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3350U - 一种粘合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粘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3350U
CN209813350U CN201920247679.2U CN201920247679U CN209813350U CN 209813350 U CN209813350 U CN 209813350U CN 201920247679 U CN201920247679 U CN 201920247679U CN 209813350 U CN209813350 U CN 209813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distributed
bedplat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476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梅
刘学刚
胡可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est Fi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est Fi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est Fi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est Fi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476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3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3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3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合机,包括底柜、台板、护罩、网板、底板、立柱、横梁、连接管、撑管、面板、顶板、三角板、压合组件和底模组件;压合组件包括气缸、滑套座、导柱、升降板、定位座、压板、连接座和上模块;底模组件包括托板、第一挡条、第二挡条、下模块、垫梁、弹簧、轴杆、挡套、滑动座和缓冲块;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压合方式,提高了加工效率,且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定位效果好,避免两个织物布料在压合时发生移位,受力均匀,提高了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粘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合机。
背景技术
粘合机是指用来将两个相互粘贴的织物布料施加一定压力以使得粘贴紧凑牢固的机器,现有的粘合工艺是采用人工手持工具来手动压合两个织物布料的方式,加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手动操作过程中容易使得两个织物布料发生移位,同时,受力也不够均匀,导致合格率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自动压合方式,提高了加工效率,且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定位效果好,避免两个织物布料在压合时发生移位,受力均匀,提高了合格率的粘合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粘合机,包括底柜、台板、护罩、网板、底板、立柱、横梁、连接管、撑管、面板、顶板、三角板、压合组件和底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柜的上方固定有水平分布的台板,所述台板的上平面后侧固定有水平分布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对称且横向分布的横梁,每个所述横梁的后端下侧侧面与底板的上平面之间均固定有两个竖直分布的立柱,两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内侧侧面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撑管;前侧的两个所述立柱与两个横梁之间均固定有一个三角板;所述面板固定在前侧的一个连接管的外侧侧面上,两个所述横梁和两个撑管的下侧侧面上固定有水平分布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压合组件;所述底模组件设置在台板的上方并位于压合组件的下方;所述台板的上方还设置有护罩,所述护罩的下方两侧和后侧内壁分别固定在台板的左右两侧侧面和后侧侧面上,所述护罩的上侧内壁固定在两个横梁和两个撑管的上侧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压合组件包括气缸、滑套座、导柱、升降板、定位座、压板、连接座和上模块;所述气缸竖直固定在顶板的上平面中心并位于两个撑管之间,所述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穿过顶板并固定在连接座的上端,所述连接座的下端固定在压板的上平面中心,所述压板的四个转角处均嵌设有一个滑套座,每个所述滑套座中均穿插连接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导柱,四个所述导柱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升降板的下平面四个转角处,四个所述导柱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定位座;四个所述定位座均固定在压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压板的下平面上固定有上模块。
优选地,四个所述滑套座两两对称分布,每侧的两个所述滑套座均位于同侧横梁的外侧,所述升降板的上平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气缸的正上方并与气缸的外形及尺寸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底模组件包括托板、第一挡条、第二挡条、下模块、垫梁、弹簧、轴杆、挡套、滑动座和缓冲块;所述台板中嵌设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滑动座,每个所述滑动座中均穿插连接有一个竖直分布的轴杆,四个所述轴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托板的下平面四个转角处,四个所述轴杆的下端均套设固定有一个挡套,四个所述挡套均位于台板的下方,每个所述轴杆上均套设有一个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托板和滑动座之间;所述下模块设置在托板的内部并位于上模块的下方,所述下模块的下平面上固定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垫梁,每个所述垫梁的下侧均固定在台板的上平面上;所述托板的上平面上方固定有多个缓冲块。
优选地,所述托板的上平面上开设有腔体;所述下模块的嵌设在腔体中,多个所述缓冲块围绕着腔体的外侧边缘分布。
