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9833U - 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 Google Patents

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9833U
CN209819833U CN201920603366.6U CN201920603366U CN209819833U CN 209819833 U CN209819833 U CN 209819833U CN 201920603366 U CN201920603366 U CN 201920603366U CN 209819833 U CN209819833 U CN 209819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groove
louver
rotating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33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金莹
万世和
潘卫琼
张永炜
杨秋石
张秋雨
王萍
黄聪
彭斌
李志强
莫灼均
梁郁龙
杜煜昊
李健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06033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9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9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9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百叶组件及空调,包括:安装件;百叶组,每个所述百叶组包括两片子百叶,全部所述子百叶相互间隔且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安装件上,每相邻两片所述子百叶之间形成出风口;连杆,与所述百叶组中至少一片所述子百叶传动且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件设置有转动配合部,每片所述子百叶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体及转动体,所述传动体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杆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相对于所述转动配合部转动至改变所述出风口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出风口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改变,从而出风口吹出的风将呈一定角度吹向人体,避免了直接吹,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空调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中,座吊机空调由于款式新颖及安装美观,在商业上受到广泛应用。
但是传统座吊机空调的百叶组件根据其安装位置不同,只可实现左右送风(从人体的左右方向送风)或者上下送风(从人体的上下方向送风),如此会直吹到人体,造成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百叶组件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用户体验的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一种百叶组件,包括:
安装件;
百叶组,每个所述百叶组包括两片子百叶,全部所述子百叶相互间隔且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安装件上,每相邻两片所述子百叶之间形成出风口;
连杆,与所述百叶组中至少一片所述子百叶传动且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件设置有转动配合部,每片所述子百叶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体及转动体,所述传动体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杆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相对于所述转动配合部转动至改变所述出风口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配合部为开设于所述安装件上的凹槽,每个所述转动体至少部分容置于每个所述凹槽内并可在所述凹槽内转动;或者所述转动配合部为凸向所述转动体设置的第一弧形面,所述转动体为凹向所述转动配合部设置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弧形面转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凹槽沿平行于所述风源的出风方向上延伸开设于所述安装件上,每个所述转动体滑动设置于每个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连杆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在所述凹槽内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风源的方向直线滑动,以改变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源之间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体包括导向部,当所述转动体在所述凹槽内滑动时所述导向部的两侧抵接于所述凹槽的两侧壁,当所述转动体在所述凹槽内转动时所述导向部脱离所述凹槽的两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凹槽沿平行于所述风源的出风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转动位,所述连杆可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在所述凹槽的所述转动位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凹槽在所述转动位处的宽度大于所述转动体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凹槽的至少一端贯穿所述安装件设置,每个所述转动体从每个所述凹槽贯穿于所述安装件的其中一端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沿所述安装件的厚度方向上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较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传动体设置,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
