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1504U - 旋转装置及平视显示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装置及平视显示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1504U
CN209821504U CN201920325312.8U CN201920325312U CN209821504U CN 209821504 U CN209821504 U CN 209821504U CN 201920325312 U CN201920325312 U CN 201920325312U CN 209821504 U CN209821504 U CN 209821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pring
arm
mirror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253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仓徹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1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1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1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 G02B9/1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4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22Telecentric objectives or lens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04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 G02B19/0009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having refractive surface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 G02B19/0052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laser dio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02B7/18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for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4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5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with movable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旋转变得容易并抑制振动的技术,并且提供旋转装置及平视显示器装置。第2齿轮(240)具有:齿轮部(242),其与第1齿轮(230)啮合地进行旋转;以及凸起部(246),其向齿轮部(242)的旋转轴的方向凸起。支撑部(260)支撑第2齿轮(240)。弹簧(280)具有:线圈部(282),其使凸起部(246)插过;以及第1臂(284)及第2臂(286),其从线圈部(282)的两端延伸。第1钩挂部(300)钩挂第1臂(284),第2钩挂部(302)钩挂第2臂(286)。

Description

旋转装置及平视显示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机构,尤其涉及使旋转对象物旋转的旋转装置及平视显示器(head up display)装置。
背景技术
被搭载在车辆上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包括显示器、平面镜、以及反射构件,使从显示器射出的显示光在平面镜、以及反射构件上反射,并使其照射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以进行显示。为了调节平视显示器装置中的显示位置,反射构件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旋转机构来进行旋转。当传递来因车辆的行驶等而产生的晃动时,由于反射构件因旋转机构而发生振动,因而会在显示上产生抖动。为了防止此情况,通过将被设置在反射构件上的凸出形状的被支撑部插入到被设置在旋转机构上的孔形状的支撑部中,并以弹性构件来将它们夹持,从而将被支撑部的外表面按压固定在支撑部的内表面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16/152522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通过对反射构件和旋转机构进行按压固定,因旋转机构而导致的反射构件的振动被抑制。