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8431U - 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8431U
CN209838431U CN201822272331.7U CN201822272331U CN209838431U CN 209838431 U CN209838431 U CN 209838431U CN 201822272331 U CN201822272331 U CN 201822272331U CN 209838431 U CN209838431 U CN 209838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unnel
supporting
support frame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23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723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8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8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84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该隧道用支撑装置包括顶部支撑箱体、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所述顶部支撑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用支撑装置,通过顶部支撑箱体将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对应连接形成一整体支撑装置,从而将支撑装置分隔为三段,能够实现对隧道用支撑装置进行分段混凝土浇注,从而能够分段控制浇注质量,有利于实现隧道拱顶混凝土振捣质量的控制,有利于发挥隧道拱顶抵抗拉压变形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支护用支撑装置通常采用H型钢、工字钢等,或采用由钢筋制成的格栅拱架。然而这种支撑装置在进行拱顶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是采用整体浇筑的,因此存在振捣不密实,质量控制难度较大问题,不利于发挥拱顶抵抗拉压变形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解决现有支撑装置在进行拱顶混凝土浇筑时存在的振捣不密实,质量控制难度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包括顶部支撑箱体、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所述顶部支撑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支撑箱体为由上顶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合围而成的中空箱体。
具体地,所述上顶板采用弧形面板或平面板;所述下底板采用弧形面板或平面板。
具体地,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均采用平面板。
具体地,所述上顶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部对接企口。
具体地,所述下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下部对接企口。
具体地,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分别通过固定连接件与所述左侧支撑架、所述右侧支撑架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支撑箱体中设有分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支撑箱体采用带孔糙面钢板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均采用弧形拱架。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支撑架和所述右侧支撑架均采用钢材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用支撑装置,将顶部支撑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对应连接形成一整体支撑装置,从而将支撑装置分隔为三段,能够实现对隧道用支撑装置进行分段混凝土浇注,从而能够分段控制浇注质量,有利于实现隧道拱顶混凝土振捣质量的控制,有利于发挥隧道拱顶抵抗拉压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隧道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隧道用支撑装置中顶部支撑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隧道用支撑装置中上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隧道用支撑装置中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部支撑箱体;101:上顶板;102:下底板;103:左侧板;104:右侧板;105:前侧板;106:后侧板;2:左侧支撑架;3:右侧支撑架;4:上部对接企口;5:下部对接企口;6: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包括顶部支撑箱体1、左侧支撑架2和右侧支撑架3,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支撑架2、右侧支撑架3对应连接,其中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起到分隔作用。
其中,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任意设置,只要保障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的两端分别通过侧板与所述左侧支撑架2、右侧支撑架3连接即可,从而通过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将支撑装置分隔为三段,实现对隧道用支撑装置进行分段混凝土浇注,也即,分别对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所述左侧支撑架2和右侧支撑架3进行浇筑,不仅减少了整体混凝土浇注振捣时存在的离析对隧道拱顶强度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实现拱顶混凝土振捣质量的控制,而且有利于发挥拱顶抵抗拉压变形能力。同时,通过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将所述左侧支撑架2、右侧支撑架3连接为一体,有利于提高支撑装置在环向的整体受力性能。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为由上顶板101、下底板102、左侧板103、右侧板104、前侧板105和后侧板106合围而成的中空箱体。
具体来说,所述上顶板101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采用弧形面板或平面板。所述下底板102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采用弧形面板或平面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上顶板101和所述下底板102均采用弧形面板,所述左侧板103、右侧板104、前侧板105和后侧板106均采用平面板,从而形成弧形的拱顶结构。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支撑架2和右侧支撑架3均采用弧形拱架,所述左侧支撑架2和右侧支撑架3分别与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相连构成整体为拱形的隧道用支撑装置。