优选地,所述托板的下平面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第一挡条;两个所述第一挡条的两端内侧侧面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第二挡条,两个所述第二挡条的上侧侧面均固定在托板的下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护罩的上方外侧开设有槽孔;所述护罩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一观察孔,所述护罩的后侧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观察孔,两个所述第一观察孔和两个所述第二观察孔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压合方式,提高了加工效率,且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定位效果好,避免两个织物布料在压合时发生移位,受力均匀,提高了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组件的后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组件的仰侧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模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粘合机,包括底柜1、台板2、护罩3、网板4、底板5、立柱6、横梁7、连接管8、撑管9、面板28、顶板10、三角板11、压合组件和底模组件;底柜1的上方固定有水平分布的台板2,台板2的上平面后侧固定有水平分布的底板5,底板5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对称且横向分布的横梁7,每个横梁7的后端下侧侧面与底板5的上平面之间均固定有两个竖直分布的立柱6,两个横梁7的两端内侧侧面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连接管8,两个连接管8的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撑管9;前侧的两个立柱6与两个横梁7之间均固定有一个三角板11,起到支撑和增加连接强度的作用;面板28固定在前侧的一个连接管8的外侧侧面上,两个横梁7和两个撑管9的下侧侧面上固定有水平分布的顶板10,顶板10上设置有压合组件;底模组件设置在台板2的上方并位于压合组件的下方;压合组件包括气缸12、滑套座13、导柱14、升降板15、定位座16、压板17、连接座18和上模块19;气缸12竖直固定在顶板10的上平面中心并位于两个撑管9之间,气缸12的伸缩端竖直向下穿过顶板10并固定在连接座18的上端,连接座18的下端固定在压板17的上平面中心,压板17的四个转角处均嵌设有一个滑套座13,每个滑套座13中均穿插连接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导柱14,四个导柱14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升降板15的下平面四个转角处,四个导柱14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定位座16;四个定位座16均固定在压板17的上平面上,压板17的下平面上固定有上模块19,四个滑套座13两两对称分布,每侧的两个滑套座13均位于同侧横梁7的外侧,升降板15的上平面上开设有通孔151,通孔151位于气缸12的正上方并与气缸12的外形及尺寸相互配合;底模组件包括托板20、第一挡条21、第二挡条22、下模块23、垫梁24、弹簧25、轴杆26、挡套27、滑动座29和缓冲块30;台板2中嵌设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滑动座29,每个滑动座29中均穿插连接有一个竖直分布的轴杆26,四个轴杆26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托板20的下平面四个转角处,四个轴杆26的下端均套设固定有一个挡套27,四个挡套27均位于台板2的下方,每个轴杆26上均套设有一个弹簧25,弹簧25位于托板20和滑动座29之间;下模块23设置在托板20的内部并位于上模块19的下方,下模块23的下平面上固定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垫梁24,每个垫梁24的下侧均固定在台板2的上平面上;托板20的上平面上方固定有多个缓冲块30,托板20的上平面上开设有腔体201;下模块23的嵌设在腔体201中,多个缓冲块30围绕着腔体201的外侧边缘分布;托板20的下平面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第一挡条21;两个第一挡条21的两端内侧侧面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第二挡条22,两个第二挡条22的上侧侧面均固定在托板20的下平面上;台板2的上方还设置有护罩3,护罩3的下方两侧和后侧内壁分别固定在台板2的左右两侧侧面和后侧侧面上;护罩3的上侧内壁固定在两个横梁7和两个撑管9的上侧侧面上,护罩3的上方外侧开设有槽孔33,用来供气缸12穿过;护罩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一观察孔31,护罩3的后侧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观察孔32,两个第一观察孔31和两个第二观察孔32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网板4。
使用时:将两个织物布料相互贴合并在两个织物布料之间均匀涂抹胶水,然后水平放入到下模块23的上方并位于腔体201的内部,再驱动气缸12的伸缩端向下伸出,进而借助连接座18带动压板17和上模块19下移,压板17的下移会分别通过四个滑套座13带动四个导柱14同步下移,进而带动升降板15也竖直下移,并使得通孔151从上往下套在气缸12的外侧并下移;随着上模块19的持续下移,上模块19的下首先接触到多个缓冲块30并进而向下推压托板20,托板20能借助四个轴杆26和四个滑动座29的滑动连接而竖直下移,此过程中,四个弹簧25不断地被压缩,进而向上持续推动托板20,从而使得托板20贴合在上模块19的下平面边缘;之后,上模块19压着托板20继续下移,直到上模块19的下平面压合在两个织物布料的上侧并顶住位于两个织物布料下侧的下模块23,然后维持此状态一定时间,使得两个织物布料在压力作用下粘合紧密;完成后,驱动气缸12的伸缩端向上收缩,最后按照同理会带动上模块19上移以离开两个织物布料;此时的托板20会借助四个弹簧25的反弹力向上顶升,最后取出粘合后的两个织物布料即可;当托板20上移时,会带动四个轴杆26同步上移,直到四个轴杆26下端的挡套27顶住台板2的下平面。
粘合机是指用来将两个相互粘贴的织物布料施加一定压力以使得粘贴紧凑牢固的机器,现有的粘合工艺是采用人工手持工具来手动压合两个织物布料的方式,加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手动操作过程中容易使得两个织物布料发生移位,同时,受力也不够均匀,导致合格率较低;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压合方式,提高了加工效率,且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定位效果好,避免两个织物布料在压合时发生移位,受力均匀,提高了合格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7)

