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7753U - 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7753U
CN209747753U CN201920777607.9U CN201920777607U CN209747753U CN 209747753 U CN209747753 U CN 209747753U CN 201920777607 U CN201920777607 U CN 201920777607U CN 209747753 U CN209747753 U CN 209747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adapter
low
antenna
pc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776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贤昭
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IY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Y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Y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Y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776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7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7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7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主要包括铜夹和金手指PCB板;所述金手指PCB板为条状,左端设置金手指,右端设置连接孔;所述铜夹右端为侧壁开口的圆柱状第一夹持部,左端也为侧壁开口的圆柱状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由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与低噪音电缆的端部抱紧;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还设置L形连接触角,所述连接触角插入金手指PCB板上的连接孔内,并与连接孔周圈的铜夹焊盘焊接连接,所述低噪音电缆内的内导体焊接在金手指PCB板的内导体焊盘上,本转接头结构设计巧妙,将转接头做成电路板插拔模式,制作方便同时在使用现场拉扯中能够保证接头完好。

Description

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转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种类繁多的电缆的连接器,连接器的接触部分端子和插针与电缆都是冷压连接,冷压连接一级是压在电缆绝缘层上保证接触部分和电缆连接牢靠,另一级是压在内导体上保证接触良好。
然而低噪音电缆与普通电缆不同,低噪音电缆内导体很细,内导体的绝缘层比较厚,由于内导体过于细小,绝缘层过厚,市场上购买的连接器在制作接触部分时内导体会经常断裂,或者在使用拉扯过程中导致内导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将转接头做成电路板插拔模式,制作方便同时在使用现场拉扯中能够保证接头完好的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主要包括铜夹和金手指PCB板;所述金手指PCB板为条状,左端设置金手指,右端设置连接孔;所述铜夹右端为侧壁开口的圆柱状第一夹持部,左端也为侧壁开口的圆柱状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由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与低噪音电缆的总线外护套端部抱紧;所述第二夹持部与低噪音电缆的总线屏蔽层端部抱紧;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还设置L形连接触角,所述连接触角插入金手指PCB板上的连接孔内,并与连接孔周圈的铜夹焊盘焊接连接,所述低噪音电缆内的内导体焊接在金手指PCB板的内导体焊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至少设置三个,呈“品”字形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夹持部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触角也至少设置三个,分别为第一连接触角、第二连接触角和第三连接触角,所述第一连接触角和第二连接触角位于连接孔的上方,所述第三连接触角位于连接孔下方,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呈"Y"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金手指和连接孔之间还设置引导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开口处为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
第一:结构设计巧妙将转接头做成电路板插拔模式,金手指PCB板与低噪音电缆连接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方便制作也能在使用现场拉扯中保证接头完好。
第二:第一夹持部开口设计成锯齿状,防止电缆受到拉扯时第一夹持部松脱。
第三:所述第一夹持部与低噪音电缆的总线外护套端部抱紧;所述第二夹持部与低噪音电缆的总线屏蔽层端部抱紧;两层抱紧,连接牢固、抗拉扯。
第四:设置引导孔,方便在施工时电缆穿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金手指PCB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低噪音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铜夹、1.1是第一夹持部、1.2是第二夹持部、1.3是连接部、1.4是连接触角、1.4.1是第一连接触角、1.4.2是第二连接触角、1.4.3是第三连接触角、2是金手指PCB板、2.1是金手指、2.2是连接孔、2.3是引导孔、2.4是铜夹焊盘、2.5是内导体焊盘、2.6是屏蔽层焊盘、3是低噪音电缆、3.1是内导体、3.2是总线外护套、3.3是总线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 固定于”或“ 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 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长度”、“ 宽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 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 