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7650U - 一种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7650U
CN209817650U CN201920278244.4U CN201920278244U CN209817650U CN 209817650 U CN209817650 U CN 209817650U CN 201920278244 U CN201920278244 U CN 201920278244U CN 209817650 U CN209817650 U CN 209817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lock
fixing piece
electromagnetic lock
tension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782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兴民
罗威
孔德兵
石峰
郭俊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gda Zhi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g Dazhi 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g Dazhi 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g Dazhi 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782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7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7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765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一种锁定装置,包括有:一可来回移动的伸缩固定梁,其上固定设有伸出锁销板及缩回锁销板;一电磁锁固定件,其设于伸缩固定梁的一侧端处,电磁锁固定件上靠近缩回锁销板的一端通过一转轴固定在一第一固定件上,电磁锁固定件的另一端通过一拉簧组件固定在一第二固定件上,电磁锁固定件的中部设有一锁舌安装孔;一电磁锁,其固定设于电磁锁固定件上,电磁锁包括有一锁舌,锁舌插设于锁舌安装孔中,且锁舌通过紧固件连接有一加长轴芯组件,加长轴芯组件伸出锁舌安装孔以卡接伸出锁销板或缩回锁销板。其可保证伸缩固定梁的伸出及缩回的锁定;且在受到撞击或冲击时,电磁锁固定件及电磁锁发生旋转,伸缩固定梁向后缩回一定距离,达到及时缩回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列车站台上,为防止列车与站台板刮蹭,列车与站台之间留有50mm-200mm的空隙,但是这个空隙也给乘客上下车造成了诸多不便,甚至有些时候部分乘客会不小心踏入空隙中,造成人身危险。为避免出现乘客踏空的情况,很多站台增设了站台伸缩板,旨在解决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空隙的存在危险问题。然而,目前站台上的伸缩踏板在列车进站发生晃动时大部分不能及时缩回,如此会对列车的车身刮蹭,造成列车的损坏,一旦列车损坏,极可能造成停运,经济损失较大;有时候也会发生伸缩踏板在乘客踩踏后出现缩回的情况,对乘客的人身安全存在潜在危险。
鉴于此,有必要设置一种正常工作时可以有效保证伸出及缩回的固定效果,且在其受到撞击或冲击时可即时实现缩回的锁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正常工作时可以有效保证伸出及缩回的固定效果,且在其受到撞击或冲击时可即时实现缩回的锁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锁定装置,包括有:
一可来回移动的伸缩固定梁,其上固定设有一伸出锁销板及一缩回锁销板;
一电磁锁固定件,其设于所述伸缩固定梁的一侧端处,所述电磁锁固定件上靠近所述缩回锁销板的一端通过一转轴固定在一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电磁锁固定件的另一端通过一拉簧组件固定在一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电磁锁固定件的中部设有一锁舌安装孔;
一电磁锁,其固定设于所述电磁锁固定件上,所述电磁锁包括有一锁舌,所述锁舌插设于所述锁舌安装孔中,且所述锁舌通过紧固件连接有一加长轴芯组件,所述加长轴芯组件伸出所述锁舌安装孔以卡接所述伸出锁销板或缩回锁销板。