1.一种粘合机,包括底柜、台板、护罩、网板、底板、立柱、横梁、连接管、撑管、面板、顶板、三角板、压合组件和底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柜的上方固定有水平分布的台板,所述台板的上平面后侧固定有水平分布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对称且横向分布的横梁,每个所述横梁的后端下侧侧面与底板的上平面之间均固定有两个竖直分布的立柱,两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内侧侧面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内侧侧面之间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撑管;前侧的两个所述立柱与两个横梁之间均固定有一个三角板;所述面板固定在前侧的一个连接管的外侧侧面上,两个所述横梁和两个撑管的下侧侧面上固定有水平分布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压合组件;所述底模组件设置在台板的上方并位于压合组件的下方;所述台板的上方还设置有护罩,所述护罩的下方两侧和后侧内壁分别固定在台板的左右两侧侧面和后侧侧面上,所述护罩的上侧内壁固定在两个横梁和两个撑管的上侧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组件包括气缸、滑套座、导柱、升降板、定位座、压板、连接座和上模块;所述气缸竖直固定在顶板的上平面中心并位于两个撑管之间,所述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穿过顶板并固定在连接座的上端,所述连接座的下端固定在压板的上平面中心,所述压板的四个转角处均嵌设有一个滑套座,每个所述滑套座中均穿插连接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导柱,四个所述导柱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升降板的下平面四个转角处,四个所述导柱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定位座;四个所述定位座均固定在压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压板的下平面上固定有上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粘合机,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滑套座两两对称分布,每侧的两个所述滑套座均位于同侧横梁的外侧,所述升降板的上平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气缸的正上方并与气缸的外形及尺寸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组件包括托板、第一挡条、第二挡条、下模块、垫梁、弹簧、轴杆、挡套、滑动座和缓冲块;所述台板中嵌设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滑动座,每个所述滑动座中均穿插连接有一个竖直分布的轴杆,四个所述轴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托板的下平面四个转角处,四个所述轴杆的下端均套设固定有一个挡套,四个所述挡套均位于台板的下方,每个所述轴杆上均套设有一个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托板和滑动座之间;所述下模块设置在托板的内部并位于上模块的下方,所述下模块的下平面上固定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垫梁,每个所述垫梁的下侧均固定在台板的上平面上;所述托板的上平面上方固定有多个缓冲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粘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上平面上开设有腔体;所述下模块的嵌设在腔体中,多个所述缓冲块围绕着腔体的外侧边缘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粘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下平面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第一挡条;两个所述第一挡条的两端内侧侧面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第二挡条,两个所述第二挡条的上侧侧面均固定在托板的下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的上方外侧开设有槽孔;所述护罩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一观察孔,所述护罩的后侧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观察孔,两个所述第一观察孔和两个所述第二观察孔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网板。
CN201920247679.2U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粘合机 Active CN209813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7679.2U CN209813350U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粘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7679.2U CN209813350U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粘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3350U true CN209813350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4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47679.2U Active CN209813350U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粘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3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7487B2 (en)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assembling shell and middle frame by glue and use method thereof
CN106311915A (zh) 管件端部锥孔自动化扩孔设备
CN210731482U (zh) 一种板材焊接用夹紧装置
CN209813350U (zh) 一种粘合机
CN107856146A (zh) 复合板材自动打钉装置
DK168617B1 (da) Trækkepresse
CN104148799B (zh) 一种超声波焊接机
CN217617177U (zh) 一种钣金冲孔装置
CN217574402U (zh) 一种铝基板生产线上的压合装置
CN215614208U (zh) 一种长跨度多缸联动技能汽车纵梁压制成型液压机
CN211360528U (zh) 一种工件挤压铸造用定位装置
CN211759336U (zh) 一种不锈钢条缝筛板制作平台
CN213261130U (zh) 一种自动化热熔机构
CN110180985B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前端外板铆接定位工装
CN112917589A (zh) 一种塑胶放置板板面通孔设备
CN205629874U (zh) 一种手机喇叭双面胶贴合治具
CN205526727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夹持分垛装置
CN219986762U (zh) 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横梁定位销的压销机
CN219256613U (zh) 热熔胶贴合除泡设备
CN110086063B (zh) 一种自动压端子装置
CN211279789U (zh) 一种压滤板焊接机
CN212823796U (zh) 一种lens组件涂蜡压装装置
CN210362542U (zh) 一种珍珠棉自动贴合机
CN213003482U (zh) 建筑爬架焊接工装
CN210588018U (zh) 一种盖板自动压合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