动机舱前部的进气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及车辆,通过设置挡风板,其能够相对所述进气格栅转动以完全关闭、完全开启和部分开启所述进气格栅。因此,就可以根据车辆实际需要控制进入进气格栅的进风量,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辆的风阻。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发动机舱内部,且设置成能够将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全部导流至所述散热器前方。如此,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一部分外部空气由于冲击前保险杠从而产生流动损失,且增大车辆风阻,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格栅能够减少流动损失,且降低车辆风阻。
同时,通过只设置具有可转动的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第一进气格栅和第二进气格栅两个进气格栅,就能满足发动机舱的一般散热需求,因此不但结构简单,还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进气格栅关闭时沿中心截面截开后的示意性剖视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进气格栅开启时沿中心截面截开后的示意性剖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进气格栅关闭时沿中心截面截开后的示意性剖视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进气格栅开启时沿中心截面截开后的示意性剖视立体图。参见图1,还可以参见图2,本实施例以图2为主加以说明。所述车辆包括位于发动机舱1内部的散热器2,所述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包括挡风板3。所述挡风板3位于所述进气格栅靠近所述车辆的内部的一侧,且设置成能够完全关闭、完全开启和部分开启所述进气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通过设置挡风板3,其能够相对所述进气格栅转动以完全关闭、完全开启和部分开启所述进气格栅。因此,就可以根据车辆实际需要控制进入进气格栅的进风量,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辆的风阻。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还包括导流板4,位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1内部,且设置成将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全部导流至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舱1内部的散热器2的前方。
通过设置导流板4,所述导流板4位于所述发动机舱1内部,且设置成能够将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全部导流至所述散热器2前方。如此,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一部分外部空气由于冲击前保险杠从而产生流动损失且这部分空气会在保险杠前形成涡流,因此极大增大了车辆风阻,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格栅能够减少流动损失,且降低车辆风阻。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车辆包括前保险杠5,所述导流板4能够将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全部导流至所述前保险杠5靠近所述车辆的后部的一侧。如此,就避免了一部分外部空气冲击前保险杠并由此产生流动损失和增大车辆风阻。在这里,所述前保险杠5靠近车辆内部的一侧具有泡沫填充物,所述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在导流板4的导流作用下也能够避免撞击到该泡沫填充物,因此,这进一步避免了流动损失和车辆风阻的增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导流板4的一侧靠近所述进气格栅的其中一个边缘,其另一侧沿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在这里,所述进气格栅整体呈矩形状且位于车辆的最前端,导流板4呈板状且其中一侧邻近所述矩形状的进气格栅的一边,另一侧伸入车辆内部。如此,进入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就能够沿着导流板4流向散热器前方,因而可以有效减小流动损失,从而可以用较小的进风量就能达到散热需求。
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进气格栅包括第一进气格栅6,所述导流板4包括第一导流板41,位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6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流板41沿进入所述第一进气格栅6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后沿所述车辆的下方延伸,所述前保险杠5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41靠近所述车辆的前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板41沿所述车辆的下方延伸后形成一曲面,曲面结构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将空气引导至散热器2周围,也有利于空气的顺畅流动,减小风阻。
同时,如图2所示,所述挡风板3包括第一挡风板31,所述第一挡风板31设置成可绕自身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6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侧转动。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挡风板31具有第一转轴311,位于第一进气格栅6的上边缘,第一挡风板31能够绕着第一转轴311做顺时针转动而关闭第一进气格栅6,且能够绕着第一转轴311做逆时针转动而开启第一进气格栅6。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风板31也可以以自身中心线为轴转动,自身中心线与第一转轴311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挡风板31的中部。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格栅包括第二进气格栅7,所述导流板4包括第二导流板42,位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7的上方,所述第二导流板42沿进入所述第二进气格栅7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后沿所述车辆的上方延伸,所述前保险杠5位于所述第二导流板42靠近所述车辆的前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导流板42沿所述车辆的上方延伸后形成一曲面,曲面结构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将空气引导至散热器2周围,也有利于空气的顺畅流动,减小风阻。
同时,如图2所示,所述挡风板3包括第二挡风板32,所述第二挡风板32设置成可绕自身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7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侧转动。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挡风板32具有第二转轴321,位于第二进气格栅7的下边缘,第二挡风板32能够绕着第二转轴321做逆时针转动而关闭第二进气格栅7,且能够绕着第二转轴321做逆时针转动而开启第二进气格栅7。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风板32也可以以自身中心线为轴转动,自身中心线与第二转轴321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二挡风板32的中部。
同时,如图2所示,所述导流板4还包括第三导流板(由于图1和图2只示出了进气格栅的一半,因而第三导流板在图中未示出,其与第四导流板43相对设置)、第四导流板43和第五导流板44,所述第三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6的左侧,所述第四导流板43位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6的右侧,所述第五导流板44位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6的上方。