然而,使反射构件发生旋转所需的扭矩会变大。由此,作为能够安装在旋转机构上的电机,被限制为能够产生较大的扭矩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旋转变得容易并抑制振动的技术。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的旋转装置包括:螺丝状的第1齿轮,其以电机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第2齿轮,其具有与第1齿轮啮合,并以与电机的旋转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齿轮部、向齿轮部的旋转轴的方向凸起的凸起部、以及相对于齿轮部而在凸起部的相反侧保持旋转对象物的保持部;支撑部,其通过使第2齿轮的凸起部从通孔向第1表面侧凸出,并且使第1齿轮和第2齿轮的齿轮部配置在与第1表面相反的第2表面侧,从而支撑第2齿轮;弹簧,其具有使从支撑部的第1 表面侧凸出的凸起部插过的线圈部、以及从线圈部的两端延伸的第1臂及第2臂;以及弹簧行程限制部,其被以在与支撑部的第1表面之间夹着弹簧的线圈部的方式安装在凸起部上。第2齿轮的齿轮部具有钩挂弹簧的第1臂的第1钩挂部。支撑部的第1表面具有钩挂弹簧的第2臂的第2钩挂部。
优选地,上述第1钩挂部在前端具有第1爪部,在上述第1爪部,钩挂并保持上述弹簧的上述第1臂。
优选地,上述第2钩挂部在前端具有第2爪部,在上述第2爪部,钩挂并保持上述弹簧的上述第2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为平视显示器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旋转装置,其被配置在壳体内;以及反射镜,其通过旋转装置进行旋转。旋转装置包括:螺丝状的第1齿轮,其以电机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第2齿轮,其具有与第1齿轮啮合,并以与电机的旋转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齿轮部、向齿轮部的旋转轴的方向凸起的凸起部、以及相对于齿轮部而在凸起部的相反侧保持反射镜的保持部;支撑部,其通过使第2齿轮的凸起部从通孔向第1表面侧凸出,并且使第1齿轮和第2齿轮的齿轮部配置在与第1表面相反的第2表面侧,从而支撑第2齿轮;弹簧,其具有使从支撑部的第1表面侧凸出的凸起部插过的线圈部、以及从线圈部的两端延伸的第1臂及第2臂;以及弹簧行程限制部,其被以在与支撑部的第1表面之间夹着弹簧的线圈部的方式安装在凸起部上。第2齿轮的齿轮部具有钩挂弹簧的第1臂的第1钩挂部。支撑部的第1表面具有钩挂弹簧的第2臂的第2钩挂部。
优选地,上述第2齿轮的上述齿轮部的旋转轴与包含有上述第2齿轮的上述反射镜的重心接近。
优选地,上述第1钩挂部在前端具有第1爪部,在上述第1爪部,钩挂并保持上述弹簧的上述第1臂。
优选地,上述第2钩挂部在前端具有第2爪部,在上述第2爪部,钩挂并保持上述弹簧的上述第2臂。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旋转变得容易并抑制振动。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表示实施例的车辆的构造的图。
图2是表示图1a的平视显示器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的平视显示器装置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第2反射镜、以及对其进行保持的旋转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4的第2反射镜和旋转装置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6a、图6b和图6c是表示图4的旋转装置的构造的图。
图7a和图7b是表示图4的第2反射镜和旋转装置的作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之前,对基础知识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一种被搭载在车辆上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平视显示器装置为将信息作为虚像而映出在隔有挡风玻璃的驾驶视野上的虚像显示装置,并对驾驶员的视野信息进行支持。这种平视显示器装置被分类为挡风玻璃型平视显示器装置、以及合成器(conbiner)型平视显示器装置。挡风玻璃型平视显示器装置将信息显示在液晶面板等上,并使其反射到镜子上,从而将其作为虚像而映出在挡风玻璃上。对于驾驶员而言,看起来并不是挡风玻璃上的静止图像,而是像在前方的引擎盖上“悬浮”着图像一样。
合成器型平视显示器装置使被称为合成器的小型且透明的塑料盘(plasticdisc)配置在挡风玻璃的车内侧,且将合成器而非挡风玻璃用作显示信息的镜子。因为无需将挡风玻璃整合于光学路径,且装置被小型化,所以合成器型平视显示器装置能够容易地搭载在小型车或跑车上。然而,因为合成器型平视显示器装置的视觉显示的距离较短,所以与挡风玻璃型平视显示器装置相比,需要驾驶员的眼睛习惯较短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将挡风玻璃型平视显示器装置作为说明的对象,以下,将其称为平视显示器装置。