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拉簧组件包括有一第一拉簧及一吊环螺钉,所述第一拉簧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锁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吊环螺钉的吊环连接,所述吊环螺钉的螺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有一第一固定底座及一自所述第一固定底座向上延伸而成的吊环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呈条孔状;所述吊环螺钉固定在所述吊环固定件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吊环固定件上还设有一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方处还设有一拉簧调节装置,所述拉簧调节装置包括有一第二固定底座及一螺栓,所述第二固定底座上设有若干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底座向上延伸形成有一螺栓安装部,所述螺栓安装部上设有一第二螺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孔后螺合于所述吊环固定件的第一螺孔中。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加长轴芯组件包括有一第一加长套、一第二加长套及一加长轴芯,所述第一加长套的一端与所述锁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长套的另一端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加长套内,所述加长轴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加长套内,所述加长轴芯的另一端伸出以卡接所述伸出锁销板或缩回锁销板。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加长套包括有一第一空心圆柱体,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的底面上开设有一第三螺孔,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的顶部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圆环状的凸台;
所述第二加长套包括有一第二空心圆柱体,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底面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与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的外径匹配,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内侧壁的底部及顶部位置处分别至少设有二用于安装卡簧的卡孔;
所述加长轴芯包括有一第一圆柱体、一自该第一圆柱体的顶面向外延伸而成的第二圆柱体以及一自该第二圆柱体的顶面向外延伸而成的圆台,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径与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内径匹配。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伸缩固定梁上至少设有一长条孔,所述伸出锁销板及缩回锁销板均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长条孔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有一手动解锁组件,所述手动解锁组件包括有一第三固定底座及一拔叉,所述第三固定底座上设有若干第四安装孔及一拔叉安装孔,且所述第三固定底座上向上延伸形成有一拨叉挡板;所述拔叉包括有一叉接件及一旋转固定件,所述叉接件固定于所述旋转固定件的上端部上,所述叉接件的一侧抵接于所述加长轴芯组件上,所述叉接件的另一侧抵靠于所述拨叉挡板的内侧上,所述旋转固定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拔叉安装孔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底座上,所述旋转固定件的上端部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一多边形凹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手动解锁组件还包括有一第二拉簧,所述第三固定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二拉簧的下方位置处还向上延伸形成有一拉簧固定板,所述第二拉簧的一端与所述叉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拉簧固定板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有一托挡块,其上设有一第四固定底座及一托挡部,所述第四固定底座上设有若干第四安装孔;所述托挡部呈阶台状,所述托挡部用于承托所述电磁锁固定件靠近所述拉簧组件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锁定装置包括有一伸缩固定梁、一电磁锁固定件及一电磁锁,该锁定装置正常工作时,伸缩固定梁来回移动使得伸出锁销板或缩回锁销板可卡紧在与电磁锁的锁舌固定连接的加长轴芯组件上,实现不同位置的固定锁合,其可以有效保证伸出及缩回的固定效果;而当该锁定装置的伸缩固定梁受到撞击或冲击时,伸缩固定梁将撞击或冲击的力传递加长轴芯组件,加长轴芯组件再将力量传递给电磁锁固定件,避免造成电磁锁的锁舌的损坏,同时,当撞击或冲击的力量大于电磁锁固定件所连接的拉簧组件的力时,电磁锁固定件发生远离伸缩固定梁的旋转,并带动电磁