当所述第一挡风板31完全开启所述第一进气格栅6时,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挡风板31与所述第五导流板44无间隔并排且所述第一挡风板31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五导流板44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如此,进入第一进气格栅6的外部空气就能够无损失地沿着导流板流向散热器2周围,因此,进一步减小了流动损失,间接降低了车辆风阻。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风板31完全开启所述第一进气格栅时,所述第一挡风板31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五导流板44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一挡风板31位于所述第五导流板44的下方,所述第五导流板44靠近所述车辆外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6的上边缘的上方连接。
同时,所述导流板4还包括第六导流板(同样的,由于图1和图2只示出了进气格栅的一半,因而第六导流板在图中未示出,其与第七导流板45相对设置)、第七导流板45和第八导流板46,所述第六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7的左侧,所述第七导流板45位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7的右侧,所述第八导流板46位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7的下方。
当所述第二挡风板32完全开启所述第二进气格栅7时,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挡风板32与所述第八导流板46无间隔并排且所述第二挡风板32所在平面与所述第八导流板46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如此,进入第二进气格栅7的外部空气就能够无损失地沿着导流板流向散热器2周围,因此,进一步减小了流动损失,间接降低了车辆风阻。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风板32完全开启所述第二进气格栅7时,所述第二挡风板32所在平面与所述第八导流板46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二挡风板32位于所述第八导流板46的上方,所述第八导流板46靠近所述车辆外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7的下边缘的下方连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只设置具有可转动的第一挡风板31和第二挡风板32的第一进气格栅6和第二进气格栅7两个进气格栅,就能满足发动机舱的一般散热需求,因此不但结构简单,还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
同时,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格栅包括挡风板3和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位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1内部,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全部通过所述进气通道进入所述发动机舱内部的散热器2的前方。在这里,所述进气通道为一个整体的零部件,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通过该整体的零部件进入散热器2的前方。因此,不仅可以避免进入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进入所述进气通道以外的地方,还简化了车辆的装配工序,极大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散热器2不同的散热要求,第一挡风板31和第二挡风板32分别开启第一进气格栅6和第二进气格栅7的开启程度是不一样的。即散热器2需要散出相当大的热量时,第一挡风板31和第二挡风板32完全开启第一进气格栅6和第二进气格栅7。而散热器2不需要散热时,第一挡风板31和第二挡风板32完全关闭第一进气格栅6和第二进气格栅7。当散热器2需要散出部分热量时,第一挡风板31转动一定的角度部分开启第一进气格栅6,第二挡风板32转动一定的角度部分开启第二进气格栅7。挡风板3的转动可以由电动机驱动。
具体地,当散热器2入口或出口水温低于设定温度且(如果冷凝器前端散热模块内)空调压缩机出口压力低于设定压强值,则说明不需要散热,此时,第一挡风板31和第二挡风板32完全关闭第一进气格栅6和第二进气格栅7。当有一个散热器2入口或出口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或空调压缩机出口压力高于设定压强时,说明需要散热,第一挡风板31和第二挡风板32开启第一进气格栅6和第二进气格栅7,而开启程度则根据具体的散热要求而定。在这里,设定温度可以是85℃-110℃之间的任一数值,设定压强值可以是1.5MP-3.5MP之间的任一数值。
同时,为避免零件干涉,如车辆前部具有小腿梁、雷达或喇叭等,其会与导流板4发生干涉,因此,导流板4根据具体情况可做成带豁口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舱1,还包括上述所述的位于所述发动机舱1前部的进气格栅。
由于所述车辆包括上述进气格栅,因此通过设置挡风板3,其能够相对所述进气格栅转动以完全关闭、完全开启和部分开启所述进气格栅。因此,就可以根据车辆实际需要控制进入进气格栅的进风量,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辆的风阻。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导流板4,所述导流板4位于所述发动机舱1内部,且设置成能够将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全部导流至所述散热器2周围。如此,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一部分外部空气由于冲击前保险杠从而产生流动损失且这部分空气会在保险杠前形成涡流,因此极大增大了车辆风阻,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格栅能够减少流动损失,且降低车辆风阻。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
挡风板,位于所述进气格栅靠近所述车辆的内部的一侧,且能够相对所述进气格栅转动以完全关闭、完全开启和部分开启所述进气格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板,位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内部,且设置成将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全部导流至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舱内部的散热器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通道,位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内部,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全部通过所述进气通道进入所述发动机舱内部的散热器的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还设置成将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全部导流至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靠近所述车辆的后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一侧靠近所述进气格栅的其中一个边缘,其另一侧沿进入所述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格栅包括第一进气格栅,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流板沿进入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后沿所述车辆的下方延伸,所述前保险杠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靠近所述车辆的前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板沿所述车辆的下方延伸后形成一曲面;且
