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3016U - 一种三维排气弯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排气弯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3016U
CN209743016U CN201920311552.2U CN201920311552U CN209743016U CN 209743016 U CN209743016 U CN 209743016U CN 201920311552 U CN201920311552 U CN 201920311552U CN 209743016 U CN209743016 U CN 209743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traight pipe
bent
return bend
ben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15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
李�杰
崔海兵
袁华玲
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hong Weike E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ino Exhaust Control System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ino Exhaust Control System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ino Exhaust Control System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115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3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3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3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维排气弯管,包括第一直管、第二直管、中间直管、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所述第一直管经第一弯管连接在所述中间直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直管经第二弯管连接在所述中间直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均由两个半弯管拼焊而成。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三维排气弯管的主管体由直管和弯管拼接而成,弯管又由两个半弯管焊接而成,半弯管可由冲压模具直接成型,大大降低了三维排气弯管的制造难度,由两个半弯管拼接的弯管内径均匀稳定,排气更为顺畅。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排气弯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三维排气弯管。
背景技术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为了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排放,国家对汽车排放限值制定了相关标准。目前在小型汽车的尾气排放已经得到严格的控制,但由于技术发展局限,重型设备和车辆并没有将尾气排放控制在很高的等级标准上。目前多种针对重型机车尾气后处理技术已被提出并处于研发状态,其中氧化催化、微粒过滤器、NOX选择催化还原等技术已能达到实用化。
由于车辆空间的限制,发动机尾气管和尾气处理装置之间需要通过三维弯管连接,由于发动机尾气管排出尾气温度很高,三维弯管需要较大壁厚的耐热钢管制成。如通过直钢管直接弯制,需要配置大型专用弯制设备,成本高,而且直管弯制成的三维弯管的内径在弯折处是不均匀的,影响了尾气排出的顺畅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三维排气弯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维排气弯管,包括第一直管、第二直管、中间直管、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所述第一直管经第一弯管连接在所述中间直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直管经第二弯管连接在所述中间直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直管的轴线、第一弯管的轴线和中间直管的轴线构成第一平面,所述第二直管的轴线、第二弯管的轴线和中间直管的轴线构成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成角度设置;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均由两个半弯管拼焊而成。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三维排气弯管的主管体由直管和弯管拼接而成,弯管又由两个半弯管焊接而成,半弯管可由冲压模具直接成型,大大降低了三维排气弯管的制造难度,由两个半弯管拼接的弯管内径均匀稳定,排气更为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管上套设有第一箍环,所述第二直管上套设有第二箍环,所述第一箍环和第二箍环之间设有保温结构层。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结构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隔热片、保温石棉和外保护片。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保温结构层有效防止尾气高温通过排气弯管管壁散发,既确保高温在尾气处理装置中再利用,又防止高温对其他车辆部件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外保护片的两端分别嵌入在所述第一箍环和第二箍环内。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既提高了保温结构层的稳定性,又防止外保护片端部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内隔热片上具有多个向外凸出的凸出部以形成多个隔热小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内隔热片上隔热小腔体的面积占比为40%-60%。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隔热小腔体大大提高了保温结构层的隔热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1-第一直管;12-第二直管;13-中间直管;14-第一弯管;141-第一半弯管;142-第二半弯管;15-第二弯管;21-第一箍环;22-第二箍环;3-内隔热片;31-隔热小腔体:4-保温石棉;5-外保护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三维排气弯管,包括第一直管11、第二直管12、中间直管13、第一弯管14和第二弯管15,第一直管11经第一弯管14连接在中间直管13的一端,第二直管12经第二弯管15连接在中间直管13的另一端;第一直管11的轴线、第一弯管14的轴线和中间直管13的轴线构成第一平面,第二直管12的轴线、第二弯管15的轴线和中间直管13的轴线构成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成角度设置;第一弯管14和第二弯管15均由第一半弯管141和第二半弯管142拼焊而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三维排气弯管的主管体由直管和弯管拼接而成,弯管又由两个半弯管焊接而成,半弯管可由冲压模具直接成型,大大降低了三维排气弯管的制造难度,由两个半弯管拼接的弯管内径均匀稳定,排气更为顺畅。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直管11上套设有第一箍环21,第二直管12上套设有第二箍环22,第一箍环21和第二箍环22之间设有保温结构层;所述保温结构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隔热片3、保温石棉4和外保护片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温结构层有效防止尾气高温通过排气弯管管壁散发,既确保高温在尾气处理装置中再利用,又防止高温对其他车辆部件造成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外保护片5的两端分别嵌入在第一箍环21和第二箍环22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既提高了保温结构层的稳定性,又防止外保护片端部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隔热片3上具有多个向外凸出的凸出部以形成多个隔热小腔体31;内隔热片3上隔热小腔体31的面积占比为40%-6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隔热小腔体大大提高了保温结构层的隔热保温性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三维排气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管、第二直管、中间直管、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所述第一直管经第一弯管连接在所述中间直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直管经第二弯管连接在所述中间直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直管的轴线、第一弯管的轴线和中间直管的轴线构成第一平面,所述第二直管的轴线、第二弯管的轴线和中间直管的轴线构成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成角度设置;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均由两个半弯管拼焊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排气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上套设有第一箍环,所述第二直管上套设有第二箍环,所述第一箍环和第二箍环之间设有保温结构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排气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隔热片、保温石棉和外保护片。
CN201920311552.2U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三维排气弯管 Active CN209743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1552.2U CN209743016U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三维排气弯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1552.2U CN209743016U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三维排气弯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3016U true CN209743016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6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1552.2U Active CN209743016U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三维排气弯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30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40155B2 (en) Modular exhaust system
US2019037643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exhaust-gas aftertreatment device
US20100111779A1 (en) Exhaust treatment device
CN105019993A (zh) 一种消音汽车排气管
CN209743016U (zh) 一种三维排气弯管
US7332137B2 (en) End cone assembly, exhaust emissio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CN209743017U (zh) 一种高效保温排气弯管
CN107701281A (zh) 一种基于换热技术的汽车排气管
CN203879596U (zh) 一种车辆排气管结构
CN203847227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
CN110552774B (zh) 木屑船柴油机排气系统
CN107035463B (zh) 一种可以利用余热进行催化反应的车用消音器
CN202832734U (zh) 一种工程机械发动机排气管结构
JP6071279B2 (ja) 断熱排気管
CN210118190U (zh) 尾气后处理装置及其夹层式混合管
CN203614188U (zh) 一种机动车用scr消声器的结构总成
CN210829447U (zh) 木屑船柴油机排气系统
CN207538902U (zh) 一种新型汽车三元催化器
CN207212452U (zh) 柴油机后处理装置
CN207229213U (zh) 柴油机后处理装置
TWI374216B (zh)
CN218816599U (zh) 一种防水型排气降温装置
CN204941673U (zh) 一种消音汽车排气管
CN216642240U (zh) 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
CN209324478U (zh) 一种车用排气尾管装置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first and second floors, No. 38, Yuxi Road, Qiandeng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enghong Weike E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Kuns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first and second floors, No. 38, Yuxi Road, Qiandeng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EMINOX EXHAUST CONTROL SYSTEM (KUNSHA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