所述转动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传动体之间,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所述第一转动部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转动部至少部分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体包括球状体,所述凹槽的截面为与所述球状体相匹配的圆弧状,所述转动体通过所述球状体在所述凹槽内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体与所述传动体连接的表面为凸向所述传动体设置的弧球状面,所述传动体与所述转动体的部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片所述子百叶的所述转动体相对于其与所述连杆的连接处远离风源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片所述子百叶远离所述风源的一端的厚度大于其靠近所述风源的一端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杆包括与所述百叶组的所述至少一片子百叶传动连接的第一子连杆与第二子连杆,所述第一子连杆与所述第二子连杆相互间隔设置且相对于所述子百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百叶组连接的全部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形成连杆总成,所述连杆总成驱动全部所述子百叶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相对于相匹配的所述转动配合部同步转动。
一种空调,包括风源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百叶组件,所述百叶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风源连通。
上述百叶组件及空调,通过连杆带动子百叶相对于安装件转动,改变了出风口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出风口的出风角度改变,如此从出风口吹出的风将呈一定角度吹向人体,避免直吹,使吹向人体的风较柔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百叶组件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百叶组件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百叶组件中的子百叶与转轴的装配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百叶组件中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百叶组件100,其设置于空调,用于空调的出风。其中,该空调可为座吊机空调,亦可以为其他种类的空调,即需要设置百叶组件100的空调均适用,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以空调为座吊机空调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仅用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制本申请的技术范围。再者实施例中的图式亦省略不必要组件,以清楚显示本申请的技术特点。
座吊机空调包括风源以及百叶组件100,百叶组件100设置于风源的下游,风源吹出的风经过百叶组件100的调节后,以一定的角度从座吊机空调吹向外界,以供用户所需。
继续参阅图1,百叶组件100包括安装件10、子百叶20以及连杆,安装件10用于安装子百叶20,连杆与子百叶20连接,连杆运动可带动子百叶20相对于安装件10运动。
子百叶20包括至少两片,全部子百叶20沿同一方向相互间隔装配于安装件10上,每片子百叶20与安装件10之间转动连接,且每相邻两个子百叶20之间形成与风源连通的出风口40,以便于从风源吹出的风经过出风口40流向外界。
具体地,每相邻两片子百叶20形成一个百叶组a,连杆与每组百叶组a的至少一片子百叶20传动连接,也即为每个连杆可带动每组百叶组a中至少一片子百叶20相对于安装件10运动。更具体地,连杆与每组百叶组a中的两片子百叶20均传动且可转动连接。
安装件10上具有至少两个转动配合部,每片子百叶20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体21与转动体22,传动体21与连杆转动连接,每个转动体22与每个转动配合部相配合,连杆驱动每片子百叶20通过自身转动体22相对于转动配合部转动,以改变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以使从出风口40吹出的风呈一定角度吹向人体,而不是直吹向人体(垂直吹向人体)。
本实施例提供的百叶组件10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出风口40正对风源只可以实现上下出风或者左右出风而导致直吹向人体的方式,通过改变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出风口40的出风角度发生改变,出风时将不再正对人体直吹,而是呈一定的角度吹向人体,使吹向人体的风较柔和,提高了用户体验。
继续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转动配合部为开设于安装件10上的凹槽11,每个转动体22至少部分容置于每个凹槽11内并可在凹槽11内转动,连杆带动每片子百叶20通过自身的转动体22在凹槽11内的转动,以改变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以使从出风口40吹出的风呈一定角度吹向人体。
子百叶20与安装件10通过转动体22与凹槽11相配合实现转动连接的方式,由于凹槽11开设于厚度较厚的安装件10上,从而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凹槽11可以为安装件10表面凹下的槽,也可以为开设于安装件10上的孔。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转动配合部还可以为凸向转动体22设置的第一弧形面,转动体22包括凹向转动配合部设置的第二弧形面,第二弧形面与第一弧形面配合转动。子百叶20与安装件10通过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相配合实现转动的连接方式,相对于子百叶20与安装件10通过平面实现转动连接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子百叶20的位置,以防止子百叶20在转动的过程中跑偏。
具体地,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中至少一者为弧球状面,如此便于实现子百叶20与安装件10之间大范围转动。
继续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凹槽11沿平行于风源的出风方向上延伸开设于安装件10上,每个转动体22滑动设置于每个凹槽11内,连杆驱动每片子百叶20通过自身转动体22在凹槽11内向靠近或远离风源的方向直线滑动,以改变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间距,从而改变从风源进入出风口40的进风强度。
即为,当连杆带动子百叶20相对于安装件10向靠近风源或远离风源的方向移动时,子百叶20的转动体22可在凹槽11内沿靠近或远离风源的方向直线滑动,从而改变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间距,以改变进入百叶组件100的出风口40的进风强度;当连杆带动子百叶20相对于安装件10转动时,子百叶20的转动体22可在凹槽11内转动,从而改变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以改变从出风口40吹出的风的出风角度。
