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7092U - 转换开关控制装置、转换开关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换开关控制装置、转换开关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57092U
CN209757092U CN201920267431.2U CN201920267431U CN209757092U CN 209757092 U CN209757092 U CN 209757092U CN 201920267431 U CN201920267431 U CN 201920267431U CN 209757092 U CN209757092 U CN 209757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ontact
switch
change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674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鹤群
姜涛
李岩
任宝兵
姜静
侯朋岐
张小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Dalian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Dalian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Dalian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Dalian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674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57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57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57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换开关控制装置、转换开关及轨道车辆,该装置包括:第一触发按钮、第一控制电路、第二触发按钮、第二控制电路和驱动设备;第一触发按钮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第一控制电路与驱动设备连接;第二触发按钮与第二控制电路连接,第二控制电路与驱动设备连接;驱动设备与转换开关连接;当第一触发按钮启动时,第一控制电路控制驱动设备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一方向转动切换至目标挡位;当第二触发按钮启动时,第二控制电路控制驱动设备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二方向转动切换至目标挡位,其中,第二方向是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Description

转换开关控制装置、转换开关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换开关控制装置、转换开关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在正常运营及维护时,需要设置列车的供电模式。例如,在列车正常运营时,牵引传动系统输入前端和辅助电源系统输入前端与列车的受电弓或受流器连接,列车在检修维护时,牵引传动系统输入前端和辅助电源系统输入前端接地,列车处于库内状态时,辅助电源系统输入前端与车间电源连接,牵引传动系统输入前端悬空。因此,在列车的高压电器箱内通常设有转换开关,用于实现供电模式的切换。
目前,转换开关通常为手动转换开关,如图1所示,通过工作人员操作转换开关的操作手柄实现挡位的切换。
然而,发明人发现,这种手动转换开关由于需要依赖人工操作,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换开关控制装置、转换开关及轨道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换开关挡位切换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换开关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触发按钮、第一控制电路、第二触发按钮、第二控制电路和驱动设备;
所述第一触发按钮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设备连接;
所述第二触发按钮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设备连接;
所述驱动设备与转换开关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触发按钮启动时控制所述驱动设备驱动所述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一方向转动切换至目标挡位;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二触发按钮启动时控制所述驱动设备驱动所述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二方向转动切换至目标挡位,其中,所述第二方向是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接触器、第三挡位常闭触点和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
所述第一接触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主触点、第二主触点和第一常开触点;
所述第一主触点的一端接入驱动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主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设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主触点的一端接入所述驱动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主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设备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三挡位常闭触点、所述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一常开触点串联连接,所述第一触发按钮与串联连接的所述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一常开触点并联;
所述第一线圈接入控制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触发按钮和所述第一常开触点接入所述控制电源的正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接触器、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和第一挡位常闭触点;
所述第二接触器包括第二线圈、第三主触点、第四主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
