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8949U - 轴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轴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8949U
CN209838949U CN201920601597.3U CN201920601597U CN209838949U CN 209838949 U CN209838949 U CN 209838949U CN 201920601597 U CN201920601597 U CN 201920601597U CN 209838949 U CN209838949 U CN 209838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haft
rotary shaft
bearing device
insert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15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冈洋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8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8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装置。轴承装置中,由规定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旋转轴在其两端部经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撑,并且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保持于由具有较旋转轴更大的线膨胀系数的规定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壳体,并且旋转轴延伸规定长度,且形成为遍及其整个长度方向而贯穿的中空状,轴承装置包括:穿插轴,由具有与旋转轴大致相同的线膨胀系数的规定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穿插至旋转轴中;第一抵接部,设于穿插轴的一端部,从外侧抵接于第一轴承的外轮的侧面;及第二抵接部,设于穿插轴的另一端部,从外侧抵接于第二轴承的外轮的侧面。本实用新型的轴承装置能利用相对较简单的结构来有效地防止伴随热膨胀的预压损失。

Description

轴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的变速箱(transmission)等且旋转轴的两端部经轴承(bearing)支撑的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这种轴承装置,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滚动轴承装置。所述滚动轴承装置应用于车辆的变速箱等,在壳体内,具备嵌合于与所述壳体一体的轴承座(bearing housing)且彼此空开规定距离而配置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在这些轴承上旋转自如地支撑有固定有输出齿轮的输出轴。而且,在其中一个轴承的外轮与和其相向的轴承座之间,设有螺旋扭曲板及4个楔构件。这些螺旋扭曲板及楔构件构成为若将螺旋扭曲板在周向上旋转驱动,则各楔构件在径向上移动,由此使轴承的外轮在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上可移动。所述壳体是由铝合金所构成,另一方面,经两轴承支撑的输出轴是由钢材所构成,利用固定位置预压方式对两轴承赋予有预压。进而,所述滚动轴承装置包括检测轴承座的热膨胀的检测部件、使螺旋扭曲板在周向上旋转的驱动部件、及基于检测部件的检测信号来控制驱动部件的控制部件。
具备所述那样的滚动轴承装置的变速箱一般而言由于其驱动而温度上升,伴随于此,由于壳体与输出轴的由构成材料所致的线膨胀系数的差异,与钢制的输出轴相比,铝合金制的壳体的尺寸变化变大。其结果,产生对两轴承赋予的预压降低的、所谓预压损失(preload loss)。为了避免此情况,所述滚动轴承装置中检测轴承座的热膨胀,基于其检测信号使螺旋扭曲板在周向上旋转,由此使各楔构件在径向上移动,在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上按压其中一个轴承的外轮。借此,维持对两轴承赋予的预压,由此防止预压损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21558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所述滚动轴承装置中,为了防止伴随两轴承的热膨胀的预压损失,除了螺旋扭曲板及4个楔构件以外,还需要检测部件、驱动部件及控制部件。