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8599U -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18599U CN209818599U CN201822123343.3U CN201822123343U CN209818599U CN 209818599 U CN209818599 U CN 209818599U CN 201822123343 U CN201822123343 U CN 201822123343U CN 209818599 U CN209818599 U CN 2098185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 brake
- expansion sleeve
- adjustment device
- disc bra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包括:缸壳、活塞、止档组件、胀套以及弹性件,缸壳内设置有移动通道,移动通道的一端敞开以形成开口部,移动通道的底壁设置有朝向开口部延伸的固定凸台;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移动通道内,活塞的底壁外侧伸出开口部且设置有摩擦片;止档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室内且可在活塞的带动下移动;胀套套设在固定凸台上且与固定凸台过盈配合,胀套与止档组件彼此正对且间隔开;弹性件的一端与止档组件相连,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胀套相连。这样,一方面,使制动间隙保持稳定,从而使制动响应时间、制动效果均保持稳定;另一方面,无需设置驱动件以及传动组件,结构更加简单、空间占用低,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车辆多采用无间隙调整功能的制动器。这种制动器在油缸内注入具有一定压力的制动液,推动活塞运动,进而带动摩擦片、压紧制动盘,即可实现车辆的制动,且这种制动器的结构简单、技术成熟、价格低廉且制动性能稳定。但是,上述传统的无间隙调整功能的制动器的制动盘磨损后,无法进行间隙调整,会降低制动效果、增加安全隐患。
进而,相关技术中,具有间隙调整功能的制动器一般是通过驱动装置、用于传动的双头螺杆、与双头螺杆配合的芯轴以及花键实现间隙补偿或者通过驱动装置、调节螺母、挡块等实现间隙调整。这样,现有的间隙调整装置,虽然也可以对制动间隙进行调整,使制动间隙保持稳定,但均需要设置驱动装置驱动间隙调整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空间占用大、难以布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所述间隙调整装置能够调整制动间隙,且结构简单、空间占用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包括:缸壳、活塞、止档组件、胀套以及弹性件,所述缸壳内设置有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的一端敞开以形成开口部,所述移动通道的底壁设置有朝向所述开口部延伸的固定凸台;所述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通道内,所述活塞的周壁与所述固定凸台间隔开以形成安装腔室,所述活塞的底壁外侧伸出所述开口部且设置有摩擦片;所述止档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且可在所述活塞的带动下移动;所述胀套套设在所述固定凸台上且与所述固定凸台过盈配合,所述胀套与所述止档组件彼此正对且间隔开;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止档组件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胀套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通过设置可相对缸体运动的胀套,并在摩擦片出现磨损,导致制动间隙(制动行程)增大时,通过止档组件推动胀套运动,以将磨损量转移到活塞的顶壁与缸壳之间。这样,一方面,使制动间隙(制动行程)保持稳定,从而使制动响应时间,制动效果均保持稳定;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间隙调整装置相较传统的间隙调整装置,无需设置驱动件以及传动组件,通过盘式制动器制动过程中,惯有的推动力,即可实现制动间隙的调整,结构更加简单、空间占用低,生产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摩擦片适于在活塞的带动下与制动盘止抵,在所述摩擦片未磨损且处于活塞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止档组件与所述胀套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摩擦片与所述制动盘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档组件与所述胀套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摩擦片与所述制动盘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胀套的内端与所述止档组件正对且间隔开,所述胀套的外端具有翻边部,所述弹性件的所述另一端止抵在所述翻边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档组件包括:挡圈和衬套,所述挡圈固定在所述活塞上;所述衬套套设在所述固定凸台上且夹设在所述挡圈与所述弹性件的所述一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包括:套筒部、止抵部,所述套筒部套设在所述固定凸台上;所述止抵部设置在所述套筒部的端部且沿所述套筒部的径向向远离所述套筒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件的所述一端止抵在所述止抵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凸台包括:基座和固定杆,所述基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通道的底壁上;所述固定杆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固定杆的外周套设有胀套。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与所述缸壳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基座螺纹配合。