所述第三主触点的一端接入所述驱动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三主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设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主触点的一端接入所述驱动电源的负极,所述第四主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设备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第一挡位常闭触点、所述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常开触点串联连接,所述第二触发按钮与串联连接的所述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常开触点并联;
所述第二线圈接入所述控制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触发按钮和所述第二常开触点接入所述控制电源的正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器还包括第一常闭触点,所述第一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串联。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触器还包括第二常闭触点,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串联。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换开关包括第一挡位、第二挡位和第三挡位;所述第一挡位与所述第一挡位常闭触点联动,所述第二挡位与所述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所述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联动,所述第三挡位与所述第三挡位常闭触点联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换开关,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转换制开关控制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换开关包括三个挡位,其中,第一挡位为车间挡位,第二挡位为接地挡位,第三挡位为正常挡位;
所述第一挡位与第一监控触点联动,所述第二挡位与第二监控触点联动,所述第三挡位与第三监控触点联动;
所述第一监控触点、所述第二监控触点和所述第三监控触点分别与轨道车辆的监控系统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一端口与轨道车辆的受电弓或受流器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受电弓或受流器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三端口与所述轨道车辆的第一牵引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四端口与所述轨道车辆的第二牵引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五端口与所述轨道车辆的第一辅助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六端口与所述轨道车辆的第一辅助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七端口与车间电源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八端口与所述轨道车辆的接地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挡位与所述第七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挡位与所述第八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挡位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接。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转换开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开关控制装置、转换开关及轨道车辆,转换开关控制装置通过启动第一触发按钮,使第一控制电路控制驱动设备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目标挡位,通过启动第二触发按钮,使第二控制电路控制驱动设备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目标挡位,从而实现转换开关挡位的自动切换,不需要工作人员操作转换开关的操作手柄,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开关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开关控制装置的电路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开关控制装置的电路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开关的主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转换开关通常由三个挡位组成,第一挡位为车间挡位,即列车处于库内状态,第二挡位为接地挡位,即列车处于检修维护状态,第三挡位为正常挡位,即列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在第一挡位时,辅助电源系统输入前端与车间电源连接,使列车从车间电源吸收电能,为辅助电源系统提供能量来源,牵引传动系统输入前端悬空,列车受电弓或受流器悬空。在第二挡位时,辅助电源系统和牵引传动系统的输入前端接地,使列车受电弓或受流器悬空,防止检修人员发生在检修设备时发生触电事故。在第三挡位时,辅助电源系统和牵引传动系统的输入前端与列车的受电弓或受流器连接,使列车从接触网或第三轨吸收电能,为辅助电源系统和牵引传动系统提供能量来源。
现有的转换开关通常为手动转换开关,需要工作人员旋转转换开关的操作手柄实现挡位的切换。例如,操作手柄逆时针旋转,挡位由正常挡位切换至接地挡位再切换至车间挡位,操作手柄顺时针旋转,挡位由车间挡位切换至接地挡位在切换至正常挡位。
目前,轨道交通车辆上通常设置多个转换开关,由于转换开关的挡位切换需要人工操作,存在操作步骤复杂、效率低的问题,并且,由于操作不当,容易导致同一列车的多个转换开关的挡位不一致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换开关控制装置,以实现转换开关挡位的自动切换。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开关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转换开关控制装置200包括:第一触发按钮201、第一控制电路202、第二触发按钮203、第二控制电路204和驱动设备205。第一触发按钮201与第一控制电路202连接,第一控制电路202 与驱动设备205连接。第二触发按钮203与第二控制电路204连接,第二控制电路204与驱动设备205连接。驱动设备205与转换开关连接。
