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2650U - 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模具及其砖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模具及其砖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2650U
CN209812650U CN201821785199.3U CN201821785199U CN209812650U CN 209812650 U CN209812650 U CN 209812650U CN 201821785199 U CN201821785199 U CN 201821785199U CN 209812650 U CN209812650 U CN 209812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mping
thickness difference
die
waist
upp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51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XIAN XIN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Guangdong Dongpeng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IAN XIN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Guangdong Dongpe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AN XIN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Guangdong Dongpeng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XIAN XINPENG CERAM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851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2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2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2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 Press-Shaping Or Shaping Using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设有用于布料的模腔,上模用于冲压砖坯底面,上模的底面分为防收腰区和其他区;防收腰区的数量至少为二,至少设有一对防收腰区于上模的底面对称的两侧;防收腰区的凹陷深度大于其他区的凹陷深度。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模具及其砖坯结构,提高砖坯中部的致密度,从而有效改善冲压过程中砖坯中部与四周的致密度差异,减少生产中因收缩差异导致的开裂、尺寸和平整度偏差以及因尺寸差异造成的磨边破碎。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模具及其砖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陶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模具及其砖坯结构。
背景技术
瓷砖的冲压成型设备将陶瓷粉料布料于冲压模具的模腔中,然后向陶瓷粉料施压,冲压成砖坯。对于规格在800*800mm及以上的瓷砖来说,因其面积大,冲压成型时砖坯的中心与四周所受的压力有差异,砖坯的中心排气受阻,使得砖坯易分层,砖坯的中心与四周的致密度也存在不一致。因致密度的差异,砖坯在干燥和烧成过程中收缩不一致而出现裂砖、出窑尺寸偏差大和缩腰的现象,严重的会影响到出窑砖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模具及其砖坯结构,提高砖坯中部的致密度,从而有效改善冲压过程中砖坯中部与四周的致密度差异,减少生产中因收缩差异导致的开裂、尺寸和平整度偏差以及因尺寸差异造成的磨边破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有用于布料的模腔,
所述上模用于冲压砖坯底面,所述上模的底面分为防收腰区和其他区;
所述防收腰区的数量至少为二,至少设有一对防收腰区于所述上模的底面对称的两侧;
所述防收腰区的凹陷深度大于其他区的凹陷深度。
进一步,所述防收腰区的数量为三,三个防收腰区分别设于所述上模的底面的左侧、右侧和上侧。
进一步,所述防收腰区的凹陷深度与其他区的凹陷深度差为0.1-0.3mm。
进一步,所述上模的底面布满呈阵列设置的冲压块,每个冲压块的顶部至少设有两个冲压凸台。
