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1147U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1147U
CN209771147U CN201822194368.2U CN201822194368U CN209771147U CN 209771147 U CN209771147 U CN 209771147U CN 201822194368 U CN201822194368 U CN 201822194368U CN 209771147 U CN209771147 U CN 209771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fire
vehicle body
fire figh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43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tian Security Servic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tian Security Servi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tian Security Servi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tian Security Servi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943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1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1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1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消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和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上的喷头组件,所述安装架刚性连接在无人机本体的下侧,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喷淋头和螺接在喷淋头一侧的夹持臂,将本方案置于楼顶处,能够方便快速派出本设备,达到快速高楼消防的作用,节省时间;通过由上而下的灭火方式,对于较高的楼层灭火较为方便,对于现有的无人机灭火方式有较大的改进,提高对无人机控制的灵敏度;对喷头组件的可调整设计和收纳转盘的收纳作用,减少占用空间和方便各种环境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消防历史,“消防”一词是二十世纪从日本引进的,是一个外来语。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就开始传入日本。“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现代意义的消防可以更深层的理解为消除危险和防止灾难。
目前发生火灾时都是出动消防车进行救火,但消防车救火的局限性很大,例如楼房的高层起火,而云梯和消防水枪喷水的高度都有限,会出现无法救援的情况,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如果消防员进入到楼房内进行救人或救火,则会危及到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另外救助速度慢。再例如一些城市的老城区,巷道狭窄,交通堵塞,经常出现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进不去,无法及时抵达火灾现场的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无人机以其速度快、操作灵活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并被引入到消防灭火领域。现在的消防无人机功能比较少,缺少防爆防撞击装置,无法对困在火灾中的活人进行第一时间的救助,导致伤亡率的上升。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168931U公开了一种基于救助装置的消防无人机,包括顶翼、信号收发器、摄像监控器、防护装置、救助装置、浓度检测器和物料仓开口,所述顶翼的下侧通过螺钉设置有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的一侧通过螺栓设置有摄像监控器,所述摄像监控器的下侧通过连接轴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的内部中端设置有浓度检测器,所述防护装置的下侧设置有救助装置。该基于救助装置的消防无人机,通过防护装置的设置,具备了防爆防撞击装置,提高了安全保护性和多功能性;通过救助装置的设计,实现了对被困人员的及时救助,降低了人员伤亡率;通过浓度检测器设计实现了对多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检测,提高了灾情分析的准确性。其不具有消灭火灾的根源作用。
现有存在的具有喷水功能的无人机,通常是从地面接水管进行高空喷水,含有水的水管较重,对于较高的楼层这样无人机的能力受到限制,高控制控制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存在的具有喷水功能的无人机,通常是从地面接水管进行高空喷水,含有水的水管较重,对于较高的楼层这样无人机的能力受到限制,高控制控制不够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和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上的喷头组件,所述安装架刚性连接在无人机本体的下侧,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喷淋头和螺接在喷淋头一侧的夹持臂,所述安装架夹持在夹持臂的外壁上,所述夹持臂的另一端螺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活动端头螺接,所述喷淋头、夹持臂、波纹管与活动端头之间互相连通,所述夹持臂与活动端头之间连接有转臂,所述活动端头上套接有旋转套,所述喷头组件上连接有输水管,且输水管与旋转套连接,所述输水管绕接在收纳转盘,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接头;
所述收纳转盘包括两侧的支撑架,两侧的所述支撑架之间横向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套接有扭簧组件和两组限位挡板,所述扭簧组件的扭簧两端头分别固定安装在一组限位挡板的侧壁和同侧的支撑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支腿的底端位于喷头组件底端所在的水平面下侧。
优选的,所述支腿的底部通过粘接剂粘接有防滑垫片。
