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6100U - 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6100U
CN209776100U CN201920248170.XU CN201920248170U CN209776100U CN 209776100 U CN209776100 U CN 209776100U CN 201920248170 U CN201920248170 U CN 201920248170U CN 209776100 U CN209776100 U CN 209776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channel
air inlet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481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锦标
苏长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481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6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6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6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交通工具。出风口装置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导风结构及调向结构。第一通道,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二通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导风结构,用于调节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相对大小;及调向结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设有调向结构以调节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的第一方向。

Description

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风口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很多交通工具来说,空调系统已经是标准配置了,尤其是汽车的空调装置已成为衡量汽车功能是否齐全的标志之一。在汽车的空调系统设计中,由出风口和风道组成了汽车通风系统,承担了将经过处理的空气送到汽车驾驶室内,实现制冷、制热、除雾除霜、净化空气等功能。
但是目前的汽车的出风口功能单一,并且需要主叶片和次叶片来实现左右和上下导风,出风口利用主叶片和次叶片分别调节出风的上下和左右方向,为保证吹风范围,且主叶片和次叶片一般会露在出风口的表面,与仪表板产生较大视觉冲突,无法实现隐藏的视觉效果。此外,出风口需要单独风门结构,达到控制风量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单独风门结构的一种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交通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风口装置,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导风结构及调向结构。第一通道,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二通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导风结构,用于调节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相对大小;及调向结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设有调向结构以调节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的第一方向。
可选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弯曲设置,第一通道的一端向第二通道的方向弯曲,第二通道的一端向所述第一通道的方向弯曲。
可选的,出风口装置具有平面,第一出风口和平面具有夹角。
可选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的,出风口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一壳体形成第一通道,第二段和第一壳体形成第二通道。
可选的,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三段,第三段和导风结构配合以实现调节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相对大小。
可选的,第三段和第一壳体形成导风腔,出风口装置具有总进风口,导风腔分别和总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连通。
可选的,导风结构设于导风腔内,导风结构包括遮挡部,导风结构具有第一旋转轴,导风结构绕着第一旋转轴旋转以实现遮挡部关闭或部分关闭或打开总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
可选的,遮挡部的截面为扇形,扇形具有弧长,弧长等于或大于第三段的长度,总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均具有内径,弧长比总进风口的内径、第一进风口的内径及第二进风口的内径都要长。
可选的,导风结构的形状和导风腔的形状一致,遮挡部有两个,其中一个遮挡部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进风口的内径,其中另一个遮挡部的长度大于等于总进风口的内径。
可选的,调向结构包括多个叶片和第二旋转轴,多个叶片均设于第二旋转轴上并随着第二旋转轴的旋转而旋转,第二旋转轴平行于第一旋转轴。
可选的,调向结构包括多个叶片和多个第二旋转轴,每个第二旋转轴上设有至少一个叶片,每个第二旋转轴上的叶片随着第二旋转轴的旋转而旋转,第二旋转轴垂直于第一旋转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具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均和出风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出风口装置,交通工具还包括空调系统和交通工具内饰,空调系统具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均和出风口相连通,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设于交通工具内饰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口装置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两个通道,两个通道和现有技术中的一个通道相比,更具可操作性,同时采用导风结构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风门,通过调节导风结构可以实现调节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相对大小,从而实现调节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流体量的大小,而现有技术中两个通道需要设置两个风门,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导风结构仅需一个,就能代替两个风门,结构更简单。更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风门一般设于出风口装置的出风口处,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导风结构设于接近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位置,可以完全将导风结构隐藏于出风口装置的内部,更为美观,也免于落灰。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设有调向结构以调节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的第一方向。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无需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次叶片,利用弯曲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导风,带来隐藏出风口的美观效果的同时降低次叶片的开发成本。