在平视显示器装置中,从液晶面板等显示装置射出的显示光被依次反射到第1反射镜、以及第2反射镜,并到达挡风玻璃。被反射到挡风玻璃的显示光在挡风玻璃的前方形成由显示光示出的图像的虚像,并且使来自前方的光透过。由此,虚像和前方的景象为驾驶员所识别。根据驾驶员的身高、驾驶姿势等,对于驾驶员而言合适的虚像的显示位置是不同的。为了调节显示位置,第2反射镜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旋转装置来进行旋转。当这种第2反射镜与旋转装置的组合因来自车辆的振动而发生共振时,会使虚像的显示上产生晃动。由此,驾驶员的可视性会恶化。
以往,为了抑制第2反射镜的旋转轴方向、以及旋转方向上的振动,使用了多个弹簧。然而,用于抑制旋转方向上的振动的弹簧被抵推在第2反射镜的背面。为了抑制这样的因弹簧的抵推而导致的第2反射镜的歪斜,对于第2反射镜的背面,使用刚性优异的高价材料。此外,多个弹簧会导致构造变得复杂。另一方面,在像背景技术那样,采用将第2反射镜与旋转装置按压固定的构造的情况下,为了抑制振动并使旋转成为可能,应加大用于使第2反射镜进行旋转的扭矩,需要能够产生较大扭矩的电机。因此,寻求使旋转变得容易并抑制振动,并且抑制构造的复杂化的方案。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平行”、“正交”不仅包含完全的平行、正交,也包含在误差的范围内偏离平行、正交的情况。此外,“大致”为在大概的范围内相同之意。
图1a和图1b表示车辆10的构造。如图1a和图1b所示,规定有由x轴、y轴、z轴构成的正交坐标系。x轴、y轴相互正交。x轴沿车辆10的前后方向延伸,y轴沿车辆10 的左右方向延伸。z轴垂直于x轴及y轴,并沿车辆10的高度方向延伸。此外,x轴、y 轴、z轴各自的正方向被规定为图1a和图1b中的箭头的方向,负方向被规定为与箭头相反的方向。在此,有时也将x轴的正方向称为“后方”、“后侧”,将x轴的负方向称为“前方”、“前侧”,将y轴的正方向称为“右方”、“右侧”,将y轴的负方向称为“左方”、“左侧”,将z轴的正方向称为“上方”、“上侧”,将z轴的负方向称为“下方”、“下侧”。
图1a为从左方观察的情况下的车辆10的部分剖视图。在引擎盖12的后方,配置有挡风玻璃14,挡风玻璃14一边向后方延伸,一边也向上方延伸。在挡风玻璃14的后方,配置有车顶16。由挡风玻璃14和车顶16包围的空间为车厢18,在车厢18的前方部分,配置有仪表盘20,在仪表盘20的后方,配置有方向盘22。此外,在车厢18中的方向盘 22的后方,配置有座椅(未图示),在座椅上,有驾驶员24就座。在这种状况下,驾驶员24会介由挡风玻璃14而观察前方的景象,并且观察仪表盘20的显示。因为从驾驶员 24到仪表盘20的距离约为0.8m,所以在隔有挡风玻璃14的前方的景象与仪表盘20的显示之间的视点切换中,对于驾驶员24而言,会产生调整焦点的负担。
在车厢18中,在车辆10与方向盘22之间,固定有平视显示器装置100。平视显示器装置100包含壳体110、显示装置112、第1反射镜114、第2反射镜116、以及开口盖 118。壳体110为具有上方的部分开口的箱形形状的壳,开口的部分由具有透光性的开口盖118覆盖。在壳体110的下方部分,设置有显示装置112,显示装置112例如为由液晶面板和背光用光源构成的透射式液晶显示器、或是自发光型显示器。显示装置112射出显示光50,该显示光50会显示出用于报知车辆的行驶速度或各种警告等各种车辆信息、以及导航信息等信息的图像。
第1反射镜114使显示装置112所射出的显示光50向第2反射镜116反射。第2反射镜116使在第1反射镜114上反射的显示光50进一步反射。由第2反射镜116反射的显示光50透过被设置在壳体110的开口上的开口盖118,射向挡风玻璃14。到达挡风玻璃14并被反射的显示光50在挡风玻璃14的前方位置形成图像的虚像52,并且使来自前方的光透过。由此,平视显示器装置100使驾驶员24识别出虚像52与前方的景象等两者。尤其是,从驾驶员24到虚像52的距离约为2m,其比从驾驶员24到仪表盘20的距离更长,且观察虚像52时与观察前方的景象时的视线的方向接近。因此,向隔有挡风玻璃14 的前方的景象和虚像52的视点切换中的调整焦点的负担被减少。
图1b表示从车厢18内观察前方的情况下的车辆10的构造。在方向盘22的前方,配置有仪表盘20,在它们的上方配置有挡风玻璃14。此外,隔着挡风玻璃14,前方的景象被识别出来。因为未图示的驾驶员24在前方的景象中关注的是在前方行驶的其他车辆,所以该其他车辆被设为注视点30。此外,注视点30的周围为有效视野32,有效视野32 的周围为引导视野34。有效视野32为能够瞬时接收信息的范围,引导视野34为能够感知提示信息的存在的范围。此外,虚像52被显示在挡风玻璃14的前方。因为虚像52被包含在有效视野32、以及引导视野34中,所以驾驶员24能够立即认识到虚像52所包含的内容。
图2是表示平视显示器装置100的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平视显示器装置100的构造的剖视图,其为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壳体110具有沿左右方向比沿前后方向更长的箱形形状,并且具有容纳第1反射镜114、以及第2反射镜116的中空形状。壳体 110具有向车辆10上安装的构造,能够安装在车辆10上。壳体110的上方的部分开口。壳体110例如由像黑色那样没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壳体110的开口被开口盖118覆盖。开口盖118例如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防止异物混入到壳体110中。