锁随之旋转,如此,伸出锁销板脱离加长轴芯组件的卡接而使伸缩固定梁向后移动缩回一定距离,从而避免继续与撞击或冲击物紧密接触而造成进一步地破坏,有效地达到了及时缩回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伸缩固定梁处于伸出状态的结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伸缩固定梁处于缩回状态的结构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磁锁固定件及电磁锁的结构爆炸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磁锁固定件及电磁锁的部分结构剖视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吊环固定件及拉簧调节装置的结构爆炸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伸缩固定梁的结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手动解锁组件的结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托挡块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中的锁定装置可适用于很多技术领域使用,例如可使用在站台的伸缩踏板上以实现伸缩踏板中填隙板的伸出或缩回的锁定,当然,该锁定装置也可以应用在其他需要锁定装置进行伸缩控制的装置中,其使用范围不限。
如图1至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锁定装置包括有一伸缩固定梁1、一电磁锁固定件2及一电磁锁5,伸缩固定梁1与电磁锁固定件2呈并排设置,伸缩固定梁1活动设于一底板100的上方处,电磁锁固定件2设于伸缩固定梁1的一侧端处并固定在该底板100上,电磁锁5固定设于电磁锁固定件2上,其中,该锁定装置伸缩固定梁1可来回移动,伸缩固定梁1上固定设有一伸出锁销板11及一缩回锁销板12;电磁锁固定件2上靠近缩回锁销板12的一端通过一转轴20固定在一第一固定件21上,第一固定件21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第一固定件21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后固定在该底板100上,电磁锁固定件2的另一端通过一拉簧组件3固定在一第二固定件4上,第二固定件4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42,第二固定件4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穿过第二安装孔42后固定在该底板100上,电磁锁固定件2的中部设有一锁舌安装孔22;电磁锁5包括有一锁舌50,锁舌50插设于锁舌安装孔22中,且锁舌50通过紧固件连接有一加长轴芯组件6,加长轴芯组件6伸出锁舌安装孔22以卡接伸出锁销板11或缩回锁销板12。
工作时,伸缩固定梁1来回移动,从而带动其上的伸出锁销板11及缩回锁销板12相对电磁锁5发生位移,同时加长轴芯组件6随着电磁锁5的锁舌50的伸出或缩回而从锁舌安装孔22中伸出或缩回,如图1所示,当伸出锁销板11卡接于与电磁锁5的锁舌50固定连接的加长轴芯组件6上,伸缩固定梁1伸出并固定稳定,伸缩固定梁1不会出现向内缩回的情况;如图2所示,当缩回锁销板12卡接于与电磁锁5的锁舌50固定连接的加长轴芯组件6上,伸缩固定梁1缩回并固定稳定,伸缩固定梁1不会出现向外伸出的情况。其中,如图1所示,当伸出锁销板11卡接于与加长轴芯组件6时,伸缩固定梁1向前伸出,此时若伸缩固定梁1受到撞击或冲击等,伸缩固定梁1会有向内移动的趋势,伸出锁销板11将撞击到加长轴芯组件6上,加长轴芯组件6受力后会将力转移至电磁锁固定件2上,如此,电磁锁5的锁舌50不会直接受到撞击或冲击的影响而遭受损坏,加长轴芯组件6有利于保护电磁锁5的锁舌50;其中,倘若撞击或冲击的力量大于与电磁锁固定件2连接的拉簧组件3的拉力时,加长轴芯组件6将该力转移给电磁锁固定件2后,电磁锁固定件2会克服拉簧组件3的拉力而相对转轴20发生远离伸缩固定梁1的旋转,电磁锁5随之旋转,此时,伸出锁销板11脱离加长轴芯组件6的卡接,使得伸缩固定梁1向后缩回一定距离,撞击或冲击的力量变弱或消失后,由于电磁锁固定件2通过拉簧组件3固定,电磁锁固定件2会受到拉簧的拉力而向伸缩固定梁1方向旋转直至转回至原位处,此时,伸出锁销板11再次受到加长轴芯组件6的阻挡,但伸出锁销板11位于加长轴芯组件6的后方处,如此使得伸缩固定梁1向内缩回一定距离,避免伸缩固定梁1继续与撞击或冲击物紧密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拉簧组件3包括有一第一拉簧30及一吊环螺钉31,第一拉簧30的一端与电磁锁固定件2连接,第一拉簧30的另一端与吊环螺钉31的吊环连接,吊环螺钉31的螺杆固定在第二固定件4上。其中,第一拉簧30用于拉紧电磁锁固定件2,在电磁锁固定件2相对转轴20发生远离伸缩固定梁1的旋转时,使得电磁锁固定件2能转回至原位,第一拉簧30与转轴20配合使得电磁锁固定件2在必要时可发生一定的旋转,避免伸缩固定梁1受到强力撞击或冲击时,固定在电磁锁固定件2上的电磁锁5遭受破坏或者避免外界的撞击物或冲击物发生损坏。