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6716U - 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6716U
CN209776716U CN201920350601.3U CN201920350601U CN209776716U CN 209776716 U CN209776716 U CN 209776716U CN 201920350601 U CN201920350601 U CN 201920350601U CN 209776716 U CN209776716 U CN 209776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electric power
rear axle
flywheel
assisted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06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Yamasaki Motorcycle Co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Yamasaki Motorcycl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Yamasaki Motorcycle Co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Yamasaki Motorcycle Co
Priority to CN2019203506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6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6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6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后桥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领域,尤指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通过差速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机连接,差速装置两侧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带有桥管的第一连接板和带有桥管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远离桥管的一侧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一侧第一半轴插入差速装置内并与差速装置连接;另一端伸入安装空间并插入第二连接板的桥管内与轮毂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第一半轴上套设有飞轮座并装有飞轮,该飞轮座可通过第一半轴与差速装置可拆卸连接;使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采用差速后桥传动。

Description

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领域,尤指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型三轮电助力车在载人载货的情况下,当前使用的小型三轮电助力车,在使用上是界于骑行轻型车和纯电动车之间的一种使用车辆;目前传统三轮车的传动形式,为了解决后面两个轮子在拐弯、路不平不能同步运行的情况,采用了后轮一边死轮一边活轮的落后传动办法;这种传动结构使用性能不好,十分不安全;小型三轮车,后轮轮距短,刹车只刹单边死轮,容易翻车;尤其是小型电助力车载物时,更加不安全,这对于街道狭小的市区在运货方面受到限制。
特别是有的国家和地区为了行车安全和解决交通占道问题;在法律上限制了车辆的尺寸和不能使用纯电动车的规定;必须要有人力骑行功能,死活轮运行的传统做法,除了骑行买菜这种等级的载重使用和老人出行外,在其他方面的运用几乎不可能;使小街小巷的运货受到限制。
根据以上现有电助力车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1、取消死活轮传统做法在电助力车上的应用;2、采用电动车和摩托车差速后桥技术在助力车上的应用,但还要将人力驱动功能同时设计在该款驱动后桥上,解决在小尺寸的车辆上后桥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不易出现翻车并且采用差速后桥传动的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装置,差速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机连接,差速装置两侧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所述差速装置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半轴连接,保证了与后桥连接的车轮可不等速同步运转;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带有桥管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远离桥管的一侧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连接并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一侧的桥管铆接在差速装置输出端并与差速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桥管内设有第一半轴,该第一半轴一端伸出桥管,另一端伸入安装空间并插入第二连接板的桥管内与差速装置连接;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第一半轴上套设有飞轮座,该飞轮座套设有飞轮。
所述飞轮与电助力车的牙盘通过传动链连接,该牙盘上设有双霍尔传感器;所述双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与电机连接。由于设置有双霍尔传感器,这样当用脚骑行时这个信号被双霍尔传感器捕捉到,双霍尔传感器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电机工作;差速装置与半桥驱动轴连接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利用人力驱动的飞轮,随着人力驱动,双霍尔传感器输出速度信号,速度信号通过控制器输出电力驱动信号,让电机工作,达到电助力驱动。
所述差速装置为差速器。采用差速器,成本低,效果好。
所述可拆卸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四角处均设置的连接柱,该连接柱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连接。通过采用连接柱连接,这样一方面可以连接第一、第二连接板,另一方面能够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安装空间。
所述第一半轴、第二半轴的外露端均连接有轮毂连接组件。通过轮毂连接组件驱动车辆运行(其中轮毂连接组件具体可以是车轮、碟刹等组件)。
所述飞轮座远离飞轮的固定端上设螺孔。所述飞轮座上装有飞轮,在调整好飞轮座的位置后,通过将螺栓拧入螺孔内并抵住第一半轴,以固定飞轮座。
所述第二半轴外套设有桥管。通过设置桥管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半轴两端的连接处,并能有效保护半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对小型三轮电助力车后桥结构形式的开发和使用;在三轮电助力车的后桥上同时具有人力链条驱动和电机差速器一体电助力驱动的技术;由于在后桥上同时具有人力链条驱动和电机差速器一体电助力驱动,解决了小尺寸小型三轮电助力车载重问题,开阔了小型电助力车在小街小巷拉人送货的使用问题;解决了现有小型三轮电助力车后轴运行不稳定,死活轮运用不安全和不能载重或载重使用性能不好的缺点;原来的后轮一边死轮和后轴同步转动,一边不受轴控制,成了自由轮。