显示装置112被配置在壳体110的下方且后方的部分上。显示装置112能够向上方射出显示光50(未图示)。因此,显示光50被从显示装置112射出到开口盖118的内部空间。第1反射镜114被以与显示装置112相对的方式配置在显示装置112的上方,且被固定在壳体110内。第1反射镜114将来自显示装置112的显示光50向前方放大反射。
第2反射镜116被以与第1反射镜114相对的方式配置在第1反射镜114的前方。第 2反射镜116将来自第1反射镜114的显示光50向上方反射。如前所述,基于显示光50 的虚像52被如图1b所示地显示出来。因为对于驾驶员24而言合适的虚像52的显示位置,即驾驶员24易于使视点重合的虚像52的显示位置根据驾驶员的身高、驾驶姿势等而不同,所以虚像52的显示位置应被沿上下方向调节。为了实现此目的,第2反射镜116能够沿图3中的箭头的方向进行旋转。被配置在壳体110内的旋转装置(未图示)保持第2反射镜116,以使第2反射镜116进行旋转,以下,对旋转装置的构造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第2反射镜116、以及对其进行保持的旋转装置200的构造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2反射镜116和旋转装置200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6a、图6b和图6c表示旋转装置200的构造。旋转装置200包含步进电机210、电机安装环220、第1齿轮230、第2齿轮240、支撑部260、轴环270、基板272、弹簧280、以及弹簧行程限制部290。此外,步进电机210包含轴212,第1齿轮230包含第1齿轮齿232。第2齿轮240包含齿轮部242、第2齿轮齿244、凸起部246、保持部248、以及第1钩挂部300。支撑部260 包含第1表面262、第2表面264、通孔266、以及第2钩挂部302。弹簧280包含线圈部 282、第1臂284、以及第2臂286。此外,第2反射镜116包含轴部250。
步进电机210在上方部分设置有向上方凸出的棒状的轴212。该轴212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旋转轴C1为中心进行旋转。当输入驱动信号时,步进电机210会使轴212进行旋转,以成为与驱动信号的电角度相应的位置。在轴212,安装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齿轮230。第1齿轮230具有螺丝状的第1齿轮齿232。因为第1齿轮230随着轴212 的旋转而以第1旋转轴C1为中心进行旋转,所以第1齿轮齿232也会以第1旋转轴C1 为中心进行旋转。在第1齿轮230与轴212之间,配置有环形状的电机安装环220。
在第1齿轮230,啮合有第2齿轮240的齿轮部242。更详细而言,在齿轮部242,形成有第2齿轮齿244,第2齿轮齿244与第1齿轮230的第1齿轮齿232啮合。齿轮部 242能够以第2旋转轴C2为中心进行旋转,该第2旋转轴C2沿与第1旋转轴C1所延伸的上下方向不同的左右方向延伸。根据这种构造,因为第1齿轮230和齿轮部242形成蜗轮蜗杆副,所以当第1齿轮230以第1旋转轴C1为中心进行旋转时,齿轮部242会以第 2旋转轴C2为中心进行旋转。
在齿轮部242的右侧,配置有保持部248,保持部248保持作为旋转对象物的第2反射镜116。第2反射镜116例如为在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基材的表面通过蒸镀等手段而形成反射膜的凹面镜。另一方面,相对于齿轮部242,在保持部248的相反侧,配置有沿第2旋转轴C2向左方延伸的圆柱形状的凸起部246。因此,凸起部246可以说是向第2 旋转轴C2的方向凸起的。在此,因为齿轮部242、凸起部246、以及保持部248是被一体地形成的,所以当齿轮部242进行旋转时,它们也会沿同一方向旋转。
在第2反射镜116的右侧,配置有圆柱形状的轴部250。轴部250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110的轴承部(未图示)上。轴部250也以第2旋转轴C2为中心进行旋转。因此,由于当第2齿轮240进行旋转时,轴部250也会同样进行旋转,因而第2反射镜116也会进行旋转。
支撑部260具有沿着z-x平面的壁形状。支撑部260中的第1表面262朝向左方,支撑部260中的第2表面264朝向右方。即,第1表面262与第2表面264朝向相反的方向。圆形状的通孔266被以贯穿第1表面262与第2表面264的方式配置。第2齿轮240 的凸起部246从通孔266的右方向左方通过。因此,凸起部246从通孔266向第1表面 262侧凸出。另一方面,在第2表面264侧,配置有第1齿轮230、以及第2齿轮240的齿轮部242。根据这种构造,支撑部260对第2齿轮240和第2反射镜116进行支撑。