当第一触发按钮201启动时,第一控制电路202控制驱动设备205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一方向转动切换至目标挡位。当第二触发按钮203启动时,第二控制电路204控制驱动设备205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二方向转动切换至目标挡位。其中,第二方向是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设备205接入驱动电源,由驱动电源为驱动设备205供电,第一触发按钮201、第一控制电路202、第二触发按钮203和第二控制电路204接入控制电源,由控制电源为第一触发按钮201、第一控制电路202、第二触发按钮203和第二控制电路204供电。
驱动设备205为驱动电机,可以为直流电机,例如,驱动设备205为无刷直流电机。驱动设备205与转换开关连接,例如,驱动设备205与转换开关的转轴连接。通过驱动设备205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旋转,实现挡位的切换。
第一触发按钮201和第二触发按钮203可以设置在列车的驾驶室,驾驶员在驾驶室即可进行挡位的切换操作,不需要下车操作,作业环境安全,节省时间。应理解的是,第一触发按钮201和第二触发按钮203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第一触发按钮201启动时,第一控制电路202控制驱动设备205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一方向转动切换至目标挡位。例如,转换开关的挡位沿第一方向依次为第一挡位、第二挡位和第三挡位,在第一触发按钮201 启动时,第一控制电路202控制驱动设备205沿第一方向旋转,驱动设备 205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由第一挡位切换至第二挡位,或由第二挡位切换至第三挡位,或由第一挡位切换至第三挡位。
在第二触发按钮203启动时,第二控制电路204控制驱动设备205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二方向转动切换至目标挡位。例如,在第二触发按钮203启动时,第二控制电路204控制驱动设备205沿第二方向旋转,驱动设备205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由第三挡位切换至第二挡位,或由第二挡位切换至第一挡位,或由第三挡位切换至第一挡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换开关控制装置200通过启动第一触发按钮 201,使第一控制电路202控制驱动设备205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目标挡位,通过启动第二触发按钮203,使第二控制电路204 控制驱动设备205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目标挡位,从而实现转换开关挡位的自动切换,不需要工作人员操作转换开关的操作手柄,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效率。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开关控制装置的电路图一,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控制电路202包括:第一接触器、第三挡位常闭触点S3和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S4。
第一接触器包括:第一线圈K11、第一主触点K12、第二主触点K13和第一常开触点K14。
第一主触点K12的一端接入驱动电源的负极DC1-,第一主触点K12的另一端与驱动设备的第一端M1连接,第二主触点K13的一端接入驱动电源的正极DC1+,第二主触点K13的另一端与驱动设备的第二端M2连接。
第一线圈K11、第三挡位常闭触点S3、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S4和第一常开触点K14串联连接,第一触发按钮S1与串联连接的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S4和第一常开触点K14并联。
第一线圈K11接入控制电源的负极DC2-,第一触发按钮S1和第一常开触点K11接入控制电源的正极DC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挡位常闭触点S3在转换开关处于第三挡位时处于断开状态,在转换开关处于其它挡位时处于闭合状态。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S4在转换开关处于第二挡位时处于断开状态,在转换开关处于其它挡位时处于闭合状态。
在第一线圈K11未通电时,第一主触点K12、第二主触点K13和第一常开触点K14处于断开状态,在第一线圈K11通电时,第一主触点K12、第二主触点K13和第一常开触点K14处于闭合状态。
转换开关的挡位沿第一方向依次为第一挡位、第二挡位和第三挡位。下面,具体说明转换开关由第一挡位切换至第二挡位,由第二挡位切换至第三挡位和由第一挡位直接切换至第三挡位的实现方式。
在转换开关处于第一挡位时,第三挡位常闭触点S3处于闭合状态,当按下第一触发按钮S1再松开后,第一线圈K11通电,第一主触点K12、第二主触点K13和第一常开触点K14闭合,驱动设备的第二端M2输入高电平,驱动设备的第一端M1输入低电平,驱动设备沿第一方向旋转,第一主触点K12、第二主触点K13和第一常开触点K14处于自保持状态,即闭合状态。当转换开关的刀闸切换至第二挡位时,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S4断开,第一线圈K11失电,第一主触点K12、第二主触点K13和第一常开触点K14 断开,驱动设备停机,转换开关的刀闸处于第二挡位,完成第一挡位切换至第二挡位。
在转换开关处于第二挡位时,第三挡位常闭触点S3处于闭合状态,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S4处于断开状态,当按下第一触发按钮S1后,第一线圈K11通电,第一主触点K12、第二主触点K13和第一常开触点K14 闭合,驱动设备的第二端M2输入高电平,驱动设备的第一端M1输入低电平,驱动设备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一方向旋转,当转换开关的刀闸离开第二挡位时,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S4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松开第一触发按钮S1,第一主触点K12、第二主触点K13和第一常开触点K14处于自保持状态,即闭合状态。当转换开关的刀闸切换至第三挡位时,第三挡位常闭触点S3断开,第一线圈K11失电,第一主触点K12、第二主触点K13和第一常开触点K14断开,驱动设备停机,转换开关的刀闸处于第三挡位,完成第二挡位切换至第三挡位。
在转换开关处于第一挡位时,第三挡位常闭触点S3处于闭合状态,当按下第一触发按钮S1后,第一线圈K11通电,第一主触点K12、第二主触点K13和第一常开触点K14闭合,驱动设备的第二端M2输入高电平,驱动设备的第一端M1输入低电平,驱动设备沿第一方向旋转,第一主触点K12、第二主触点K13和第一常开触点K14处于自保持状态,即闭合状态。当转换开关的刀闸越过第二挡位后,再松开第一触发按钮S1,当转换开关的刀闸切换至第三挡位时,第三挡位常闭触点S3断开,第一线圈K11失电,第一主触点K12、第二主触点K13和第一常开触点K14断开,驱动设备停机,转换开关的刀闸处于第三挡位,完成第一挡位切换至第三挡位。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控制电路204包括:第二接触器、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S5和第一挡位常闭触点S6。
第二接触器包括第二线圈K21、第三主触点K22、第四主触点K23和第二常开触点K24。
