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2625U - 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2625U
CN209782625U CN201822029641.6U CN201822029641U CN209782625U CN 209782625 U CN209782625 U CN 209782625U CN 201822029641 U CN201822029641 U CN 201822029641U CN 209782625 U CN209782625 U CN 209782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gas outlet
stage
venturi tube
ventur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296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崇春
孙嘉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tong Zhiyuan therm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崇春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崇春 filed Critical 张崇春
Priority to CN2018220296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2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2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2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在文丘里管的圆筒形喉管的尾部和/或圆锥形扩散管的头部共设有两级燃气出气环缝。本实用新型在文丘里管的空气流速较快且对应燃气出气口的位置,设计两级燃气出气环缝;从而使燃气在文丘里管空气流速较快的区间进行引入,不扰动空气流速;同时,设置两级燃气出气环缝进行燃气负压引射,增加了燃气的出气量,很好的解决了空气和燃气的预混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各地燃气锅炉实行低氮燃烧,都是广泛采用低氮表面燃烧机;低氮表面燃烧机采用的是燃气和空气预混之后,由风机送入表面燃烧头进行表面燃烧。
如图1所示,燃气和空气是采用文丘里管进行预混混合,现有的文丘里管1上设有空气进气口2、燃气进气口3、一级燃气出气环缝4和预混气体出气口5,现有的文丘里管通过一级燃气出气环缝5进行空气和燃气的预混。但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文丘里管燃气出气环缝的缝隙过大,混合效果变差;文丘里管燃气出气环峰缝隙过小,影响燃气的输气量,很难达到燃烧机燃气量的要求,尤其是大功率燃烧机的文丘里管就因为燃气出气环缝的缝隙过大或过小,往往达不到需要的燃气混合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在文丘里管的圆筒形喉管的尾部和/或圆锥形扩散管的头部共设有两级燃气出气环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级所述燃气出气环缝的间距为 40~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级所述燃气出气环缝的开口尺寸为 20~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文丘里管的空气流速较快且对应燃气出气口的位置,设计两级燃气出气环缝;从而使燃气在文丘里管空气流速较快的区间进行引入,不扰动空气流速;同时,设置两级燃气出气环缝进行燃气负压引射,增加了燃气的出气量,很好的解决了空气和燃气的预混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文丘里管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两级预混文丘里管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两级预混文丘里管的尺寸示意图。
图中:
现有技术:
1、文丘里管;2、空气进气口;3、燃气进气口;4、燃气出气环缝;5、预混气体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
10、文丘里管;11、套管;12、内管;13、圆锥形收缩管;14、圆筒形喉管;15、圆锥形扩散管;20、空气进气口;30、燃气进气口;40、第一燃气出气环缝;50、第二燃气出气环缝;60、预混气体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其在现有文丘里管的基础上,在文丘里管圆筒形喉管的尾部和/或圆锥形扩散管的头部共设有两级燃气出气环缝,两级燃气出气环缝相对应燃气进气口设置。本实用新型在文丘里管圆筒形喉管的尾部和/或圆锥形扩散管的头部位置的空气流速较快,从而使燃气在文丘里管空气流速较快的区间进行引入,不扰动空气流速;在文丘里管圆筒形喉管的尾部和/或圆锥形扩散管的头部设置两级燃气出气环缝进行燃气负压引射,增加了燃气的出气量,很好的解决了空气和燃气的预混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其在现有文丘里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现有文丘里管的结构包括套管11和内管12,内管12沿气流方向依次包括圆筒形进气管(可省略)、圆锥形收缩管 13、圆筒形喉管14和圆锥形扩散管15;其中,空气进气口20与圆筒形进气管或圆锥形收缩管13相接,燃气进气口30开设在套管11上且燃气进气口30 与套管11和内管12之间形成的环形腔相连通,预混气体出气口60与圆锥形扩散管15相接。