优选的,所述喷淋头呈向下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夹持臂的外壁呈下凹状,且夹持臂的外径小于喷淋头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转臂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夹持臂、活动端头上的连接板,且两组连接板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端头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旋转套的内腔左侧卡接在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壁上还套接有绕接卡套,所述绕接卡套位于两组限位挡板之间,所述绕接卡套的外壁上呈螺旋状开设有螺旋槽。
优选的,所述绕接卡套与转轴之间通过花键键槽组件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接头处设置有阀门,且阀门为手动阀门或者电动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本方案置于楼顶处,能够方便快速派出本设备,达到快速高楼消防的作用,节省时间;
2)通过由上而下的灭火方式,对于较高的楼层灭火较为方便,对于现有的无人机灭火方式有较大的改进,提高对无人机控制的灵敏度;
3)对喷头组件的可调整设计和收纳转盘的收纳作用,减少占用空间和方便各种环境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端头、旋转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纳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绕接卡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本体、2支腿、3安装架、4喷头组件、41喷淋头、42夹持臂、43波纹管、44活动端头、45转臂、46旋转套、5输水管、6收纳转盘、61支撑架、62转轴、63限位挡板、64扭簧组件、65绕接卡套、7安装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1和通过安装架3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上的喷头组件4,安装架3刚性连接在无人机本体1的下侧,无人机本体1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支腿2,喷头组件4包括喷淋头41和螺接在喷淋头41一侧的夹持臂42,安装架3夹持在夹持臂42的外壁上,夹持臂42的另一端螺接有波纹管43,波纹管43的另一端与活动端头44螺接,喷淋头41、夹持臂42、波纹管43与活动端头44之间互相连通,夹持臂42与活动端头44之间连接有转臂45,活动端头44上套接有旋转套46,喷头组件4上连接有输水管5,且输水管5与旋转套46连接,输水管5绕接在收纳转盘6,输水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接头7;
收纳转盘6包括两侧的支撑架61,两侧的支撑架61之间横向安装有转轴62,转轴62的外壁上套接有扭簧组件64和两组限位挡板63,扭簧组件64的扭簧两端头分别固定安装在一组限位挡板63的侧壁和同侧的支撑架61之间。
实施例二:
如图1-5,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1和通过安装架3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上的喷头组件4,安装架3刚性连接在无人机本体1的下侧,无人机本体1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支腿2,喷头组件4包括喷淋头41和螺接在喷淋头41一侧的夹持臂42,安装架3夹持在夹持臂42的外壁上,夹持臂42的另一端螺接有波纹管43,波纹管43的另一端与活动端头44螺接,喷淋头41、夹持臂42、波纹管43与活动端头44之间互相连通,夹持臂42与活动端头44之间连接有转臂45,活动端头44上套接有旋转套46,喷头组件4上连接有输水管5,且输水管5与旋转套46连接,输水管5绕接在收纳转盘6,输水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接头7;
收纳转盘6包括两侧的支撑架61,两侧的支撑架61之间横向安装有转轴62,转轴62的外壁上套接有扭簧组件64和两组限位挡板63,扭簧组件64的扭簧两端头分别固定安装在一组限位挡板63的侧壁和同侧的支撑架61之间。
其中,支腿2的底端位于喷头组件4底端所在的水平面下侧,支腿2的底部通过粘接剂粘接有防滑垫片,喷淋头41呈向下倾斜状,夹持臂42的外壁呈下凹状,且夹持臂42的外径小于喷淋头41的外径,转臂45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夹持臂42、活动端头44上的连接板,且两组连接板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活动端头44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旋转套46的内腔左侧卡接在滑槽内,转轴62的外壁上还套接有绕接卡套65,绕接卡套65位于两组限位挡板63之间,绕接卡套65的外壁上呈螺旋状开设有螺旋槽,绕接卡套65与转轴62之间通过花键键槽组件配合连接,安装接头7处设置有阀门,且阀门为手动阀门或者电动阀门。
工作原理:通常情况下,无人机本体1、输水管5、收纳转盘6置于楼顶,高层上通常为二次供水,将安装接头7与二次供水的水塔出口连接,将安装接头7处的阀门通常设置为关闭状态即可。将输水管5的另一端与喷头组件4连接;
使用时,无人机本体1通过安装架3携带喷头组件4和输水管5飞落至需要的楼层高度(无人机飞控一般包括传感器、机载计算机和伺服作动设备三大部分,实现的功能主要有无人机姿态稳定和控制、无人机任务设备管理和应急控制三大类,无人机的飞控现有技术已经很成熟,此处不做赘述),通常无人机本体1以俯视的方式向货源处,从而喷淋头41呈向下的倾斜状,通过波纹管43和转臂45的配合作用,使得无人机本体1在转动时,喷头组件4与输水管5的连接不会出现断流或者将管道折断的情况,且能够方便调控喷淋头41的指向,能够定向灭火;
在无人机本体1上可以集成常用的设备如摄像头之类,对火源情况拍摄对火源定位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得输水管5内的水能够正常流动,输水管5选择内部带有钢筋骨架的管道,使得输水管5绕接在收纳转盘6上仍然能够正常流水而不会出现断流情况,将输水管5从收纳转盘6上拉开后将支撑架61与限位挡板63之间的位置通过螺钉固定,使得扭簧组件64处于拉伸状态并产生对支撑架61和限位挡板63的拉力,但是处于静止状态;