采用特殊结构形状的导风结构并配合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既起到调节上下导风的作用,又能够实现开关出风的功能。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形状特殊,内壁内凹,辅助导风结构顺滑导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开口斜向相对,遮挡主叶片,完美实现隐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出风口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原理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原理示意图之四;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原理示意图之五;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原理示意图之六;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调向结构的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调向结构的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调向结构的原理示意图之三;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出风口装置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二提供出风口装置的截面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原理示意图之三;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原理示意图之四;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原理示意图之五;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原理示意图之六;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调向结构的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调向结构的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调向结构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出风口装置的示意图;
图23是沿图22中的A-A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出风口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三提供的出风口装置的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2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三提供的出风口装置的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2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三提供的出风口装置的原理示意图之三;
图2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三提供的出风口装置的原理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相对大小指的是第一进风口的截面积S1和第二进风口的截面积S2的比值(即S1:S2)。第一进风口的截面指的是和第一进风口内流体流动方向垂直的面,第二进风口的截面指的是和第二进风口内流体流动方向垂直的面。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方向指的是和图1中的截面图垂直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方向指的是和图1中的截面图平行的方向。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至图11。图1中的截面图的截面和出风口装置中的流体流动方向平行,图2至图7均为该截面方向下的原理图,图8至图10中的调向结构2所在的截面和图1中的截面图的截面垂直,图2至图10中的黑色箭头的方向指流体的流动方向,箭头数目的多少指流体流量的多少。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出风口装置,出风口装置包括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7、导风结构3及调向结构2。第一通道6,具有第一进风口61和第一出风口62;第二通道7,具有第二进风口71和第二出风口72;导风结构3,用于调节第一进风口61和第二进风口71的相对大小;及调向结构2,第一通道6和第二通道7均设有调向结构2以调节第一出风口62和第二出风口72的出风的第一方向。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出风口62和平面的夹角指的是第一壳体1的端点和第二壳体5的端点的连接线和平面的夹角。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出风口装置具有第一通道6和第二通道7两个通道,两个通道和现有技术中的一个通道相比,更具可操作性,同时采用导风结构3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风门,通过调节导风结构3可以实现调节第一进风口61和第二进风口71的相对大小,从而实现调节第一通道6和第二通道7内流体量的大小,而现有技术中两个通道需要设置两个风门,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导风结构3仅需一个,就能代替两个风门,结构更简单。更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风门一般设于出风口装置的出风口处,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导风结构3设于接近第一进风口61和第二进风口71的位置,可以完全将导风结构3隐藏于出风口装置的内部,更为美观,也免于落灰。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通道6和第二通道7均设有调向结构2以调节第一出风口62和第二出风口72的出风的第一方向,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指的是左右方向,但是本实用新型对第一方向不做任何限定,随着出风口装置摆放位置的不同,第一方向还可以是上下方向。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道6的一端向第二通道7的方向弯曲,第二通道7的一端向第一通道6的方向弯曲设置。弯曲的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7和导风结构3配合使用,可以实现调节第一出风口62和第二出风口72的出风的第二方向,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指的是上下方向。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装置具有同时调节空气等流体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同时,弯曲的第一通道6和第二通道7能遮挡将设于其内部的调向结构2,如图11所示,完全看不到出风口装置的内部的结构,具有隐藏通功能。再者,