第三主触点K22的一端接入驱动电源的正极DC1+,第三主触点K22的另一端与驱动设备的第一端M1连接,第四主触点K23的一端接入驱动电源的负极DC-,第四主触点K23的另一端与驱动设备的第二端M2连接。
第二线圈K21、第一挡位常闭触点S6、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S5和第二常开触点K24串联连接,第二触发按钮S2与串联连接的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S5和第二常开触点K24并联。
第二线圈K21接入控制电源的负极DC2-,第二触发按钮S2和第二常开触点K24接入控制电源的正极DC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挡位常闭触点S6在转换开关处于第一挡位时处于断开状态,在转换开关处于其它挡位时处于闭合状态。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S5在转换开关处于第二挡位时处于断开状态,在转换开关处于其它挡位时处于闭合状态。
在第二线圈K21未通电时,第三主触点K22、第四主触点K23和第一常开触点K24处于断开状态,在第二线圈K21通电时,第三主触点K22、第四主触点K23和第二常开触点K24处于闭合状态。
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转换开关的挡位沿第二方向依次为第三挡位、第二挡位和第一挡位。下面,具体说明转换开关由第三挡位切换至第二挡位,由第二挡位切换至第一挡位和由第三挡位直接切换至第一挡位的实现方式。
在转换开关处于第三挡位时,第一挡位常闭触点S6处于闭合状态,当按下第二触发按钮S2再松开后,第二线圈K21通电,第三主触点K22、第四主触点K23和第一常开触点K24闭合,驱动设备的第二端M2输入低电平,驱动设备的第一端M1输入高电平,驱动设备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二方向旋转,第三主触点K22、第四主触点K23和第二常开触点K24处于自保持状态,即闭合状态。当转换开关的刀闸切换至第二挡位时,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S5断开,第二线圈K21失电,第三主触点K22、第四主触点K23 和第二常开触点K24断开,驱动设备停机,转换开关的刀闸处于第二挡位,完成第三挡位切换至第二挡位。
在转换开关处于第二挡位时,第一挡位常闭触点S6处于闭合状态,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S5处于断开状态,当按下第二触发按钮S2后,第二线圈K21通电,第三主触点K22、第四主触点K23和第二常开触点K24 闭合,驱动设备的第二端M2输入低电平,驱动设备的第一端M1输入高电平,驱动设备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二方向旋转,当转换开关的刀闸离开第二挡位时,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S5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松开第二触发按钮S2,第三主触点K22、第四主触点K23和第二常开触点K24处于自保持状态,即闭合状态。当转换开关的刀闸切换至第一挡位时,第一挡位常闭触点S6断开,第二线圈K21失电,第三主触点K22、第四主触点K23和第二常开触点K24断开,驱动设备停机,转换开关的刀闸处于第一挡位,完成第二挡位切换至第一挡位。
在转换开关处于第三挡位时,第一挡位常闭触点S6处于闭合状态,当按下第二触发按钮S2后,第二线圈K21通电,第三主触点K22、第四主触点K23和第二常开触点K24闭合,驱动设备的第二端M2输入低电平,驱动设备的第一端M1输入高电平,驱动设备驱动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二方向旋转,第三主触点K22、第四主触点K23和第二常开触点K24处于自保持状态,即闭合状态。当转换开关的刀闸越过第二挡位后,再松开第二触发按钮 S2,当转换开关的刀闸切换至第一挡位时,第一挡位常闭触点S6断开,第二线圈K21失电,第三主触点K22、第四主触点K23和第二常开触点K24 断开,驱动设备停机,转换开关的刀闸处于第一挡位,完成第三挡位切换至第一挡位。
本实用新型上实施例通过操作第一触发按钮S1和第二触发按钮S2即可切换转换开关的挡位,不需要工作人员操作转换开关的操作手柄,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效率。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开关控制装置的电路图二,如图4所示,第一接触器还包括第一常闭触点K15,第一常闭触点 K15与第二控制电路串联。第二接触器还包括第二常闭触点K25,第二常闭触点K25与第一控制电路串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一线圈K11未通电时,第一常闭触点K15 处于闭合状态,在第一线圈K11通电时,第一常闭触点K15处于断开状态。在第二线圈K21未通电时,第二常闭触点K25处于闭合状态,在第二线圈 K21通电时,第二常闭触点K25处于断开状态
第一常闭触点K15与第二线圈K21、第一挡位常闭触点S6、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S5和第二常开触点K24串联连接。第二常闭触点K25与第一线圈K11、第三挡位常闭触点S3、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S4和第一常开触点 K14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控制电路中串联第一常闭触点K15,在第一控制电路中串联第二常闭触点K25,防止同时启动第一触发按钮S1和第二触发按钮S2时,转换开关的刀闸旋转,避免工作人员误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转换开关包括第一挡位、第二挡位和第三挡位.。第一挡位与第一挡位常闭触点S6联动,第二挡位与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S4、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S5联动,第三挡位与第三挡位常闭触点S3联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转换开关处于第一挡位时,第一挡位常闭触点S6处于断开状态,当转换开关处于第二挡位或第三挡位时,第一挡位常闭触点S6处于闭合状态。当转换开关处于第二挡位时,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S4、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S5处于断开状态,当转换开关处于第一挡位或第三挡位时,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S4、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S5处于闭合状态。当转换开关处于第三挡位时,第三挡位常闭触点S3处于断开状态,当转换开关处于第一挡位或第二挡位时,第三挡位常闭触点S3处于闭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换开关,包括如图2至图4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转换开关控制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开关的主电路图,如图5所示,转换开关包括三个挡位,其中,第一挡位为车间挡位,第二挡位为接地挡位,第三挡位为正常挡位。
