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7478U -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7478U
CN209847478U CN201920119087.2U CN201920119087U CN209847478U CN 209847478 U CN209847478 U CN 209847478U CN 201920119087 U CN201920119087 U CN 201920119087U CN 209847478 U CN209847478 U CN 209847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wire
delivery system
vascular stent
guide head
lum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190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雷
张晓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zhu Rui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zhu Rui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zhu Rui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zhu Rui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190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7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7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7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血管支架输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输送血管支架的输送器和拉线,所述输送器设置有位于血管支架前侧的引导头和位于血管支架后侧的腔管,所述拉线具有可解脱地连接于所述引导头外表面的体内端和延伸到患者体外的体外端,两端之间的所述拉线从血管支架外部向后延伸入所述腔管中。本公开的输送系统设置有输送器和拉线,通过将拉线的体内端与输送器的引导头相连,且中部依次绕过血管支架的外侧和穿过腔管的内部后穿出,所形成的体外端位于患者体外,从而使输送系统遇到弯曲较大的血管时,可以通过拉拽拉线的方式使血管支架形成为弓形,改善输送系统的顺应性,实现输送系统的顺利过弯。

Description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用血管支架,具体地,涉及一种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血管支架置入或其他用于血管内治疗的器械,常常会因为血管的弯曲迂回而无法顺利通过,尤其是用于主动脉疾病的覆膜支架输送系统、心脏瓣膜植入输送系统等,因为其较大的尺寸和较差的顺应性,更加难以通过弯曲较大的血管如主动脉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管支架输送系统,本公开提供的系统能够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实现输送系统的顺利过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血管支架输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输送血管支架的输送器和拉线,所述输送器设置有位于血管支架前侧的引导头和位于血管支架后侧的腔管,所述拉线具有可解脱地连接于所述引导头外表面的体内端和延伸到患者体外的体外端,两端之间的所述拉线从血管支架外部向后延伸入所述腔管中。
可选的,所述输送器还包括位于血管支架中的内芯、可释放地压握在血管支架外周的外鞘,所述腔管连接于外鞘后端,所述引导头连接于所述内芯的前端。
可选的,所述拉线的前端连接在引导头外表面以形成所述体内端,所述拉线的后端从所述腔管的后端伸出以形成所述体外端;
或者所述拉线中部可解脱地连接所述引导头的外表面以形成所述体内端,两端均从腔管后端伸出以形成所述体外端。
可选的,所述拉线具有软轴或闸线结构。
可选的,所述引导头为锥形且锥尖朝前设置。
可选的,所述输送器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腔管的后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手柄中设置有穿孔,拉线的体外端穿过所述手柄的穿孔并向后延伸。
可选的,所述拉线的体外端连接有拉环。
可选的,所述拉线体内端与所述引导头外表面通过活结相连。
可选的,所述拉线为一根或多根,多根拉线的体内端沿引导头的周向相间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的输送系统设置有输送器和拉线,通过将拉线的体内端与输送器的引导头相连,且中部依次绕过血管支架的外侧和穿过腔管的内部后穿出,所形成的体外端位于患者体外,从而使输送系统遇到弯曲较大的血管时,可以通过拉拽拉线的方式使血管支架形成为弓形,改善输送系统的顺应性,实现输送系统的顺利过弯。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血管支架输送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未拉拽拉线)。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拉拽拉线)。
附图标记说明
1输送器 11外鞘 12腔管
13引导头 14手柄
2拉线 3拉环
100血管支架 200血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如图1-2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血管支架输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输送血管支架100的输送器1和拉线2,所述输送器1设置有位于血管支架 100前侧的引导头13和位于血管支架100后侧的腔管12,所述拉线2具有可解脱地连接于所述引导头13外表面的体内端和延伸到患者体外的体外端,两端之间的所述拉线2从血管支架100外部向后延伸入所述腔管12中。
本公开输送系统的使用方式如下:首先将拉线体内端与引导头外表面可解脱地相连,然后将拉线绕过血管支架外侧后穿入腔管中并向后延伸形成体外端。接着通过操作输送器将血管支架输送入人体内,在遇到弯曲较大的血管如主动脉弓的时候,保持腔管后端基本不动,向后拉动拉线的体外端,使输送器和血管支架弯曲为弓形,输送系统即可顺利过弯,待输送器到达目标位置后,将拉线从引导头外表面解脱,然后操作输送器释放血管支架,将输送器从血管中拔出。本公开输送系统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对现有输送器作较大改进即可实现。在具体操作时,可以通过显影设备观察血管支架和拉线的位置,使拉线的体内端紧邻血管壁小弯侧。
根据本公开,输送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例如如图1-2所示,所述输送器1还可以包括位于血管支架100中的内芯(图中未示出)、可释放地压握在血管支架100外周的外鞘11,所述腔管12可以连接于外鞘11 后端,所述引导头13连接于所述内芯的前端。在使用时,血管支架可以压缩套在内芯的外周,并由软性的外鞘进一步压握住,待需要释放血管支架时通过管腔拉动外鞘使外鞘与血管支架相脱离,此时血管支架即可释放张开。