于本实施例中,出风口装置具有平面,该平面指的是和总进风口中流体方向平行的面,该平面垂直于图1中的截面,第一出风口62和平面具有夹角。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62还可以和平面平行。优选的,夹角为锐角。第一出风口62和平面的夹角为锐角时,保证流出第一出风口62和第二出风口72的流体的方向为向外侧(远离第一出风口62和第一通道6的方向)流动,不会发生流体吹向弯曲的第一通道6的弯曲部的内侧的情况。
于本实施例中,出风口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第二壳体5具有第一段51和第二段53,第一段51和第一壳体1形成第一通道6,第二段53和第一壳体1形成第二通道7。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需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5,调向结构2及导风结构3四种结构,结构简单。于本实施例中,壳体有两个,分别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但是于其他实施例中,出风口装置还可以是由一个壳体一次成型组成,或者由三个、四个或者任意多个壳体拼接而成。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5还包括第三段52,第三段52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段51、第二段53连接,第一段51、第二段53及第三段52可以是一体成型还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第三段52和导风结构3配合以实现调节第一进风口61和第二进风口71的相对大小。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壳体5可以不包括第三段52,第一段51和第二段53直接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包括导风段11和通道段12,第三段52和第一壳体1的导风段11形成导风腔,导风段11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类圆形,出风口装置具有总进风口8,导风腔分别和总进风口8、第一进风口61及第二进风口71连通。第一段51和第一壳体1的通风段形成第一通道6,第二段53和第一壳体1的通风段形成第二通道7。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5的截面的形状类似“C”型,第一段51和第二段53呈弧形,通风段的截面的形状也呈弧形,以此实现第一通道6和第二通道7的弯曲。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段51、第二段53还可以是任意其他弯曲的形状,如折线形、钝角、锐角、直角型等等,通风段的形状优选地和第一段51、第二段53的形状相同。第三段52在图1中的截面方向上为弧形,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段52在图1中的截面方向上的形状还可以是任意和导风结构3互相配合的其他形状。
于本实施例中,导风结构3设于导风腔内,导风结构3包括遮挡部32,导风结构3具有第一旋转轴31,导风结构3绕着第一旋转轴31旋转以实现遮挡部32关闭或部分关闭或打开总进风口8、第一进风口61及第二进风口71。于本实施例中,导风结构3通过旋转来控制遮挡部32关闭或部分关闭或打开总进风口8、第一进风口61及第二进风口71,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导风结构3的平移、翻折等其他动作来实现关闭或部分关闭或打开总进风口8、第一进风口61及第二进风口71。于本实施例中,导风结构3远小于导风腔的体积,并且导风结构3为一个,于其他实施例中,导风结构3还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任意多个。当导风结构为三个时,三个导风结构分别用于遮挡总进风口8、第一进风口61及第二进风口71。
于本实施例中,遮挡部32在图中的截面为扇形,扇形具有弧长,弧长比第三段52的长度长或弧长等于第三段52的长度,总进风口8、第一进风口61及第二进风口71均具有内径,弧长比总进风口8的内径、第一进风口61的内径及第二进风口71的内径都要长。弧长比总进风口8的内径长,以实现完全关闭总进风口8,弧长比第一进风口61的内径及第二进风口71的内径都要长,以此实现完全关闭第一进风口61和第二进风口71。但是本实用新型对遮挡部32在图中的截面不做任何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遮挡部32在图中的截面还可以是弧形、三角形、方形等任意可以遮挡总进风口8、第一进风口61及第二进风口71的形状。虽然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内径来描述总进风口8、第一进风口61及第二进风口71的尺寸,但是本实用新型对尺寸的描述不做任何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当总进风口8、第一进风口61及第二进风口71中的截面还可以是矩形、类矩形、六边形等其他任意形状,当总进风口8、第一进风口61及第二进风口71的截面是方形时,可以采用宽度来描述总进风口8、第一进风口61及第二进风口71的尺寸,当总进风口8、第一进风口61及第二进风口71的截面是三角形时,可以采边长度来描述总进风口8、第一进风口61及第二进风口71的尺寸。
弯曲的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7和导风结构3配合使用的原理如下:
遮挡部32同时部分遮挡第一出风口62和第二出风口72时,并且S1:S2等于或近似等于1时,如图2所示,流出第一出风口62和第二出风口72的流体在第二方向(上下方向)上互相抵消,最终水平吹出。
如图3所示,导风结构3向逆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关闭大部分第一出风口62,多数风量被分配在第二通道7,S1:S2远小于1,由于第一通道6和第二通道7的弯曲设置,抵消掉第一通道6的少部分风量后,最终出风处风向仍然为向上一定角度。
如图4所示,导风结构3向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关闭大部分第二出风口72,多数风量被分配在第一通道6,S1:S2远大于1,由于第一通道6和第二通道7的弯曲设置,抵消掉第二通道7的少部分风量后,最终出风处风向仍然为向下一定角度。
如图5所示,导风结构3向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完全关闭第一出风口62,全部风量被分配在第二通道7,S1=0,此时吹出的风会以最大极限角度往上方吹,达到上吹风的效果,最终实现向上导风功能。
如图6所示,导风结构3向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完全关闭第二出风口72,S2=0,全部风量被分配在第一通道6,此时吹出的风会以最大极限角度往下方吹,达到下吹风的效果,最终实现向下导风功能。