第一挡位与第一监控触点联动,第二挡位与第二监控触点联动,第三挡位与第三监控触点联动。第一监控触点、第二监控触点和第三监控触点分别与轨道车辆的监控系统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挡位除了与第一挡位常闭触点S6联动之外,还与一个第一监控触点联动,第二挡位除了与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S4、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S5联动之外,还与一个第二监控触点联动,第三挡位除了与第三挡位常闭触点S3联动之外,还与一个第三监控触点联动。
第一监控触点可以为常开触点,也可以为常闭触点。在第一监控触点为常开触点时,若转换开关处于第一挡位,第一监控触点处于闭合状态,若转换开关处于第二挡位或第三挡位,第一监控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在第一监控触点为常闭触点时,若转换开关处于第一挡位,第一监控触点处于断开状态,若转换开关处于第二挡位或第三挡位,第一监控触点处于闭合状态。
第二监控触点可以为常开触点,也可以为常闭触点。在第二监控触点为常开触点时,若转换开关处于第二挡位,第二监控触点处于闭合状态,若转换开关处于第一挡位或第三挡位,第二监控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在第二监控触点为常闭触点时,若转换开关处于第二挡位,第二监控触点处于断开状态,若转换开关处于第一挡位或第三挡位,第二监控触点处于闭合状态。
第三监控触点可以为常开触点,也可以为常闭触点。在第三监控触点为常开触点时,若转换开关处于第三挡位,第三监控触点处于闭合状态,若转换开关处于第一挡位或第二挡位,第三监控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在第三监控触点为常闭触点时,若转换开关处于第三挡位,第三监控触点处于断开状态,若转换开关处于第一挡位或第二挡位,第三监控触点处于闭合状态。
第一监控触点、第二监控触点和第三监控触点与分别与轨道车辆的监控系统连接,轨道车辆的监控系统采集第一监控触点、第二监控触点和第三监控触点的开关状态,从而能够监控转换开关的刀闸位置,并能够根据刀闸的位置确定是否发生故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请参考图5和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转换开关的第一端口X1与轨道车辆的受电弓或受流器连接,转换开关的第二端口X2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受电弓或受流器连接,转换开关的第三端口X3与所述轨道车辆的第一牵引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连接,转换开关的第四端口X4与所述轨道车辆的第二牵引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连接,转换开关的第五端口X5与轨道车辆的第一辅助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连接,转换开关的第六端口X6与轨道车辆的第一辅助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连接,转换开关的第七端口X7与车间电源连接;转换开关的第八端口X8与所述轨道车辆的接地装置连接。
第一挡位与第七端口X7连接,第二挡位与第八端口X8连接,第三挡位分别与第一端口X1和第二端口X2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在转换开关处于不同的挡位时,使轨道车辆处于不同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转换开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换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触发按钮、第一控制电路、第二触发按钮、第二控制电路和驱动设备;
所述第一触发按钮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设备连接;
所述第二触发按钮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设备连接;
所述驱动设备与转换开关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触发按钮启动时控制所述驱动设备驱动所述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一方向转动切换至目标挡位;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二触发按钮启动时控制所述驱动设备驱动所述转换开关的刀闸沿第二方向转动切换至目标挡位,其中,所述第二方向是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接触器、第三挡位常闭触点和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
所述第一接触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主触点、第二主触点和第一常开触点;
所述第一主触点的一端接入驱动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主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设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主触点的一端接入所述驱动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主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设备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三挡位常闭触点、所述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一常开触点串联连接,所述第一触发按钮与串联连接的所述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一常开触点并联;
所述第一线圈接入控制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触发按钮和所述第一常开触点接入所述控制电源的正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接触器、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和第一挡位常闭触点;
所述第二接触器包括第二线圈、第三主触点、第四主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
所述第三主触点的一端接入所述驱动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三主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设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主触点的一端接入所述驱动电源的负极,所述第四主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设备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第一挡位常闭触点、所述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常开触点串联连接,所述第二触发按钮与串联连接的所述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常开触点并联;