本公开中,拉线与引导头的连接方式可以具有多种,以可解脱和拉拽为宜。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拉线的前端连接在引导头13外表面可以以形成所述体内端,所述拉线的后端可以从所述腔管12的后端伸出以形成所述体外端。通过此种方式,所述拉线2的体内端可以与所述引导头13外表面通过活结相连,在用力较小的情况下,该活结可以处于固定状态,拉线可以拉动输送系统弯曲,而当用力到一定值,活结即松开,此时拉线即可解脱后被拉出。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拉线2中部可解脱地连接所述引导头13的外表面以形成所述体内端,两端均从腔管12后端伸出以形成所述体外端。该实施方式中,同时拉动拉线2的两端(即体外端)即可使输送系统弯曲,而当输送系统到位后,可以拉动拉线2的一端,从而将拉线从体内拉出。
本公开的拉线在拉拽时会紧绷为直线,从而在血管支架具有多个弯曲时对血管或血管支架造成影响,优选地,所述拉线可以具有软轴或闸线结构,从而通过旋转拉线即可在拉线形状不变的情况下使拉线传力,提高了拉线使用时血管支架的稳定性。
本公开中,引导头一方面用于可解脱地连接拉线,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拉线和输送系统进入体内,如图1-2所示,所述引导头13可以为锥形且锥尖朝前设置,从而降低引导头进入人体的阻力,另外,引导头的后端可以设置有穿孔或环状结构,以方便拉线连接引导头。
如图1所示,所述输送器1还可以包括手柄14,所述手柄14可以与所述腔管12的后端相连,从而方便输送器使用时医师的把握。另外,所述手柄14中可以设置有穿孔,拉线2的体外端可以穿过所述手柄14的穿孔并向后延伸,以防止手柄操作时对拉线的影响。
本公开中,为了方便拉动拉线的体外端,如图1所示,所述拉线2的体外端连接有拉环3,拉环能够使拉线拉动地更加轻松,优选拉环的直径大于腔管的内径,从而防止拉线的体外端进入腔管中。
本公开中,所述拉线2可以为一根或多根,在没有显影设备或拉线无法显影的情况,所述拉线优选为多根,多根拉线2的体内端优选沿引导头13 的周向相间隔设置,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拉动其中一根或多根拉线,使血管支架的头端弯曲进入目标位置后,再分别将拉线拉出。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于输送血管支架(100)的输送器(1)和拉线(2),所述输送器(1)设置有位于血管支架(100)前侧的引导头(13)和位于血管支架(100)后侧的腔管(12),所述拉线(2)具有可解脱地连接于所述引导头(13)外表面的体内端和延伸到患者体外的体外端,两端之间的所述拉线(2)从血管支架(100)外部向后延伸入所述腔管(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器(1)还包括位于血管支架(100)中的内芯、可释放地压握在血管支架(100)外周的外鞘(11),所述腔管(12)连接于外鞘(11)后端,所述引导头(13)连接于所述内芯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2)的前端连接在引导头(13)外表面以形成所述体内端,所述拉线(2)的后端从所述腔管(12)的后端伸出以形成所述体外端;
或者所述拉线(2)中部可解脱地连接所述引导头(13)的外表面以形成所述体内端,两端均从腔管(12)后端伸出以形成所述体外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具有软轴或闸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头(13)为锥形且锥尖朝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器(1)还包括手柄(14),所述手柄(14)与所述腔管(12)的后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4)中设置有穿孔,所述拉线(2)的体外端穿过所述手柄(14)的穿孔并向后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2)的体外端连接有拉环(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2)体内端与所述引导头(13)外表面通过活结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2)为一根或多根,多根拉线(2)的体内端沿引导头(13)的周向相间隔设置。
CN201920119087.2U 2019-01-23 2019-01-23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Active CN209847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9087.2U CN209847478U (zh) 2019-01-23 2019-01-23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9087.2U CN209847478U (zh) 2019-01-23 2019-01-23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7478U true CN209847478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30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19087.2U Active CN209847478U (zh) 2019-01-23 2019-01-23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7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20085B2 (ja) 可変可撓性ワイヤガイド
US6254610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agging and positioning a member within a duct in a body
US10653869B2 (en) Balloon catheter
CA2518890C (en) Branch stent graft deployment and method
JP2012501206A5 (zh)
WO2007016821A1 (fr) Prothèse de stent chirurgical et transporteur pour transporter les prothèses
JP2008513183A5 (zh)
CN104706449A (zh)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及其后释放组件
EP1095634A3 (en) Rapid exchange self-expanding stent delivery catheter system
CN108742962A (zh)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CN105268085A (zh) 一种微创介入用亲水微导丝及其制备方法
CN206964705U (zh) 经导丝交换指引导管辅助套管
CN209847478U (zh)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WO2021129493A1 (zh) 输送器和管腔器械输送系统
CN209809276U (zh) 防划伤弹簧圈导丝
CN215608660U (zh) 一种用于分叉病变的导丝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医疗器械
CN209734231U (zh) 覆膜支架系统
CN213789513U (zh) 一种带保护装置的药物球囊输送系统
CN209172600U (zh)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CN213098552U (zh)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CN209864969U (zh) 主动脉与双侧颈内动脉颅内转流的装置
CN109223268B (zh) 一种带有分支支架输送装置
JP5743283B2 (ja) ガイドワイヤ
CN106362269A (zh) 一种具有支撑稳定导向的双腔导管
CN111419495A (zh) 一种新型自膨式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