如图7所示,导风结构3旋转到完全关闭总进风口8时,此时就起到了关闭出风的作用。
于本实施例中,调向结构2包括多个叶片22和第二旋转轴21,多个叶片22均设于第二旋转轴21上并随着第二旋转轴21的旋转而旋转,第二旋转轴21平行于第一旋转轴31,但是本实用新型对第二旋转轴21的位置不做任何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旋转轴21还可以和第一旋转轴31垂直。本实施例中的叶片22的形状为类矩形状,呈平面状,但是本实用新型对叶片22的形状不做任何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叶片22还可以是圆形、类圆形、异形等适应于第一通道6的形状的任意其他形状。该调向结构2有多个第二旋转轴21,当其中一个第二旋转轴21发生破损、堵住等问题导致不能旋转时,其他第二旋转轴21依旧可以保持工作状态,互不影响。本实用新型中只需要一种叶片22,无需配置次叶片22,就能调节出风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实现上下左右的风向调节,结构简单,功能齐全。
当多个叶片22和气流通道平行时,流体向正中吹,如图8所示。当叶片22全部逆时针转动时,气流向左吹,如图9所示。当叶片22全部顺时针转动时,气流向右吹,如图10所示。但是于其他实施例中,叶片22还可以分开转动,比如说,靠近左侧的叶片22向逆时针转动,中部位置的保持不动,靠近右侧的叶片22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左中右的位置均有风吹到。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旋转轴31和第二旋转轴21的旋转均可以是通过手动调节的,也可以是电动调节的。手动调节可以省去电机,结构较为简单,如果是电动调节的,在调节时较为省力,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系统或者环境温度自动控制第一旋转轴31和第二旋转轴21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中的调向结构2具有自动摆风的功能,当手动或机动来回旋转第一旋转轴31或第二旋转轴21,可以实现风向在上下或左右方向的摆动。
于本实施例中,受到安装空间的影响,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为不对称设置,通过调节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内径的比例,或第二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弯曲程度,或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长度来调节流出第一出风口62和第二出风口72的流体的流量和方向,最终实现两者的互相抵消、或向上向下导风的功能。
于其他实施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出风口装置中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面对称。对称设置的第二通道7和第一通道6保证流出第一出风口62和第二出风口72的流体的方向也以平面对称,流体在第二方向上可以全部抵消或部分抵消来实现调节出风的第二方向。平面指的是和图1中的截面图垂直的面。更进一步地,整个出风口装置以平面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第一出风口62和第二出风口72,进一步保证流出第一出风口62和第二出风口72的流体的方向对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具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61和第二进风口71均和出风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出风口装置,交通工具还包括空调系统和交通工具内饰,空调系统具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61和第二进风口71均和出风口相连通,第一出风口62和第二出风口72均设于交通工具内饰上。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的出风口装置中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形状和结构和实施例一中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基本一致,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编号,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请参考图12至图23。图12中的截面图的截面和出风口装置中的流体流动方向平行,图13至图18均为该截面方向下的原理图,图13至图18中的调向结构4所在的截面和图13中的截面图的截面垂直,图13至图18中的黑色箭头的方向指流体的流动方向,箭头数目的多少指流体流量的多少。
于本实施例中,导风结构9的形状和导风腔的形状一致,导风结构9在截面上的形状为圆形,遮挡部有两个且均为圆弧状,其中一个遮挡部91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进风口的内径,其中另一个遮挡部的长度大于等于总进风口的内径,于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遮挡部91的长度要小于另一个遮挡部的长度。于本实施例中,导风结构3近似等于导风腔的体积。
弯曲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导风结构9配合使用的原理如下:
两个遮挡部均没有关闭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总进风口时,此时S1:S2等于或近似等于1时,如图13所示,流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流体在第二方向(上下方向)上互相抵消,最终水平吹出。
如图14所示,导风结构9向逆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其中一个遮挡部91关闭大部分第一出风口,另一个遮挡部没有关闭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总进风口时,多数风量被分配在第二通道,S1:S2远小于1,由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弯曲设置,抵消掉第一通道的少部分风量后,最终出风处风向仍然为向上一定角度。
如图15所示,导风结构9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其中一个关闭大部分第二出风口,另一个遮挡部没有关闭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总进风口时,多数风量被分配在第一通道,S1:S2远大于1,由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弯曲设置,抵消掉第二通道的少部分风量后,最终出风处风向仍然为向下一定角度。
如图16所示,导风结构9向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其中一个遮挡部91完全关闭第一出风口,另一个遮挡部没有关闭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总进风口时,全部风量被分配在第二通道,S1=0,此时吹出的风会以最大极限角度往上方吹,达到上吹风的效果,最终实现向上导风功能。
如图17所示,导风结构9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其中一个遮挡部91完全关闭第二出风口,另一个遮挡部没有关闭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总进风口时,S2=0,全部风量被分配在第一通道,此时吹出的风会以最大极限角度往下方吹,达到下吹风的效果,最终实现向下导风功能。