所述第二线圈接入所述控制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触发按钮和所述第二常开触点接入所述控制电源的正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还包括第一常闭触点,所述第一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器还包括第二常闭触点,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包括第一挡位、第二挡位和第三挡位;所述第一挡位与所述第一挡位常闭触点联动,所述第二挡位与所述第二挡位第一常闭触点、所述第二挡位第二常闭触点联动,所述第三挡位与所述第三挡位常闭触点联动。
7.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转换制开关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包括三个挡位,其中,第一挡位为车间挡位,第二挡位为接地挡位,第三挡位为正常挡位;
所述第一挡位与第一监控触点联动,所述第二挡位与第二监控触点联动,所述第三挡位与第三监控触点联动;
所述第一监控触点、所述第二监控触点和所述第三监控触点分别与轨道车辆的监控系统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一端口与轨道车辆的受电弓或受流器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受电弓或受流器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三端口与所述轨道车辆的第一牵引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四端口与所述轨道车辆的第二牵引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五端口与所述轨道车辆的第一辅助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六端口与所述轨道车辆的第一辅助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七端口与车间电源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八端口与所述轨道车辆的接地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挡位与所述第七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挡位与所述第八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挡位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接。
10.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转换开关。
CN201920267431.2U 2019-03-04 2019-03-04 转换开关控制装置、转换开关及轨道车辆 Active CN209757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7431.2U CN209757092U (zh) 2019-03-04 2019-03-04 转换开关控制装置、转换开关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7431.2U CN209757092U (zh) 2019-03-04 2019-03-04 转换开关控制装置、转换开关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57092U true CN209757092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3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67431.2U Active CN209757092U (zh) 2019-03-04 2019-03-04 转换开关控制装置、转换开关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570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6390A (zh) * 2020-01-06 2020-05-0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城轨车辆的高压供电转换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6390A (zh) * 2020-01-06 2020-05-0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城轨车辆的高压供电转换系统及方法
WO2021139390A1 (zh) * 2020-01-06 2021-07-1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城轨车辆的高压供电转换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0419B (zh) 一种动车组辅助供电装置
KR101590721B1 (ko) 고속철도차량의 주회로차단기 제어회로
CN105305620A (zh) 一种断路器合闸控制回路断线监视系统
CN109849696A (zh) 一种储能低地板车辆电动受电器控制电路
CN209757092U (zh) 转换开关控制装置、转换开关及轨道车辆
CN203611766U (zh) 电动汽车高压安全互锁系统
CN201298176Y (zh) 变压器冷却风机油泵控制柜
CN111645708A (zh) 转换开关控制装置、转换开关及轨道车辆
CN203966923U (zh) 接地刀闸
CN105261530B (zh) 一种断路器的多冲程实现电路和控制方法
CN205657487U (zh) 一种动车组辅助供电装置
CN109887389A (zh) 实训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bms总线故障设置电路及其方法
CN207021196U (zh) 地铁库内双极隔离开关结构
CN1524728A (zh) 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机切换装置
CN205178629U (zh) 一种10kV高压中置式开关柜双路供电的防误联锁装置
CN212516998U (zh) 一种接触网隔离开关直接控制装置
CN109449049B (zh) 一种基于地铁车辆的馈线接触器控制电路
CN112848897B (zh) 有轨电车换端的高压保持电路、高压保持控制方法及应用
KR200461504Y1 (ko) 전동기 제어반
CN206374572U (zh) 一种电力机车防雾闪弓保持装置
CN205428734U (zh) 用于驱动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隔离开关的电机构
CN204905849U (zh) 用户分界开关控制器
CN217159361U (zh) 一种轨道车伺服电机抱闸应急供电系统
CN205050794U (zh) 一种实现断路器多冲程的控制电路
CN215185051U (zh) 一种带接地开关闭锁的10千伏中置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