可选地,所述间隙调整装置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活塞在所述移动通道内移动以使所述摩擦片可选择地与所述制动片止抵。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液压机,所述缸壳、所述活塞的内端和所述挡圈限定出与所述液压机相连的压力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间隙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间隙调整装置未磨损时的制动间隙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间隙调整装置磨损后的制动间隙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间隙调整装置调整后的制动间隙示意图。
附图标记:
间隙调整装置100,制动盘200,
缸壳10,固定凸台11,基座111,固定杆112,
活塞20,止档组件30,挡圈31,衬套32,套筒部321,止抵部322,
胀套40,翻边部41,弹性件50,
移动通道a,开口部b,安装腔室c,压力腔d,
活塞的底壁的外侧面与顶壁的侧面距离为A,衬套朝向胀套的端面与胀套朝向衬套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B,活塞的底壁的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C,摩擦片磨损量为△,预设制动间隙(制动行程)为S,磨损后未调整时的制动行程S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首先,现有技术中,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的两侧设置有摩擦片,后摩擦片固定连接活塞,活塞能够沿浮动钳体轴向移动;电机定子安装在浮动钳体上,电机转子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中心轮连接,行星架与丝杠固定连接,丝杠与花键轴的螺纹孔形成螺纹传动,实现将制动器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调节螺杆通过推力轴承与花键轴连接,调节螺杆和调节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间隙调节机构,能够对制动盘与摩擦片之间的间隙进行自动调节,以保证车辆制动响应速度的恒定性,进一步保障制动性能。
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中,间隙调整装置至少包括电机、传动组件。制动间隙的调整一般通过电机驱动传动组件,进而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活塞以及与活塞连接的摩擦片朝向制动盘移动,以通过该移动量调整制动间隙,从而维持制动间隙的稳定。
进而,现有技术中的间隙调整装置,需要设置驱动件以及传动组件或者驱动件直接作用在活塞上,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空间占用较大。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间隙调整装置100,该间隙调整装置100无需设置驱动件(如电机)以及传动组件,结构更加简单、在可以实现制动间隙调整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空间占用、简化结构,并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100包括:缸壳10、活塞20、止档组件30、胀套40以及弹性件50。
其中,缸壳10内设置有移动通道a,移动通道a的一端敞开以形成开口部b,移动通道a的底壁设置有朝向开口部b延伸的固定凸台11;活塞20可移动地设置在移动通道a内,活塞20的周壁与固定凸台11间隔开以形成安装腔室c,活塞20的底壁外侧伸出开口部b且设置有摩擦片(图中未示出);止档组件30设置在安装腔室c内且可在活塞20的带动下移动;胀套40套设在固定凸台11上且与固定凸台11过盈配合,胀套40与止档组件30彼此正对且间隔开;弹性件50的一端与止档组件30相连,弹性件50的另一端与胀套40相连。
具体而言,活塞20可滑动地设置在缸壳10上,且活塞20背离缸壳10的底壁的外侧面上连接有摩擦片,活塞20朝向缸壳10的顶壁与固定凸台11之间设置有止档组件30,止档组件30与活塞20的底壁之间设置有胀套40,胀套40临近活塞20的底壁设置,胀套40与衬套3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0。
其中,活塞20以及止档组件30适于在流入到缸壳10内的液压油或者气压的推动下朝向制动盘200运动,以推动摩擦片夹紧制动盘200,从而实现制动,且在该过程中,胀套40不会相对缸壳10运动。
进而,当摩擦片长期使用出现磨损后,活塞20以及止档组件30再次推动摩擦片朝向制动盘200运动,且止档组件30推动胀套40相对背离缸壳10朝向制动盘200运动,且在制动完成后,弹性件50推动止档组件30运动,而胀套40停留在被推动到的位置上,从而将摩擦片磨损产生的间隙,转移到活塞20的顶壁与缸壳10之间,使摩擦片与制动盘200之间的距离(即制动间隙或制动行程)保持不变,实现制动间隙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制动间隙与制动行程所体现的是相同的物理量,均是指摩擦片与制动盘200之间的距离,由于附图中未示出摩擦片,故在附图中将活塞20的底壁的外侧面与制动盘200之间的的距离示意为制动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100,通过设置可相对缸壳10运动的胀套40,并在摩擦片出现磨损,导致制动间隙(制动行程)增大时,通过止档组件30推动胀套40运动,以将磨损量转移到活塞20的顶壁与缸壳10之间。这样,一方面,使制动间隙(制动行程)保持稳定,从而使制动响应时间,制动效果均保持稳定;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间隙调整装置100相较传统的间隙调整装置100,无需设置驱动件以及传动组件,通过盘式制动器制动过程中,惯有的推动力,即可实现制动间隙的调整,结构更加简单、空间占用低,生产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活塞20的底壁的外侧面与顶壁的侧面距离为A,衬套32朝向胀套40的端面与胀套40朝向衬套32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B,活塞20的底壁的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C,摩擦片磨损量为△,预设制动间隙(制动行程)为S,磨损后未调整时的制动行程S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摩擦片适于在活塞20的带动下与制动盘200止抵,在摩擦片未磨损且处于活塞20处于初始位置时,止档组件30与胀套40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摩擦片与制动盘200之间的距离。
这样,在缸壳10内的液压油或者气压推动活塞20以及止档组件30朝向制动盘200运动时,衬套32不会作用于胀套40,从而使胀套40不会朝向制动盘200运动,可以提高在摩擦片未磨损状态下的盘式制动器的工作稳定性。