因此,所述滚动轴承装置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也变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以上那样的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用相对较简单的结构来有效地防止伴随热膨胀的预压损失的轴承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是一种轴承装置,其中由规定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旋转轴在其两端部分别旋转自如支撑于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实施方式中的(以下在本项中相同)左右的轴承4及轴承5),并且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保持于由具有较旋转轴更大的线膨胀系数的规定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壳体,所述轴承装置中,旋转轴延伸规定长度,且形成为遍及其整个长度方向而贯穿的中空状,所述轴承装置包括:穿插轴(轴31),由具有与旋转轴大致相同的线膨胀系数的规定的金属材料所构成,且穿插至旋转轴中;第一抵接部(凸缘部31b),设于所述穿插轴的一端部,从外侧抵接于第一轴承的外轮(外座圈21)的侧面;及第二抵接部(夹头32),设于穿插轴的另一端部,从外侧抵接于第二轴承的外轮(外座圈11)的侧面。
另外,所谓所述“具有大致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也包括构成穿插轴的金属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与构成旋转轴的金属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相同的情况。
根据所述结构,旋转自如地支撑由规定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旋转轴的两端部的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保持于由具有较旋转轴更大的线膨胀系数的规定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壳体。所述旋转轴延伸规定长度,且形成为遍及其整个长度方向而贯穿的中空状。而且,在所述旋转轴中,穿插由具有与其大致相同的线膨胀系数的规定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穿插轴,并且分别设于所述穿插轴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的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从外侧抵接于第一轴承的外轮及第二轴承的外轮的侧面。
若由轴承装置及其周围的温度上升导致壳体及旋转轴膨胀,则由于两者的线膨胀系数的差异,即由于壳体较旋转轴更大幅度地膨胀,而导致保持于壳体的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的外轮伴随壳体的膨胀而移动,由此相较于相应的内轮而更向外侧移位。其结果,当对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赋予有预压时,可能所述预压降低。
因此,如所述那样,本实用新型中,具有与旋转轴大致相同的线膨胀系数的穿插轴穿插至旋转轴中,设于穿插轴的两端部的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分别从外侧抵接于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的外轮的侧面。由此,当如上文所述那样壳体及旋转轴膨胀时,穿插轴与旋转轴相同程度地膨胀,因而维持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的外轮、与相应的内轮的轴向的相对距离。其结果,当对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赋予有预压时,能维持所述预压而防止降低。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用新型,与需要检测部件、驱动部件及控制部件的现有的轴承装置相比,能利用相对较简单的结构来有效地防止伴随热膨胀的预压损失。
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是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轴承装置,其中,第一抵接部一体地设于穿插轴的一端部,第二抵接部在将穿插轴穿插至旋转轴中且第一抵接部抵接于第一轴承的外轮的侧面的状态下,安装于穿插轴的另一端部。
根据所述结构,使在一端部一体地设有第一抵接部的穿插轴从第一轴承侧穿插至旋转轴中,使第一抵接部抵接于第一轴承的外轮的侧面。然后,在从第二轴承侧向外侧突出的穿插轴的另一端部,安装第二抵接部,使其抵接于第二轴承的外轮的侧面。这样,能够利用由在一端部设有第一抵接部的穿插轴、及安装于其另一端部的第二抵接部所构成的相对较简单的结构零件,将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的外轮彼此保持于从两侧夹持的状态,能容易地实现所述技术方案1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是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轴承装置,其中,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是由圆锥滚子轴承(taper roller bearing所构成)。
根据所述结构,采用圆锥滚子轴承作为旋转自如地支撑旋转轴的两端部的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因而与例如滚珠轴承相比,能支撑作用于旋转轴的大的负荷。