进一步,所述上模的底面还包括厚薄差异区,所述厚薄差异区为与上模的底面具有相同几何中心的正方形区域;
所述厚薄差异区内的每个冲压块内较厚的冲压凸台为厚冲压凸台;
所述厚薄差异区内的每个冲压块内较厚的冲压凸台为薄冲压凸台。
进一步,所述厚薄差异区内的每一行的相邻的冲压块内的厚冲压凸台与薄冲压凸台为交错排列的;
所述厚薄差异区内的每一列的相邻的冲压块内的厚冲压凸台与薄冲压凸台为交错排列的。
进一步,所述厚薄差异区的边长在574.6-626.6mm之间;
所述厚薄差异区内的每个冲压块内的两个冲压凸台之间的高度差为 0.2-0.5mm。
进一步,所述防收腰区的底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防收腰区的底面的底边与上模1的侧边重合,所述防收腰区11的底边中点与上模1的侧边的中点重合。
进一步,所述防收腰区的底面的底边长Y为684.7-736.7mm;
所述防收腰区的底面的顶边长Z为390.8-442.8mm;
所述底边长Y与顶边长Z的距离H为120.5-172.5mm。
一种砖坯结构,砖坯是通过所述的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冲压而成。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模具及其砖坯结构,提高砖坯中部的致密度,从而有效改善冲压过程中砖坯中部与四周的致密度差异,减少生产中因收缩差异导致的开裂、尺寸和平整度偏差以及因尺寸差异造成的磨边破碎。
由于防收腰区的凹陷深度大于其他区的凹陷深度,这样的话,上模的底面的其他区相对于防收腰区是凸起的,而所述防收腰区的数量至少为二,至少设有一对防收腰区于所述上模的底面对称的两侧,即在其他区域当中,有大部分的面积是在上模的底面的中部,这样的话,上模的底面的中部相当于是向下凸起的。
上模在冲压至下模的模腔内的粉料时,从而上模的底面的中部向下凸起的部分先向位于模腔中部的粉料施压,以使中部的粉料向模腔四周排气,促进成型过程中砖坯内部气体的排出;然后上模继续往模腔移动至上模和下模扣合,此时上模的底面粉料表面贴紧,从而使得砖坯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砖坯凹槽,砖坯的中部厚度要比砖坯的四周薄,提高砖坯中部的致密度,从而有效改善冲压过程中砖坯中部与四周的致密度差异,减少生产中因收缩差异导致的开裂、尺寸和平整度偏差以及因尺寸差异造成的磨边破碎等。
使得规格为800*800mm及以上的砖坯在干燥生产线和喷釉生产线上走砖破碎少,烧成过程中砖形稳定,出窑时成品的边沿和中心间尺寸差异小,成品能够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内在质量控制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上模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上模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上模的底面的厚薄差异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砖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砖坯的底面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模1、防收腰区11、其他区12、厚薄差异区13、冲压块101、冲压凸台1011、厚冲压凸台10111、薄冲压凸台10112、下模2、模腔21、凹陷方槽31、凹槽32、深凹槽321、浅凹槽3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6所示,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设有用于布料的模腔21,
所述上模1用于冲压砖坯底面,所述上模1的底面分为防收腰区11和其他区12;
所述防收腰区11的数量至少为二,至少设有一对防收腰区11于所述上模1 的底面对称的两侧;
所述防收腰区11的凹陷深度大于其他区12的凹陷深度。
由于防收腰区11的凹陷深度大于其他区12的凹陷深度,这样的话,上模1 的底面的其他区12相对于防收腰区11是凸起的,而所述防收腰区11的数量至少为二,至少设有一对防收腰区11于所述上模1的底面对称的两侧,即在其他区域12当中,有大部分的面积是在上模1的底面的中部,这样的话,上模1的底面的中部相当于是向下凸起的。
上模1在冲压至下模2的模腔21内的粉料时,从而上模1的底面的中部向下凸起的部分先向位于模腔21中部的粉料施压,以使中部的粉料向模腔21四周排气,促进成型过程中砖坯3内部气体的排出;然后上模1继续往模腔21移动至上模1和下模2扣合,此时上模1的底面粉料表面贴紧,从而使得砖坯3 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砖坯凹槽301,砖坯3的中部厚度要比砖坯3的四周薄,提高砖坯3中部的致密度,从而有效改善冲压过程中砖坯3中部与四周的致密度差异,减少生产中因收缩差异导致的开裂、尺寸和平整度偏差以及因尺寸差异造成的磨边破碎等。
使得规格为800*800mm及以上的砖坯3在干燥生产线和喷釉生产线上走砖破碎少,烧成过程中砖形稳定,出窑时成品的边沿和中心间尺寸差异小,成品能够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内在质量控制要求。