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主要包括铜夹1和金手指PCB板2;所述金手指PCB板2为条状,左端设置金手指2.1,右端设置连接孔2.2;所述铜夹1右端为侧壁开口的圆柱状第一夹持部1.1,左端也为侧壁开口的圆柱状第二夹持部1.2,所述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之间由连接部1.3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1.1与低噪音电缆的总线外护套3.2端部抱紧;所述第二夹持部1.2与低噪音电缆的总线屏蔽层3.3端部抱紧;所述第二夹持部1.2的端部还设置L形连接触角1.4,所述连接触角1.4插入金手指PCB板2上的连接孔2.2内,并与连接孔2.2周圈的铜夹焊盘2.4焊接连接,所述低噪音电缆3内的内导体3.1焊接在金手指PCB板2的内导体焊盘2.5上,所述连接孔2.2至少设置三个,呈“品”字形排布,所述第一夹持部1.1的直径大于第二夹持部1.2的直径,所述连接触角1.4也至少设置三个,分别为第一连接触角1.4.1、第二连接触角1.4.2和第三连接触角1.4.3,所述第一连接触角1.4.1和第二连接触角1.4.2位于连接孔2.2的上方,所述第三连接触角1.4.3位于连接2.2孔下方,与第二夹持部1.2之间呈"Y"字形,所述金手指2.1和连接孔2.2之间还设置引导孔2.3,所述第一夹持部1.1的开口处为锯齿状,第二夹持部1.2的开口处也可设置为锯齿状或弧状。
本转接头使用方法:
使用专用工具将铜夹1的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分别与低噪音电缆3的总线外护套3.2和总线屏蔽层3.3端部抱紧(参考图4),两层抱紧结构,第一夹持部1.1主要将铜夹1与低噪音电缆3抱紧,第二夹持部1.2主要将低噪音电缆3内的4根单芯电缆抱紧;将第一连接触角1.4.1、第二连接触角1.4.2和第三连接触角1.4.3分别插入对应的连接孔2.2内,并与铜夹焊盘2.4焊接连接,将低噪音电缆3内的屏蔽层与屏蔽层焊盘2.6焊接连接,将内导体3.1与内导体焊盘2.5焊接连接;然后用热缩套管将整个连接部分套上;金手指PCB板2通过电路设计(此电路设计为现有技术)与母插件可随意插入不存在正反方向;并且在金手指PCB板2上设置引导孔2.3,方便在施工时电缆穿管道,本转接头做成电路板插拔模式,金手指PCB板2与低噪音电缆3连接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方便制作也能在使用现场拉扯中保证接头完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相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铜夹和金手指PCB板;所述金手指PCB板为条状,左端设置金手指,右端设置连接孔;所述铜夹右端为侧壁开口的圆柱状第一夹持部,左端也为侧壁开口的圆柱状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由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与低噪音电缆的总线外护套端部抱紧;所述第二夹持部与低噪音电缆的总线屏蔽层端部抱紧;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还设置L形连接触角,所述连接触角插入金手指PCB板上的连接孔内,并与连接孔周圈的铜夹焊盘焊接连接,所述低噪音电缆内的内导体焊接在金手指PCB板的内导体焊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至少设置三个,呈“品”字形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夹持部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触角也至少设置三个,分别为第一连接触角、第二连接触角和第三连接触角,所述第一连接触角和第二连接触角位于连接孔的上方,所述第三连接触角位于连接孔下方,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呈"Y"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手指和连接孔之间还设置引导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开口处为锯齿状。
CN201920777607.9U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 Active CN209747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7607.9U CN209747753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7607.9U CN209747753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7753U true CN209747753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2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77607.9U Active CN209747753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7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4795B (zh) 线缆组件
CN100521396C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9747753U (zh) 一种低噪音电缆的转接头
CN205543343U (zh) 免pcb板电子连接器
CN206364240U (zh) 连接器组件
CN209981666U (zh) 一种小巧可插拔电路转接线
CN103167722B (zh) 柔性电路板及制造具有端子的柔性电路板的方法
CN207572608U (zh) 电连接器
TWI760174B (zh) 一種網路電纜與連接器接頭組裝方法
TWM257567U (en) A coaxial connector
CN201927709U (zh) 一种具有u型焊接口的导电体
CN201985294U (zh) 端子结构及使用该端子结构的电缆连接器
CN110690609A (zh) 一种hdmi接口
CN206322883U (zh) 结构稳定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217334556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高速率射频电缆组件
TWI393301B (zh) 電源連接器
CN214379179U (zh) 基于同轴的高清宽带芯片连接线
CN218123856U (zh) 一种抗干扰起博器测试跳线
CN218827989U (zh) 一款新式结构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11700581U (zh) 一种新型冷压端子
CN215377757U (zh) 一种连接器用接线柱
CN210379699U (zh) 一种usb连接器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CN210350190U (zh) 一种连接器大电流可靠连接端子
CN217823349U (zh) 一种医疗设备用高速传输电连接器
CN214754236U (zh) 一种灯座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