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是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轴承装置,其中,在旋转轴上固定有齿轮(大径齿轮6、小径齿轮7),并且形成有在径向上贯穿的多个贯穿孔,穿插轴形成为遍及其整个长度方向而贯穿的中空状,在穿插轴上形成有多个供油孔,所述多个供油孔各自在径向上贯穿,用于经由多个贯穿孔而向齿轮以及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提供润滑用的油。
根据所述结构,在旋转轴上固定有齿轮并且形成有多个贯穿孔。而且,穿插轴形成为遍及其整个长度方向而贯穿的中空状,并且具有在径向上贯穿的多个供油孔。通过从穿插轴的一端向其内部提供润滑用的油,所述油经由穿插轴的多个供油孔及旋转轴的多个贯穿孔而提供给齿轮以及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由此,对于齿轮以及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能减少这些部分的磨耗并且确保顺畅的旋转动作。
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是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轴承装置,其中还包括:固定部件(螺栓34、垫圈35),将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的外轮以阻止转动的状态固定于壳体。
根据所述结构,利用固定部件将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的外轮以阻止转动的状态固定于壳体,因而即便伴随旋转轴的旋转而穿插轴以及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旋转,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的外轮也不会相对于壳体而旋转。由此,能在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的外轮与壳体之间防止磨耗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的变速箱的一部分的图。
图2(a)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轴承装置的图,图2(b)是将图2(a)的轴承装置分解表示的图。
图3(a)及图3(b)是用于说明壳体及轴承装置的伴随温度变化的变形的图,图3(a)表示温度上升前的状态,图3(b)表示温度上升后的状态。
图4(a)及图4(b)是用于说明壳体及比较例的轴承装置的伴随温度变化的变形的图,图4(a)表示温度上升前的状态,图4(b)表示温度上升后的状态。
图5(a)是示意性地表示轴承装置的变形例的图,图5(b)是将图5(a)的轴承装置分解表示的图。
图6(a)及图6(b)是用于说明利用螺栓来阻止轴承装置中的轴承的外座圈转动的状态的图,图6(a)表示利用螺栓的头部来阻止转动的状态,图6(b)表示利用垫圈来阻止转动的状态。
[符号的说明]
1:轴承装置
1A:轴承装置的变形例
2:壳体
3:旋转轴
3a:旋转轴的穿插孔
3b:旋转轴的贯穿孔
4:左轴承(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
5:右轴承(第二轴承或第一轴承)
6:大径齿轮
7:小径齿轮
11:左轴承的外座圈(外轮)
12:左轴承的内座圈
13:左轴承的圆锥滚子
21:右轴承的外座圈(外轮)
22:右轴承的内座圈
23:右轴承的圆锥滚子
31:轴(穿插轴)
31a:轴本体部
31b:凸缘部(第一抵接部)
31c:供油孔
32:夹头(第二抵接部)
34:螺栓(固定部件)
35:垫圈(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方面参照附图一方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表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的、车辆的变速箱的一部分。而且,图2(a)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轴承装置,图2(b)将图2(a)的轴承装置分解表示。如两图所示,所述轴承装置1设于构成变速箱的外壳的壳体2内,包括左右的轴承4及轴承5(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所述左右的轴承4及轴承5(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规定长度的旋转轴3的两端部。
变速箱的壳体2是由铝合金所构成,具有分别保持左右的轴承4及轴承5的左右的保持部2a及保持部2b(参照图1)。这些左保持部2a及右保持部2b形成为开口部彼此相向的凹状,以嵌合状态来保持左右的轴承4及轴承5的后述的外座圈11、外座圈21。另外,构成壳体2的铝合金的线膨胀系数例如为23.0×10-6/℃。
另一方面,旋转轴3是由钢材所构成,如上文所述,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规定长度。而且,所述旋转轴3形成为遍及其整个长度方向而贯穿的中空状。具体而言,具有规定直径且供后述的轴31穿插的穿插孔3a与旋转轴3形成为同心状。进而,旋转轴3上固定有相对较大的大径齿轮6、及直径较其更小的小径齿轮7,这些大径齿轮6及小径齿轮7分别与壳体2内的其他齿轮8、齿轮9啮合。另外,构成旋转轴3的钢材的线膨胀系数小于铝合金制的壳体2的线膨胀系数,例如为12.1×10-6/℃。
左右的轴承4及轴承5均由圆锥滚子轴承(taper roller bearing)所构成。即,左轴承4(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具有:具有规定直径的环状的外座圈11(外轮)、配置于所述外座圈11的内侧的环状的内座圈12、及配置于这些外座圈11与内座圈12之间且作为滚动体的多个圆锥滚子13。