在凸起部246从第1表面262凸出的状态下,在第1表面262安装有轴环270。轴环270具有环形状,使凸起部246通过其中央的开口。此外,在第1表面262还安装有基板 272。基板272搭载有用于控制步进电机210的位置的电路,因为可以对其使用公知的技术,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弹簧280例如通过加工1根金属线而形成,且复合性地兼具压缩弹簧与扭力螺旋弹簧的功能。这种弹簧280由线圈部282、第1臂284、以及第2臂286一体地形成。线圈部 282具有被螺旋状地卷绕的形状。线圈部282使从支撑部260的第1表面262侧凸出的凸起部246插过。此外,在凸起部246的前端,安装有弹簧行程限制部290。因此,在第1 表面262与弹簧行程限制部290之间,夹有线圈部282。线圈部282通过被夹在第1表面 262与弹簧行程限制部290之间,从而被以沿左右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来配置。第1 臂284及第2臂286从这样的线圈部282的两端直线地延伸。
在第2齿轮240的齿轮部242中的左侧的表面,配置有向左方凸出的第1钩挂部300。第1钩挂部300在前端具有第1爪部310,在第1爪部310,钩挂并保持有弹簧280的第 1臂284。在支撑部260的第1表面262,配置有向左方凸出的第2钩挂部302。第2钩挂部302在前端具有第2爪部312,在第2爪部312,钩挂并保持有弹簧280的第2臂286。
图7a和图7b表示第2反射镜116和旋转装置200的作用。图7a是从左方观察第2 反射镜116和旋转装置200的图。包含有第2齿轮240的第2反射镜116的反射镜的重心F被以接近第2齿轮240的齿轮部242的第2旋转轴C2的方式配置。根据这种重心位置的调整,基于第2齿轮240的第2反射镜116的旋转变得顺畅。如前所述,该旋转是通过第1齿轮230与齿轮部242相互嵌合地运动来实现的。在这种机械部件中,沿第1齿轮 230的第1齿轮齿232和齿轮部242的第2齿轮齿244的运动方向,设置有被称为齿隙 (backlash)的间隙。齿隙会导致在第2齿轮240上产生能够在相邻的第2齿轮齿244间自由往复的游隙。该游隙会成为第2反射镜116的旋转方向上的晃动的原因。
为了防止该旋转方向上的晃动,使用扭簧,该扭簧由被配置在线圈部282的两端的第 1臂284和第2臂286构成。即,当使第1臂284与第2臂286的间隔缩小的方向上的负荷加于齿轮部242时,对于扭簧,会沿使它们的间隔扩大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的方向在图7a中由箭头示出。基于弹性变形,第1臂284与第2臂286的间隔的缩小被抑制,齿轮部242的位置的移动被抑制。结果,第2反射镜116的移动也会被抑制,第2 反射镜116处的旋转方向上的晃动会被防止。对于这种用于按压齿隙的扭簧,需要3G以上的力。
图7b是第2反射镜116和旋转装置200的俯视图。轴部250被支撑在轴承部(未图示)上,并且第2齿轮240被支撑在支撑部260上。因为这些支撑并未通过固定而进行,所以第2反射镜116能够沿左右方向自由往复。由此,成为第2反射镜116的轴方向上的晃动的原因。为了防止该轴方向上的晃动,使用线圈部282的螺旋弹簧。即,因为在线圈部282中,在被卷绕的线圈与线圈之间设置有间隙,所以螺旋弹簧会沿使该间隙减少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的方向在图7b中由箭头示出。基于弹性变形,向第2齿轮240 的左方向的移动被抑制,第2反射镜116处的轴方向上的晃动被防止。
像图7a和图7b那样,弹簧280具有扭簧的功能,并且还具有螺旋弹簧的功能。具有这些功能的弹簧280的负荷由第1钩挂部300和第2钩挂部302来承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为将具有从线圈部的两端延伸的第1臂及第2臂的弹簧钩挂在第1钩挂部和第2钩挂部上,所以能够将弹簧作为扭簧来使用。此外,因为弹簧被用作扭簧,所以能够抑制基于第1齿轮与第2齿轮的齿隙的旋转方向上的自由度。此外,因为基于齿隙的旋转方向上的自由度被抑制,所以能够限制第2齿轮的旋转方向上的移动。此外,因为第2齿轮的旋转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所以能够抑制反射镜的振动。此外,因为反射镜的振动仅由扭簧来抑制,所以能够使反射镜的旋转变得容易。
因为将具有从线圈部的两端延伸的第1臂及第2臂的弹簧钩挂在第1钩挂部和第2钩挂部上,所以能够将弹簧作为螺旋弹簧来使用。此外,因为弹簧被用作螺旋弹簧,所以能够抑制第2齿轮处的轴方向上的自由度。此外,因为第2齿轮处的轴方向上的自由度被抑制,所以能够限制第2齿轮的轴方向上的移动。此外,因为第2齿轮的轴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所以能够抑制反射镜的振动。此外,因为反射镜的振动仅由螺旋弹簧来抑制,所以能够使反射镜的旋转变得容易。此外,因为使第2齿轮的旋转轴与反射镜的重心接近,所以能够使反射镜的旋转变得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的概要如下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旋转装置包括:螺丝状的第1齿轮,其以电机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第2齿轮,其具有与第1齿轮啮合,并以与电机的旋转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齿轮部、向齿轮部的旋转轴的方向凸起的凸起部、以及相对于齿轮部而在凸起部的相反侧保持旋转对象物的保持部;支撑部,其通过使第2齿轮的凸起部从通孔向第1表面侧凸出,并且使第1齿轮和第2齿轮的齿轮部配置在与第1表面相反的第2表面侧,从而支撑第2齿轮;弹簧,其具有使从支撑部的第1表面侧凸出的凸起部插过的线圈部、以及从线圈部的两端延伸的第1臂及第 2臂;以及弹簧行程限制部,其被以在与支撑部的第1表面之间夹着弹簧的线圈部的方式安装在凸起部上。第2齿轮的齿轮部具有钩挂弹簧的第1臂的第1钩挂部。支撑部的第1 表面具有钩挂弹簧的第2臂的第2钩挂部。