具体来说,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所述上顶板101的面积可以大于所述下底板102的面积,也可以是所述上顶板101的面积可以小于所述下底板102的面积,还可以是所述上顶板101的面积与所述下底板102的面积相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上顶板101的面积可以大于所述下底板102的面积。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顶板10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部对接企口4,所述上顶板101前侧的上部对接企口4形状与所述上顶板101后侧的上部对接企口4形状相适配。所述下底板10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下部对接企口5。所述下底板102前侧的下部对接企口5形状与所述下底板102后侧的下部对接企口5形状相适配。通过设置所述上部对接企口4和所述下部对接企口5,使得多个隧道用支撑装置沿隧道的延伸方向进行安装时,便于多个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之间从前到后依次安装,能够通过对接企口来进行咬合对接,不仅便于定位安装,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103、右侧板104分别通过固定连接件与所述左侧支撑架2、右侧支撑架3对应连接。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中设有分隔板6,能够利用所述分隔板6本身的抗弯刚度,有利于发挥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抵抗拉压变形能力。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采用带孔糙面钢板制成,也即,所述上顶板101、下底板102、左侧板103、右侧板104、前侧板105和后侧板106均采用带孔糙面钢板,这种设置方式,有利于实现所述顶部支撑箱体1内外混凝土的联系,提高箱体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支撑架2和所述右侧支撑架3均采用钢材制成,从而保障了支撑装置的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隧道用支撑装置,通过顶部支撑箱体将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对应连接形成一整体支撑装置,从而将支撑装置分隔为三段,能够实现对隧道用支撑装置进行分段混凝土浇注,从而能够分段控制浇注质量,有利于实现隧道拱顶混凝土振捣质量的控制,有利于发挥隧道拱顶抵抗拉压变形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支撑箱体、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所述顶部支撑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支撑架、右侧支撑架对应连接;
所述左侧支撑架和所述右侧支撑架均采用弧形拱架,所述左侧支撑架和所述右侧支撑架均采用钢材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箱体为由上顶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合围而成的中空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采用弧形面板或平面板;所述下底板采用弧形面板或平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均采用平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部对接企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下部对接企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分别通过固定连接件与所述左侧支撑架、所述右侧支撑架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箱体中设有分隔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箱体采用带孔糙面钢板制成。
CN201822272331.7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38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2331.7U CN209838431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2331.7U CN209838431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8431U true CN209838431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1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233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38431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84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2629A (zh) * 2021-10-29 2022-01-28 成都未来智隧科技有限公司 隧道支护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2629A (zh) * 2021-10-29 2022-01-28 成都未来智隧科技有限公司 隧道支护结构
CN113982629B (zh) * 2021-10-29 2024-04-05 成都未来智隧科技有限公司 隧道支护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38431U (zh) 一种隧道用支撑装置
CN107454530B (zh) 一种扬声器装置
CN106760118B (zh) 一种预制变刚度楼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2392996B (zh) 一种框架式背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514891A (zh) 电力通信传输桥架
CN208329321U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叠合板
CN216590619U (zh) 一种用于精密仪器的钢混一体式防微振基座
CN216533287U (zh) 生态鱼礁空心方块模具
CN109779119A (zh) 通过拉索紧固箱体模块成拱的围护结构
CN214789890U (zh) 一种建筑电气设备隔振安装装置
CN211080778U (z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柱结构
CN219138622U (zh) 一种预制围墙板
CN208718191U (zh) 拼装式预制楼板
CN210263385U (zh) 一种钢结构柱及钢结构梁的连接结构
CN216839838U (zh) 用于光伏板安装的模块化浇筑结构
CN217607925U (zh) 一种音响堆叠结构
CN215623986U (zh) 一种新型重型变速箱托架
CN220538547U (zh) 一种地铁风亭防洪系统安装基础
CN204726873U (zh) 大型陶瓷绝缘支柱放置台
CN217799722U (zh) 一种箱型构件隔板焊接结构
CN218101547U (zh) 一种锂电池内部上下层模块的固定结构
CN214658861U (zh) 一种泡沫模块用两个泡沫板之间的连接定位件
CN220822586U (zh) 一种轻量化树脂复合电缆沟盖板
CN114277925A (zh) 用于光伏板安装的模块化浇筑结构
CN217347475U (zh) 发动机支架及作业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