如图2所示,为了达到空气与燃气所需要的混合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文丘里管圆筒形喉管14的尾部和/或圆锥形扩散管15的头部共设有两级燃气出气环缝;即,在圆筒形喉管14的尾部依次设有第一燃气出气环缝40和第二燃气出气环缝50,或,在圆锥形扩散管15的头部依次设有第一燃气出气环缝 40和第二燃气出气环缝50或,在圆筒形喉管14的尾部设有第一燃气出气环缝40且在圆锥形扩散管15的头部设有第二燃气出气环缝50;本实用新型燃气经第一燃气出气环缝40或第二燃气出气环缝50后的气流方向与空气流的方向一致;为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第一燃气出气环缝40和第二燃气出气环缝50的形状可如图2所示。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两级燃气出气环缝的间距为40~50mm,每级燃气出气环缝的开口尺寸(燃气出气环缝大口沿圆的直径与小口沿圆的直径差)为 20~30mm;上述尺寸优选适用于DN40的燃气管。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的以下尺寸按照尺寸大小范围比例缩放,以适应不同的文丘里管混合使用,下述尺寸参数以DN40燃气管为例。
d为燃气入口,一般范围为DN20-DN50,下面以DN40为例。
d1为入口外直径210mm;
d2为空气入口直径165mm;
d3为入口缩颈直径120mm;
d4为一级燃气混合入口小口沿圆直径为120mm;
d5为一级燃气混合入口大口沿圆直径为142mm;
d6为二级燃气混合入口小口沿圆直径为125mm;
d7为二级燃气混合入口大口沿圆直径为150mm;
d8为130mm;
d9为134mm;
d10为182mm;
d11为210mm;
L1为59mm;
L2为76mm;
L3为95mm;
L4为32mm;
L5为13mm;
L6为30mm;
L7为25mm;
L8为213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本实用新型在文丘里管的空气流速较快且对应燃气出气口的位置,设计两级燃气出气环缝;从而使燃气在文丘里管空气流速较快的区间进行引入,不扰动空气流速;同时,设置两级燃气出气环缝进行燃气负压引射,增加了燃气的出气量,很好的解决了空气和燃气的预混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其特征在于,在文丘里管的圆筒形喉管的尾部和/或圆锥形扩散管的头部共设有两级燃气出气环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其特征在于,两级所述燃气出气环缝的间距为40~5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其特征在于,每级所述燃气出气环缝的开口尺寸为20~30mm。
CN201822029641.6U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 Active CN209782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9641.6U CN209782625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9641.6U CN209782625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2625U true CN209782625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7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29641.6U Active CN209782625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2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5361B2 (en) Precombustion chamber gas engine
CN209782625U (zh) 一种低氮表面燃烧机两级预混文丘里管
CN208764924U (zh) 一种新型的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06669737U (zh) 一种大功率三环灶具燃烧器
CN211975184U (zh) 缸盖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CN207006156U (zh) 用于油田生产的新型锅炉燃烧器
CN216079798U (zh) 燃气喷嘴
CN204114996U (zh) 预混合值班喷嘴
CN210219769U (zh) 一种点火烧嘴
CN209944320U (zh) 一种燃气与空气预混合装置
CN209246077U (zh) 一种炉头组件及燃气灶
CN207006157U (zh) 用于油田生产的锅炉低氮燃烧器
CN213513882U (zh) 一种新型低氮燃烧头
CN220152731U (zh) 一种双直喷引射管及节能燃烧器
CN205299548U (zh) 一种灼烧炉及其助燃器
CN213334376U (zh) 一种低氮燃烧头引射器
CN204984584U (zh) 省油引擎强力加速器
CN104564431A (zh) 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气混合器
CN218209562U (zh) 一种新型火盖座及燃烧器
CN216384172U (zh) 一种改进式上进风燃烧器
CN217952273U (zh) 一种低氮内循环燃烧器
CN215765078U (zh) 一种燃气枪
CN218787147U (zh) 一种可变涡流比进气缸盖
CN220287440U (zh) 一种超低氮燃烧器
CN220355410U (zh) 一种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6

Address after: 100089 517, floor 5, building 10, yard a 69, Fush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ongtong Zhiyuan thermal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1911 No. 1, Zhang Yi Jing Village, Botou Town, Wudi, Binzhou,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Zhang Chongch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