根据该方案,因为通过将具有从线圈部的两端延伸的第1臂及第2臂的弹簧钩挂在第 2齿轮和支撑部上,从而限制第2齿轮的旋转方向和轴方向上的移动,所以能够使旋转对象物的旋转变得容易并抑制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为平视显示器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旋转装置,其被配置在壳体内;以及反射镜,其通过旋转装置进行旋转。旋转装置包括:螺丝状的第1齿轮,其以电机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第2齿轮,其具有与第1齿轮啮合,并以与电机的旋转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齿轮部、向齿轮部的旋转轴的方向凸起的凸起部、以及相对于齿轮部而在凸起部的相反侧保持反射镜的保持部;支撑部,其通过使第2齿轮的凸起部从通孔向第1表面侧凸出,并且使第1齿轮和第2齿轮的齿轮部配置在与第1表面相反的第2表面侧,从而支撑第2齿轮;弹簧,其具有使从支撑部的第1表面侧凸出的凸起部插过的线圈部、以及从线圈部的两端延伸的第1臂及第2臂;以及弹簧行程限制部,其被以在与支撑部的第1表面之间夹着弹簧的线圈部的方式安装在凸起部上。第2齿轮的齿轮部具有钩挂弹簧的第1臂的第1钩挂部。支撑部的第1表面具有钩挂弹簧的第2臂的第2钩挂部。
根据该方案,因为通过将具有从线圈部的两端延伸的第1臂及第2臂的弹簧钩挂在第2齿轮和支撑部上,从而限制第2齿轮的旋转方向和轴方向上的移动,所以能够使反射镜的旋转变得容易并抑制振动。
也可以是,第2齿轮的齿轮部的旋转轴与包含第2齿轮的反射镜的重心接近。在该情况下,因为使第2齿轮的旋转轴与反射镜的重心接近,所以能够使反射镜的旋转变得顺畅。
以上,以实施例为基础说明了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为例示,在它们的各构成要素或各处理过程的组合中,可能存在各种变形例,并且那样的变形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装置200将第2反射镜116作为旋转对象物来保持。然而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旋转装置200保持第2反射镜116以外的旋转对象物。根据本变形例,能够使应用范围扩大。
[附图标记说明]
100平视显示器装置、110壳体、112显示装置、114第1反射镜、116第2 反射镜、118开口盖、200旋转装置、210步进电机、212轴、220电机安装环、 230第1齿轮、232第1齿轮齿、240第2齿轮、242齿轮部、244第2齿轮齿、 246凸起部、248保持部、250轴部、260支撑部、262第1表面、264第2表面、 266通孔、270轴环、272基板、280弹簧、282线圈部、284第1臂、286第2臂、290弹簧行程限制部、300第1钩挂部、302第2钩挂部、310第1爪部、312 第2爪部。

Claims (7)

1.一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丝状的第1齿轮,其以电机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第2齿轮,其具有齿轮部、凸起部、以及保持部,该齿轮部与上述第1齿轮啮合,并以与上述电机的旋转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该凸起部向上述齿轮部的旋转轴的方向凸起,该保持部相对于上述齿轮部而在上述凸起部的相反侧保持旋转对象物,
支撑部,其通过使上述第2齿轮的上述凸起部从通孔向第1表面侧凸出,并且使上述第1齿轮、以及上述第2齿轮的上述齿轮部配置在与上述第1表面相反的第2表面侧,从而支撑上述第2齿轮,
弹簧,其具有线圈部、以及第1臂及第2臂,该线圈部使从上述支撑部的上述第1表面侧凸出的上述凸起部插过,该第1臂及第2臂从上述线圈部的两端延伸,以及
弹簧行程限制部,其被以在与上述支撑部的上述第1表面之间夹着上述弹簧的上述线圈部的方式安装在上述凸起部上;
上述第2齿轮的上述齿轮部具有钩挂上述弹簧的上述第1臂的第1钩挂部;
上述支撑部的上述第1表面具有钩挂上述弹簧的上述第2臂的第2钩挂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钩挂部在前端具有第1爪部,在上述第1爪部,钩挂并保持上述弹簧的上述第1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钩挂部在前端具有第2爪部,在上述第2爪部,钩挂并保持上述弹簧的上述第2臂。
4.一种平视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旋转装置,其被配置在上述壳体内,以及
反射镜,其通过上述旋转装置进行旋转;
上述旋转装置包括:
螺丝状的第1齿轮,其以电机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第2齿轮,其具有齿轮部、凸起部、以及保持部,该齿轮部与上述第1齿轮啮合,并以与上述电机的旋转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该凸起部向上述齿轮部的旋转轴的方向凸起,该保持部相对于上述齿轮部而在上述凸起部的相反侧保持上述反射镜,
支撑部,其通过使上述第2齿轮的上述凸起部从通孔向第1表面侧凸出,并且使上述第1齿轮、以及上述第2齿轮的上述齿轮部配置在与上述第1表面相反的第2表面侧,从而支撑上述第2齿轮,
弹簧,其具有线圈部、以及第1臂及第2臂,该线圈部使从上述支撑部的上述第1表面侧凸出的上述凸起部插过,该第1臂及第2臂从上述线圈部的两端延伸,以及
弹簧行程限制部,其被以在与上述支撑部的上述第1表面之间夹着上述弹簧的上述线圈部的方式安装在上述凸起部上;
上述第2齿轮的上述齿轮部具有钩挂上述弹簧的上述第1臂的第1钩挂部;
上述支撑部的上述第1表面具有钩挂上述弹簧的上述第2臂的第2钩挂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齿轮的上述齿轮部的旋转轴与包含有上述第2齿轮的上述反射镜的重心接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钩挂部在前端具有第1爪部,在上述第1爪部,钩挂并保持上述弹簧的上述第1臂。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钩挂部在前端具有第2爪部,在上述第2爪部,钩挂并保持上述弹簧的上述第2臂。
CN201920325312.8U 2018-03-16 2019-03-14 旋转装置及平视显示器装置 Active CN20982150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0147A JP6941816B2 (ja) 2018-03-16 2018-03-16 回転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8-050147 2018-03-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1504U true CN209821504U (zh) 2019-12-20

Family

ID=67774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5312.8U Active CN209821504U (zh) 2018-03-16 2019-03-14 旋转装置及平视显示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81004B2 (zh)
JP (1) JP6941816B2 (zh)
CN (1) CN209821504U (zh)
DE (1) DE1020191067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7114A (zh) * 2021-12-09 2022-06-17 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调整装置、抬头显示器及汽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20654B2 (en) * 2019-04-18 2022-05-03 Hyundai Mobis Co., Ltd. Headup display device
JP7367765B2 (ja) * 2019-09-26 2023-10-24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JP6968858B2 (ja) * 2019-10-31 2021-1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ミラー装置
EP3926380B1 (en) * 2020-06-19 2024-02-07 Jabil Inc. Mirror mount for a head-up display
JP7210623B2 (ja) * 2021-02-15 2023-01-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23028036A (ja) * 2021-08-18 2023-03-03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表示装置
JP2023060690A (ja) 2021-10-18 2023-04-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61987A (ja) * 2010-09-17 2012-03-29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
US9415688B2 (en) * 2011-10-20 2016-08-16 Yazaki Corporation Vehicular display unit