在外座圈11的内周面及内座圈12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各圆锥滚子13接触的轨道面11a及轨道面12a。具体而言,外座圈11的轨道面11a形成为朝向左侧而向径向内侧倾斜,另一方面,内座圈的轨道面12a形成为朝向左侧而向径向内侧倾斜并且向径向外侧开口的凹状。而且,各圆锥滚子13朝向左侧而形成为圆锥状的圆锥台,利用规定的保持器(未图示),将多个圆锥滚子13在内座圈12的轨道面12a上沿着其周向彼此空开规定间隔而配置。
这样构成的左轴承4是以将外座圈11嵌合于壳体2的左保持部2a的状态而保持,并且将旋转轴3的左端部嵌入内座圈12的内侧。
另一方面,右轴承5(第二轴承或第一轴承)与所述左轴承4大致同样地构成,相对于所述左轴承4而以左右对称的状态配置。具体而言,右轴承5具有外座圈21(外轮)、内座圈22及多个圆锥滚子23。在外座圈21的内周面及内座圈22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各圆锥滚子23接触的轨道面21a及轨道面22a,外座圈21的轨道面21a形成为朝向右侧而向径向内侧倾斜,另一方面,内座圈22的轨道面形成为朝向右侧而向径向内侧倾斜并且向径向外侧开口的凹状。而且,各圆锥滚子23朝向右侧而形成为圆锥状的圆锥台,利用规定的保持器(未图示),将多个圆锥滚子23在内座圈22的轨道面22a上沿着其周向彼此空开规定间隔而配置。
这样构成的右轴承5是以将外座圈21嵌合于壳体2的右保持部2b的状态而保持,并且将旋转轴3的右端部嵌入内座圈22的内侧。
另外,在旋转轴3中插入轴31,并保持于从两侧夹持左右的轴承4及5的状态。所述轴31是由与旋转轴3相同的钢材所构成,具有穿插至旋转轴3的穿插孔3a中的轴本体部31a、及在所述轴本体部31a的一端部(图1,壳体2的右端部)一体地设置的凸缘部31b。
轴本体部31a形成得稍长于旋转轴3,且较旋转轴3的穿插孔3a的直径而稍小。另一方面,凸缘部31b具有规定的厚度,并且侧面形状形成为圆形,且具有较右轴承5的外径、即其外座圈21的外径稍小的直径。另外,所述凸缘部31b的轴本体部31a侧(图1,壳体2的左侧)的面抵接于右轴承5的外座圈21的外侧面。
另外,在轴31上,在轴本体部31a的前端部(图1,壳体2的左端部)安装有夹头32。所述夹头32是由与旋转轴3大致相同的钢材等所构成,具有规定的厚度,并且形成为具有较左轴承4的外径、即其外座圈11的外径稍小的直径的圆板状,且构成为可固定于轴本体部31a的所需位置。另外,安装于轴本体部31a的前端部的夹头32抵接于左轴承4的外座圈13的外侧面。
如以上那样,对于保持于壳体2内的轴承装置1,为了实现旋转轴3的跳动(runout)精度提高或振动、噪音的减少,而对左右的轴承4及轴承5分别赋予有规定的预压。具体而言,如图2(a)中虚线所示,对左轴承4及右轴承5分别赋予有大小相同且相向方向的预压P。
此处,参照图3(a)及图3(b)与图4(a)及图4(b),关于壳体2及保持于其内部的轴承装置1的伴随温度变化的变形,将本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1、与作为比较例的现有的普通轴承装置(以下称为“现有轴承装置41”)相比较而进行说明。另外,相对于图3(a)及图3(b)所示的轴承装置1,图4(a)及图4(b)所示的现有轴承装置41仅下述方面不同,即:不存在轴31及夹头32,以及旋转轴43与轴承装置1的中空状的旋转轴3不同而构成为实心。因此,以下的说明中,对两轴承装置1及轴承装置41的相同的结构零件标注相同符号来进行说明。
图3(a)及图3(b)表示保持于壳体2内的本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1,图3(a)表示温度上升前的状态,图3(b)表示温度上升后的状态。另一方面,图4(a)及图4(b)表示保持于壳体2内的现有轴承装置41,与图3(a)及图3(b)同样地,图4(a)及图4(b)分别表示温度上升前后的状态。
若由于车辆的变速箱的驱动而其温度上升,则伴随于此,壳体2及旋转轴3、旋转轴43膨胀,向图3(a)及图3(b)与图4(a)及图4(b)的左右方向延伸。此时,如上文所述那样,构成壳体2的铝合金的线膨胀系数大于构成旋转轴3、旋转轴43的钢材的线膨胀系数,因而壳体2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较大地延伸,另一方面,旋转轴3、旋转轴43的长度方向即左右方向的伸长小于壳体2的伸长。
此时,如图4(b)所示,现有轴承装置41中,保持于壳体2的左右的轴承4、轴承5的外座圈11、外座圈21与壳体2一体地移动。此图表示左轴承4的外座圈11向左侧移动,相对于内座圈12而向左侧移位的状态。其结果,对左右的轴承4、轴承5赋予的预压P降低。
相对于此,如图3(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1中,由与旋转轴3相同的钢材所构成而具有相同线膨胀系数的轴31穿插至旋转轴3中,轴31的两端部的夹头32及凸缘部31b分别从外侧抵接于左右的轴承4、轴承5的外座圈11及外座圈21的侧面。借此,当如上文所述那样壳体2及旋转轴3膨胀时,轴31的轴本体部31a与旋转轴3相同程度地膨胀,因而维持左右的轴承4、轴承5的外座圈11、外座圈21与和这些相应的内座圈12、内座圈22的轴向的相对距离。其结果,维持对左右的轴承4、轴承5赋予的预压P,与上文所述的现有轴承41不同,能防止预压P的降低。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1,在两端部经左右的轴承4、轴承5旋转自如地支撑的中空状的旋转轴3中,穿插由与其相同的钢材所构成的轴31的轴本体部31a。另外,使轴31的凸缘部31b抵接于右轴承5的外座圈21的侧面,并且将夹头32以抵接于左轴承4的外座圈11的侧面的状态而安装于轴本体部31a的前端部。由此,能将左右的轴承4、轴承5的外座圈11、外座圈21彼此保持于从两侧夹持的状态,能使用结构相对较简单的轴31及夹头32来有效地防止伴随热膨胀的预压损失。