在附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电磁锁固定件2靠近拉簧组件3的一端设有一圆孔23,第一拉簧30的吊钩勾设在圆孔23中,如此实现电磁锁固定件2与第一拉簧30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固定件4包括有一第一固定底座40及一自第一固定底座40向上延伸而成的吊环固定件41,第一固定底座4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安装孔42,第二安装孔42呈条孔状;吊环螺钉31固定在吊环固定件41上。由于第一固定底座4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条孔状的第二安装孔42,如此安装使用时,可以随意调节第二固定件4的位置,从而调节第一拉簧30的拉力。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第一拉簧30的拉力相对较大,通过人力移动第二固定件4的位置来调节第一拉簧30的拉力时相对费力,不方便调节。为轻松地调节第一拉簧30的拉力,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吊环固定件41上还设有一第一螺孔410;第二固定件4的上方处还设有一拉簧调节装置9,拉簧调节装置9包括有一第二固定底座90及一螺栓91,第二固定底座90上设有若干第三安装孔,第二固定底座90向上延伸形成有一螺栓安装部92,螺栓安装部92上设有一第二螺孔,螺栓91穿过第二螺孔后螺合于吊环固定件41的第一螺孔410中。安装使用时,先将拉簧调节装置9与第二固定件4连接好,当需要调整第二固定件4的位置时,先松动第二固定件4上第二安装孔42中的螺钉等紧固件,然后通过旋转拉簧调节装置9上的螺栓91,使得第二固定件4相对于拉簧调节装置9向上或向下运动,当调整好后,再将第二固定件4上第二安装孔42中的螺钉等紧固件固定住,如此实现第一拉簧30的拉力调节。其中,通过旋转螺栓91来进行调整第二固定件4的位置,更为方便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加长轴芯组件6包括有一第一加长套60、一第二加长套61及一加长轴芯62,第一加长套60的一端通过螺钉63与锁舌50固定连接,第一加长套60的另一端固定套设在第二加长套61中,加长轴芯6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加长套61内,加长轴芯62的另一端伸出以卡接伸出锁销板11或缩回锁销板12。装配好后,加长轴芯组件6可随着电磁锁5的锁舌50在锁舌安装孔22中来回移动,从而实现伸出锁销板11或缩回锁销板12的卡接或解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锁舌安装孔22呈空心柱体状,第一加长套60包括有一第一空心圆柱体600,第一空心圆柱体600的底面上开设有一第三螺孔,第一空心圆柱体600的顶部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圆环状的凸台601;第二加长套61包括有一第二空心圆柱体610,第二空心圆柱体610的底面上开设有一通孔,通孔的内径与第一空心圆柱体600的外径匹配,第二空心圆柱体610的内侧壁的底部及顶部位置处分别至少设有二用于安装卡簧(图中未示出)的卡孔611;加长轴芯62包括有一第一圆柱体620、一自该第一圆柱体620的顶面向外延伸而成的第二圆柱体621以及一自该第二圆柱体621的顶面向外延伸而成的圆台622,第一圆柱体620的外径与第二空心圆柱体610的内径匹配。安装时,先将第一加长套60套设在第二加长套61中,通过螺钉63将第一加长套60螺合固定于电磁锁5的锁舌50上,然后在第二加长套61的内侧壁的底部位置处的卡孔611中装上卡簧,卡簧卡紧在卡孔611中且有部分伸出卡孔611以抵接固定在第一加长套60上,再将加长轴芯62套设在第二加长套61中,最后在第二加长套61的内侧壁的顶部位置处的卡孔611中装上卡簧,卡簧卡紧在卡孔611中且有部分伸出卡孔611以抵接固定在加长轴芯62上,如此,第一加长套60及加长轴芯62固定在第二加长套61中,实现连接。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螺钉等紧固件将第一加长套60、第二加长套61及加长轴芯62进行连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伸出锁销板11包括有一第五固定底座110及一自该第五固定底座110向外延伸而成的第一锁销111;缩回锁销板12包括有一第六固定底座120及一自该第六固定底座120向外延伸而成的第二锁销121,安装使用时,第一锁销111及第二锁销121相对伸缩固定梁1凸出,加长轴芯组件6卡接在第一锁销111或第二锁销121上以实现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调节伸出锁销板11与缩回锁销板12的位置,如图6所示,伸缩固定梁1上至少设有一长条孔13,伸出锁销板11的第五固定底座110及缩回锁销板12的第六固定底座120均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长条孔13上,如此,伸出锁销板11及缩回锁销板12可在长条孔13上调节相对位置,以满足不同间距的需求。此外,伸缩固定梁1上远离伸出锁销板11及缩回锁销板12的一端上设有一用于连接其他部件或装置(如填隙板)的连接固定板14。