如图18所示,导风结构9旋转到另一个遮挡部完全关闭总进风口时,此时就起到了关闭出风的作用。
于本实施例中,两个遮挡部的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于本实施例中,调向结构4包括多个叶片42和多个第二旋转轴41,每个第二旋转轴41上设有至少一个叶片42,每个第二旋转轴41上的叶片42随着第二旋转轴41的旋转而旋转,第二旋转轴41垂直于第一旋转轴。本实施例中的叶片42呈现螺旋状,外侧边缘每一段的曲率不同,能够通过自身绕轴旋转达到导风效果,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凹(如图23和图24所示),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向导风腔凹陷,实现顺滑导风,互相配合后实现左右方向导风功能。
当叶片42全部转动到图19中所述的角度时,气流向左吹。当叶片42全部转动到图20中所述的角度时,气流向右吹。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中的出风口装置中的导风结构形状和结构和实施例二中的导风结构基本一致,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编号,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请参考图25至28。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装置中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具有两段,平行段63和弯折段64,平行段63和总进风口平行,弯折段64弯折设置,调向结构设于平行段63内。
于本实施例中,导风结构10的两个遮挡部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其中一个遮挡部的弧长小于第三段的长度,但是该弧长大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内径。其中另外的一个遮挡部的弧长大于总进风口的内径。
如图25所示,当导风结构10的一个遮挡部关闭总进风口,另一个遮挡部位于第三段,此时就起到了关闭出风的作用。
如图26所示,当导风结构10向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其中一个遮挡部完全关闭第二出风口,另一个遮挡部没有关闭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总进风口时,S2=0,全部风量被分配在第一通道,此时吹出的风会以最大极限角度往下方吹,达到下吹风的效果,最终实现向下导风功能。
当导风结构10向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其中一个遮挡部完全关闭第一出风口,另一个遮挡部没有关闭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总进风口时,S1=0,全部风量被分配在第二通道,此时吹出的风会以最大极限角度往上方吹,达到上吹风的效果,最终实现向上导风功能。
如图27所示,导风结构10向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其中一个关闭大部分第二出风口,另一个遮挡部没有关闭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总进风口时,多数风量被分配在第一通道,S1:S2远大于1,由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弯曲设置,抵消掉第二通道的少部分风量后,最终出风处风向仍然为向下一定角度。
如果导风结构逆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其中一个关闭大部分第一出风口,另一个遮挡部没有关闭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总进风口时,多数风量被分配在第二通道,S1:S2远小于1,由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弯曲设置,抵消掉第一通道的少部分风量后,最终出风处风向仍然为向上一定角度。
如图28所示,再次旋转一定角度后,两个遮挡部均没有关闭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总进风口时,流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流体在第二方向(上下方向)上互相抵消,最终水平吹出。
综上,本实用新型中无需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次叶片,利用弯曲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导风,带来隐藏出风口的美观效果的同时降低次叶片的开发成本。
采用特殊结构形状的导风结构并配合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既起到调节上下导风的作用,又能够实现开关出风的功能。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形状特殊,内壁内凹,辅助导风结构顺滑导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开口斜向相对,遮挡主叶片,完美实现隐藏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道,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第二通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导风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相对大小;及
调向结构,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设有调向结构以调节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的第一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弯曲设置,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向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向所述第一通道的方向弯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装置具有平面,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平面具有夹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锐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所述第二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三段,所述第三段和所述导风结构配合以实现调节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相对大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一壳体形成导风腔,所述出风口装置具有总进风口,所述导风腔分别和所述总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设于所述导风腔内,所述导风结构包括遮挡部,所述导风结构具有第一旋转轴,所述导风结构绕着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以实现所述遮挡部关闭或部分关闭或打开所述总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