图5(a)及图5(b)表示所述轴承装置1的变形例。所述轴承装置1A构成为可经由轴31将润滑用的油提供给左右的轴承4、轴承5及齿轮6、齿轮7。即,如图5(b)所示,轴31形成为遍及其整个长度方向而贯穿的中空状。而且,在轴本体部31a中,在长度方向的规定位置形成有在径向上贯穿的多个供油孔31c。具体而言,这些供油孔31c设于轴本体部31a的两端附近及中央附近。
另外,在供所述轴31穿插的旋转轴3中,在与所述供油孔31c相应的位置等,形成有在径向上贯穿的多个贯穿孔3b。
所述轴承装置1A中,如图5(a)中以空心箭头所示,当从轴31的其中一个端部(图5(a)及图5(b)的左端部)向轴本体部31a内提供油,朝向另一个端部(图5(a)及图5(b)的右端部)流动时,油经由轴31的供油孔31c及旋转轴3的贯穿孔3b而提供给左右的轴承4及轴承5、以及大径齿轮6及小径齿轮7。由此,可实现两轴承4及轴承5、以及两齿轮6及齿轮7的润滑,能确保这些部分的顺畅旋转。
另外,所述轴承装置1A中,轴31基本上不旋转。但是,视使用环境不同,有时轴31虽然较旋转轴3的旋转速度更慢,但被其带动而转动。此时,可能轴31的凸缘部31b或夹头32抵接的轴承4、轴承5的外座圈11、外座圈21相对于壳体2的保持部2a、保持部2b而转动,由此产生磨耗。为了避免此情况,可如后述那样,利用螺栓来阻止轴承4、轴承5的外座圈11、外座圈21转动。
图6(a)表示使用螺栓34阻止左轴承4的外座圈11转动的状态。如所述图所示,将螺栓34的轴部34b拧入壳体2的左保持部2a的外座圈11的附近,使螺栓34的头部34a抵接于外座圈11。由此,能够利用头部34a的轴部34b侧的面(图6(a)的左面)按压左轴承4的外座圈11,阻止外座圈11转动。另外,虽图示省略,但通过将所述螺栓34如所述那样拧入壳体2的右保持部2b,能阻止右轴承5的外座圈21转动。
另外,也可如图6(b)所示,除了所述螺栓34以外,还使用垫圈35来阻止左轴承4的外座圈11转动。此时,将轴部34b穿过垫圈35,将螺栓34拧入左保持部2a。由此,能利用垫圈35的轴部34b侧的面来按压左轴承4的外座圈11,阻止外座圈11转动。另外,虽图示省略,但能使用所述螺栓34及垫圈35来阻止右轴承5的外座圈21转动。
进而,虽图示省略,但也可代替利用所述螺栓34的头部34a或垫圈35来按压外座圈11、外座圈21,而例如将外座圈11、外座圈21的外周面与侧面的交界部分的一部分切缺,在由此形成的切口中,使螺栓34的头部34a或垫圈35的外周部以啮合的状态卡合,由此阻止外座圈11、外座圈21转动。此时,来自旋转轴3的负荷或热膨胀不会传至螺栓34,能确保稳定地阻止外座圈11、外座圈21转动。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所说明的所述实施方式,能以各种形态实施。例如,实施方式中,采用圆锥滚子轴承作为轴承装置1的左右的轴承4及轴承5,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也可采用其他种类的轴承。而且,实施方式中,由与旋转轴3相同的钢材来构成轴31,但也可利用具有与旋转轴3大致相同的线膨胀系数的金属材料来构成。进而,实施方式中,使用轴31及夹头32将左右的轴承4、轴承5的外座圈11、外座圈21保持于从两侧夹持的状态,但也可使用其他构件(例如开口销(cotter)、螺栓及螺母)来实现所述状态。另外,此时所述夹头32或开口销能通过其厚度来调整轴承4及轴承5的预压,另一方面,螺栓及螺母能通过其紧固力矩(轴力)来调整预压。而且,实施方式所示的轴承装置1的细节部分的结构等仅为例示,可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Claims (7)

1.一种轴承装置,由规定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的两端部经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撑,并且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保持于由具有较所述旋转轴更大的线膨胀系数的规定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壳体,所述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延伸规定长度,且形成为遍及其整个长度方向而贯穿的中空状,所述轴承装置包括:
穿插轴,由具有与所述旋转轴大致相同的线膨胀系数的规定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穿插至所述旋转轴中;
第一抵接部,设于所述穿插轴的一端部,从外侧抵接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轮的侧面;及
第二抵接部,设于所述穿插轴的另一端部,从外侧抵接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轮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接部一体地设于所述穿插轴的所述一端部,
所述第二抵接部在将所述穿插轴穿插至所述旋转轴中且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轮的侧面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穿插轴的所述另一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是由圆锥滚子轴承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齿轮,并且形成有在径向上贯穿的多个贯穿孔,