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凹槽11沿平行于风源的出风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转动位b,连杆驱动每片子百叶20通过自身转动体22在凹槽11的转动位b转动。
具体地,每个凹槽11沿平行于风源的出风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四个转动位b,当转动体22分别处于上述四个转动位b时,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间距为四种,此时进入百叶组件100的出风口40的进风强度各不相同。如可以设置上述出风口40风源之间不同的四种间距分别为四个风挡状态:超强风挡、高风挡、中风挡和低风挡,其中出风口40距离风源越近风挡越大。
工作时,连杆带动子百叶20通过其转动体22相对于安装件10在其凹槽11内沿靠近风源或远离风源的方向移动到其中一个风挡,也即为转动体22位于凹槽11的其中一个转动位b时,连杆再带动子百叶20通过其转动体22相对于转动位b转动,以改变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从而改变百叶组件100的出风角度。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设置每个凹槽11的长度只可设置一个转动位b,即为每个凹槽11并非沿平行于风源的出风方向上延伸开设于安装件10上,此时转动体22在滑槽内不可滑动只可转动,此时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间距固定,只有一个风挡。
在一个实施例中,百叶组件100包括均与连杆连接的移动驱动件与转动驱动件,移动驱动件带动子百叶20相对于安装件10沿平行于风源的出风方向的方向直线移动,以改变百叶组件100的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间距;转动驱动件用于驱动连杆带动子百叶20相对于安装件10转动,以改变百叶组件100的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凹槽11的至少一端贯穿安装件10设置,每个转动体22从每个凹槽11贯穿于安装件10的其中一端至少部分容置于凹槽11内。如此设置,以便于转动体22从凹槽11的其中一端安装于凹槽11内。
继续参阅图2,具体地,凹槽11包括沿安装件10的厚度方向上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111与第二凹槽112,第一凹槽111较第二凹槽112远离传动体21设置,第一凹槽111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112的宽度,第一凹槽111与第二滑槽相互连通的至少一端均贯穿件10设置。
参阅图3,转动体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转动部221与第二转动部222,第二转动部222连接于第一转动部221与传动体21之间,第一转动部221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112的宽度,第一转动部221容置于第一凹槽111内,第二转动部222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二凹槽112内。
在装配时,第一转动部221与第二转动部222可从第一凹槽111与第二凹槽112贯穿于安装件10的其中一端分别装配于第一凹槽111与第二凹槽112内。由于第一转动部221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112的宽度,则第一转动部221将不可从第一凹槽111进入到第二凹槽112后滑出,保证了百叶组件100工作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部221为球状体,第一凹槽111的截面为与第一转动部221相匹配的圆弧状,如此便于第一转动部221在第一凹槽111内滑动及转动。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部221与第一凹槽111的形状不受限定,只要保证第一转动部221可在第一凹槽111内转动及滑动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体22为圆柱状,第二凹槽112的截面为与第二转动体22相匹配的长方形,如此便于第二转动部222在第二凹槽112内滑动及转动。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动部222与第二凹槽112的形状不受限定,只要保证第二转动部222可在第二凹槽112内转动及滑动即可。
继续参阅图2及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转动体22还包括导向部223,导向部223与第二转动部222连接,且导向部223可相对于第二转动部22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导向部223相对于第二转动部222处于第一位置时,导向部223的两侧抵接于第二凹槽112的两侧壁,当导向部223相对于第二转动部222处于第二位置时,导向部223脱离第二凹槽112的两侧壁。如此,当转动体22在凹槽11内滑动时导向部223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当转动体22在凹槽11内转动时导向部223不会干涉其转动。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凹槽11并非包括第一凹槽111与第二凹槽112时,即凹槽11各处的形状相同时,导向部223也可以与第一转动部221连接,且导向部223可相对于第一转动部221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当导向部223相对于第一转动部221处于第三位置时,导向部223的两侧抵接于凹槽11的两侧壁,当导向部223相对于第一转动部221处于第四位置时,导向部223脱离凹槽11的两侧壁。
继续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凹槽11在转动位b的宽度大于转动体22的宽度,如此便于转动体22在转动位b转动。具体地,每个凹槽11在其他位置处的宽度与转动体22的宽度相等,以便于转动体22在凹槽11内滑动。
具体地,每个第一凹槽111在其中一个转动位b的宽度大于第一转动部221的宽度,每个第一凹槽111其他位置处的宽度与第一转动部221的宽度相等;每个第二凹槽112在该转动位b的宽度大于第二转动体22的宽度,每个第二凹槽112其他位置的宽度与第二转动部222的宽度相等。
继续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转动体22与传动体21连接的表面为凸向传动体21设置的弧球状面224,转动体22的部分与传动体21连接,弧球状面224可以起到分散吹向其风力的目的。
继续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每片子百叶20的传动体21为长方体板状结构。可以理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片子百叶20的传动体21还可以选择其他形状,在此亦不作限定。