进一步,所述防收腰区11的数量为三,三个防收腰区11分别设于所述上模1的底面的左侧、右侧和上侧。
更进一步地促进成型过程中砖坯3内部气体的排出,提高砖坯3中部的致密度。
进一步,所述防收腰区11的凹陷深度与其他区12的凹陷深度差为 0.1-0.3mm。
例如,本实施例的所述防收腰区11的凹陷深度与其他区12的凹陷深度差为0.2mm。
进一步,所述上模1的底面布满呈阵列设置的冲压块101,每个冲压块101 的顶部至少设有两个冲压凸台1011。
通过冲压块101以及冲压方凸台1011,在所述上模1冲压时,在砖坯3的背面压出与冲压块101对应的阵列的凹陷方槽31以及在凹陷方槽31内压出与冲压方凸台1011对应的凹槽32。
进一步,所述上模1的底面还包括厚薄差异区13,所述厚薄差异区13为与上模1的底面具有相同几何中心的正方形区域;
所述厚薄差异区13内的每个冲压块101内较厚的冲压凸台1011为厚冲压凸台10111;
所述厚薄差异区13内的每个冲压块101内较厚的冲压凸台1011为薄冲压凸台10112。
通过在厚薄差异区13内的每个冲压块101设置厚冲压凸台10111和薄冲压凸台10112,使得在冲压成型后的砖坯3的背面的每个凹陷方槽31内会出现厚薄不同的深凹槽321和浅凹槽322,陶瓷砖断料模数是衡量陶瓷砖内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陶瓷砖断裂模数与最小厚度的平方成反,深凹槽321和浅凹槽322的深浅度不同,从而能够提高砖坯3的断裂模数。
进一步,所述厚薄差异区13内的每一行的相邻的冲压块101内的厚冲压凸台10111与薄冲压凸台10112为交错排列的;
所述厚薄差异区13内的每一列的相邻的冲压块101内的厚冲压凸台10111 与薄冲压凸台10112为交错排列的。
使得冲压出来的深凹槽321和浅凹槽322在厚薄差异区13内的行与列之间都是交错排列的。
进一步,所述厚薄差异区13的边长在574.6-626.6mm之间;
所述厚薄差异区13内的每个冲压块101内的两个冲压凸台1011之间的高度差为0.2-0.5mm。
例如所述厚薄差异区13边长是600.6mm,两个冲压凸台1011之间的高度差为0.3mm。
进一步,所述防收腰区11的底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防收腰区11的底面的底边与上模1的侧边重合,所述防收腰区11的底边中点与上模1的侧边的中点重合。
所述防收腰区11的底面为等腰梯形,所述防收腰区11过渡至其他区12是斜坡过渡的,更方便上模1和下模2的脱模,同时也,更能体现其他区12是相对于防收腰区11凸起的,这样的话,被上模1冲压出来的砖坯3的底面中部是相对较薄的,冲压时更容易将砖坯3内部气体的排出,提高砖坯3中部的致密度。
进一步,
所述防收腰区11的底面的底边长Y为684.7-736.7mm;
所述防收腰区11的底面的顶边长Z为390.8-442.8mm;
所述底边长Y与顶边长Z的距离H为120.5-172.5mm。
例如,本实施例的底边长Y是710.7mm,顶边长Z是416.8mm,所述底边长 Y与顶边长Z的距离H为146.5mm。
一种砖坯结构,砖坯3是通过所述的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冲压而成。
通过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冲压而成的砖坯在,在冲压时上模1在冲压至下模2的模腔21内的粉料时,从而上模1的底面的中部向下凸起的部分先向位于模腔21中部的粉料施压,以使中部的粉料向模腔21四周排气,促进成型过程中砖坯3内部气体的排出;然后上模1继续往模腔21移动至上模1和下模2扣合,此时上模1的底面粉料表面贴紧,从而使得砖坯3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砖坯凹槽301,砖坯3的中部厚度要比砖坯3的四周薄,提高砖坯3中部的致密度,从而有效改善冲压过程中砖坯3中部与四周的致密度差异,减少生产中因收缩差异导致的开裂、尺寸和平整度偏差以及因尺寸差异造成的磨边破碎等。
使得规格为800*800mm及以上的砖坯3在干燥生产线和喷釉生产线上走砖破碎少,烧成过程中砖形稳定,出窑时成品的边沿和中心间尺寸差异小,成品能够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内在质量控制要求。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有用于布料的模腔;
所述上模用于冲压砖坯底面,所述上模的底面分为防收腰区和其他区;
所述防收腰区的数量至少为二,至少设有一对防收腰区于所述上模的底面对称的两侧;
所述防收腰区的凹陷深度大于其他区的凹陷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收腰区的数量为三,三个防收腰区分别设于所述上模的底面的左侧、右侧和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收腰区的凹陷深度与其他区的凹陷深度差为0.1-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底面布满呈阵列设置的冲压块,每个冲压块的顶部至少设有两个冲压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底面还包括厚薄差异区,所述厚薄差异区为与上模的底面具有相同几何中心的正方形区域;