所述穿插轴形成为遍及其整个长度方向而贯穿的中空状,在所述穿插轴上形成有多个供油孔,多个所述供油孔各自在径向上贯穿,用于经由多个所述贯穿孔向所述齿轮以及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提供润滑用的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部件,将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的外轮以阻止转动的状态固定于所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齿轮,并且形成有在径向上贯穿的多个贯穿孔,
所述穿插轴形成为遍及其整个长度方向而贯穿的中空状,在所述穿插轴上形成有多个供油孔,多个所述供油孔各自在径向上贯穿,用于经由多个所述贯穿孔向所述齿轮以及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提供润滑用的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部件,将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的外轮以阻止转动的状态固定于所述壳体。
CN201920601597.3U 2018-05-24 2019-04-29 轴承装置 Active CN20983894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9835A JP2019203570A (ja) 2018-05-24 2018-05-24 ベアリング装置
JP2018-099835 2018-05-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8949U true CN209838949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726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1597.3U Active CN209838949U (zh) 2018-05-24 2019-04-29 轴承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203570A (zh)
CN (1) CN209838949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8957U (ja) * 1983-09-28 1985-04-24 東洋電機製造株式会社 歯車装置
JP2005106214A (ja) * 2003-09-30 2005-04-21 Koyo Seiko Co Ltd 転がり軸受装置
JP2007146936A (ja) * 2005-11-25 2007-06-14 Ntn Corp 予圧を付与した転がり軸受
JP2008185191A (ja) * 2007-01-31 2008-08-14 Jtekt Corp 転がり軸受装置
JP2010038206A (ja) * 2008-08-01 2010-02-18 Toyota Motor Corp 軸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203570A (ja) 2019-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05659A1 (en) Linear guide
US20060223643A1 (en) Exterior joint part comprising a supporting disc
JP2021013960A (ja) 軸受保持体
JP2007285480A (ja) 回転軸支持装置およびその回転軸の製造方法
JP2021089058A (ja) 回転体のスラスト受け構造
JP2008196582A (ja) 遊星回転体用円錐ころ軸受
JP2008232295A (ja) 円すいころ軸受
CN209838949U (zh) 轴承装置
JP6171444B2 (ja) 転がり軸受装置及び車両用ピニオン軸支持装置
EP1726388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earing device for vehicle
JP2012510029A (ja) 大型舶用変速機のための軸受配置
JP2005214330A (ja) 四点接触玉軸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96570A (ja) 転がり軸受装置
JP7456792B2 (ja) 主軸装置
JP4894652B2 (ja) 車輪支持用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08185191A (ja) 転がり軸受装置
US20070204461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earing device for a wheel
JP4994713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JP5138616B2 (ja) ボールねじ軸の支持構造
JP2007146936A (ja) 予圧を付与した転がり軸受
KR101059147B1 (ko) 주축 지지용 베어링 예압장치
JP2008279860A (ja) 軸受ユニット
JP2006044375A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4308716A (ja) 軸受ユニット
JP2010230086A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