进而,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使止档组件30与胀套40之间的距离等于摩擦片与制动盘200之间的距离。
具体而言,在进行制动间隙调整时,活塞20以及止档组件30可以在液压油的带动下先朝向制动盘200运动预设制动间隙的长度S,并在到达预设制动间隙长度后直接使止档组件30与胀套40止抵,进而使止档组件30继续推动胀套40朝向制动盘200运动,此时的运动长度为△,从而通过止档组件30推动胀套40朝向制动盘200运动△长度,以使摩擦片的磨损量△转移到活塞20与缸壳10一侧。
这样,使制动间隙的调节更加快捷、调节量更加准确。
如图1-图4所示,胀套40的内端与止档组件30正对且间隔开,胀套40的外端具有翻边部41,弹性件50的另一端止抵在翻边部41上。也就是说,弹性件50的一端与止档组件30相止抵,弹性件50的另一端与翻边部41相止抵。
这样,一方面,在止档组件30与胀套40之间设置弹性件50,使止档组件30与衬套32之间的距离可以维持稳定(即两者之间的距离总是B),可以提高制动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翻边部41,并使翻边部41的外径与活塞20的内径保持一致,可以避免衬套32相对活塞20晃动,在具有稳定的制动效果的前提下,还可以提高胀套40与活塞20的配合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档组件30包括:挡圈31和衬套32,挡圈31固定在活塞20上;衬套32套设在固定凸台11上且夹设在挡圈31与弹性件50的一端之间。这样,通过挡圈31承受至少部分液压油提供的推动力,以推动衬套32运动,并通过设置衬套32,避免液压油进入到活塞20与固定凸台11限定出的安装腔室c内。
如图2和图3所示,衬套32包括:套筒部321、止抵部322,套筒部321套设在固定凸台11上;止抵部322设置在套筒部321的端部且沿套筒部321的径向向远离套筒部321的方向延伸,弹性件50的一端止抵在止抵部322上。这样,是衬套32的结构更加合理,通过套筒部321与固定凸台11连接,并通过止抵部322在进行间隙调整时,推动胀套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凸台11包括:基座111和固定杆112,基座111固定设置在移动通道a的底壁上;固定杆112可拆卸地设置在基座111上,固定杆112的外周套设有胀套40。其中,胀套40与固定杆112过盈配合,且两者之间的过盈配合力为3000N±100N。这样,在无需进行制动间隙调整时,可以避免胀套40与固定杆112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提高间隙调整装置100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地,基座111与缸壳10一体成型,固定杆112与基座111螺纹配合。由此,一方面,基座111与缸壳10一体成型,可以提高间隙调整装置100的加工效率;另一方面,使固定杆112与基座111螺纹配合,使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并方便固定杆112的拆卸以及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间隙调整装置100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适于驱动活塞20在移动通道a内移动以使摩擦片可选择地与制动片止抵。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驱动件与传统的间隙调整装置的驱动件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传统的间隙调整装置上的驱动间,仅作用于调整制动间隙,而本实施例的驱动件既可以驱动摩擦片朝向制动盘200运动,以进行制动,也可以在进行制动的同时,通过止档组件30推动胀套40运动,以调整制动间隙。
进一步地,驱动件为液压机,缸壳10、活塞20的内端和挡圈31限定出与液压机相连的压力腔d。由此,液压油注入到压力腔d内,以驱动活塞20运动,从而可以实现制动间隙的调整以及制动。
下面,参照图2-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间隙调整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在摩擦片未出现磨损时,活塞20的底壁的外侧面与顶壁的侧面距离为A,衬套32朝向胀套40的端面与胀套40朝向衬套32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B,活塞20的底壁的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C,制动间隙(制动行程)为S。
此时,液压油作用于活塞20以及止档组件30,活塞20、止档组件30朝向制动盘200运动,朝向制动盘200运动的距离为S,从而使摩擦片夹紧制动盘200,以实现制动。
如图3,在摩擦片出现磨损时,摩擦片的磨损量为△,活塞20的底壁的外侧面与顶壁的侧面距离为A-△,衬套32朝向胀套40的端面与胀套40朝向衬套32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B,活塞20的底壁的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C-△,摩擦片磨损量为△,制动间隙(制动行程)为S1(其中,S1=S+△)。
此时,液压油作用于活塞20以及止档组件30,活塞20、止档组件30朝向制动盘200运动,朝向制动盘200运动的距离为S1,以实现制动。且在制动过程中,衬套32推动胀套40朝向制动盘200运动△长度,并在制动完毕后,活塞20、弹性件50、止档组件30以及胀套40整体反向运动S长度,从而使制动间隙仍然为S,而磨损量△被转移到缸壳10与活塞20之间,实现制动间隙的调整(参见图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壳,所述缸壳内设置有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的一端敞开以形成开口部,所述移动通道的底壁设置有朝向所述开口部延伸的固定凸台;
活塞,所述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通道内,所述活塞的周壁与所述固定凸台间隔开以形成安装腔室,所述活塞的底壁外侧伸出所述开口部且设置有摩擦片;
止档组件,所述止档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且可在所述活塞的带动下移动;