所述厚薄差异区内的每个冲压块内较厚的冲压凸台为厚冲压凸台;
所述厚薄差异区内的每个冲压块内较厚的冲压凸台为薄冲压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厚薄差异区内的每一行的相邻的冲压块内的厚冲压凸台与薄冲压凸台为交错排列的;
所述厚薄差异区内的每一列的相邻的冲压块内的厚冲压凸台与薄冲压凸台为交错排列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厚薄差异区的边长在574.6-626.6mm之间;
所述厚薄差异区内的每个冲压块内的两个冲压凸台之间的高度差为0.2-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收腰区的底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防收腰区的底面的底边与上模的侧边重合,所述防收腰区的底边中点与上模的侧边的中点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收腰区的底面的底边长Y为684.7-736.7mm;
所述防收腰区的底面的顶边长Z为390.8-442.8mm;
所述底边长Y与顶边长Z的距离H为120.5-172.5mm。
10.一种砖坯结构,其特征在于:砖坯是通过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冲压而成。
CN201821785199.3U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模具及其砖坯结构 Active CN209812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5199.3U CN209812650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模具及其砖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5199.3U CN209812650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模具及其砖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2650U true CN209812650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8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5199.3U Active CN209812650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模具及其砖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2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60290B (zh) 一种同心环单边燕尾槽瓷砖背模芯及制成瓷砖
CN114535575A (zh) 切削刀片用压坯的粉末成型压制方法及粉末成型压制装置
CN209812650U (zh) 一种具有厚薄差异的模具及其砖坯结构
CN209832014U (zh) 一种使砖坯底面具有厚薄差异的冲压模具及其砖坯结构
CN213859881U (zh) 一种四角单边燕尾槽瓷砖背模芯及制成瓷砖
CN206405289U (zh) 一种弯曲固定夹的成型模具
CN216266663U (zh) 一种防瓷砖脱落的燕尾槽模具
US3717693A (en) Dry pressing ceramic disk in mold having a multi-part female die
CN212046114U (zh) 一种粉末干压成型生胚及粉末干压成型模具
CN219043959U (zh) 一种用于制作洞石瓷砖的压制模具
CN113681689A (zh) 一种双边燕尾槽瓷砖上模芯及制成瓷砖
CN218488678U (zh) 一种双边燕尾槽瓷砖上模芯及制成瓷砖
CN211054005U (zh) 一种抛釉砖模具及其制成的砖坯
CN211842479U (zh) 一种用于规则陶瓷产品制备的热压模具
CN217729134U (zh) 一种防止角裂的压花模具
JPH05230937A (ja) 軽量瓦及び軽量瓦の製造方法
CN217512857U (zh) 一种粉末冶金薄壁成形模具冲头及其模具
CN217168950U (zh) 一种具有半圆形倾斜式凹槽结构的硅砖制作模具
CN214110806U (zh) 一种一开多的砖体模具
CN112248197A (zh) 一种四角单边燕尾槽瓷砖背模芯及制成瓷砖
CN203863815U (zh) 波纹边凹凸面瓷砖制作底模芯
CN217986864U (zh) 一种组合镶嵌模具
CN207930850U (zh) 一种劈开砖的挤压模具
CN213829286U (zh) 高寿命细孔冲孔模具
JPH03211009A (ja) 板状軽量化セラミックス建材等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