第二进风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的截面为扇形,所述扇形具有弧长,所述弧长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三段的长度,所述总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第二进风口均具有内径,所述弧长比所述总进风口的内径、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内径及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内径都要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的形状和所述导风腔的形状一致,所述遮挡部有两个,其中一个遮挡部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内径,其中另一个遮挡部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总进风口的内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向结构包括多个叶片和第二旋转轴,所述多个叶片均设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并随着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旋转而旋转,所述第二旋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转轴。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向结构包括多个叶片和多个第二旋转轴,每个第二旋转轴上设有至少一个叶片,每个第二旋转轴上的叶片随着第二旋转轴的旋转而旋转,所述第二旋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轴。
13.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具有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和所述出风口相连通。
14.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所述的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工具包括空调系统和交通工具内饰,所述空调系统具有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和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设于所述交通工具内饰上。
CN201920248170.XU 2019-02-27 2019-02-27 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交通工具 Active CN209776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8170.XU CN209776100U (zh) 2019-02-27 2019-02-27 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交通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8170.XU CN209776100U (zh) 2019-02-27 2019-02-27 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交通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6100U true CN209776100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5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48170.XU Active CN209776100U (zh) 2019-02-27 2019-02-27 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61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3143A (zh) * 2019-02-27 2019-05-31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交通工具
CN115195412A (zh) * 2022-09-16 2022-10-18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的吹风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3143A (zh) * 2019-02-27 2019-05-31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交通工具
CN115195412A (zh) * 2022-09-16 2022-10-18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的吹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02185A1 (en) Air outlet devic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vehicle
JP6361221B2 (ja) 空気吹出装置
CN100455912C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JP6491874B2 (ja) 風向調整装置
CN209776100U (zh) 出风口装置、空调系统及交通工具
WO2016009592A1 (ja) 空気吹出装置
CN104764093B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AU2016320945B2 (en)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CN109425024B (zh) 空调柜机
GB2355787A (en) Ventilation of Central Console for Vehicles
EP2821717B1 (en) Wind direction controller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the same
CN10988293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1191047Y (zh) 柜式空调器
CN21165047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6139110B2 (ja) 車両用送風装置
CN108507012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JP2001248853A (ja) 空気調和機用室内機
CN209910036U (zh) 空调器出风口结构、空调器
WO2024146216A1 (zh) 一种漫反射式的空调出风结构及汽车
CN214841210U (zh) 空调挂机
JP3039263B2 (ja) 空調装置のベンチレータ構造
CN219055920U (zh) 一种隐藏式汽车出风口
CN114030337B (zh) 空调箱结构、空调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KR20200049082A (ko) 차량용 에어벤트의 슬라이딩형 개폐장치
CN218858356U (zh) 活动式除霜风口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