每片子百叶20的转动体22相对于其与连杆的连接处远离风源设置,即为子百叶20远离风源的一端与安装件10转动连接,子百叶20靠近风源的一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如此,减少风源对子百叶20与安装件10连接位置的干扰,以便于子百叶20相对于安装件10转动。
每片子百叶20远离风源的一端的厚度大于其靠近风源的一端的厚度,即为子百叶20与安装件10连接位置的厚度较薄,如此子百叶20受到的风阻较小,更便于子百叶20相对于安装件10转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每个连杆包括第一子连杆与第二子连杆,第一子连杆与第二子连杆均与百叶组a中两片子百叶20连接且两者之间相互间隔设置,第一子连杆与第二子连杆相对于两片子百叶2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如此,可以减小子百叶20在受力较大时产生变形;且也可以减小子百叶20在受力较大时产生较大的噪音。
继续参阅图1,具体地,与百叶组a连接的全部连杆固定连接形成连杆总成30,连杆总成30驱动全部子百叶20通过自身转动体22在相匹配的凹槽11内同步转动。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与百叶组a连接的全部连杆也可分体设置,如此可以实现每个连杆对每组百叶组a的单独驱动。
更具体地,当与百叶组a连接的全部连杆固定连接形成连杆总成30时,连杆总成30包括第一子连杆总成31与第二子连杆总成32,第一子连杆总成31与第二子连杆总成32均与全部子百叶20连接且两者之间相互间隔设置,第一子连杆总成31与第二子连杆总成32相对于全部子百叶2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参阅图2及图4,具体地,每片子百叶20的传动体21上设置有百叶槽211,第一子连杆总成31与第二子连杆总成32容置于相对应的百叶槽211中,且通过转轴50与子百叶20转动连接,以避免第一子连杆总成31与第二子连杆总成32突伸于子百叶20外,干扰其他部件工作。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百叶组件100的空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百叶组件100及空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每个连杆与百叶组a的两片子百叶20均转动连接,每个连杆运动带动叶片组的两个子百叶20运动以使全部子百叶20相对于安装件10转动,从而改变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出风口40的出风角度发生改变,如此从出风口40吹出的风将呈一定角度吹向人体,避免直吹,使吹向人体的风较柔和,提高了用户体验;
2、子百叶20与安装件10通过转动体22与凹槽11相配合实现转动连接的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凹槽11开设于厚度较厚的安装件10上,从而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3、连杆带动子百叶20相对于安装件10向靠近风源或远离风源的方向移动时,子百叶20的转动体22在凹槽11内沿平行于风源的出风方向的方向做直线运动,从而改变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间距,以达到改变进入百叶组件100的出风口40的进风强度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件(10);
百叶组(a),每个所述百叶组(a)包括两片子百叶(20),全部所述子百叶(20)相互间隔且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安装件(10)上,每相邻两片所述子百叶(20)之间形成出风口(40);
连杆,与所述百叶组(a)中至少一片所述子百叶(20)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件(10)设置有转动配合部,每片所述子百叶(20)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体(21)及转动体(22),所述传动体(21)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杆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20)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22)相对于所述转动配合部转动至改变所述出风口(40)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配合部为开设于所述安装件(10)上的凹槽(11),每个所述转动体(22)至少部分容置于每个所述凹槽(11)内并可在所述凹槽(11)内转动;或者所述转动配合部为凸向所述转动体(22)设置的第一弧形面,所述转动体(22)包括凹向所述转动配合部设置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弧形面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11)沿平行于所述风源的出风方向上延伸开设于所述安装件(10)上,每个所述转动体(22)滑动设置于每个所述凹槽(11)内;
其中,所述连杆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20)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22)在所述凹槽(11)内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风源的方向直线滑动,以改变所述出风口(40)与所述风源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22)包括导向部(223),当所述转动体(22)在所述凹槽(11)内滑动时所述导向部(223)的两侧抵接于所述凹槽(11)的两侧壁,当所述转动体(22)在所述凹槽(11)内转动时所述导向部(223)脱离所述凹槽(11)的两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11)沿平行于所述风源的出风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转动位(b),所述连杆可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20)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22)在所述凹槽(11)的所述转动位(b)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11)在所述转动位(b)处的宽度大于所述转动体(22)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11)的至少一端贯穿所述安装件(10)设置,每个所述转动体(22)从每个所述凹槽(11)贯穿于所述安装件(10)的其中一端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包括沿所述安装件(10)的厚度方向上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111)与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一凹槽(111)较所述第二凹槽(112)远离所述传动体(21)设置,所述第一凹槽(11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112)的宽度;