所述挡风板包括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设置成可绕自身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侧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挡风板的转轴为所述第一挡风板的一侧或所述第一挡风板的中心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格栅包括第二进气格栅,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二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上方,所述第二导流板沿进入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后沿所述车辆的上方延伸,所述前保险杠位于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所述车辆的前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导流板沿所述车辆的上方延伸后形成一曲面;且
所述挡风板包括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二挡风板设置成可绕自身的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一侧转动;
其中,所述第二挡风板的转轴为所述第二挡风板的一侧或所述第二挡风板的中心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还包括第三导流板、第四导流板和第五导流板,所述第三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左侧,所述第四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右侧,所述第五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上方;且
所述第一挡风板完全开启所述第一进气格栅时,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第五导流板无间隔并排且所述第一挡风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五导流板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或
所述第一挡风板完全开启所述第一进气格栅时,所述第一挡风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五导流板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一挡风板位于所述第五导流板的下方,所述第五导流板靠近所述车辆外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进气格栅的上边缘的上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还包括第六导流板、第七导流板和第八导流板,所述第六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左侧,所述第七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右侧,所述第八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下方;且
所述第二挡风板完全开启所述第二进气格栅时,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八导流板无间隔并排且所述第二挡风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八导流板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或
所述第二挡风板完全开启所述第二进气格栅时,所述第二挡风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八导流板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二挡风板位于所述第八导流板的上方,所述第八导流板靠近所述车辆外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进气格栅的下边缘的下方连接。
10.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位于所述发动机舱前部的进气格栅。
CN201920540352.4U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及车辆 Active CN209852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0352.4U CN209852076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0352.4U CN209852076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52076U true CN209852076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38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40352.4U Active CN209852076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52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81287B2 (en) Vehicle cooling package
EP2522826B1 (en) Tractor hood airflow system
KR101485609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9668288B (zh) 一种可防回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EP2203690B1 (en) Air conditioner
JPH089300B2 (ja) 車両の熱交換器用遮蔽装置
CN209852076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及车辆
US11279222B2 (en) Cooling fan assembly for vehicle
CN108698501B (zh) 风偏转器,用于前端模块的支撑件,相应的前端模块和机动车辆
CN104197429A (zh) 空调室外机
CN203375569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5723729U (zh)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2644244B (zh) 适用于后向曲线叶轮的压力回收装置及汽车空调
CN212132769U (zh) 设有挡风板的hvacr系统
US20220227221A1 (en) Cooling module for an electric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tangential-flow turbomachine
CN109668289B (zh) 一种可防回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614981B (zh) 制冷循环装置用室外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JP7186865B2 (ja) 自動車用の熱交換モジュール
KR20120063116A (ko) 인터쿨러 가이드 덕트
EP3604938B1 (en) Indoor air-conditioning hanging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same
CN107878147B (zh)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JP6879175B2 (ja) グリルシャッタ装置
CN112325390A (zh) 移动空调
CN112682853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US20240218823A1 (en) Cooling module for an electric or hybrid mot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30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Z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