JP6044838B2 (ja) * 2013-04-04 2016-12-14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6222988B2 (ja) * 2013-05-20 2017-11-01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6020945A (ja) * 2014-07-14 2016-02-04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6455268B2 (ja) 2015-03-23 2019-01-23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9817234B2 (en) * 2015-10-30 2017-11-14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Misuse detection for display combiner
JP2017144847A (ja) * 2016-02-16 2017-08-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6728005B2 (ja) 2016-09-21 2020-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7114A (zh) * 2021-12-09 2022-06-17 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调整装置、抬头显示器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41816B2 (ja) 2021-09-29
US20190285889A1 (en) 2019-09-19
US11281004B2 (en) 2022-03-22
DE102019106744A1 (de) 2019-09-19
JP2019159282A (ja)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21504U (zh) 旋转装置及平视显示器装置
JP6107047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10416448B2 (en) Head-up display device
JP6402278B2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KR101640579B1 (ko)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JP6693474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223942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7347142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JP5880212B2 (ja) コンバイナ収納装置、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EP3948395B1 (en) Apparatus comprising a mirror fixed to a housing by a fixation device
JP6965672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JP2022110595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KR102016258B1 (ko) 미러 어셈블리
JP7327263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JP7327261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WO2022176525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7380402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JP7327262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JP2021075180A (ja) 虚像表示装置
JP2527716Y2 (ja) 車両用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US11772492B1 (en) Head-up display
JP2021167874A (ja) ミラ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23076352A (ja) 画像照射装置
JP2023076353A (ja) 画像照射装置
JP2022130094A (ja) ミラー及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6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Ri Be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Ri Be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