所述转动体(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转动部(221)与第二转动部(222),所述第二转动部(222)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221)与所述传动体(21)之间,所述第一转动部(22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112)的宽度,所述第一转动部(221)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所述第二转动部(222)至少部分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112)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22)包括球状体,所述凹槽(11)的截面为与所述球状体相匹配的圆弧状,所述转动体(22)通过所述球状体在所述凹槽(11)内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22)与所述传动体(21)连接的表面为凸向所述传动体(21)设置的弧球状面(224),所述传动体(21)与所述转动体(22)的部分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子百叶(20)的所述转动体(22)相对于其与所述连杆的连接处远离风源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子百叶(20)远离所述风源的一端的厚度大于其靠近所述风源的一端的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杆包括与所述百叶组(a)的所述至少一片子百叶(20)传动连接的第一子连杆与第二子连杆,所述第一子连杆与所述第二子连杆相互间隔设置且相对于所述子百叶(2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百叶组(a)连接的全部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形成连杆总成(30),所述连杆总成(30)驱动全部所述子百叶(20)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22)相对于相匹配的所述转动配合部同步转动。
15.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源及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百叶组件(100),所述百叶组件(100)的出风口(40)与所述风源连通。
CN201920603366.6U 2019-04-28 2019-04-28 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Active CN209819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3366.6U CN209819833U (zh) 2019-04-28 2019-04-28 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3366.6U CN209819833U (zh) 2019-04-28 2019-04-28 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9833U true CN209819833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82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3366.6U Active CN209819833U (zh) 2019-04-28 2019-04-28 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98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161A (zh) * 2019-04-28 2019-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161A (zh) * 2019-04-28 2019-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98310B1 (ko) 에어 컨디셔너
CN102937325A (zh) 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室内机
CN102878660A (zh)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空调器和空调器的送风方法
CN102853520B (zh)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819833U (zh) 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CN211808949U (zh) 隐藏式出风结构
CN205156282U (zh) 出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03184U (zh) 空调器的导风叶片、导风组件、面板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09605360U (zh)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65047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557386U (zh) 出风机构及空调室内机
CN107514675B (zh)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1703137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667907U (zh) 一种空调器的旋转出风口结构及空调器
CN208859817U (zh) 一种空调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267674U (zh)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20852531U (zh) 折叠导风门及空调器
CN106016561A (zh) 一种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8269532U (zh) 一种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09840388U (zh) 导风板摆动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CN217357090U (zh)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空调器
CN110486798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186113A (zh) 空调器
CN209910036U (zh) 空调器出风口结构、空调器
CN220507188U (zh) 用于空调导风板的驱动机构、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