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3916U - 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3916U
CN209773916U CN201920615288.1U CN201920615288U CN209773916U CN 209773916 U CN209773916 U CN 209773916U CN 201920615288 U CN201920615288 U CN 201920615288U CN 209773916 U CN209773916 U CN 209773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fixed
end cover
workpiece placing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52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方毅
周健
牛春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iant Aviat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iant Aviat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iant Aviat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iant Aviat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52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3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3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3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包括压装部、基板、工件放置部相以及拖动该工件放置部沿左右方向进行运动的驱动部。上述工件放置部包括支撑座以及固定于该支撑座正上方的工件定位柱。上述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还包括定位部,其包括定位立板、定位杆以及气缸。在定位立板上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定位孔。定位杆的下端部呈圆锥形,且在定位孔的上部设置有椎形导引面。当工件放置部移动至压装部正下方时,定位杆在气缸的驱动下插入到定位孔内,从而实现工件放置部相对位置的微调以及锁定,这样一来,从而确保了工件的成型质量。另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在端盖实际压入的过程中工件放置部上产生倾斜力,避免驱动部受到冲击力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实训领域,尤其是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
背景技术
过盈配合压入装配技术是职业院校机械专业教学中很重要的知识点,为了便于学生充分理解端盖的压入原理,提高其动手能力,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均设置有压装部、工件放置部以及气缸。在压入进程的具体执行阶段,工件放置部须停靠于压装部的正下方,让端盖压入进程执行完毕后,工件放置部在气缸的驱动下外移至安全操作位,执行成型工件取下以及预成型工件置入的操作,随后在气缸的而成驱动下移动至压装部的正下方,完成下压成型动作,以上动作循环往复进行。
然而,现有端盖压入工装缺少用来对工件放置部进行精确定位的定位部。一方面,压装部相对于端盖极易出现错位,进而导致端盖斜压情况的发生,影响端盖的压装精度;另一方面,工件放置部受到倾斜压力的作用下,其水平方向的分力完全由气缸进行承受,长此以往,会大大地降低气缸的运动精度以及使用寿命。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定位精度高、成型质量高的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包括压装部、基板、工件放置部以及驱动部。上述工件放置部包括支撑座以及固定于该支撑座正上方的工件定位柱。驱动部固定于支撑座的底部,拖动工件放置部相对于基板沿左右方向进行运动。上述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还包括定位部,其包括固定于基板上的定位立板、穿越支撑座的定位杆以及气缸。定位立板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布置于支撑座的前、后端部,且在其上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定位孔。定位杆的下端部呈圆锥形,且在定位孔的上部设置有椎形导引面。当工件放置部移动至压装部正下方时,定位杆在气缸的驱动下插入到定位孔内,从而实现工件放置部相对位置的微调以及锁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驱动部包括无杆气缸、用来对无杆气缸进行顶靠的支撑座以及导向杆。支撑座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固定于基板的左、右端部。导向杆固定于两所述支撑座之间,且其数量亦设置为2件,分别对称地布置于无杆气缸的前、后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还包括接近开关、固定于无杆气缸缸体上的感应头以及控制器。接近开关由取料位开关和冲压工作位开关构成,且均沿着工件放置部的运动方向进行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还包括自动顶料装置,其包括顶料板、顶料杆以及套设于顶料杆上的弹性件。顶料杆穿越顶料板,且其下端部固定于支撑座。顶料杆的数量设置为2件,对称地布置于工件定位柱的前、后侧。弹性件的下端部顶靠于支撑座,其上端部顶靠于顶料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自动顶料装置还包括两个固定于顶料板上的抗磨套,其套设于顶料杆上。
相较于传统设计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中,增设了定位部,当工件放置部移位至压装部的正向下方时,及时通过定位杆进行位置微调以及锁定,从而保证了工件放置部的位置精度以及位置稳定性,进而确保了工件的成型质量。另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工件放置部上产生倾斜力,避免驱动部受到冲击力作用,从而保证了其自身运行精度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笔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I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II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的III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的正视图。
图7是图2中的左视图。
图8是图7中IV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7中A-A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中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中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1-压装部;2-基板;3-工件放置部;31-支撑座;32-工件定位柱;4-驱动部;41-无杆气缸;42-固定座;43-导向杆;5-定位部;51-定位立板;52-定位杆;53-气缸;6-接近开关;61-取料位开关;62-冲压工作位开关;7-感应头;8-自动顶料装置;81-顶料板;82-顶料杆;83-弹性件;84-抗磨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以及理解,以正六角形笔筒作为加工对象。该笔筒主要包括正六角形外壳以及位于其底部的端盖(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即适用于端盖与正六角形外壳的装配,不过,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此压入工装当然也适用于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的工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2、图6、图7、图9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的立体示意图、主视图、左视图以及A-A剖视图,其由压装部1、基板2、工件放置部3以及驱动部4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工件放置部3主要由支撑座31和工件定位柱32等两部分构成,工件定位柱32的外形需与上述正六角形外壳相适配,且固定于支撑座31的正上方。驱动部4固定于支撑座31的底部,拖动工件放置部3相对于基板2沿左右方向进行运动。上述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还设置有定位部5,其包括固定于基板2上的定位立板51、穿越支撑座31的定位杆52以及气缸53(如图11中所示)。定位立板51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布置于支撑座31的前、后两端,且在其上开设有与定位杆52相适配的定位孔。定位杆52的下端部呈圆锥形,且在定位孔的上部设置有椎形导引面。当工件放置部3移动至压装部1正下方时,定位杆52在气缸53的驱动下插入到定位孔内,从而实现工件放置部3相对位置的锁定。在此需要着重说明一点,定位杆52在插入定位孔的过程中,由于锥形导引面的自动引导作用,还能起到一定的位置微调作用。这样一来,有效地保证了工件放置部3的位置精度以及位置稳定性,进而确保了工件的成型质量。另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工件放置部3上产生倾斜力,避免驱动部4受到冲击力作用,从而保证了其自身运行精度以及使用寿命。