本实用新型的后桥存在下列优点:1、尺寸小,尺寸完全满足小街小巷的使用;2、功率小、由于采用后轮电助力,功率小也可负重100kg以上;3、后桥结构紧凑合理,加工精度高,所有传动采用差速齿轮传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助力电动车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差速器,2为电机,3为第一半轴,4为桥管,5为第一连接板,6为第二连接板,7为安装空间,8为飞轮座,9为飞轮,10为牙盘,11为传动链,12为双霍尔传感器,13为轮毂连接组件,14为连接柱,15为固定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装置,差速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机2连接,差速装置两侧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半轴3和第二半轴;所述差速装置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半轴连接,保证了与后桥连接的车轮可不等速同步运转;所述差速装置与第二半轴连接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助力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带有桥管的第一连接板5和带有桥管的第二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远离桥管的一侧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连接并形成安装空间7;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一侧的桥管铆接在差速装置输出端并与差速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桥管内设有第一半轴,该第一半轴一端伸出桥管,另一端伸入安装空间并插入第二连接板的桥管内与差速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第一半轴上套设有可移动的飞轮座8,该飞轮座套设有飞轮9。电机与差速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电机驱动带动差速装置输入端上的输入轴转动,从而使得差速装置两侧输出端处的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旋转间接带动车轮转动,由于使用差速器,这样在车轮转动过程中存在两边驱动轴可以用不同转速旋转,这样有效防止行驶过程、转弯过程中出现翻车的问题;由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更方便拆装;由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安装空间内安装了飞轮,由于飞轮处于安装空间内可以保证飞轮的安全使用;由于飞轮座可在安装空间内移动这样安装时方便与牙盘的安装位置对齐;在飞轮座上套设飞轮,这样与助力车前端牙盘配合使用可以方便脚踏实现助力功能。
所述飞轮与电助力车的牙盘10通过传动链11连接,该牙盘上设有双向霍尔传感器12;所述双向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与电机连接。由于设置有双向霍尔传感器,这样当用脚骑行时这个信号被双向霍尔传感器捕捉到,双向霍尔传感器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电机工作;差速装置与半桥驱动轴连接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利用人力驱动的飞轮,随着人力驱动,双向霍尔传感器输出速度信号,速度信号通过控制器输出电力驱动信号,让电机工作,达到电助力驱动。
所述差速装置为差速器。采用差速器,成本低,效果好。
所述可拆卸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四角处均设置的连接柱14,该连接柱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连接。通过采用连接柱连接,这样一方面可以连接第一、第二连接板,另一方面能够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安装空间。
所述第一半轴、第二半轴的外露端均连接有轮毂连接组件13。通过轮毂连接组件驱动车辆运行(其中轮毂连接组件具体可以是车轮、碟刹等组件)。
所述飞轮座远离飞轮的固定端15上设螺孔。所述飞轮座上装有飞轮,在调整好飞轮座的位置后,通过将螺栓拧入螺孔内并抵住第一半轴,以固定飞轮座。
所述第二半轴外套设有桥管4。通过设置桥管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半轴两端的连接处,并能有效保护半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装置,差速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机连接,差速装置两侧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所述第一半轴上还安装有助力装置,该助力装置包括带有桥管的第一连接板和带有桥管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远离桥管的一侧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连接并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一侧的桥管与差速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桥管内设有第一半轴,该第一半轴一端伸出桥管,另一端伸入安装空间并插入第二连接板的桥管内与差速装置连接;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第一半轴上套设有飞轮座,该飞轮座套设有飞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与电助力车的牙盘通过传动链连接,该牙盘上设有双霍尔传感器;所述双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与电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装置为差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四角处均设置的连接柱,该连接柱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轴、第二半轴的外露端均连接有轮毂连接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座远离飞轮的固定端上设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轴外套设有桥管。
CN201920350601.3U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 Active CN209776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0601.3U CN209776716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0601.3U CN209776716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6716U true CN209776716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8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0601.3U Active CN209776716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67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1121A (zh) * 2020-12-11 2021-09-10 上海川邻精密配件有限公司 新型电助动载重自行车变速驱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1121A (zh) * 2020-12-11 2021-09-10 上海川邻精密配件有限公司 新型电助动载重自行车变速驱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117149A1 (en) All wheel drive cycle
CN209776716U (zh) 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
DE69806186T2 (de) Zwei- oder dreiradfahrzeug
CN201512060U (zh) 一种电动助力车
CN201872806U (zh) 新型雪地摩托车车轮
US20170101145A1 (en) Electric Tricycle Conversion Kit
CN104590422A (zh) 一种主动差速的单电机代步车
CN204998694U (zh) 简易电动两轮独轮两用车
CN205652276U (zh) 双驱式电动自行车
CN201169358Y (zh) 人力车手动助力器
CN2827847Y (zh) 新型电动助力自行车
GB2429684A (en) Electric vehicle with front wheel drive and human power
CN202164044U (zh) 一种设有差速器的轮胎式门式起重机
CN215399172U (zh) 辅助轮式自行车助力器
CN202952962U (zh) 制动可靠的平板车
CN201023628Y (zh) 系统变速电动自行车
CN2750970Y (zh) 亲子休闲车
KR200210503Y1 (ko) 자전거용 트레일러
CN201192986Y (zh) 一种四轮拖拉机拖车的驱动装置
CN2506507Y (zh) 农用三轮运输车制动装置
CN204567951U (zh) 自行车快速省力装置
CN102795213B (zh) 制动可靠的平板车
CN205554455U (zh) 一种三轮自行车
CN206427223U (zh) 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
CN201132541Y (zh) 安全转向三轮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