本申请中,该锁定装置在某些状况下可能要求可以人为地对该锁定装置进行解锁,为此,如图1和图7所示,锁定装置上还设有一手动解锁组件7,手动解锁组件7包括有一第三固定底座70及一拔叉71,第三固定底座70上设有若干第四安装孔700及一拔叉安装孔701,且第三固定底座70向上延伸形成有一拨叉挡板702;拔叉71包括有一叉接件710及一旋转固定件711,叉接件710固定于旋转固定件711的上端部上,叉接件710的一侧抵接于加长轴芯组件6上,叉接件710的另一侧抵靠于拨叉挡板702的内侧上,旋转固定件711的另一端穿过拔叉安装孔701固定在第三固定底座70上,旋转固定件711的上端部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一多边形凹槽。手动解锁时,通过一解锁工具套设在旋转固定件711的多边形凹槽中并转动旋转固定件711,从而带动与旋转固定件711固定连接的叉接件710发生旋转,叉接件710旋转时使得加长轴芯组件6向内运动缩回,如此,伸出锁销板11或缩回锁销板12可脱离加长轴芯组件6的卡接,从而实现解锁。
通常地,手动解锁组件7在旋转后无法自动复位,需要人工再次进行旋转,如此相对麻烦,为方便手动解锁组件7进行复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手动解锁组件7还包括有一第二拉簧72,第三固定底座70上对应第二拉簧72的下方位置处还向上延伸形成有一拉簧固定板703,第二拉簧72的一端与叉接件710连接,第二拉簧72的另一端固定在拉簧固定板703上。手动旋转手动解锁组件7时将克服第二拉簧72的拉力作用而使得拔叉71发生旋转,解锁完成后,松开解锁工具,拔叉71在第二拉簧72的拉力作用下旋转回原位,实现手动解锁组件7的复位。
在本申请中,由于电磁锁固定件2通过拉簧组件3固定在一第二固定件4上,拉簧组件3的拉力较大,使电磁锁固定件2靠近拉簧组件3的一端有向伸缩固定梁1倾斜的趋势,有可能造成无法正常卡接伸出锁销板11或缩回锁销板12。为了使电磁锁固定件2工作时保持正位,如图1和图8所示,锁定装置还包括有一托挡块8,托挡块8上设有一第四固定底座80及一托挡部81,第四固定底座80上设有若干第四安装孔82;托挡部81呈阶台状,托挡部81用于承托电磁锁固定件2靠近拉簧组件3的一端。其中,电磁锁固定件2承托在托挡部81的低阶台位置处,托挡部81的高阶台可以限制电磁锁固定件2向伸缩固定梁1倾斜,达到承托及限位的目的,使得该锁定装置正常工作。
本申请中的锁定装置能有效地实现伸出锁销板11或缩回锁销板12的卡接,满足正常使用,正常工作时可以有效保证伸出及缩回的固定效果;同时在伸缩固定梁1受到撞击或冲击时,可以有效地避免电磁锁5的损坏,避免损失和事故的发生。
在实际使用中,该锁定装置常应用于站台的伸缩踏板上以实现伸缩踏板中的填隙板的伸出或缩回的锁定,其中,站台的伸缩踏板除了包括该锁定装置外,通常还包括有壳体、填隙板及动力装置等,壳体包括有底板100、侧板及盖板等,该锁定装置及动力装置设于壳体内,填隙板的一端分别与锁定装置中的伸缩固定梁1及动力装置固定连接,填隙板的另一端穿过壳体的一侧板,动力装置用于带动填隙板从壳体中伸出或缩回壳体中,从而带动该锁定装置中的伸缩固定梁1在底板100的上方来回移动,如此,伸缩固定梁1上的伸出锁销板11或缩回锁销板12可卡接在与电磁锁5的锁舌50固定连接的加长轴芯组件6上,实现伸缩固定梁1的伸出或缩回的固定。其中,锁定装置中的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4、拉簧调节装置9及手动解锁组件7均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伸缩踏板的壳体的底板100上,使用安装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锁定装置包括有一伸缩固定梁1、一电磁锁固定件2及一电磁锁5,该锁定装置正常工作时,伸缩固定梁1来回移动使得伸出锁销板11或缩回锁销板12可卡接在与电磁锁5的锁舌50固定连接的加长轴芯组件6上,实现伸缩固定梁1的伸出或缩回的固定锁合;而当该锁定装置的伸缩固定梁1受到撞击或冲击时,伸缩固定梁1将撞击或冲击的力传递加长轴芯组件6,加长轴芯组件6再将力量传递给电磁锁固定件2,从而避免造成电磁锁5的锁舌50的损坏,同时,当撞击或冲击的力量大于电磁锁固定件2所连接的拉簧组件3的力时,电磁锁固定件2发生一定旋转,并带动电磁锁5随之旋转,伸出锁销板11脱离加长轴芯组件6的卡接,使得伸缩固定梁1可向后缩回一定距离,以避免继续紧密接触撞击或冲击物而造成进一步地破坏。当该锁定装置安装于站台的伸缩踏板使用时,也可实现伸缩踏板中填隙板的伸出及缩回的锁定,伸缩踏板伸出时固定稳固,不会出现踩踏后缩回的情况;同时在受到列车的撞击时,伸缩固定梁1将撞击或冲击的力传递加长轴芯组件6,能有效地保护电磁锁5的锁舌50,能有效地保护电磁锁5并实现填隙板的缩回,并在撞击或冲击的力量大于电磁锁固定件2所连接的拉簧组件3的力时,电磁锁固定件2及电磁锁5发生一定旋转,使得伸缩固定梁1可向后缩回一定距离,避免列车受到填隙板的刮蹭而损坏,减少经济损失。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可来回移动的伸缩固定梁,其上固定设有一伸出锁销板及一缩回锁销板;
一电磁锁固定件,其设于所述伸缩固定梁的一侧端处,所述电磁锁固定件上靠近所述缩回锁销板的一端通过一转轴固定在一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电磁锁固定件的另一端通过一拉簧组件固定在一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电磁锁固定件的中部设有一锁舌安装孔;