再者,出于简化结构设计以及尽可能地减少左右方向上的总长方面考虑,驱动部4优选由无杆气缸41、用来对该无杆气缸41进行顶靠的固定座42以及导向杆43构成。其中,固定座42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固定于基板2的左、右端部。导向杆43固定于两固定座42之间,且其数量亦设置为2件,分别对称地布置于无杆气缸41的前、后侧(如图10中所示)。
作为上述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的进一步优化,上述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还包括接近开关6、固定于无杆气缸41缸体上的感应头7以及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接近开关6设置为2个,由取料位开关61和冲压工作位开关62构成,且均沿着工件放置部3的运动方向进行布置,分别用来限制工件放置部3的取料位和实际压入位(如图3、4、5中所示)。这样一来,在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感应头7根据实时检测到的取料位开关61或冲压工装位开关62信号来即时发出停止动作命令至驱动部,从而使得工件放置部3具有较精确的位置定位,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限位板的设置。
再者,为了避免端盖在进入正六角形外壳的瞬间为刚性冲击,还可以在上述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还包括自动顶料装置8,其包括顶料板81、顶料杆82以及套设于顶料杆82上的弹性件83。顶料杆82穿越顶料板81,且其下端部固定于支撑座31。顶料杆82的数量设置为2件,对称地布置于工件定位柱32的前、后侧。弹性件83的下端部顶靠于支撑座31,其上端部顶靠于顶料板81。这样一来,弹性件83被压缩的过程中,端盖能够自动地找正其相对于正六角形外壳的位置,防止发生“压偏”现象。另外,当笔筒被压装完成后,压装部1上抬后,笔筒还可以在自动顶料装置8的作用下向上进行平移,为下一步的笔筒脱料操作做好准备,提供便利。
最后,为了降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顶料杆82相对于顶料板81的磨损速率,还可以在顶料板81上固定抗磨套84(如图8中所示)。顶料杆82穿越于抗磨套84,且进行相对往复运动。这样一来,从而有效地防止了顶料杆82和顶料板81受到损坏,降低了后期维护频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包括压装部、基板、工件放置部以及驱动部;所述工件放置部包括支撑座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座正上方的工件定位柱;所述驱动部固定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拖动所述工件放置部相对于所述基板沿左右方向进行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定位立板、穿越所述支撑座的定位杆以及气缸;所述定位立板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布置于所述支撑座的前、后端部,且在其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杆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下端部呈圆锥形,且在所述定位孔的上部设置有椎形导引面;当所述工件放置部移动至所述压装部正下方时,所述定位杆在气缸的驱动下插入到所述定位孔内,从而实现所述工件放置部相对位置的微调及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无杆气缸、用来对所述无杆气缸进行顶靠的固定座以及导向杆;所述固定座的数量设置为2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左、右端部;所述导向杆固定于两所述固定座之间,且其数量亦设置为2件,分别对称地布置于所述无杆气缸的前、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近开关、固定于所述无杆气缸缸体上的感应头以及控制器;所述接近开关由取料位开关和冲压工作位开关构成,且均沿着所述工件放置部的运动方向进行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顶料装置,其包括顶料板、顶料杆以及套设于所述顶料杆上的弹性件;所述顶料杆穿越所述顶料板,且其下端部固定于所述支撑座;所述顶料杆的数量设置为2件,对称地布置于所述工件定位柱的前、后侧;所述弹性件的下端部顶靠于所述支撑座,其上端部顶靠于所述顶料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顶料装置还包括两个固定于所述顶料板上的抗磨套,其套设于所述顶料杆上。
CN201920615288.1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 Active CN209773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5288.1U CN209773916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5288.1U CN209773916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3916U true CN209773916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804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5288.1U Active CN209773916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3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73916U (zh) 一种教学用端盖压入工装
CN203018592U (zh) 加工气门摇臂的胀形、翻边复合模
CN103464599A (zh) 一种冲压的冲孔模具结构
CN203508738U (zh) 一种冲孔机构及模具
CN209503433U (zh) 一种防尘板铆压工装
CN205869274U (zh) 压力机模具的快速定位装置
CN202824374U (zh) 具有防错功能的转向节支架冲型装置
CN216331002U (zh) 一种压字装置
CN205236931U (zh) 一种列车制动闸片铆接装置
CN211027766U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定位机构
CN210160183U (zh) 一种推拉式刻字模具
CN211360524U (zh) 上弹性浮动模座工装
CN208928954U (zh) 一种倒装式调整垫圈落料冲孔模
CN107716742B (zh) 一种用于汽车仪表板横梁零件五点铆接的工装
CN20788773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后盖的翻边模具
CN204075594U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机器人加工的弹性定位装置
CN213701401U (zh) 一种薄壁零件凸点冲孔模具
CN201881129U (zh) 连接螺栓压装工装
CN207463929U (zh) 汽车变速箱结合齿冲压装置
CN214866821U (zh) 半圆轴承外圈卷圆成型工装
CN209773898U (zh) 一种教学用轴承装配工装
CN215281821U (zh) 一种用于叉车门架支座钻孔定位装置
CN201309306Y (zh) 扁形活塞式多针打标头
CN211334201U (zh) 一种基于模具的定位机构
CN221110353U (zh) 一种真空吸气镭雕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