开启安装接头7处的阀门,水塔中的水通过输水管5和喷头组件4喷出到火源处,达到灭火作用,收纳时,关闭安装接头7处阀门,将无人机本体1调控飞至楼顶取下支撑架61与限位挡板63之间的螺钉,在扭簧组件64的拉力作用下转轴62回旋转动(其原理与发条玩具车类似,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赘述),从而将输水管5绕接在绕接卡套65的外壁上,收纳完毕后以备下次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1)和通过安装架(3)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上的喷头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刚性连接在无人机本体(1)的下侧,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支腿(2),所述喷头组件(4)包括喷淋头(41)和螺接在喷淋头(41)一侧的夹持臂(42),所述安装架(3)夹持在夹持臂(42)的外壁上,所述夹持臂(42)的另一端螺接有波纹管(43),所述波纹管(43)的另一端与活动端头(44)螺接,所述喷淋头(41)、夹持臂(42)、波纹管(43)与活动端头(44)之间互相连通,所述夹持臂(42)与活动端头(44)之间连接有转臂(45),所述活动端头(44)上套接有旋转套(46),所述喷头组件(4)上连接有输水管(5),且输水管(5)与旋转套(46)连接,所述输水管(5)绕接在收纳转盘(6),所述输水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接头(7);
所述收纳转盘(6)包括两侧的支撑架(61),两侧的所述支撑架(61)之间横向安装有转轴(62),所述转轴(62)的外壁上套接有扭簧组件(64)和两组限位挡板(63),所述扭簧组件(64)的扭簧两端头分别固定安装在一组限位挡板(63)的侧壁和同侧的支撑架(6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的底端位于喷头组件(4)底端所在的水平面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的底部通过粘接剂粘接有防滑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41)呈向下倾斜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42)的外壁呈下凹状,且夹持臂(42)的外径小于喷淋头(41)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45)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夹持臂(42)、活动端头(44)上的连接板,且两组连接板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头(44)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旋转套(46)的内腔左侧卡接在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2)的外壁上还套接有绕接卡套(65),所述绕接卡套(65)位于两组限位挡板(63)之间,所述绕接卡套(65)的外壁上呈螺旋状开设有螺旋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接卡套(65)与转轴(62)之间通过花键键槽组件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接头(7)处设置有阀门,且阀门为手动阀门或者电动阀门。
CN201822194368.2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 Active CN209771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4368.2U CN209771147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4368.2U CN209771147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1147U true CN209771147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0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4368.2U Active CN209771147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11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0856A (zh) * 2020-09-29 2021-01-08 安徽茗达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消防救灾无人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0856A (zh) * 2020-09-29 2021-01-08 安徽茗达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消防救灾无人机
CN112190856B (zh) * 2020-09-29 2021-12-07 山东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消防救灾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3022A (zh) 一种无人机高空灭火消防装置
CN107115604A (zh) 一种消防与救援系统
CN109050921A (zh) 一种连接有地面可移动消防装置的无人机
CN107088274A (zh) 一种高层建筑消防与救援飞行器及其工作方式
CN209771147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
CN107088283A (zh) 一种消防车系统及其灭火方式
CN108578942A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带柔性逃生通道的无人消防车
CN111776218A (zh) 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灭火救援系留无人机
CN214596891U (zh) 高空无人机灭火装置
WO2020134165A1 (zh) 一种智能火灾报警器
CN208699057U (zh) 一种连接有地面可移动消防装置的无人机
CN109334986A (zh) 一种无人机载型灭火系统
CN211357548U (zh) 一种可自主飞行的高压喷头
CN107126651A (zh) 一种消防系统
US7431100B2 (en) Fire fighting tool
CN212637909U (zh) 消防无人机线缆牵引装置
CN112190856B (zh) 一种智能消防救灾无人机
CN209581868U (zh) 一种专用于高空消防灭火的无人机
CN209370787U (zh) 用于地下管廊消防系统的防护装置
CN110613901A (zh) 防爆防毒防火无障碍灭火器
CN109432631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设备
CN215387190U (zh) 一种智能灭火装置水平定位器
CN218685887U (zh) 一种家用灭火救援小车
CN110201337A (zh) 一种可自主飞行的高压喷头及其应用
CN212556787U (zh) 一种消防救援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