一电磁锁,其固定设于所述电磁锁固定件上,所述电磁锁包括有一锁舌,所述锁舌插设于所述锁舌安装孔中,且所述锁舌通过紧固件连接有一加长轴芯组件,所述加长轴芯组件伸出所述锁舌安装孔以卡接所述伸出锁销板或缩回锁销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组件包括有一第一拉簧及一吊环螺钉,所述第一拉簧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锁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吊环螺钉的吊环连接,所述吊环螺钉的螺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有一第一固定底座及一自所述第一固定底座向上延伸而成的吊环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呈条孔状;所述吊环螺钉固定在所述吊环固定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固定件上还设有一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方处还设有一拉簧调节装置,所述拉簧调节装置包括有一第二固定底座及一螺栓,所述第二固定底座上设有若干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底座向上延伸形成有一螺栓安装部,所述螺栓安装部上设有一第二螺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孔后螺合于所述吊环固定件的第一螺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轴芯组件包括有一第一加长套、一第二加长套及一加长轴芯,所述第一加长套的一端与所述锁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长套的另一端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加长套内,所述加长轴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加长套内,所述加长轴芯的另一端伸出以卡接所述伸出锁销板或缩回锁销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长套包括有一第一空心圆柱体,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的底面上开设有一第三螺孔,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的顶部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圆环状的凸台;
所述第二加长套包括有一第二空心圆柱体,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底面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与所述第一空心圆柱体的外径匹配,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内侧壁的底部及顶部位置处分别至少设有二用于安装卡簧的卡孔;
所述加长轴芯包括有一第一圆柱体、一自该第一圆柱体的顶面向外延伸而成的第二圆柱体以及一自该第二圆柱体的顶面向外延伸而成的圆台,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径与所述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内径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固定梁上至少设有一长条孔,所述伸出锁销板及缩回锁销板均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长条孔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有一手动解锁组件,所述手动解锁组件包括有一第三固定底座及一拔叉,所述第三固定底座上设有若干第四安装孔及一拔叉安装孔,且所述第三固定底座上向上延伸形成有一拨叉挡板;所述拔叉包括有一叉接件及一旋转固定件,所述叉接件固定于所述旋转固定件的上端部上,所述叉接件的一侧抵接于所述加长轴芯组件上,所述叉接件的另一侧抵靠于所述拨叉挡板的内侧上,所述旋转固定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拔叉安装孔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底座上,所述旋转固定件的上端部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一多边形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解锁组件还包括有一第二拉簧,所述第三固定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二拉簧的下方位置处还向上延伸形成有一拉簧固定板,所述第二拉簧的一端与所述叉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拉簧固定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有一托挡块,其上设有一第四固定底座及一托挡部,所述第四固定底座上设有若干第四安装孔;所述托挡部呈阶台状,所述托挡部用于承托所述电磁锁固定件靠近所述拉簧组件的一端。