胀套,所述胀套套设在所述固定凸台上且与所述固定凸台过盈配合,所述胀套与所述止档组件彼此正对且间隔开;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止档组件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胀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适于在活塞的带动下与制动盘止抵,在所述摩擦片未磨损且处于活塞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止档组件与所述胀套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摩擦片与所述制动盘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档组件与所述胀套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摩擦片与所述制动盘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套的内端与所述止档组件正对且间隔开,所述胀套的外端具有翻边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止抵在所述翻边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档组件包括:
挡圈,所述挡圈固定在所述活塞上;
衬套,所述衬套套设在所述固定凸台上且夹设在所述挡圈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包括:
套筒部,所述套筒部套设在所述固定凸台上;
止抵部,所述止抵部设置在所述套筒部的端部且沿所述套筒部的径向向远离所述套筒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止抵在所述止抵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台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通道的底壁上;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固定杆的外周套设有胀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缸壳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基座螺纹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活塞在所述移动通道内移动以使所述摩擦片可选择地与制动片止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液压机,所述缸壳、所述活塞的内端和所述挡圈限定出与所述液压机相连的压力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23343.3U CN209818599U (zh) | 2018-12-17 | 2018-12-17 |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23343.3U CN209818599U (zh) | 2018-12-17 | 2018-12-17 |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18599U true CN209818599U (zh) | 2019-12-20 |
Family
ID=68869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23343.3U Active CN209818599U (zh) | 2018-12-17 | 2018-12-17 |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185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92690A (zh) * | 2023-05-19 | 2023-06-23 | 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制动间隙自调节的制动器及其自调节方法 |
-
2018
- 2018-12-17 CN CN201822123343.3U patent/CN20981859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92690A (zh) * | 2023-05-19 | 2023-06-23 | 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制动间隙自调节的制动器及其自调节方法 |
CN116292690B (zh) * | 2023-05-19 | 2023-07-25 | 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制动间隙自调节的制动器及其自调节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44683B2 (en) | Disc brake for motor vehicle | |
CN103221710A (zh) | 具有改善的活塞的可机电操作的车辆制动器 | |
JP2018168918A (ja) | ボールねじ装置 | |
CN102149938A (zh) | 车辆盘式制动器 | |
CN109990019B (zh) | 一种制动系统中制动间隙补偿装置 | |
CN211314928U (zh) | 一种制动间隙自动补偿的车辆制动系统 | |
CN109915511B (zh) | 一种汽车盘式制动系统 | |
CN106523550A (zh) | 车用间隙可调锥形制动装置 | |
US11746839B2 (en) | Brake system | |
CN209818599U (zh) |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 | |
CN111322331A (zh) |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装置 | |
CN112413005B (zh) | 盘式制动器和车辆 | |
CN106015396B (zh) | 车用行驻车一体制动装置 | |
CN101839293B (zh) | 一种盘式制动器的驻车机构 | |
CN101663497B (zh) | 机动车的盘式制动器及其壳体 | |
CN102410324B (zh) | 一种电子机械制动器以及汽车 | |
CN112413007B (zh) | 盘式制动器和车辆 | |
CN201651123U (zh) | 带驻车制动的浮钳盘式制动器 | |
CN202641682U (zh) | 制动主缸及具有该制动主缸的机动车 | |
CN112413006B (zh) | 盘式制动器和车辆 | |
CN113531011B (zh) | 一种具有制动力自动补偿功能的驻车制动器 | |
CN215762969U (zh) | 一种避免磨损的增式前进间隙自调制动器 | |
CN110219910B (zh) | 制动卡钳 | |
CN209943395U (zh) | 一种能够自动补偿制动间隙的制动系统 | |
CN209196014U (zh) | 新型鼓式制动器轮缸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13011 258 Wuyi Road,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CRRC Qishuyan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011 258 Wuyi Road,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