CN201920278244.4U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锁定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817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8244.4U CN209817650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锁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8244.4U CN209817650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锁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7650U true CN209817650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4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78244.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817650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锁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76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3715A (zh) * 2019-03-05 2019-05-17 方大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锁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3715A (zh) * 2019-03-05 2019-05-17 方大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锁定装置
CN109763715B (zh) * 2019-03-05 2023-10-20 方大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锁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60443A1 (en) Underbed gooseneck hitch assembly
CN209817650U (zh) 一种锁定装置
DE102012110529B4 (de) Montagevorrichtung einer Seitenschürze eines Lastkraftwagens
US6662751B1 (en) Tie-out system
CN109763715B (zh) 一种锁定装置
EP3150469A1 (en) Bicycle comprising an anti-theft security system
CN209938576U (zh) 列车站台伸缩踏板装置
CN107500212B (zh)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及其工作台伸缩臂结构
US9889825B1 (en) Swinging mount for trailer jack
CN109533199B (zh) 一种船舶桅杆收放结构
CN108749498B (zh) 牵引机构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
CN113086236A (zh) 一种可折叠收纳式多机型通用牵引杆
CN210064812U (zh) 一种电梯机械阻止装置
CN211001169U (zh) 一种环视汽车盲区安全摄像头
CN210034235U (zh) 一种重力势能锁定组件
US4747302A (en) Mounting fixture for end-of-train device or the like
CN209586876U (zh) 锁具及拼接屏
CN201484435U (zh) 客车列尾主机锁紧装置
CN207139659U (zh) 一种螺丝刀装夹装置
JP3174659U (ja) シャックル及びストッパー
CN207241639U (zh) 一种半挂车可移动式后防护装置
CN211038095U (zh) 一种电梯检测用防护装置
CN212050289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顶升安全保护装置
CN221073692U (zh) 一种可拆卸的停车限位杆
CN221091146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快拆锁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5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South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twelve South Road.

Patentee after: Fangda Zhiy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5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South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twelve South Road.

Patentee before: FANG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